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确凿(záo) 盔甲(kuī) 讪笑(shàn) 斑蝥(máo)
B. 桑椹(shèn) 澎湃(pài) 木屐(jī) 哽咽(gěng)
C. 亘古(gèn) 脑髓(suí) 菜畦(qí) 炽痛(zhì)
D. 祈祷(qí) 哺育(bǔ) 骊歌(lí) 污秽(huì)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丑陋 蝉兑 叮嘱 田垄
B. 默契 谰语 崎岖 肿胀
C. 瞬息 怪诞 屏嶂 逼狭
D. 懊悔 幽寂 嫉妒 班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龙井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
B. 虽然洪水来势汹汹,但我们的抗洪工程安然无恙。
C. 同学做了许多好事,李梅做的好事比他有过之无不及。
D. 刚才还人声鼎沸的广场,一下子却安静下来了。
4. 和例句运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儿。
A.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B.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跟星期天的早晨一样。
C.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D.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应当加强组织纪律性。
B. 运动量多少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C. 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坚定了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信心。
D.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6. 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____,_________。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B. 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
C. 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了小橘予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D. 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
7.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是在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B. 《丑小鸭》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他以写作童话著称,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他的《皇帝的新装》。
C.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后被宋代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
D.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书是北宋王安石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二、填空题(共15分)。
8. 名著阅读填空(3分)
(1)《童年》是__________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2)法布尔的____________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它既是优 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3)《城南旧事》是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小说透过主人公英子童年生活故事的描述,寄托了作者对___________、对北京的缅怀。
9. 背诵默写(8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_______________,无敢哗者。(《口技》)
(4)______________,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口技》)
(5)未至,_______________。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6)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___________。(《共工怒触不周山》)
(7)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_____________,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8)________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0. 依据例句进行仿写(4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
三、文言阅读题(共18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11-14小题(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1.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余闻之也久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 贤于材人远矣 其一犬坐于前
C. 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D. 或以钱币乞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邑人奇之 ( ) ②不能称前时之闻( )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14.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二)阅读《祖逖》,完成15-17小题(8分)。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
②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逖居京口,纠合骁健。
译文:
(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译文:
17. 课文“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产生了成语______________;“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日”产生了成语________________。(2分)
四、阅读《永恒的母亲》,完成18-21小题(共13分)。
永恒的母亲
①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②童年时代,我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念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④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子①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子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后重逢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⑤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⑥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
⑦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的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⑧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也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⑨母亲啊母亲,在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有删改)
【注】外子:对人称自己的丈夫。
18. 文章第⑧段说“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让作者对于母亲感到“愧疚”的两件事。(4分)
19. 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⑤段中划线句的作用。(3分)
20. 第③段和第⑦段有两个加点词“呆望”。结合上下文,请分别谈谈作者“呆望”的原因和它所表达出的作者的情感。(4分)
第③段:“呆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情感;
第⑦段:“呆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1. 结合全文,谈谈对题目“永恒的母亲”的理解。(2分)
五、写作(共40分)。
22. 题目:我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中有太多的欲望,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放纵自己,要学会克制,因为放纵的开始,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甚至是灾难。
要求:请恰当补题,并抄写在作文纸的正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出现所在学校人名或校名。
六、附加题:《宋词》默写(共20分,计入总分)。
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乌夜啼》)
2. 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
3. 梦里不知身是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
4. ________________,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相见欢》)
5. ________________,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
6. 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查子》)
7.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_______________。(《临江仙》)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9.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_____________。(《八声甘州》)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
11. 细看来,不是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
12. 江南好,__________________,一曲《满庭芳》。(《满庭芳》)
1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定风波》)
14. 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15. 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16.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17. ________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18. __________________,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踏莎行》)
19. 自在飞花轻似梦,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复挑灯夜补衣。(《鹧鸪天》)
北京四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初一年级语文
参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7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
2
3
4
5
6
7
C
B
C
B
D
A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有错别字该空即不得分。
8. (1)高尔基 (2)《昆虫记》 (3)童年
9. (1)朔气传金柝 (2)安能辨我是雄雌
(3)满坐寂然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道渴而死 (6)故水潦尘埃归焉
(7)司命之所属 (8) 一切都是瞬息
10. 例如: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
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三、文言阅读:共18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11-14小题(10分)。
11. D(2分)
12. ①感到惊异(以……为奇)②相当(2分。每空1分)
13. (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4分。每句2分,每个要点1分,扣完为止)
14. 受于人者不至;或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分,答出其中一句即可)
(二)阅读《祖逖》,完成15-17小题(8分)。
15. ①如果 ②率领,带领(2分。每空1分)
16. (1)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
(2)祖逖我如果不能使肃清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4分。每句2分,每个要点1分,扣完为止)
17. 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每个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四、阅读《永恒的母亲》,完成18-21小题(共13分)。
18. 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八年前,因自己的不孝,外子的意外死亡,使得父母亲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共4分。每个事件2分,意思对即可)
19.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家庭的牵绊比喻成“无形的带子”(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母亲为家庭辛苦操劳的情形(1分),体现出她对家庭心甘情愿的爱(1分)。
20. 第③段:“呆望”的原因是“我”没想到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表达了作者失望、愤怒的情感;第⑦段:“呆望”的原因是面对不求任何回报操劳的母亲“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的情感。(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1. 作者通过回想一生对母亲的愧疚和爱,明白了母亲是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真正懂得爱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1分);母亲也是儿女学习的榜样,是儿女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1分)。因此说母亲是永恒的。
五、写作:共40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6分
36-32分
4分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1-2个,格式规范。
二类卷
35-30分
31-27分
3分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字迹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29-25分
26-21分
2分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4-0分
20分-0分
1-0分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合理: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六、附加题:共2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1.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 一晌贪欢 4. 林花谢了春红
5. 昨夜西风凋碧树 6. 人约黄昏后
7. 微雨燕双飞 8. 衣带渐宽终不悔
9. 一番洗清秋 10. 今宵酒醒何处
11. 点点是离人泪 12. 千钟美酒
13. 也无风雨也无晴 14. 拣尽寒枝不肯栖
15. 酒酣胸胆尚开张 16. 千里共婵娟
17. 两情若是久长时 18. 驿寄梅花
19. 无边丝雨细如愁 20. 空床卧听南窗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