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 文 试 题
考试说明:
1.本试题共分I、II两卷,总分为150分,其中I卷为38分,II卷为112分。答题时间为2小时,请考生掌握好时间,并提前涂好答题卡。
2.请考生将I卷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机读卡上,将II卷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工整地抄写在II卷答题纸上。请考生反复核对自己的考号和区位码,确保填涂正确,如出现错误,成绩自动取消。
3.请考生交卷时,主动将机读卡、II卷答题纸及作文按先后顺序排好后分别交给监考教师。
4.卷面字迹不工整者,将酌情扣3-5分。
第I卷 (基础选择题共38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14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遒劲jìng 劲头jìn 冰屑xiè 一模一样mó
B.悄悄 qiāo 悄然qiǎo 弄堂 lòng 喟然长叹kuì
C.袒露lù 露馅lòu 绯闻fěi 叱咤风云zhà
D.隽永juàn 隽秀juàn 气氛fēn 殒身不恤yǔn
2.下列各项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苍茫 苍海 铁索 锁钥 搬弄是非 惹事生非
B.寥廓 寂寥 提炼 练字 绿树成阴 绿草如茵
C.隐退 隐秘 搜集 收录 无微不致 至理名言
D.幽雅 优美 烦躁 躁热 望文生义 书生意气
3.下列各项所有词语中字音、字形均正确的一项是 ( )
A.碑帖tiè 踌躇chóu 漫溯sù 嘉言懿行yì
B.懦弱nuò 长篙hāo 慰藉jiè 咄咄逼人duō
C.木讷nè 女娲wā 孕涵yùn 唧唧喳喳jī
D.噩耗è 精彩cǎi 凌厉lì 剑拔驽张nǔ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适当的一项是 ( )
①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 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②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 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③他的这句话没有说完,门口忽然进来几个 可疑的黑衣人。他们的眼神锐利、
行动敏捷,不像是来休闲消遣的。
A.斑驳 遏止 行迹 B.斑驳 遏制 形迹
C.斑斓 遏制 形迹 D.斑斓 遏止 行迹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适当的一项是 ( )
A.娇生惯养的大学时代结束了,在院墙外四处打工的同学们正用行动去应对种种现实,开始了奋斗历程。
B.或许偶尔的摩擦能增进彼此间感情,昨天晚上和她吵了一番,说女孩经常是嫉恶如仇,总为些鸡毛蒜皮的事发脾气,今天又和好如初了。
C.感谢老师,感谢您诲人不倦地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一直非常认真地指导我们正确对待考试。
D.拜读名著《论语》让我感受到:古圣先贤所留下的许多诗文,真是不刊之论,启发我们的心智。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可以预测,中国的电脑业一定会成为21世纪的拳头产品。
B.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C.如何选择最恰当的完全可靠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
D.电视剧是一种综合艺术,需要剧作者、摄影师、导演、演员等通力合作,方可获得成功。
7.从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适合的一项作为该语段的结尾 ( )
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苏醒了。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像妩媚倩巧的少女,温柔轻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象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B.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
C.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D.婆娑起舞,像垂披纷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
二、文言积累与辨析(共15分,每小题3分)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窃为大王不取也 为击破沛公军
B.当窗理云鬓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C.沛公起如厕 给贡职如郡县
D.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9.下列各项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臣请入,与之同命
B.失其所与,不知 与会者三人
C.则与一生彘肩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D.若是其甚与 人不敢与忤视
1,3,5
10.下列各项所含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何辞为 沛在
B.而燕见陵之耻除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欲呼张良与俱去
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乃夜驰之沛公军 何厌之有
B.吾其还也 此其志不在小
C.而乃以手共搏之 乃不知有汉
D.因招樊哙出 不如因而善遇之
12.下列各项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子、卿、足下表敬意,寡人、鄙人表自谦,竖子、鲰生表蔑视。
B.“不得持尺兵”中“尺兵”与“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C.“乃为装遣荆轲”“燕王拜送于庭”“因击沛公与坐”三句加点字分别通“伪”“廷”“座”
D.“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表原因,“君之所知也”的“所”属于“所”字结构。
三、文言文阅读(共19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可怜:令人同情
C.天下知与不知 不知:没有智慧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作为主将,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D.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1,3,5
第II卷(阅读与表达题,共112分)
四、表达与默写
(一)文言翻译
16.根据上文准确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5分)
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分)
(二)名篇名句默写
17.依据相关文章或要求,正确填写下面空缺的语句(任选四题)(8分)
①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
②(荆轲)又前而为歌曰“ , 。”
③孔子用“ , 。”两句来强调“学、思相
结合”的学习方法。
④古人常用梅、兰、竹、菊、松来表达学习或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句相关名言填在下
面的横线处“ , 。”
⑤《左传》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作者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时期史学家,文学家。(两空一分)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
18.请你根据所学古文拟出下面这幅对联的下联
上联:佚之狐荐能举贤精选良才国事为本
下联: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0分)
(一)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一首短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细 雨
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19.①这首诗以极俭省的笔墨勾勒出一幅 抒情图景。(2分)
②诗中如何是形象描写细雨的?有何作用和艺术效果?请就此写一段鉴赏文字(6分)
答:
(二)散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20—23题
病 人
(一)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二)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三)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为走进了大楼。
(四)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清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五)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六)电梯慢慢上行,一住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话,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七)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科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着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八)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九)"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十)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20.在第(一)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1.小说题为"病人"有什么深刻含义?(6分)
答:
22.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在电梯中重点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具体加以概括。(6分)
答:
23.以"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一句结尾,有什么作用和意义?(6分)
答:
六、写作(60分)
24.北极考察队队长贝德要求每个队员坚持记日记,日记以描写阳光下的景物为主。后因日期延误,考察队无法及时返回,他们将在黑暗寒冷的极夜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黑暗、孤寂压得他们要发疯了。这时,贝德请大家依次朗读日记。一个个阳光下的故事使人们仿佛看到了闪着银光的雪原,成群的企鹅,笨拙的北极熊。就这样,烦躁和焦虑一扫光,心完全被美丽的憧憬和美好的回忆占领了。漫长的黑夜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其实,只要心中有阳光,周围纵使是无边的黑暗与寒冷,你的世界也是明媚而温暖的。
请以“留下阳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的范围之内。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
参
1—5BAABD 6—10DCDCA 11—15DCDBC
16.每句话1分,“以”翻译正确加1分,整体语意明确清晰,语句清楚完整(1分)
17.有错字不得分。每空1分,第⑤小题每对两空得1分,对一空不得分,对三空只得1分。
1,3,5
18.结构、词性2分,内容语意2分
19.①东风化雨、生意盎然
②诗人灵巧地以“绒毛”为比喻,(2分)准确地抓住了细雨特征,贴切地把春雨的纤细、轻忽、暖融等特点写尽了,“绒毛”直诉读者的视觉、感觉和触觉,强化了春雨形象,(2分)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春之来临的喜悦之情(2分)
20.衬托(2分)出"她"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典雅的气质(2分)。
21.对比鲜明(2分),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2分)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疗治(2分)。
22.三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的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等下一趟(2分);"她"主动帮助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2分);"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只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并被有些人称作精神病人(2分)
23.照应"她的行为不太正常"的评价,(2分)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比中,(2分)暗示并深化了主题。(2分)
作文评分标准:
①平均分控制在44分左右。
②一般酌情打在44、45、46、47左右;不跑题,但写的很一般的,应在42—44;少数优秀者在48以上,上可打到55或56、57,每个班大致有5、6人在50分以上。
③力求分出层次和等级,拉开全距分差,好作文要鼓励。
④无题目扣2分,每少50字扣1分,卷面过乱扣2—3分
⑤残文不能进30分,跑题在30—35之间,偏题在35—41之间
⑥评分参考等级
一等 51—55--60
二等 42—46--50
三等 36—38--41
四等 30—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