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实验后我们要有清洗仪器的好习惯,以下清洗方法中,原理与另三种不同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用水清洗蒸发皿中的少量食盐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2.实验室用30%的双氧水溶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双氧水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 )
A.20g B.80g C.100g D.200g
3.配制10%NaCl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NaCl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在天平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游码移动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
4.用下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 )
A.固体:铵;液体:水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
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
5.右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50gM放入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50gN放入12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
D.100gN的溶液,蒸发15g水、冷却至t℃后得到10gN的晶体(不含结晶水),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6.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b>a=c
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7.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Ca(OH)2的溶解度
C.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t2℃,再降温到t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降温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a>b=c
C.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一定是a>b=c
D.降温至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a=c>b
9.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请根据图一回答问题:
①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②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 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 图二中,20℃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④ 图二中,40℃时将A、B、C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 (填“﹥”、“﹦”或“﹤”)。
⑤ 图二中,20℃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有关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性质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Ⅰ.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Ⅱ.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Ⅳ.溶液的密度一定相等
10.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 温 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 溶解度/g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
11.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称量11 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去除溶液中的水分,最终得到12.1g氯化钠固体。
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
(1)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所加稀盐酸溶液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