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将考试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可控因素,指归因于。A:任务难度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能力高低
2.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其中标准分数系统提出的根据是。A:智力测验的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B:智力的性别差异C:人的智力的年龄特征D:智力的民族特征
3.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A:避免失败者B:力求成功者C:自我实现者D:追求荣誉者
4.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
5. 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 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A:形成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
7. 对有关历史生活的领会,不能缺少。A:言语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表象直观
8. 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A:也是中等B:不利C:关系不大D:最有利
9. 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这种迁移最符合。A:水平迁移B:顺向迁移C:垂直迁移D:具体迁移
10. 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指。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11. 分半信度又称为。A:再测信度B:受试者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
12. 给学生分配座位,最值得教师关注的是。A:减少课堂的混乱B:照顾优秀学生C:对人际关系的影响D:照顾后进学生
1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师自编测验的主观题题型?A:问题解决题B:论述题C:简答题D:选择题
14. 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
15. 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
16. 广义的学习是反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下列现象不属于学习的是。A:艺术鉴赏B:幼儿做游戏C:生理成熟D:练习游泳
17. 下列能够促进创造力发展的是。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
18. 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对象的程度称为。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19. 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20. 一个学生上课讲话,老师要他写“我上课讲话,真丑”1000遍,这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替代强化
21. 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小
22. “萝卜”和“菠菜”等概念后,再去学习“蔬菜”这个总括性概念。这种学习称为。A:符号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23. “铁”等概念之后,再学习“金属”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类属学习
24. 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教学策略,属于。A:发现学习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
25. 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A:调节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实施策略D:价值性
26.以下哪种理论中,体现的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A:完形一顿悟说B:尝试一错误说C:意义学习D: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7.下列现象属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是。A:狗见食物分泌唾液B: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后,单独呈现铃声狗也分泌唾液C:白鼠由于按压杠杆得到食物奖励而增加继续按压的次数D:人类的望梅止渴现象
28.学习质量与能量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29.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1岁B:3岁C:5岁D:7岁
30. 对“红砖有何用途”这一问题的回答,在单位时间里答案的种类越多,说明个体的哪项思维品质越好。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批判性
31. 关于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测验的可靠性是。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32. 能自我控制”属于哪种气质类型?A:抑郁质B:黏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
33. 对于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A:教师随堂评价B:教师自编测验C:随堂考试D:课堂提问测验
3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阶段。A:感知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35. 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能力是。A:组织知识结构的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C:组织教材内容的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
36. 道德行为的依据是。A:道德动机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品质
37. 一个学习材料中间的项目比两端的项目学得慢,记得差,这支持了哪种遗忘的理论?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动机说D:抑制说
38. 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A:社会风气B:认知失调C:态度定势D:道德认识水平
39. 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为。A:幼儿期B:婴儿期C:少年期D:青年期
40. 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
41. 儿童对亲身经历的直接的具体经验进行抽象所获得的概念称为。A:科学概念B:日常概念C:一级概念D:二级概念
42. 由先前影响所造成的比较固定而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叫做。A:功能固着B:定势C:习惯D:认知风格
43. 平衡、灵活的神经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44. 某人在判断行为的好坏时,关注的是行为的具体结果或与自身的利害关系。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这种道德判断水平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普遍伦理水平
45.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遵从集体阶段是。A:0-6岁B:6—9岁C:9—16岁D:16岁一成年
46.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
47. 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叫。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格
48. 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
49. 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得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
50. 下面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A:信念B:兴趣C:动机D: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