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2:57
文档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模块考试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答案格内。(每小题《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回答1、2题。1.之所以得出上述的结论,原因在于①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哲学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广阔的自然界③哲学
推荐度:
导读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模块考试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答案格内。(每小题《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回答1、2题。1.之所以得出上述的结论,原因在于①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哲学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广阔的自然界③哲学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模块考试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答案格内。(每小题 

《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回答1、2题。

1.之所以得出上述的结论,原因在于

①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哲学           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广阔的自然界

③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         ④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进。回答3~5题。

3.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

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但______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

问题。

A.世界观和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 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

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阵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重视物质生活还是重视精神生活

C.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 

D.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诞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回答6、7题。

6.之所以做出上述判断,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性的统一

   ④全面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将哲学发展推向更高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

   ①思想                     ②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在平面内,若直线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平行直线b;在空间,若直线

a垂直于c,直线b垂直于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真理和谬误是一对矛盾           B.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有时不是客观               D.人们的认识能力不同,认识水平就不同的

费尔巴哈曾对各国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回答9、10题。

9.费尔巴哈的发现启示我们,宗教所描绘的世界

①源于现实世界                   ②反映现实世界

③就是现实世界                   ④影响现实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神在不同国家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各不相同,其原因是

A.神的形象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   B.神的形象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不同

C.神的形象在自然界的发展中产生   D.神的形象属于客观实在的范畴   

     “神七”实现的“太空漫步”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飞跃,是我国航天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结果。回答11、12题。

11.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说到底是因为

A.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            B.规律是可知的 

C.规律能够预知未来              D.规律是客观的

12. “神七”成功突破出舱活动技术之后,我国还将探索载人航天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

对接技术,并建立空间站,不断提高我国航天技术水平。这段话表明

①实践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只要愿意做,什么愿望都能实现      

③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只要追求,就能达到终极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体育盛会、文化盛会,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回答13~15题。

13.“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奥林匹克梦想把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表明了

A.社会活动最终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        B.意识对社会活动总是起到积极作用

C.人的意识对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D.人通过意识活动直接改变世界

14.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也是一次文化盛会。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不同

文化在这里直接对话和对接,丰富并推动了奥运文化的发展。这表明

A.不同文化之和决定文化的性质            B.文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不同文化而对立统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D.消除文化差异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15.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100多万志愿者的热情服务。许多奥运志愿者表示,在付

出辛劳和汗水的同时,充实了精神、纯净了心灵、收获了快乐。他们的这种体验说明

A.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和发展      B.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16.右图漫画《生搬硬套》告诫我们做事情要

    A.全面地看问题         B.抓住事物的共性

C.分清主流和支流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7.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有黑点看到。与这首诗反映哲理相同的选项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乱生于治,怯生与勇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8.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

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

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

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歪曲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阅读案例,回答19、20题。

S市拟将在H区动工兴建该市投资最大的石油化工项目(简称PX),预计年产值高达800亿元,占S市GDP的四分之一。此事引起市民高度关注,绝大多数人认为在市区发展石化工业既不利于保护环境也背离S市作为旅游城市的定位,建议迁址。对此,市的做法如下。

◇宣布缓建PX项目,并就该项目是否停建、续建、迁建重新决策。

◇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广开短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来信等渠道,充分倾听。

经过讨论研究,市最终决定在H区停建该项目,将其迁往他处。

19.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这表明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性                D.社会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  在横线上或表格中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 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常议论的话题。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面对就业问题,图中的四个同学表达了不同看法,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都存

在不足。从思想方法上看,他们在就业问题认识上的共同不足是                      

                                             。

(2)同学B把解决就业问题完全看作是的事,个人为力。从哲学上看,这种认识

忽视了个人在就业方面                                                     。

(3)如果同学D始终坚持自己看法,很长时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那么你从哲学层面

上可以给他提出的建议是                            。

(4)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2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                ,           

                                          。

23. 读右图。从哲学角度看,在交通应急机制和灾害天气中,属于第一性的是              ,属于第二性的是                。

    

三、问答题  根据题目要求作答。本大题共3小题,

共28分。

24.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木桶和木板的争论,请你说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6分)

(2)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对我们有何指导意义?(3分)

25.下面表格中左半部分,是一位同学对“怎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的见解摘录。蕴涵一定的哲学道理。请你也从哲学层面讨论这一问题,按照范例,在表格右侧写出相应的哲学观点。(9分)

 在学习的所有环节中,高质量的课堂听讲最为重要。课上认真听讲一分钟,胜过课下自学10分钟。

范例:

认识复杂的事物,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做练习题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出同类题目的共性,做到触类旁通。

    
 “细小”的时间也一定要抓住,乘车、等候甚至课前两分钟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情绪、精神状态也很重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时常鼓励自己。

   
26. 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1)在下列空格中填入恰当内容。(3分)

(2)

(2)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

同抉择。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7分)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

DBCAC  ADBAB  DBCCA  DABCB

填空:

21、(1)不能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22、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3、灾害天气;交通应急机制

问答:

24、(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2)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5、

(1)要善于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

(2)要重视量的积累。

(3)充分发挥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26、(1)A 生产关系    B 经济基础     C 上层建筑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就是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文档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模块考试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参考样卷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答案格内。(每小题《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因为害怕天地崩坠而不吃不睡固然可笑,但是每一个正常的人从童年时代起,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类似的追问和思考。追问和思考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自觉地与哲学发生了联系。回答1、2题。1.之所以得出上述的结论,原因在于①哲学并不神秘,人人都有哲学②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广阔的自然界③哲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