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罗才军《伯牙绝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1:28
文档

罗才军《伯牙绝弦》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师:嗯,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师:用我们的话说,绝弦就是把琴弦怎样?剪断。从此不再弹了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哪里?生(齐答):在课文里。师:那就把课文打到137页,请你按照你的感觉大声地读,最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自己读自己的开始吧!生齐读课文。师:真好,我们能从课文哪一句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就真的善听呢?师:广大的像江
推荐度:
导读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师:嗯,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师:用我们的话说,绝弦就是把琴弦怎样?剪断。从此不再弹了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哪里?生(齐答):在课文里。师:那就把课文打到137页,请你按照你的感觉大声地读,最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自己读自己的开始吧!生齐读课文。师:真好,我们能从课文哪一句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就真的善听呢?师:广大的像江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师:嗯,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师:用我们的话说,绝弦就是把琴弦怎样?剪断。从此不再弹了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哪里?

生(齐答):在课文里。

师:那就把课文打到137页,请你按照你的感觉大声地读,最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自己读自己的开始吧!生齐读课文。

师:真好,我们能从课文哪一句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就真的善听呢?

师:广大的像江河一样,说得多好,注意到没有,他们两位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有注释的时候就借助注释,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补充,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老师把这两句话打在大屏幕上,我想问问,这里的善哉的“善”跟伯牙善鼓琴里的“善”一样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你要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擅长弹琴,(师补充,一个擅长弹琴,一个擅长听琴)“善哉”的“善”意思是好。

师:你会联系上下文学习,这种一个字有多种意思的现象在古文里边很常见,这里的“善哉”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听了人家的琴声之后说了一句什么?生2:好啊。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一座高高的泰山,它显得很巍峨。师:巍峨高耸的泰山,是吧?请你再来读读。

师:峨峨兮若泰山,谁再来读一读,你在读“峨峨兮若泰山”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什么?

师:巾帼不让须眉呀,洋洋兮若江河,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宽广的江河,相比上面的泰山,这里的江河也不是一处随意的江河,江河在古文里边是有特指的,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一定能够知道,我对咱们班很有信心,江河在古文里应该指的时什么?泰山。

生1:我觉得“江河”在古文里边是博大精深的意思。

生2:这里的江河指的就是长江和黄河。

师:你的古文底子真好,是的,这里的“江”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江,是什么江?(长江),这里的“河”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河,什么河?(黄河)讲到长江和黄河,你还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

生:波澜壮阔和波涛汹涌。师:真好,就是这种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江河。还想到了哪些诗句?

生:暗河汹涌。师:真好,同学们,正是这样磅礴高耸的泰山,正是这样连绵不绝、铺天盖地的江河,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齐读这两句)

师:是的,不论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说,伯牙所念,这里“伯牙所念”的“念”跟前文中的哪个字是一样的?(“念”跟前面的“志”。师:都是什么意思?生:都是伯牙想。

师:心里想的意思,找一个字是什么?志,念,都是什么?想。

师:我们理解古文就可以用我们现代的词汇,不论您伯牙所志,所念、所想,我钟子期都必得之。我想问问,钟子期必得的是什么?

生:我想他都知道伯牙心里在想些什么。

师:也就是说子期不仅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而且听懂了这位名满天下的琴师倾注在琴声里的什么?(心声)这样看来,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的也不只是伯牙的琴声吧?他也道出了伯牙内心的什么?

生:也道出了伯牙的志向和胸怀。师:什么样的志向?

生:志向是以后能象巍峨的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

师:什么样的胸怀?

生:胸怀是心胸宽广像江河一样能撑万里船。

师:(众生鼓掌)你们听出来了吗?你太了不起了!原来钟子期不仅在听伯牙的琴声,也说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象峨峨泰山一样的志向,洋洋江河一般广阔的什么?(胸怀)这样看来,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那仅仅是想吗?那是志存高远的志,胸怀大志的志。老师课前查过资料,我发现好多古书上都说伯牙的琴艺是妙绝天下,许许多多的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而荣幸,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这种志向,这种情怀他们能得知吗?唯有谁能得知。生:钟子期。

师:唯有谁必得之?生:钟子期。

师:这才叫伯牙所念。生:钟子期必得之。

师: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伯牙,一直以来都没人能听懂你的琴声,你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寂寞和孤独,可是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谁?

生:钟子期。

师:不论你弹什么,不论你有怎样的志向和情怀,他都能在说“善哉,善哉”必得知的时候,你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又会有怎么样的感慨想对子期说?请你顺着伯牙遇到钟子期感慨道,接着往下写。

伯牙遇钟子期,感慨道:“善哉,善哉”接着往下写,伯牙得遇钟子期什么感觉?师:非常高兴,怎么说的?

生1:善哉善哉,世上知音唯有钟子期也。

师:真有古文的味道,寻寻觅觅原来你就在这里,世间知音唯有钟子期也!真妙。

生2:伯牙得遇钟子期非常兴奋,他感慨道:“善哉善哉,此人知我所志,明我所念,真乃知己也。”

生3:善哉善哉,终有人懂我心,懂我志向,懂我胸怀,懂我者,钟子期也。

师:相识满天下,知音却只有这么一个呀!

生4:善哉善哉,吾终有知音,此乃好事,吾不用孤也。

师:如今我是不再孤独,想知道伯牙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古书《列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善哉善哉”好呀好呀,先生你能听懂我的琴声,听到我的志向我的情怀,和我心里所想的(生:一模一样)这两个人之间的默契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讲,那就是

生:心有灵犀。

师: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哪!同学们,只有这样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只有这样知志,知念知心的人我们才叫他什么?生:知音。

师:此时的伯牙真恨不得告诉全天下的人,我终于怎么样?生:找到知音了!

师: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段话,老师和大家配合着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心有灵犀。

(师生配合读文,首先师读伯牙部分,生读子期部分,然后交换角色)

师:就是这么的心灵相系呀,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个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每一句的前半句和后半句都是相对应的。

师:你这个发现了不起呀,这样的形式就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伯牙和子期一个鼓——生:一个听。

师:一个倾诉。生:一个诉说。

师:是呀,你看写得多妙啊,仿佛让人看到了伯牙和子期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默契呀,从此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传说这一次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让伯牙和子期都相见恨晚,他们约定第二年中秋再来相会,可是当第二年中秋伯牙兴致满满地来与子期相会的时候,天意弄人啊!(播放背景音乐)此时高山默默,天地之间也为伯牙的痛失知音而暗然失色。

师指名指导学生读“子期死”后引读课文后半部分(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从此还有人能知我之志吗?生:没有!

师:还有人能知我之念吗?生:没有!

师:还有人能知我之心吗?生:没有!

师:子期已逝,知音不再,知音难觅呀!(齐读课文后半部分:子期死……)是呀,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那是绝了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期望啊,这真是一曲肝肠断,天涯无外觅知音,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得遇知音又痛失知音才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颂着它。

师: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就在这个课堂上,我们六年六班的孩子也在朗朗传颂着这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能背的同学背诵,不能背诵的同学高声朗诵。(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相信以后我们遇到很知心的人,我们就可以叫他是我们的什么?生:知音。

师:没错,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是我们依然要怀抱着愿望,在天地间寻寻觅觅着我们的什么?

生:知音!师:下课!

文档

罗才军《伯牙绝弦》

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师:嗯,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师:用我们的话说,绝弦就是把琴弦怎样?剪断。从此不再弹了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哪里?生(齐答):在课文里。师:那就把课文打到137页,请你按照你的感觉大声地读,最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自己读自己的开始吧!生齐读课文。师:真好,我们能从课文哪一句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就真的善听呢?师:广大的像江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