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五)年级(数学 )学科 第( 四 )单元 主备人: 崔久平 时间: 3.22 | |||
| 课题: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课型: 新授 课时:1 | 修订内容 | ||
| 学习目标 |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 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 ||
| 学习 重点 | 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 ||
| 学习 难点 | 理解、抽象出单位“1”。 | ||
| 教学环节 | 教 学 过 程 | ||
| 1、复习 回顾 (2分钟) 二、自主学习(3至5分钟) 三、合作探究:(5分钟) 四、反馈展示:(12—15分钟) 五、课堂检测:(10—12分钟) 六、课堂小结。(3分钟) | (我是小老师,学生互相提问并填空。2分钟) 三年级时我们就学过分数,请回忆一下: 1、请举出一份分数的例子 2、说出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 3、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阴影部分 (课前完成,课上检查补充): 根据提纲,自学课本45—46页的内容,解决提纲中的问题。利用3至5分钟时间,认真检查课前完成的相关题目,找出并思考相关内容,不能理解的题目用红色笔标注。 【导学提纲】 1.观察P45的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并说说可以怎样平均分桌上的东西? 2.观察P46的图例,说说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 ,一些物体的–– 。 3.什么叫单位“1”?什么叫分数单位? 4.尝试完成P46的“做一做”。 (温馨提示:仔细看清书中信息,把你认为重点的知识划出来。) 1、看P45图,思考:当剩下的部分不足一份时,怎么办?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到( )个,把一包饼干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 )包。 3、请你给你的同伴说一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4、结合课本46页的内容,说说四分之一的含义是什么? 5、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 )叫做分数。 3、阅读教材46页做一做的内容,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 分数单位是:把( )叫分数单位。 4、我来填一填: (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继续针对自学提纲的问题展开谈论,逐题解决,充分交流与合作,展示学习成果,讨论争议问题,针对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形成小组观点,小组无法形成统一意见的在下一环节提交全班讨论。 小组派代表抽取展示题目,整理讨论结果,并进行展示,组间在展示结束后进行质疑点评或补充。 展一:说说分数的产生。(2分钟) 展二:怎样用分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分钟) 展三:阐述分数的意义。(3分钟) 展四:什么叫分数单位?(2分钟) 展五:举例说出分数的具体含义和它的分数单位。(3分钟) (一)我来填一填 1、(1)把全班同学平均分成5个小组,这里把( )看作单位“1”。 其中1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3个小组占全班人数的( )。 (2)一筐苹果,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筐苹果的( ); 平均分成5份,3份是这筐苹果的 ( )。 (二)我当小法官 (1)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每份是1/4 。( ) (2)单位“1”就是自然数1。( ) (3)在分数里,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 ( ) (4)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占全长的1/4。( ) (三)按要求涂色 课本47页第4题 (四)用你喜欢的颜色 分别表示出2/5。 第一组5个苹果 第二组10个苹果 第三组15个苹果 想一想:都是2/5,为什么所表示的个数不一样? 学生自己看书回忆,质疑、解疑。小组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
| 板 书 设 计 | |||
| 达 标 练 习 | 一、我当小法官 (1)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每份是1/4 。( ) (2)单位“1”就是自然数1。( ) (3)在分数里,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 ( ) (4)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占全长的1/4。( ) 二、按要求涂色 课本47页第4题 三、用你喜欢的颜色分别表示出2/5。 第一组5个苹果 第二组10个苹果 第三组15个苹果 想一想:都是2/5,为什么所表示的个数不一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