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0:44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教案)

第9课列宁与十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十月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十月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十月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十月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
推荐度:
导读第9课列宁与十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十月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十月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十月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十月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
第9课  列宁与十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十月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十月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十月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十月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十月发生的历史原因,十月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说过这样一句话:“十月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一声炮响”指什么?为什么会爆发十月?十月有什么历史意义?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十月前的

1.社会矛盾激化

2.二月

十月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二月后发生的。那么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二月爆发于何时,结果如何?后出现了什么局面呢?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看课文。师生共同总结: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

局面: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2)认清临时的反动性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临时的主张,理解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是暂时的。)

临时继续推行反动,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所以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

(二)十月

出示《彼得格勒武装图》。的时间、地点、主要参加者是谁呢?十月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1.时间:1917年11月

2.领导者:列宁

3.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5.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结果:取得了胜利。

在首都武装的影响下,莫斯科等城市相继爆发了武装。烈火迅速燃遍各地,到1918年2月,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十月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苏维埃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苏维埃的建立:资产阶级临时被推翻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苏维埃措施,试列表比较资产阶级临时采取的措施有何不同。)

2.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国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哪些具体困难呢?此时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呢?

(高度集中的“战时主义”。)

从1918年到1920年,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苏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终于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叛乱的基本胜利。苏维埃政权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巍然屹立。

3.十月的历史意义:十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

三、课堂小结:

爆发之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的结果是产生了两个并存的局面,但政权却被资产阶级临时反动政权所掌握。在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取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十月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人类事业指出了光明的道路。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四、作业布置:

上网搜寻资料,用细节补充、丰富课文关于列宁关键时刻的重要作用,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列宁与十月

(一)十月前的

1.社会矛盾激化

2.二月

(二)十月

1.时间:1917年11月

2.领导者:列宁

3.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主要参加者:工人、士兵

5.主要特征:在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结果:取得了胜利。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苏维埃的建立: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

2.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战时主义”

3.十月的历史意义

文档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教案)

第9课列宁与十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十月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十月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十月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十月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