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 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是因为( )
A.一个子房中有很多胚乳 一个子房中有很多胚珠
C.一个胚珠中有很多受精卵
2. 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
A.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3. 精制大米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能萌发,这是由于( )
A.种子休眠 胚不完整 胚是死的 无营养物质
4. 准备移栽的茄子幼苗,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原因是( )
A.保护幼根和根毛 减少水分散失 提高蒸腾作用 保护幼嫩的茎叶
5. 萌发的种子会释放热量,热量来自( )
A.有机物的分解 二氧化碳 氧气 周围的环境
6. 桔作为吉样物常用作贺年赠品,如图为桔的生命周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a萌发时胚芽先突破种皮
B.b的营养器官生长到一定程度才会开花
C.d中的②将发育为e
D.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d中的③散出
7. 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春季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
A.同时萌发 甲组先萌发 乙组先萌发 乙组不萌发
8. 某生物社团的学生想观察植株的生长发育,他们带来了以下生物材料,其中不会生长成植株的是( )
A.绿豆 大米 土豆 柳枝
9. 如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
A.此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
B.在开花时期,雨天多于晴天会影响过程①
C.完成受精后,④⑤能继续发育
D.图中②将发育成果实
10. 大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自身条件,下列几类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能萌发的是( )
A.被虫咬掉胚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
C.正处于休眠期的种子 子叶被虫子钻了一个孔的种子
11. 如图所示(菜豆种子的结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⑤构成种子的胚,是新植株的幼体
B.②中淀粉含量最高,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C.萌发时③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株的茎和叶
D.种子萌发后,④逐渐萎缩、消失
12. 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1、2、3组成胚,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B.大豆营养物质储存在结构4中,大豆、玉米、花生种子都有两片图中结构4
C.图中结构3将发育成豆苗的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伸长区
D.图中的1发育成豆苗的连接根与茎的地方,图中的2发育成豆苗的叶和茎
13. 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可达十几米,主要原因是( )
①根冠细胞增多
②成熟区细胞长大
③分生区细胞
④伸长区细胞伸长
A.①②
14. 如图是植物根尖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具有保护作用,主要由导管细胞构成
B.③处的细胞没有细胞壁
C.②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能力
D.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5. 下列关于西瓜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西瓜是由子房发育来的 西瓜属于营养器官
C.西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
16. 阴天移栽花草有利于花草存活,主要利用的原理是( )
A.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扩散作用
17. 移栽树木时,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减掉部分枝叶 剥落根上的泥土
C.根部套上塑料薄膜 根部带着原地的土坨
18. 通过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产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升温以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白天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C.夜晚适当降温以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
19. 甘薯内储存的化学能来自阳光,大量甘薯堆放在一起时间久了会发热。这两种能量转化分别是在甘薯细胞里的哪一个结构完成的( )
A.细胞膜、细胞质 叶绿体、线粒体 液泡、细胞质 叶绿体、液泡
20. 市场上的苹果为了能保存较长时间,表面一般会打“蜡”,这主要是抑制了植物细胞的( )
A.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吸收作用
二、综合题
据图及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的[________]________上的过程叫传粉。
(2)受精作用完成后,[________]________发育成种子。
(3)种子萌发时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中常用耕、耙等措施使土壤变得松软,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________。
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都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当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时,[________]会被染成蓝色。
(3)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是________。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其白昼时长可达2周。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层,白天太阳的 光芒比地球明亮百倍。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正在不断深入。
2019年1月3日,搭载“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此次生物科普试验包含棉花种子、油菜种子、土豆种子、拟南芥种子、酵母菌和果蝇卵六种生物,放置于密封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如图1)内。载荷罐内除了6种生物 外,还有土壤、空气和18毫升水,生物生长空间为1升左右。载荷罐内有温控装置,利用 光导管吸收月球表面的自然光。预期载荷罐内将形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为凸显本次生物科普试验的价值,研究人员在重庆大学开展了地球和月球的对照实 验:地面试验载荷罐与月表载荷罐规格相同,均为密闭空间。另外又设计了地面自然条 件下(开放空间)试验,对比不同条件下生物的生长发育情况。
2019年1月3日晚23:50,地面试验载荷罐与月表载荷罐同步注水且罐内温度保 持一致,对照实验正式开始。注水两天后(1月5日),月表载荷罐内棉花种子萌发(如图 2)。注水三天后,地面试验载荷罐内一颗棉花种子萌发,可观察到嫩绿的子叶,另外三颗油菜种子在注水七天后萌发,几天后长出了绿油油的叶子。地面自然条件下,油菜、棉花和土豆的种子也萌发了,幼苗呈茂盛生长趋势。
棉花成为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的第一株植物。它的出现预示着未来宇航员将有可 能在太空种植农作物,进而在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建立居所。
(1)为保证种子顺利萌发,研究人员需筛选出饱满的种子。除此外,种子还应具有的条件是________。
(2)预期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的6种生物和将形成微型生态系统,酵母菌的作用是________。
(3)根据文中资料分析,2019年1月3日﹣5日,月表荷载罐内________气体含量会 下降。
(4)棉花种子在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________。
(5)如果月表、地面载荷罐内的棉花幼苗都能正常生长,10天后月表载荷罐内的单位面积棉花叶比地面载荷罐内单位面积棉花叶中有机物含量高,作出这种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
参与试题解析
2020年宁夏中考生物模拟试卷(1)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解析】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解答】
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
从图中可知,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1个胚珠只能发育成一粒种子,子房中有多个胚珠,因此能发育成多粒种子。所以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一个子房里有很多胚珠。
故选:B。
2.
【答案】
C
【考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
甲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原因是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表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乙装置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塑料袋内壁上有水珠产生。表明植物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气孔散失水分。
丙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丁装置是验证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解答】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量散失出来。丙装置是验证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如果熄灭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3.
【答案】
B
【考点】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解析】
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答】
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又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精制大米胚不完整,因此不能萌发。
4.
【答案】
A
【考点】
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析】
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据此解答。
【解答】
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5.
【答案】
A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解析】
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解答】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是一个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即:有机物(储存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萌发的种子释放的热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6.
【答案】
A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析】
果实的形成过程:
【解答】
解:a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并发育成根。
故选:A。
7.
【答案】
A
【考点】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解答】
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春季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同时萌发。
8.
【答案】
B
【考点】
生物的特征
【解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答】
解:大米粒在加工去皮的过程中,胚受到了破坏,其中的胚根、胚芽等重要部分都被破坏了,剩下的大米粒部分几乎只剩胚乳了,所以不会生长成植株。
故选:B。
9.
【答案】
C
【考点】
果实与种子
花的结构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花的结构、果实与种子。
【解答】
解:A.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A正确;
B.如果阴雨绵绵,就会影响昆虫的活动,而造成传粉不足,所以果树开花时节,如果阴雨绵绵,会造成水果减产,主要原因是下雨影响到了①传粉,B正确;
C.完成受精后③花丝、④花柱、⑤柱头都凋落,②不凋落,发育成果实,C错误;
D.完成受精后,②子房能继续发育,D正确。
故选:C。
10.
【答案】
D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析】
种子萌发的条件有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解答】
选项中被虫咬掉胚的种子,因为胚不完整,不能萌发;煮熟的种子,胚已经死亡,不能萌发,正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也不能萌发,因此子叶被种子钻了一个孔的种子,胚是完整的,所以能萌发,D正确。
11.
【答案】
A
【考点】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析】
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图中①种皮,②是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
【解答】
A、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构成种子的胚,是新植株的幼体,A正确。
B、②子叶是菜豆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大豆子叶中蛋白质含量高,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B错误。
C、萌发时⑤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株的根,C错误。
D、种子萌发后,②子叶提供营养后逐渐萎缩,D错误。
12.
【答案】
D
【考点】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成分
【解析】
图中是大豆种子的结构: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5种皮,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A、图中结构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构成种子的胚,它是新植物的幼体,A错误;
B、大豆营养物质储存在结构4子叶中,大豆、花生种子都有两片子叶,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B错误;
C、大豆种子萌发时,3胚根将发育成豆苗的根,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C错误;
D、大豆种子萌发时,3胚根将发育成豆苗的根,1胚轴发育成豆苗的连接根与茎的地方,2胚芽发育成豆苗的叶和茎,D正确。
13.
【答案】
B
【考点】
幼根的生长
【解析】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1.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2.分生区具有很强的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属于分生组织;
3.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4.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解答】
解:①根冠具有保护作用,①不符合题意;
②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内部出现导管,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②不符合题意;
③分生区细胞不断,使细胞数目增多,③符合题意;
④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④符合题意。
故选:B。
14.
【答案】
D
【考点】
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析】
根的功能是固定和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作用,应该牢记根适于吸水的结构特点。
【解答】
A、④是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
B、③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
C、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 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
D、①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5.
【答案】
B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解析】
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据图解答本题。
【解答】
A、整个西瓜是果实,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成的,A正确;
B、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有关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与生殖有关,属于生殖器官,西瓜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B错误;
C、西瓜皮属于果皮的一部分,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C正确;
D、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D正确。
16.
【答案】
C
【考点】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解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
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
17.
【答案】
D
【考点】
根尖结构与功能特点
【解析】
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少量的进行。据此解答。
【解答】
A、去掉部分枝叶后移栽,可避免树木因蒸腾作用过度失水。不符合题意;
B、剥落根上的泥土,会损伤幼根和根毛。B不符合题意;
C、根部套上塑料薄膜,减少水分的散失。C不符合题意;
D、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幼根和根毛,因此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D符合题意。
18.
【答案】
B
【考点】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解析】
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2)间作套种:间作套种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延长供应的目的。
(3)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在温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产生二氧化碳等。
【解答】
解:A.白天适当升温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
B.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强光合作用的速率,B正确;
C.夜晚降温可以减弱蔬菜的呼吸作用,从而使有机物得到积累,不是增强呼吸作用,C错误;
D.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的速率,但与呼吸作用无关,D错误。
故选:B。
19.
【答案】
B
【考点】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
此题考查植物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释放,解答即可。
【解答】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一般地说,通过细胞质的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其中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20.
【答案】
B
【考点】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解析】
水果保鲜除了保持水分外,主要是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利用呼吸作用原理来保鲜水果的方法主要有降低温度和降低氧气的含量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降低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量来达到保鲜的目的。所以为了保鲜,表面一般会打“蜡”,隔绝了氧气,抑制苹果的呼吸作用。
【解答】
解:在苹果的表皮打蜡,隔绝了氧气,抑制了呼吸作用,减少了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了水果的存放时间。
故选:B。
二、综合题
【答案】
①,柱头
③,胚珠
充足的空气
【考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和受精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析】
观图可知:①柱头、②花柱、③胚珠、④子房,解答即可。
【解答】
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
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种子萌发时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中常用耕、耙等措施使土壤变得松软,从而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
【答案】
种皮,胚
10
胚根,胚芽
【考点】
种子的结构和成分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成分
【解析】
菜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图中1胚轴,2胚根,3种皮,4胚芽,5子叶,6种皮和果皮,7胚芽,8胚轴,9胚根,10胚乳,11子叶。
【解答】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胚又由2胚根,1胚轴;4胚芽,子叶构成。
胚乳是玉米种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当把碘液滴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时胚乳会被染成蓝色。
两种种子中,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胚芽;发育成根的结构是胚根。
【答案】
种子是活的并不在休眠期内
起到分解者的作用
氧
子叶
地、月不同辐射条件对生物生长发育有影响
【考点】
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解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
【解答】
种子具备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时才能萌发,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等。为保证种子顺利萌发,研究人员需筛选出饱满的种子。除此外,种子还应具有的条件是种子是活的并不在休眠期内。
预期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内的6种生物和将形成微型生态系统,酵母菌的作用是起到分解者的作用。
根据文中资料分析,2019年1月3日﹣5日,种子的萌发消耗氧气,会使月表荷载罐内氧气体含量会下降。
棉花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子叶。
如果月表、地面载荷罐内的棉花幼苗都能正常生长,10天后月表载荷罐内的单位面积棉花叶比地面载荷罐内单位面积棉花叶中有机物含量高,作出这种预测的依据是地、月不同辐射条件对生物生长发育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