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泵在各行各业上被广泛应用,品种规格繁多。对泵的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按泵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大类:叶片泵、容积泵、其他类型泵。
叶片泵按叶轮结构的不同可分为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及旋涡泵等。而在公司生产中大部分使用的是单级单吸式离心泵,是叶片泵的一种,由于这种泵的工作是靠叶轮高速旋转时叶片带动液体旋转,使液体获得离心力而完成泵的输送过程所以这种泵称为离心泵。
容积泵是依靠泵内工作容积的大小做周期性的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机器。容积泵可分为往复泵和转子泵。属于往复泵的有活塞式往复泵、柱塞式往复泵和隔膜式往复泵等;属于转子泵的有齿轮泵、螺杆泵和滑板泵等。
其它类型的泵除叶片泵容积泵以外的特殊泵。可分为流体动力作用泵、电磁泵等。流体动力作用泵是依靠一种流体(液、气或汽)的静压能或动能来输送液体的泵。
可分为喷射泵、酸蛋泵、水锤泵等。
离心泵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离心泵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在水处理、物料输送系统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设备,若将化工行业各输送管路当作人体的血管,那么离心泵就是传送血液的心脏。由于离心泵是一种重要的设备,而且它的运转要消耗大量的动
力!为了合理、经济的选择和使用泵,以确保生产装置的正常,就必须对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性能等方面有所了解。
一、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
离心泵的基本结构是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轴封装置等(附结构图)。
1、叶轮是离心泵中将驱动的机械能传给液体,并转变为液体静压能和动能的部件。它是离心泵中惟一对液体直接做功的部件。离心泵叶轮从外表上可以分为闭式叶轮、半开式叶轮、开式叶轮三种。闭式叶轮在叶片的两端面有前盖板和后盖板,叶道截面是封闭的,所以该叶轮水力效率高,但制造复杂,适用于高扬程泵,输送洁净的液体;半开式叶轮只有后盖板,流道是半开启式的,所以该叶轮适于输送黏性液体或含固体颗粒的液体,泵的水力效率较低;开式叶轮既无前盖板又无后盖板,流道完全敞开,常用来输送污水、含泥沙及纤维的液体。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箱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安装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68#机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油位视镜的2/3~3/4体积。机油太多会导致发热,太少又将产生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常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加油量要加到油位线。油太多要沿泵轴渗出,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
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
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但是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缘结合处安装一个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以保持叶轮与泵壳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减少泄漏。当泵运行一段时间后,密封环被磨损造成该处间隙过大时,应更换新的密封环。
6、离心泵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装置和机械密
封装置。
(1)、填料密封是依靠填料和轴(轴套)的外圆表面接触来实现密封的,填料密封是由填料箱(又称填料
函)、填料、液封环、压盖、双头螺栓等组成。
(2)、机械密封是依靠一组研配的密封端面形成的动密封。机械密封主要由动环、静环、密封圈、弹簧、传动座及固定销钉(键)组成。
二、离心泵的过流部件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有:吸入室,叶轮,压出室三个部分。叶轮室是泵的核心,也是过流部件的核心。泵通过叶轮对液体作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按液体流出的方向可分为三类:
(1)径流式叶轮(离心式叶轮)液体是沿着与轴线垂直的方向流出叶轮。
(2)斜流式叶轮(混流式叶轮)液体是沿着轴线倾斜的方向流出叶轮。
(3)轴流式叶轮液体流动的方向与轴线平行的。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所以能把物料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口管必须罐满输送的物料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物料很快旋转,旋转着的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溅出去,泵内的物料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物料源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口管内。这样循环运行就可以实现连续输送物
料。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输送物料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
动,出口流量减少,对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
设备事故!
离心泵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式:
1、离心泵按叶轮吸收方式可以分为单吸式离心泵和
双吸式离心泵两种;单吸式离心泵叶轮只在一侧有吸入
口,这种泵的流量为4.5~300m3/h,扬程为8~150m;
双吸式离心泵液体从叶轮两侧同时进入叶轮,该泵适用于大流量泵,其抗汽蚀性能较好。
2、按叶轮级数可分为单级离心泵和多级离心泵。泵中只有一个叶轮的称为单级泵;在同一根轴上串联两个以上叶轮的称为多级离心泵,级数越多压力越高。
3、按工作压力分:低压离心泵H<20m;中压离心泵
H=20≈100m;高压离心泵H>100m。
4、按泵轴位置可分为: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
四、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
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扬程、功率、效率和允许吸上真空高度及允许汽蚀余量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关系。
有效功率:Ne=QHρg/1000 kw
效率: η= Ne/N
五、离心泵的几条重要的性能曲线。
由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流量Q、扬程H、功率N、转速n、效率η之间存在的一定的关系、它们之间的量值变化
关系用曲线来表示(H-Q、N-Q、η-Q),这种曲线就称
为泵的性能曲线。
泵的性能参数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及相互制约性:首先以该泵的额定转速为先决条件的。
离心泵的泵性能曲线主要有三条曲线:流量—扬程曲线、流量—功率曲线、流量—效率曲线。
流量—扬程特性曲线
它是离心泵的基本的性能曲线。转速小于80的离心泵具有上升和下降的特点(既中间凸起,两边下弯),称驼峰性能曲线。转速在80~150之间的离心泵具有平坦的性能曲线。转数在150以上的离心泵具有陡降性能曲线。一般,当流量越小时,扬程就越高,随着流量的增加扬程就逐渐下降。
流量—功率曲线
轴功率是随着流量而增加的,当流量Q=0时,相应的轴功率并不等于零,而为一定值(约正常运行的60%左右)。
这个功率主要消耗于机械损失上。此时泵内是充液体的,如果长时间的运行,会导致泵内温度不断升高,泵壳,轴承会发热,严重时可能使泵体热力变形,我们称为“闷水头”,此时扬程为最大值,当出口阀逐渐打开时,流量就会逐渐增加,轴功率亦缓慢的增加。
流量—效率曲线
它的曲线象山头形状,当流量为零时,效率也等于零,随着流量的增大,效率也逐渐的增加,但增加到一定数值之后效率就下降了,效率有一个最高值,在最高效率点附近,效率都比较高,这个区域称为高效率区。
以上几个方面了对离心泵构造,工作原理、特性曲线作了个简单的阐述,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合理去配置电机泵的功率,如何合理对泵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合理的去发挥泵最佳工作区域的安全运行,保证化工生产装置连续运行起到举足轻重的意义!更是今后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希望好好学习。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