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2:13
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
推荐度:
导读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

1、通过直观的数数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并掌握数数方法,掌握10个一百是一千。建立数的概念,培养数感。

2、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数千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拐弯数。

一、复习导入

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二、探究新知

认识计数单位“千”。

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     )。 

一十一十地数,10 个十是(     )。

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     )。 

认识计数单位“千”。

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     )。 

数数。

在三百五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三百五十七、三百五十八、三百五十九、三百六十、三百六十一。

三、探究新知

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10个一百是一千。

数数。

九百六十、九百七十、九百八十、九百九十、一千。

四、知识应用

(一)数一数,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一百、一百零一、一百零二、一百零三、一百零四、一百零五、一百零六、一百零七、一百零八、一百零九、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一百一十三、

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一百一十七、一百一十八、一百一十九、

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一百九十八、一百九十九、二百、二百零一、二百零二、二百零三。

3. 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二百二十、二百三十、二百四十、二百五十、二百六十、二百七十、

二百八十、二百九十、三百、三百一十。

4. 六百八十九的相邻数是(           )和(           )。

(二)填一填

1. 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2. 九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4. 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79页练习十六,第1~3题。

第二课时   三位数的读、写法

教学目的:

1.通过数圆点、小棒、方木块等数数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初步体会读数、写数的一般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到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体会读写数的方法或本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填一填

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 10个一百是(        )。

(二)数一数

1. 在二百八十六的后面连续数出6个数。

二百八十七、二百八十八、二百八十九、二百九十、二百九十一、二百九十二。

2. 下面这些小正方体共有(           )个。

二、探究新知

数的组成。

生1:2个一百是二百,与三十五合起来是二百三十五。

生2:每列有10个,10列,10个。

生3:还剩下三十五个圆点。

10就是100,比100多。

师:同学们的方法非常好,数数的时候可以先数出整百数,再与剩下的部分合起来。

图中有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二百三十五是由2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数的读写。

计数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2个百就在百位上写2,3个十就在十位上写3,5个一就在个位上写5。

读数、写数都从高位起。

加深对1000的认识。

一千里有10个一百,每个一百里有10个十,10个10是100,所以一千里有100个十。

三、知识应用

(一)填一填

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这个数是(    )。

(二)涂一涂,画一画

1. 给三百六十八个小方格涂上颜色。

2. 读数,并在计数器上画珠子。

(三)找规律,填一填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80页练习十六,第6~9题。

第三课时   认识算盘

教学目的:

1.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和数数。

2.经历用算盘表示数、数数的操作过程,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了解算盘的历史,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算盘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会用算盘表示数。

教学难点:带有上珠的数的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下面每幅图代表的数分别是多少?填一填,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认识算盘。

算盘四周叫做框,根根小棒叫做档,

一根横梁分上下;

梁的上面是上珠,梁的下面是下珠;

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二、探究新知

用算盘数数、记数。

用算盘数数、记数。在算盘上拔出563。

二、探究新知

你知道吗?

数学的逐渐发展标志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三、知识应用

1. 读出下面各数,并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17,254,180,609,800,1000

2. 说一说在算盘上拨数和在计数器上拨数有什么不同。

3. 写数,并读一读。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81页练习十六,第10题、第11题。

第四课时: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1000以内的物体个数,建立10000以内数的概念。

2.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认识计数单位“万“。

3.会读写100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顺序表,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4.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10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过程:

一、读数导入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米,铁路桥长6772米。

二、探究新知

(一)数数,认识计数单位“万”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一万。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二)整理数位顺序表

(三)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1)从一千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千零二十。

(2)从四千九百五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五千零五十。

(3)从八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千三百。

(四)数的组成

三、知识应用

1.下面是绘图纸的一部分。

2. 有多少张明信片?

3.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六千三百八十,三千二百一十九,二千三百零八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87页练习十七,第2~4题。

第五课时 读数和写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读写四位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基础上,会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理解和掌握读写的方法。

2. 通过学习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加深学生对数位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中间、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数位顺序表

……

(  )位(  )位(  )位(  )位个 位
2. 

二、探究新知

1. 先说出计数器上的数各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组成的,再读出来。

  

(1)这个数由3个千、7个百、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读作:三千七百四十五。

(2)读作二千三百三十六。

(3)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2. 在计数器上拨数,再写出来。

一千三百四十二,三千零六十九,七千零一,二千七百,一万

你知道万以内的数怎么写吗?(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知识运用

2. 写出下面各数。

3.写一写,读一读。

4. 连一连。

六千零三   六千零三十   六千三百   六千三百零三   六千零三十三

6300        6003         6033          6303          6030

5. 用下面的四张卡片,摆一摆。

(1)十位上是0的数(                                       )。

(2)中间和末尾都有零(                                     )。

(3)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

(4)摆出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第88页练习十七,第5题、第7题、 

      第9题。

第六课时: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填一填。

(1)4398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4”在(   )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2)一千七百六十九写作(      ),它的百位上是(   )。

(3)9999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   ) 个一组成的,再添1是(       )。

2. 比一比。

二、探究新知

你能把这四种电视机的价钱,按从小到大排一排吗?

试着总结一下,你是怎么比的。

位数不同,位数多,数大。

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

三、知识运用

1. 比一比,填一填。

3. 一列火车坐的人比一架飞机多得多,一架飞机坐的人比一艘客轮少一些。

1500人350人300人
4.(1)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我还知道……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2页练习十八,第1题。

      第94页练习十八,第10题、第11题。

第七课时   准确数  近似数

教学目的: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记忆大比拼。

1658     2984     7012       2098     9805

2500     3000     10000     4000     7400

2. 数一数。

(1)2998    2999   (       )    (       )    (       )

(2)6097    6098   (       )    (       )    (       )

(3)(       )   9000    9001    (       )    (       )

二、探究新知

下面那些是近似数?那些是准确数?

三年级有417人,共有597台电脑,大约1000盆花

综合类图书2912本,学生大约1600人

近似数:

准确数:

三、知识运用

1. 在下面是近似数的数据后面画“√”。

(1)从家到餐厅约有100米远。( )

(2)学校最新购买了482把椅子。( )

(3)学校每个月的水费大约是5300元。( )

(4)3月份交纳的水费是5300元。( )          

2. 下面的数各接近几千?

6830,5021,3900,8104,4005,27,7053,9008.

3. 

4. 

5. 选一选。

(1)红星电影院有1948个座位,约是(   )个。

          A. 1000       B. 1500            C. 2000 

(2)图书馆里新购买了一些故事类的图书,花了(   )元,

     大约是3000元。

          A. 1985             B. 3025            C. 3998

6. 连一连。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1页“做一做”。

      第93页练习十八,第7题。

第八课时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教学目的:

1.能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口算。

40+50=                  90-60=                   90+10=

   80-50=                  60+30=                   100-70=

   20+70=                  10+90=                     60-20=

2. 填一填。

(1)80里面有(     )个十;150里面有(     )个十。

(2)500里面有(     )个百;1300里面有(     )个百。

(3)4000里面有(     )个千;10000里面有(     )个千。

(4)2000里面有(     )个千,2000里面有(     )个百。

二、探究新知

用加法计算:

1000+2000=3000 (元)

方法一:

1000   +   2000 =

1个千  +  2个千=3个千

方法二:

1000+2000=3000

1+2=3

1000+2000=3000

方法三: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二、探究新知

用减法计算:2000-1000=1000 (元)

方法一:

2000-1000=1000

2-1=1

方法二:

2个千减1个千是1个千,就是1000。

方法三:

想加法:1000+(       )=2000

2000-1000=1000

二、探究新知

80+50=130

方法一: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方法二:

想加法:50+(    )=130

130-50=

130-50=80

方法: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

三、知识运用

1. 计算。

200+400=              3000+6000= 

600-400=              9000-3000=

70+50 =          800+900=

120-50 =         1700-900=

  

2. 捉鼠竞赛。

3. 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4. 桂林山水美,喜迎天下人。

(1)迎宾山庄和假日宾馆一共住了多少人?

900+600=1500(人)

(2)民俗度假村比假日宾馆多住了多少人?

2000-600=1400(人)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会解答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7页练习十九,第3题。

      第98页练习十九,第4题。

第九课时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会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教学重点: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找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口算。

300+200=               700-300=              900+1000=

800-500=               600+300=              1500-700=

100+900=               700+900=              6600-600=

2. 填一填。

(1)妈妈买了一台电脑花了4995元,约是(        )元。

(2)欣欣小学有608人,约是(        )人。

(3)果园里有1298棵果树,约是(        )棵。

二、探究新知

师: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1: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生2: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样想: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200元。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

师:怎样解决?

生:可以这样想:电话机不到400元,电吹风不到300元。400+300=700,带700元肯定够。

三、知识运用

1. 城关镇礼堂有3000个座位,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如果这三所小学的学生同时来参加活动,能坐下吗?

师:怎样解决?

生:可以这样想:城关镇的三所小学各有八百多名学生,也就是都不到900人,

如果 900+900+900=2700 ,3000个座位都够坐,那么这三所学校实际人数也够坐。

2. 连一连。

3. 

(1)现在《科学世界》打折,现价是212元。打折后《科学世界》大约便宜了(       )元钱。

(2)如果按原价买这三套书,带600元够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会解决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98页练习十九,第5题。

第99页练习十九,第7题、第8题。

文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