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2023学年中山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5:11
文档

2022-2023学年中山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中山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标点不占空格)(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
推荐度:
导读2022-2023学年中山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标点不占空格)(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
2022-2023学年中山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标点不占空格)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主人公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出誓死报国的忠心。

(6)故乡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轮月。离开故乡时的那种依依不舍,浓缩在了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渡荆门送别》)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它没有pó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2)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1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3)街上行人mójiān jiēzhǒng,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4)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过来,在客厅里zhèng jīn wēi zuò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深中通道可以实现深圳与中山的直连,意味着中山未来的发展前途无量,中山人民对此翘首

..以盼。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意在慰勉

..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C.将普通的食材雕刻成惟妙惟肖

....的动植物造型,这些别出心裁的精致设计已经不仅仅是食物,更寄托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D.恐怖电影的故事内容荒诞离奇,很多镜头会让青少年产生诚惶诚恐

....的负面情绪,心理学家建议中小学生尽量不要观看。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全景式刻画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将“刻画”改为“展现”)

B.重庆多地发生山林火灾后,森林消防人员用行动构筑起“防火墙”,燃旺了一团精神之火,也阻断了山火的蔓延。(将“阻断”改为“阻隔”)

C.周润洪、周晓婷父女潜心陶艺,深耕本土题材,创作出了“中山十景”青花瓷系列作品,还在中山市文化馆进行展示。(在“还在”前加“这些作品”)

D.数字媒体之所以受到人们喜爱,是因为它存储容易、读取方便、传播快捷、交流实时等所致。(将“所致”删去)

5.班级开展名著联读综合性学习活动,小茗同学邀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在活动中,同学们组成读书小组对名著进行了专题学习,请完成学习结果。(3分)作品

专题内容结果《红星照耀

中国》党领袖人

物成

长之路①投身政治活动,主笔《湘江评论》。②参加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建立苏维埃。③反抗父亲,读“”,剪辫子。④带领红

军发展壮大,通过长征到达甘、陕地区。

探究思考:以上与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A .③②①④B .③①②④C .②③④①D .①③④②《昆虫记》跟法布

尔学写

作蚂蚁剥削蝉,厚颜无耻地把它洗劫一空。我们要讲讲这种洗劫,这是至今尚无人知晓的历史悬案。鉴赏点评:“剥削”“洗劫”这些词运用了拟人手法,其语言特点是(),体现了这部科普作品的独特性。(1分)

(2)美国学者休梅克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也正确的书。”小茗不太能理解这个评价,请你从“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正确”中任选一个角度,帮助他理解。(3分)

6.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校园内张贴了一幅文明办宣传的公益广告画。作为校园文化讲解员,请你给同学们讲解这幅画。要求:①说明公益广告的构图要素及寓意。②不少于80字。(4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5分)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其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此,跳往助之。寒暑易.

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惑!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乙】

晋国苦盗,有郄①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郄雍也。”遂共盗而残.之。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是用随会②知政,而群盗奔秦焉。

(选自《列子·说符》)【注】①郄:音qiè。②随会:晋国杰出的政治家。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千百无遗.一焉(2)遂共盗而残.之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

11.你推测随会采用了哪些措施使得“群盗奔秦焉”?(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遨游九天今凯旋一—写在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之日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杨晓敏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秋浓如酒时一飞冲天,春暖花开季载誉归来。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在太空遨游半年的神舟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平安降落,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出舱,重回地球的怀抱。

离开地球的日子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航天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

中国人在太空一次次迈出的一小步,汇聚成了中国航天的一大步。

神舟凯旋,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也是第6次飞行任务取得成功,同时也顺势拉开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大幕。

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6个月的太空生活转瞬即逝,回家的日子到了。这些天来,神舟十三号进入到返回准备阶段,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也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返程。来自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摄像机传回的一组画面显示,他们逐一整理舱内的设备器材,分门别类归置各类物品,对舱内环境进行全面的清洁维护,收拾各自卧室的小挂件……回家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4月15日晚,3名航天员向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恋恋不舍地回到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返回舱。

16日0时44分,神舟正式告别天和,踏上回家之路。

离别之前,他们把天和核心舱设置成无人飞行模式,这是为了保证稳定在轨运行。

绕地球飞行5圈后,9时6分,北京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指令,神舟十三号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9时30分,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和推进舱分离。在中国航天人的实时监测和全程跟踪下,神舟飞船化作一颗流星再入大气层。

此时此刻,位于戈壁沙漠的东风着陆场早已准备就绪,等候亲人九天归来。为了实现“舱落机临”的目标,连日来,直升机分队、固定翼飞机分队、地面分队等3支专业搜救力量,在荒无人烟的沙漠进行了多次演练。

此时此刻,最新的气象预报资料显示,着陆场区域无大风、沙暴、雷电等天气,气象条件满足返回要求。

此时此刻,神舟飞船正在穿越归途中最危险的一段路程——黑障区。返回舱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舱体外部燃起高温火焰,像是一团火球。

“返回舱出黑障。”雷达操作手迅速捕获目标。

随后,北京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红白相间的主降落伞迅速打开,牵引着神舟飞船在东风着陆场的上空缓缓垂落。

9时56分,神舟十三号飞船在预定区域着陆,落点近乎完美。

时隔183天后,太空“出差”的3名航天员平安回家。

打开舱门,面带微笑,开舱手苏黎明热情地对他们说:“神舟十三号乘组,欢迎你们回家。”

欢迎回家,同样也是亿万国人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

(摘自新华社2022年4月16日新闻报道,有删改)12.阅读新闻要关注导语,导语往往出现在新闻的第一段话中。你从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获取了哪些信息?(3分)

13.阅读新闻要关注语言。新闻语言讲究简洁,这篇新闻却详细列出了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的时间点。这是否妥当?请具体分析。(3分)

14.阅读新闻要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这种态度与倾向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请试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儿女(节选)

朱自清

①我结婚那一年,才十九岁。二十一岁,有了阿九;二十三岁,又有了阿菜。那时我正像一匹野马,哪能容忍这些累赘的鞍鞯、辔头和缰绳?摆脱也知是不行的,但不自觉地时时在摆脱着。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真苦了这两个孩子;真是难以宽有的种种暴行呢!阿九才两岁半的样子,我们住在杭州的学校里。不知怎地,这孩子特别爱哭,又特别怕生人。一不见了母亲,或来了客,就哇哇地哭起来了。学校里住着许多人,我不能让他扰着他们,而客人也总是常有的;我懊恼极了,有一回,特地骗出了妻,关了门,将他按在地下打了一顿。这件事,妻到现在说起来,还觉得有些不忍;她说我的手太辣了,到底还是两岁半的孩子!我近年常想着那时的光景,也觉黯然。

②阿莱在台州,那是更小了;才过了周岁,还不大会走路。也是为了缠着母亲的缘故吧,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因此生了好几天病。妻说,那时真寒心呢!但我的苦痛也是真的。

后来孩子是多起来了,折磨也折磨得久了,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增长了理性的裁制力,我能够忍耐了——觉得从前真是一个不成材的父亲,如我给另一个朋友信里所说。但我的孩子们在幼小时,确比别人的特别不安静,我至今还觉如此。我想这大约还是由于我们抚育不得法;从前只一味地责备孩子,让他们代我们负起责任,却未免是可耻的残酷了!

③正面意义的幸福,其实也未尝没有。正如谁所说,小的总是可爱,孩子们的小模样,小心眼儿,确有些叫人舍不得的。阿毛现在五个月了,你用手指去拨弄她的下巴,或向她做趣脸,她便会张开没牙的嘴格格地笑,笑得像一朵正开的花。她不愿在屋里待着;待久了,便大声儿嚷。妻常说:“姑娘又要出去溜达了。”她说她像鸟儿般,每天总得到外面溜一些时候。

④闰儿上个月刚过了三岁,笨得很,话还没有学好呢。他只能说三四个字的短语或句子,文法错误,发音模糊,又得费气力说出;我们老是要笑他的。他说“好”字,总变成“小”字;问他“好不好”?他便说“小”,或“不小”。我们常常逗着他说这个字玩儿;他似乎有些觉得,近来偶然也能说出正确的“好”字了——特别在我们故意说成“小”字的时候。他有一只搪瓷碗,是一毛来钱买的;买来时,老妈子教给他:“这是一毛钱。”他便记住“一毛”两个字,管那只碗叫“一毛”,有时竟省称为“毛”。这在新来的老妈子,是必须翻译了才懂的。他不好意思,或见着生客时,便咧着嘴痴笑;我们常用了土话,叫他做“呆瓜”。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若快走或跑,便更“好看”了。他有时学我,将两手叠在背后,一摇一摆的;那是他自己和我们都要乐的。

⑤他的大姊便是阿菜,已是七岁多了,在小学校里念书。在饭桌上,一定得啰啰唆唆地报告些同学或他们父母的事情;气喘喘地说着,不管你爱听不爱听。说完了总问我:“爸爸认识么?”“爸爸知道么?”妻常禁止她吃饭时说话,所以她总是问我。她的问题真多:看电影便问电影里的是不是人?是不是真人?怎么不说话?看照相也是一样。她和闰儿在一处玩儿,一大一小,不很合式,老是吵着哭着。但合式的时候也有:譬如这个往床底下躲,那个便钻进去追着;这个钻出来,那个也跟着——从这个床到那个床,只听见笑着,嚷着,喘着,真如妻所说,像小狗似的。现在在北京的,便只有这三个孩子;阿九和转儿是去年北来时,让母亲暂时带回扬州去了。

(选自《朱自清散文选集》,有删改)15.第①段中提及“真是难以宽有的种种暴行呢”,请概括“暴行”的表现。(2分)

16.本文中,“我”对儿女们的情感态度有哪些?请概括并简要分析。(4分)

17.素朴典雅、简净细致是朱自清散文语言的特点。请对以下两句话加以赏析。(4分)

(1)他是个小胖子,短短的腿,走起路来,蹒跚可笑;若快走或跑,便更“好看”了。

(2)从这个床到那个床,只听见笑着,嚷着,喘着,真如妻所说,像小狗似的。

18.有同学认为,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幸福”和《背影》中“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中“聪明”的用法一致,都表示反语。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阐述原因。(5分)

三、作文(50分)

19.《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提到,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其实,桥在社会、生活、工作、学习中还有很多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请以“搭一座桥”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挖掘桥的引申义、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是立意的重点。

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中山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评分标准与命题解说

说明:1.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下面参说法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应该判为正确。

2.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3.除有特别说明的试题外,答案中出现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不计),但扣分不得超过该小题的分值。

1.【参】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评分标准】(1)答对任意1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2)每句错、漏、多一字扣0.5分,扣完该句分数为止。

【命题解说】本题涉及的诗文包括第13课《唐诗五首》、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第23课《<孟子>三章》、第26课《诗词五首》以及第三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本学期背诵默写任务较重。本题的前4小题为直接型默写,第5小题为理解型默写,第6小题为运用型默写。在前4小题中,第1和3小题为“给前空后”默写,第2和4小题为“空前给后”默写。

2.【参】(1)婆娑(2)狼藉(3)摩肩接踵(4)正襟危坐

【评分标准】答对1个词语(含成语)得1分,每词错、漏、多一字,扣0.5分。

【命题解说】本题涉及的四句话分别出自《白杨礼赞》《背影》《梦回繁华》《列夫·托尔斯泰》。四个词语中,“狼藉”常被误写为“狼籍”,“正襟危坐”常被误写为“正经危坐”,因此要重点考查。3.【参】D

【答案解析】“翘首”意为抬起头来眺望远处,形容盼望之切。A选项中的“翘首”符合句意。“慰勉”意为“抚慰勉励”,用在B选项中符合句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出现在八年级下册,但诗词本身不作为考查重点,不影响作答。“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C选项正确。“诚惶诚恐”是“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它和“恐惧”都有“害怕”之意,但前者是“过于小心而心里害怕不安”,此处指恐怖电影的镜头带给青少年的恐惧感觉,不能用“诚惶诚恐”,D选项错误。

【命题解说】本题涉及的四个词语(含成语)分别出自《“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回忆我的母亲》《中国石拱桥》《列夫·托尔斯泰》。词语出自教科书,语料出自课外,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按照一般的习惯,二字词语在前,四字成语在后。

4.【参】B

【答案解析】A选项中,“刻画”和“过程”搭配不当,应将“刻画”改为“描绘”“展现”等。B选项中,“燃旺了一团精神之火”和“也阻断了山火的蔓延”语序不当,应调换位置,以表示递进之意,

将“阻断”改为“阻隔”未能修改句子的语病,该项不正确。C选项中,“还在中山市文化馆进行展示”缺少主语,其默认主语为前一句话的主语“周润洪、周晓婷父女”,这是不对的,应重新补充主语。D 选项中,“是因为”和“所致”搭配导致句式杂糅,应将“所致”删去。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判断和修改病句的能力。本题出现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等,最好采用“主干分析法”来判断。四个选项的语料,A项结合教材,改编自教材第70页的句子;C项体现了本土文化特色。其他两项紧扣时事素材。在复习备考时,教师应注重病句分析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5.【参】(1)B(2分)诙谐幽默或生动形象(1分)

(2)示例1:题目正确。《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用了象征手法,“红星”象征中国党及其领导的红色,“照耀”是中国党勇敢拼搏的品质的外在体现,意味着中国党及其领导的事业犹如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书名折射出作者对中国前景的准确预判,形象而富有内涵。

示例2:内容正确。本书作者埃德加·通过记录实地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描述其在陕北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向世界客观报道了中国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对中国党和中国做出了正确、客观的评价,让西方人全面了解了中国党人的真实生活。

示例3:出版时间正确。本书真实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陕北根据地采访的所见所闻,1937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当时的中国党正处于内忧外患处境艰难时期。本书的出版让世界人民及时了解了中国的真实状况,改变了世界对中国及中国的认知,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发展。(1分)

【评分标准】①答案为B,选择正确得2分;写到诙谐幽默或生动形象均可得1分,写到其他能凸显语言特点的词也可酌情给分。②“题目正确”“内容正确”“出版时间正确”中任选一个角度答题即可,分值为3分,其中,从“题目”或“内容”或“出版时间”角度进行分析,2分,体现“正确”,1分。【命题解说】①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及事件的把握,考查学生对作品语言的赏析。命题(1)着眼考查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方法策略,并要求考生把握科普作品的语言特色。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语文教材名著导读部分,教会学生运用方法分析作品,如《红星照耀中国》这类纪实文学作品涉及人物众多,要善于分类、比较、分析,丰富阅读体验,《昆虫记》这类科普作品要关注文学性和知识性共存的特点,例如通过批注、制作昆虫档案等方式,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等问题。第(2)题考查名著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和价值。从作品的社会影响力来看,《红星照耀中国》为国外记者开辟了采访苏区、报道中国、了解抗战的重要路径,世界上许多爱好和平、同情中国人民的人士从本书中深受鼓舞。本题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经典作品的价值内涵,以他人评价作为切入点,提供三个角度,任选其一进行评价,保证了命题的性与灵活度。回答本题需要建立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学生不仅要阅读,还要形成自己的阅读感悟。

6.【参】同学们,这幅文明办宣传的广告图显示,干裂的土地上,树木被砍伐后用于造纸,只剩下树桩,广告图还提示“您使用的每一张纸,都印记着树木成长的年轮”等文字,意在告诫我们要保护环境,不浪费纸张。

【评分标准】构图要素,从土地、树桩、纸张、文字等方面一一介绍,2分;揭示寓意,2分。不足80字,扣1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说明构图要素的原则是“图上有什么就说明什么,不作引申”,说明构图要素时要做到全面准确,不要有遗漏。揭示寓意,则要挖掘图片背后的深层意蕴。

7.【参】(1)苦于(2)更替,替换,变换(3)草木

【评分标准】每小题空1分,意思接近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重要实词的理解能力。“惩”的本义是戒止、惩罚,此处引申为“苦于”;“易”本意是“阴阳交替”,后引申为“改变”“交换”等,此处意为“交替”。“毛”指“草木”,现有成语“不毛之地”。

8.【参】凭借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评分标准】翻译出“以君之力”,1分;曾,用在“不”前,意为“连……都……”,1分;“如……何”,意为“把……怎么样”,1分;翻译出“且焉置土石”,1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的翻译能力。这几句话是愚公之妻“献疑”之语,其中包含较多的语法知识点。翻译时首先要关注重点词语,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其次要注意按照现代汉语的语序进行调整,确保句意通顺。

9.【参】(1)遗漏,漏掉(2)杀,杀害

【评分标准】每小题空1分,意思接近亦可酌情给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重要实词的理解能力。“遗”字的意思要根据句意来理解,“千百无遗一焉”的意思是:(郄雍观察小偷)“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残”字意思要根据“郄雍死矣”来判断,不能理解为“使……残废”“摧残”等。

10.【参】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

【评分标准】断对1处给1分;少断、多断,每处扣1分,直至扣完本题分数。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命题时需要断句的句子一般不出现在首尾。考生在断句时要关注一些“标志语”,例如“曰”表示说话,要断开;顶真处,一般从中断开;有语气词的地方,往往需要断句。

11.【参】①随会能够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②随会施政开明,注重教化百姓。

【评分标准】答出第①点,得2分;答出第②点,得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命题解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能力。“群盗奔秦焉”作为结果,产生的原因要从“且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一句中加以推断。“举贤而任之”意为“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意思是说统治者的开明,注重对百姓教化,而不是通过辨识相貌判定盗贼。

附翻译:

晋国苦于小偷太多。有一个叫郄雍的人,能看出小偷的相貌,看他们的眉目之间,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否是小偷。晋侯叫他去查看小偷,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晋侯大为高兴。告诉赵文子说:“我得到一个人,全国的小偷都没有了,何必用那么多人呢?”文子说:“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小偷,小偷不但清除不尽,而且郄雍一定会死于非命。”不久一群小偷商量说:“我们走投无路的原因,就是这个郄雍。”于是共同抓获并残杀了他。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立刻召见文子,告诉他说:“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郄雍死了。但收拾小偷用什么方法呢?”文子说:“周时有俗话说:‘眼睛能看到深渊中游鱼的人不吉祥,心灵能估料到隐藏着的东西的人有灾殃。’况且您要想没有小偷,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统治者开明,百姓受感化,老百姓有羞耻之心,那还有谁去做小偷呢?”于是(晋王)任用随会主持政事,而所有的小偷都跑到秦国去了。

12.【参】①神舟十三号飞船着陆的准确时间点: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②着陆的地点:东风着陆场;③事件是3名航天员顺利出舱,安全着陆。

【评分标准】从时间、地点、事件三个角度提取信息,每点1分。如果只照抄原文,得分不超过2分。【命题解说】本题围绕新闻的导语进行考查,题干中明确了导语的位置,考生须对导语进行简单分析,并进行概括提炼,不能只照抄原文。

13.【参】妥当。(1分)①这则新闻的内容是神州十三号凯旋的过程,详细列出时间点能让读者明白神州十三号是如何一步步到达地面的。(1分)②神州十三号返回需要非常严密的测控和指令,需要操作得当,地面和空中密切配合,每个时间点都要精确,进而体现我国太空技术的发展和成熟。(1分)

【评分标准】明确表达态度,1分;从新闻的文体角度进行分析,1分;从神舟十三号本身的角度进行分析,1分。如果考生从其他角度分析,例如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语言的准确性等,也应酌情给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新闻的语言特征,但不是直接要求学生概括新闻语言的特点,而是从本则新闻中多次点明具体时间点的角度进行反向设问,这既有助于考查学生对新闻文体特征的把握,同时也能够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14.【参】①这则新闻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航天技术的骄傲和自豪。例如,神州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航天记录,作者用四个“首次”一个“新”,明确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2分)②新闻也体现出作者对3名航天员的钦佩之情,例如,打开门的那一刻,苏黎明“面带微笑”“热情地”,这不仅仅是苏黎明的态度,也是作者的态度,是全国人民的态度,还有最后的“欢迎回家”,最简单朴素的话语,饱含着作者对航天员的尊敬和佩服之情。(2分)

【评分标准】能够从作者的主观态度与倾向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个角度2分。作者的主观态度与倾向既有针对中国航天技术的,也有针对航天员的。考生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也应酌情给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新闻的客观性与倾向性的辩证关系。作者的感情与思想往往隐含于字里行间,需要读者通过品味语言去揣摩。阅读新闻时,也要注意区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

15.【参】①阿九爱哭,“我”把妻子骗出去,关门将阿九按在地上打了一顿;(1分)②为了不让阿菜缠着母亲,“我”将她紧紧地按在墙角里,直哭喊了三四分钟,结果阿菜生了好几天病。

【评分标准】从第①②段中进行概括,每点1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考生对散文内容的概括与把握,作答时要抓住题目中的“暴行”,分别从阿九和阿菜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16.【参】①歉疚。“我”等到“少年的锋棱渐渐地钝起来了;加以增长的年岁对增长了理性的裁制力”,便感到之前的自己是多么残酷,还一味地责备孩子,因此对孩子产生了愧疚。②对儿女百般疼惜与深沉的爱。年幼的阿毛在作者眼中就像“一朵正开的花”;看着闰儿学“我”的模样,也不禁乐在其中。

【评分标准】选择能够体现“我”对儿女们的情感态度的句子并分析,并明确点出“我”的情感态度,每点2分。

【命题解说】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是阅读散文的重中之重,而把握情感要通过文中直接或间接抒情的句子,以及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描写句等。作答时,要明确指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抓住原文中的词句进行分析。

17.【参】(1)作者用“小胖子”“短短的”“蹒跚可笑”这些最朴素的语言对闰儿的进行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1分)将平常生活中孩子细小的事、细微的动作描写得如此传神,体现出作者内心浓浓的父爱。(1分)(2)作者将女儿阿菜嬉闹时憨态可掬、可爱活泼的模样比喻成小狗,(1分)通过“笑着”“嚷着”“喘着”简单形象的文字让小姑娘的情态活灵活现,体现出作者可亲、可近的父亲形象。(1分)

【评分标准】针对每句话,解说手法及语言特点,1分;分析手法的表达效果,1分。

【命题解说】本题考查的重心在赏析散文的语言。语言赏析的要点在于明确手法,并结合句子对手法的表达效果进行分析,一般要结合作者的情感态度或主题。

18.【参】不同意。(1分)①《背影》中的“聪明”是反语,是“糊涂”的意思,父亲和脚夫讲价以及嘱托茶房好好照顾“我”,而“我”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完全不需要,表达出“我”对当时不能理解父亲深情的自责之情。(2分)②本文中“正面意义上的幸福”中“幸福”一词就是指孩子的憨态可掬、活波可爱带给“我”的天伦之乐,不是反语。(1分)例如:五个月大的阿毛笑起来像一朵正开的花;刚过三岁的闰儿话还没学会,爱学“我”走路,“我”总爱逗他;闰儿吐音总是不准,常闹笑话;阿菜吃饭时总是问这问那等。这些在作者眼里,变得那么可乐和温馨,这是真正的幸福,并非反语。(2分)

【评分标准】明确表达态度,1分;分析《背影》中的“聪明”,2分;分析《儿女》中的“幸福”,2分。举例时不必穷尽文中所有的事例。如果考生回答“同意”,只要言之成理,皆可酌情给分。

【命题解说】本题抓住了《背影》中的关键细节,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和《儿女》中的关键细节,即“正面意义的幸福,其实也未尝没有”,进行比较分析。前一句中的“聪明”是反语,后一句不是反语,因此用法不一致。课内外比较阅读的题目,选点要小,要巧,做到以小见大,通过细节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当然,考生对散文的解读可以体现个性化,但要言之成理。

19.【评分标准】

【立意等级参考】

写作本文的关键是“把握桥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不能直接写在某条河上搭建一座桥,而是要“化实为虚”,思考一下“桥”可以引申为什么,象征着什么,可以把什么比作“桥”等。例如当朋友之间有了误会,需要“搭”一座“沟通”之桥;当两个从未往来的人或团体想要建立联系,需要“搭”一座“交流”“友谊”之桥;当面对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需要“搭”一座“奋斗”之桥……那么,“桥”就具有了很多抽象的含义,可以是“联系”“沟通”“交流”“友谊”“爱”“克服困难的毅力”等等。立意和选材的范围很广,包括但不局限于“社会、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

文档

2022-2023学年中山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中山市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考号、姓名。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标点不占空格)(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