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3:20
文档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管取液C.取用氯化钠D.液体的量取3.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C.闻
推荐度:
导读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管取液C.取用氯化钠D.液体的量取3.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C.闻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S-3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管取液      C.取用氯化钠         D.液体的量取

3.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    

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    

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

4.中药千金藤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功效。2022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用千金藤提取得到的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以较好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千金藤素属于单质                       B.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C.千金藤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千金藤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5.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区别软水和硬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B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物污染空气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
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
D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Y后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X是NH4NO3固体,Y是水,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X是可能变质的NaOH固体,Y是稀盐酸,Z是水,

   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NaOH已经变质    

C.X是CO2,Y是NaOH溶液,Z是Ca(OH)2溶液,

   观察到Ca(OH)2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X是白色固体,Y是稀盐酸,Z是Ba(OH)2溶液,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则X含有CO32﹣

二、非选择题

7.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化学——使生活丰富多彩

①我们生活在多样的物质世界里。如:空气中的      可供给人类呼吸。

②建筑外墙加贴一层泡沫塑料隔热层,能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塑料属于      

(填“有机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化学——为健康保驾护航

①碳酸钙可补充人体所需的        元素,能预防因缺乏该元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②含有乙醇等成分的免洗洗手凝胶是重要的防疫物资,可用于手部消毒。使用时能闻到特殊气味,

  说明分子               。

(3)化学——让未来充满希望

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实验室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有望在未来缓解粮食危机。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米饭富含淀粉,米饭中含有的营养素有            。

8.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锂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x =        。

(3)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和钠原子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其中Co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

(5)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钠离子电池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应用在低速电车、家庭

     和工业储能等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可迅速切换,在多个领域快

     速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填字母)。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     B.钠和锂化学性质相似,生产工艺相近

     C.锂离子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废旧电池丢弃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9.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1所示实验,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①若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制取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检验该气体方法                          

     ②若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制取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

(3)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

     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

     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

10.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2)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

     钠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        g。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①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g。

     ②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③10℃时,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

       溶解,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填“KNO3”或“NaCl”)溶液。

    ④Ca(OH)2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采取的方法是              。

11.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金属冶炼。利用CO与Fe2O3的反应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①“贵州桥梁”闻名世界。桥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钢材作支架,钢是铁的合金,

        钢的硬度比纯铁的        (填“大”或“小”)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铁也易被酸腐蚀,     

        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3)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

   ①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可知,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得结论:                        。

   ②在上述实验中继续添加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微粒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             时,

     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Zn > Fe > Cu。

12.某探究小组同学对物质的组成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甲烷的组成

(1)设计并实验: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的现象为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甲烷含有氢、碳元素。

(2)提出问题:甲烷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

     设计并实验: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通一段时间N2,点燃酒精灯,通入甲烷燃烧后的产物

    (不含甲烷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再通入一段时间N2。(已知:甲烷质量为a克)

     结论:甲烷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①B装置的作用是                                       。

     ②得到此结论,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有                              。

探究二: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及物质的成分

【实验一】

(3)向稀盐酸、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加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

(5)向镁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A、B烧杯中。

     ①向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由实验可得溶质的成分为MgSO4

           和H2SO4。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向B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不断搅拌。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是            。

【实验三】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MgO、Mg(OH)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n克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粉末完全溶解,继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n克,可以推测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组

     成情况有           。

(7)由以上实验可知,酸的化学性质有                            。

13.含碳燃料燃烧会排放二氧化碳,使用氢能等新能源能降低碳排放。12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的质量是多少?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答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Mg-24  S-3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          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A.点燃酒精灯      B.滴管取液      C.取用氯化钠         D.液体的量取

3.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B )

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    

C.闻到燃气气味,立即开窗通风    

D.毒品危害人体健康,禁止吸毒

4.中药千金藤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功效。2022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用千金藤提取得到的千金藤素(C37H38N2O6),可以较好抑制新冠病毒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千金藤素属于单质                       B.千金藤素由83个原子构成    

C.千金藤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千金藤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5.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不相符的是( C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区别软水和硬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
B防止集气瓶中硫燃烧产物污染空气集气瓶中加一定量水
C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加水、溶解、蒸发
D鉴别化肥NH4Cl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Y后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 )

A.X是NH4NO3固体,Y是水,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X是可能变质的NaOH固体,Y是稀盐酸,Z是水,

   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NaOH已经变质    

C.X是CO2,Y是NaOH溶液,Z是Ca(OH)2溶液,

   观察到Ca(OH)2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白色沉淀,

   不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X是白色固体,Y是稀盐酸,Z是Ba(OH)2溶液,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则X含有CO32﹣

二、非选择题

7.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化学——使生活丰富多彩

①我们生活在多样的物质世界里。如:空气中的 氧气 可供给人类呼吸。

②建筑外墙加贴一层泡沫塑料隔热层,能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塑料属于 有机合成材料 

(填“有机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化学——为健康保驾护航

①碳酸钙可补充人体所需的 钙 元素,能预防因缺乏该元素导致的骨质疏松和佝偻病。

②含有乙醇等成分的免洗洗手凝胶是重要的防疫物资,可用于手部消毒。使用时能闻到特殊气味,

  说明分子 是不断运动的 。

(3)化学——让未来充满希望

2021年中国科研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实验室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有望在未来缓解粮食危机。淀粉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 放出 (填“放出”或“吸收”)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米饭富含淀粉,米饭中含有的营养素有 糖类 。

8.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

     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941 。

(2)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锂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   1 。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x =  11 。

(3)在化学反应中,锂原子和钠原子都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其中Co元素的化合价是  +3 价。

(5)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钠离子电池部分取代锂离子电池,应用在低速电车、家庭

     和工业储能等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锂离子电池非常相似,可迅速切换,在多个领域快

     速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BC (填字母)。

     A.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储量较为丰富     B.钠和锂化学性质相似,生产工艺相近

     C.锂离子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废旧电池丢弃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9.完成下列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

(1)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1所示实验,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则可知燃烧的条件之一

     是 与氧气接触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①若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 + 3O2↑,

       制取装置可选用  A (填字母)。检验该气体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②若制取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制取装置可选用 B (填字母)。

(3)北京冬奥会火炬采用氢气为燃料,首次实现冬奥会火炬零碳排放、首次开展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

     水下火炬传递。水下火炬传递上演极富美感的“水火交融”景象,从燃烧条件角度分析,你认为实

     现火炬水下燃烧,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氧气在水下与氢气接触 。

10.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

(1)生活中使用活性炭净化水,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性。

(2)化学实验室中经常用到水,如溶液的配制。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

     钠质量为3g,需要水的质量为  47 g。

(3)水常用作物质溶解的溶剂。

     ①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0℃时,NaCl的溶解度为   36.0 g。

     ②KNO3中混有少量NaCl,提纯KNO3可采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 。

     ③10℃时,将等质量的KNO3、NaCl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充分

       溶解,如图2所示。烧杯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KNO3 (填“KNO3”或“NaCl”)溶液。

    ④Ca(OH)2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将A点对应的Ca(OH)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采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到50℃以下,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低温度到50℃以下 。

11.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金属冶炼。利用CO与Fe2O3的反应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 Fe2O3       2Fe + 3CO2。

(2)金属材料的使用和保护。

      ①“贵州桥梁”闻名世界。桥梁建造中使用大量钢材作支架,钢是铁的合金,

        钢的硬度比纯铁的 大 (填“大”或“小”)

      ②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里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措施有 刷漆、涂油等 。铁也易被酸腐蚀,     

        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3)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

   ①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加入锌粉和铁粉的混合固体中,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可知,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 + CuSO4═ZnSO4 + Cu ,

      可得结论: Zn > Cu,Zn > Fe 。

   ②在上述实验中继续添加一定量硫酸铜溶液,微粒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情况为 铁原子数目减少,

     生成亚铁离子,铜离子数目减少,铜原子数目增多 时,

     可得结论:金属活动性Zn > Fe > Cu。

12.某探究小组同学对物质的组成进行探究。

探究一:探究甲烷的组成

(1)设计并实验:点燃甲烷,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可观察到烧杯壁上的现象为         

      出现水雾 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 + CO2 == CaCO3↓ + H2O 。

     结论:甲烷含有氢、碳元素。

(2)提出问题:甲烷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

     设计并实验:设计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通一段时间N2,点燃酒精灯,通入甲烷燃烧后的产物

    (不含甲烷和氧气),反应结束后,再通入一段时间N2。(已知:甲烷质量为a克)

     结论:甲烷只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①B装置的作用是 将甲烷可能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转化为CO2 。

     ②得到此结论,需要收集的实验证据有 装置A实验前后增加的质量、装置C实验前后增加的质

       量、装置D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

探究二:探究酸、碱、盐的性质及物质的成分

【实验一】

(3)向稀盐酸、稀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液均变为红色 。

(4)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加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 + H2SO4 == CuSO4 + H2O 。

【实验二】

(5)向镁条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反应后的溶液分别置于A、B烧杯中。

     ①向A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由实验可得溶质的成分为MgSO4

           和H2SO4。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MgSO4 == Na2SO4 + Mg(OH)2↓ 。

     ②向B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不断搅拌。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是 pH值逐渐变大,

        接近于7,但小于7 。

【实验三】

(6)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MgO、Mg(OH)2、Mg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取n克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粉末完全溶解,继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n克,可以推测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组

     成情况有 ①Mg(OH)2  ②MgO、MgSO4  ③MgO、Mg(OH)2、MgSO4 。

(7)由以上实验可知,酸的化学性质有 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与碱反应;酸与某些盐反应 。

13.含碳燃料燃烧会排放二氧化碳,使用氢能等新能源能降低碳排放。12g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C   +   O2       CO2

   12                44

   12g                x

            x = 44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

文档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202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Mg-24S-3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节水节电养好习惯B.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C.植树造林加强绿化D.垃圾回收处理变废为宝2.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滴管取液C.取用氯化钠D.液体的量取3.关注安全,健康成长。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厨房油锅着火,迅速盖上锅盖B.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交车C.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