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团粒法:粉状的基础肥料借助于液相(水+蒸汽+肥料溶液)粘聚成粒,再借助于外力的挤压成型。该法是我国目前复混肥料加工的主要方法。
2、料浆法:在这种工艺中,要造粒的物料是料浆形式,一般是由硫酸、、磷酸与氨、磷矿粉(或这两种物料以某种形式的结合)进行反应得到的。
3、掺全法:把颗粒度和强度接近的基础肥料(基本彼此间无化学反应)进行一定比例的掺拌混合。
4、流体法:分为液体(清液)肥料和悬浮流体肥料两种。
5、熔融法:氮素肥料尿素或硝氨和磷铵钾盐一起熔融后用塔式或油冷方式进行生产NP或NPK颗粒状复合肥。
6、浓液造粒法:该法是团粒法和料浆法的改进,尿素、硝氨以90%以上的浓溶液进入造粒系统,改善了造粒和性能和产品的质量。本法可以直接利用尿素,硝铵系统的浓缩液时行联产NPK复混肥。
7、挤压法:利用机械外力的作用便粉体基础化肥成粒的一种方法。热稳定性差的基础化肥,如碳酸氢铵和基础肥制NPK时,都采取此法。
复混肥的主要生产工艺技术
1、掺混法生产工艺:对基础肥料的总的要求是粒度均匀,水份含量低,颗粒强度好,贮藏时不结块。
2、物理团粒法:是用物理的方法便非颗粒状的或粉末状的物料加工成为符合要求的粒径大小,并具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的肥料技术。我国常用的技术有团聚造粒(无机、有机-无机复混肥)、挤压造粒(有机-无机复混肥)、喷浆造粒(磷酸铵类产品)三种类型。
3、料浆法生产工艺:料浆是用硫酸、、磷酸或一些混合酸与氨反应的产物,有时也用酸与磷矿粉反应的产物。在料浆中加入钾盐或直接把钾盐加至造粒机内,可制提NPK三元复混肥。料浆造粒的机理主要依靠料浆的涂布作用而使颗粒逐渐增大,并得到强度坚硬和流程性优良的颗粒肥料。
4、熔体造粒法:可分为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高塔)、油冷造粒工艺、双轴造粒工艺、转鼓造粒工艺、喷浆造粒工艺、盘式造粒工艺、钢带造粒工艺。
5、挤压法生产工艺:是固体物料依靠外部压力进行团聚的干法造粒过程。物料在高压下粒子紧密靠近而引起公子力、静电力、价力使粒子紧密结合。主要有对辊式挤压和轮碾式挤压造粒两类。
生产复混肥的设备主要有破碎机、造粒机、干燥机、冷却机、筛分机、调理机和包装机。
造粒机是复混肥生产中的重要的主要设备,如双轴造粒机、转盘造粒机、转鼓造粒机、挤压造粒机以及高塔的喷头喷浆重力造粒。
1、双轴造粒机:双轴造粒机是一个水平的U形槽,槽内设有两根平行的转轴,轴上有桨叶,反料及料浆分别由返料口和进料口从造粒前端加入。在两轴反向旋转和桨叶的作用下,物料得到充分混合、黏结和涂布,进行团聚造粒,以此同时通过桨叶的推动,使成粒肥料不断流向造粒机尾端,由出料口卸出。
2、转盘造粒机(圆盘造粒):转盘造粒机是由电机、减速器、调节装置、主轴轴筒、圆盘、刮刀机构和同架等组成,转盘造粒机圆盘的倾角和转速可以通过调节装置进行改变,一般倾角为45度到60度,转速30转/分。经混合好的原料和返料在圆盘上方加入,在旋转方向的下方设有喷液口。由于物料随着圆盘的旋转而不断翻滚,细物料受喷液的黏结作用,颗粒不断长大。由于倾斜转动使颗粒分层,大颗粒处于上层,因南昌达到合乎规格的颗粒,即可以从圆盘的下缘连续出料。而处于下层的较小的颗粒留在圆盘中与新加进的物料继续在圆盘中黏结长大。
3、转鼓造粒机:转鼓造粒机是由进料口、料浆分布器、氨分布器、托轮装置、挡轮、转鼓、刮刀装置、电机、联轴节、减速器等组成。转鼓的直径、长度和电机的功率数值越大,转鼓倾角、转速数值越小则生产能力大,反之生产能力小。
4、挤压造粒机:挤压造粒机是将混合好的物料施加机械压力,使物料结聚成粒。挤压造粒的结构主要有对辊挤压和轮碾挤压两种。
5、熔体塔式造粒:熔融尿液、氯化钾或硫酸钾和磷酸铵经计量后,在混合器中混合反应,生成熔解度大且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加成化合物,随后靠自身重力流入位于造粒塔的旋转喷头中喷淋成液滴,液滴在从塔顶下落过程中与冷空气接触后冷却固化成颗粒,经振动筛筛分和表面扑粉调理后,成品包装。
氨化造粒采用氨化、二次脱氯造粒生产工艺,原理是氯化钾与硫酸加入反应槽加热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硫酸氢钾与稀磷酸混合形成混酸与合成氨按比例在管式反应器反应,生成料浆直接喷入转鼓造粒机中生成NPK硫基复合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