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口算问题分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51:29
文档

口算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口算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泥溪镇月波小学连伟摘要: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初步建立数感。本研究通过对宜宾市一所小学12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小学生和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在新课程环境下,小学生口算学习中存在审题不仔细,用笔算的方法做口算,口算速度慢等学习问题。而部分数学教师在口算教学时,有训练方式单一、练习要求不明确、只注重量的积累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教学问题。本文拟以以提高学生口算技能为重点,针对学生口算
推荐度:
导读小学数学口算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泥溪镇月波小学连伟摘要: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初步建立数感。本研究通过对宜宾市一所小学12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小学生和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在新课程环境下,小学生口算学习中存在审题不仔细,用笔算的方法做口算,口算速度慢等学习问题。而部分数学教师在口算教学时,有训练方式单一、练习要求不明确、只注重量的积累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教学问题。本文拟以以提高学生口算技能为重点,针对学生口算
小学数学口算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泥溪镇月波小学   连伟    

摘要: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初步建立数感。本研究通过对宜宾市一所小学12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小学生和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在新课程环境下,小学生口算学习中存在审题不仔细,用笔算的方法做口算,口算速度慢等学习问题。而部分数学教师在口算教学时,有训练方式单一、练习要求不明确、只注重量的积累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教学问题。本文拟以以提高学生口算技能为重点,针对学生口算学习的问题,梳理口算教学策略,以期为改进口算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小学生;口算;教学策略

      1.测试目的..........................................................................................................................................3

      2.调查测试题......................................................................................................................................3

      3.调查对象..........................................................................................................................................3

      4.测试题的评析方法..........................................................................................................................3

      5.测试卷分析......................................................................................................................................3

二、小学口算教学问题分析..........................................................................................................................6

  (一)教师访谈..........................................................................................................................................6

  (二)口算教学问题分析..........................................................................................................................6

      1. 口算方法把握不准........................................................................................................................6

      2. 口算训练不当................................................................................................................................7

         (1)训练方式单一..........................................................................................................................7

         (2)练习要求不明确......................................................................................................................7

         (3)只注重量的积累......................................................................................................................7

         (4)过分注重口算方法多样化......................................................................................................8

三、小学口算教学策略..................................................................................................................................9

  (一)激趣,使学生想算..........................................................................................................................9

      1.树立一些榜样,让孩子触动..........................................................................................................9

      2.给一些机会,让孩子成功..............................................................................................................9

      3.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10

  (二)导法,使学生会算........................................................................................................................10

      1.教会算理........................................................................................................................................10

      2.运用简便算法................................................................................................................................11     

  (三)活练,使学生善算........................................................................................................................12

      1.丰富形式........................................................................................................................................12

      2.设计坡度........................................................................................................................................12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4

附录一............................................................................................................................................................15

附录二............................................................................................................................................................16

致谢................................................................................................................................................................18

绪  论

    口算又称心算,是指不借助于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的内容可以分为基本口算、速算和其他口算。基本口算是口算的核心内容,主要指20以内整数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百以内两位数加减法,以及百以内的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等。速算指可以根据数的特点,运用运算定律和某些运算性质使运算简便的口算。一般在掌握了基本口算和笔算以后进行教学。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初步建立数感。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1]

口算研究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口算的学习价值、影响学生口算能力的因素、口算能力训练模式以及发展小学生口算能力的方法技巧等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研究。黄荣良、娄亚敏在其《中国“九九表”的调查与研究》(2004)[2]中,调查了中国公民掌握和使用乘法口诀的情况。张晓霞、马岷兴在其《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的测试及教学研究》(2008)[2]中,探查了学生基本计算中存在的知识问题和思维方面的问题。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2006)组织专版讨论小学生口算学习与教学问题,分析学生口算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镇江市路小学的袁玲老师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能力培养》中重点论述了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包括审题习惯,思考习惯,检验习惯,改错习惯,强调学生在口算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检。这些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文通过对宜宾市一所小学的120名学生进行试卷测试以及分别对3名学生、1名教师进行访谈,以期了解学生学习口算概况,老师教学现状,分析现阶段口算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研究拟以寻求能够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和口算正确率的突破口为重点,针对学生口算学习的问题,梳理口算教学策略,以期为改进口算教学提供建议。

一、小学生口算学习现状分析

本研究通过学生测试和学生访谈两种方式,对小学生的口算学习进行具体的探索,了解学生学习口算的慨况。

(一)学生测试

为了了解现阶段小学生学习口算的概况,本研究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见附表一),以期从学生角度了解目前口算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此问卷参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及教学参考书,听取了小学优秀数学教师的意见。

  1.测试目的。

    通过对学生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以及综合口算能力的测试,以期了解小学生口算学习慨况。

  2.调查测试题。(见附表一)

本测试卷分为4组,每组10道题。第一组(第一列),考查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第二组(第二列),考查学生100以内(带小数)的加减法;第三组(第三列),考查学生表内乘除法;第四组(第四列),考查学生对加减乘除综合运算的能力。

  3.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宜宾市A小六年级学生,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及四则混合计算等小学基本计算知识的学习。

    该校为宜宾市某某区小学之一,其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家长素质较好,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高,该校与该区其他小学相比,该校整体学业水平处于中上水平,总体上,学生学习状况基本能代表该区学生学习情况。该校六年级四个班中,一班和四班,从整体上看,学生更为活跃,思路更开阔,在数学学习中擅于提出问题的不同解法,课堂气氛活跃,敢于质疑;二班和三班,两级分化较一班和四班更明显,学生更能遵守课堂纪律,更倾向于接受老师的思想,整体学业水平稍低于一班和四班。笔者从六年级4个班中每班随机抽取30人进行测试。

  4.测试题的评析方法

    本次测试以书面答题形式进行口算试题测试,共40题, 每题一分,满分40分,错一题扣一分。题目在3分钟内完成。发放测试题卡120份,收回测试题卡120份。

  5.测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从总体成绩统计来看,首先在时间上,各班均有大概5%的人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所有试题;其次在正确率上,全部做正确的学生大约占总数的20%左右,最低分数25分。

    在回收的测试卷中,以下几个题错误率较高:

题目错误率题目错误率
100-54+467%50+90÷2×312%
0.48÷0.86%(50+90)÷2×38%
0.3÷0.0114%50+90÷(2×3)11%
经过一些初步询问,笔者得知,学生出现问题,一些是因为审题不认真,受到题目某些数据特点和某些运算符号等强成份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错觉,而引起计算错误。例如:4÷0.5=2 这个错误是由于学生习惯性的想到4×0.5=2,再如1.4÷2=0.2 这个错误,学生由于笔误,发生错误。另外一些原因是有些学生进取心强,好表现只求快,出现错误,如25×400=1000。

    笔者分析回收的测试卷,得出一些结论:

    (1)第一组题。考查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正确率约为94%,说明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掌握较好。错得较多的是“12-3+5”(约为2%),失误的原因在于弄错运算顺序,把它变成了“12-(3+5)”来进行计算。

(2)第二组题。考查学生100以内(带小数)的加减法。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正确率较第一组题低(约为%),这组题对学生计算能力要求提高了,其中“58-34+14” 和“100-54+46”两题的出错率约为7%,问题在于弄错运算顺序当成“58-(34+14)”和“100-(54+46)”在进行计算,原因是这两道题有一些数字上的特点,34+14正好等于48,54+46正好等于100,所以学生容易注意数字的特殊性而忽略运算顺序本身导致出错。

(3)第三组题。考查学生表内乘除法。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正确率不高,约82%。说明学生表内乘除法的掌握较为一般。其中“60÷4÷5”这道题错误率较高(约为4%),“60÷4÷5”可以先算“4×5=20”再去除60,这样算得又快又准。学生较多的是在第一步“60÷4”计算失误,说明学生对于这类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掌握不是很熟练。

(4)第四组题。考查学生加减乘除综合运算的能力。从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正确率是4组中最低的(约67%)。本组题的特点是数字都偏大,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更高。其次加减乘除都有,要求学生能快速的转换思维方式去计算。从正确率分析来看,还需加强学生综合运算能力的培养。这组题中得分率最低的是“50+90÷2×3”“(50+90)÷2×3”“50+90÷(2×3)”三道题(错误率分别为12%,8%,11%),从收回来的测试卷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把这三道题弄混淆了,因为这是最后三道题,很多同学急于完成试题,审题不仔细,或者,根本对算理认识不清,算错了。   

分析:总的来说,学生做口算题时,整体水平不高,时间把握不当,很多同学由于粗心和心急,失误过多,看出部分学生在口算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口算方法不当,没有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1.学生在口算的过程中容易只注意到数字的特殊性而忽略运算顺序本身导致出错,笔者分析这主要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的粗心,急于求成导致的,可以看出学生对口算计算概念理解,掌握不好,如“58-34+14” 和“100-54+46”这两道题,学生按照“58-(34+14)”和“100-(54+46)”计算得答案“10”和“0”。

2.学生的逆向思维较差。在利用逆向思维方式进行运算时错误率高,如“84—65”这道题,学生的错误率约为6%,可以看出部分学生不会逆向使用运算定律。

3.运算性质不明确。“0.3÷0.01”这道题,有4%的学生得出答案为“0.003”,可以看出学生在有关小数点位置的处理上存在问题。

4.部分学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笔者认为是学生口算时,没能合理的运用口算的简便算法计算,可以看出学生在口算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口算方法运用不当,没有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二)学生访谈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口算学习的现状,在被测试的三个班中,每班随机抽取了一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记录见附录二)

经过笔者的访谈,发现被访的三名学生在主观意识上都认为口算并不难,另外笔者发现,在做题过程中,生2和生3都有看题不仔细,粗心大意的毛病,并且生2做得快,口算过程中自我满意程度高,没有检查的习惯;生3在口算过程中大量题目借助了笔算的方法,导致计算速度很慢,没有检查的时间,对口算算理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基本上是在用笔算做口算;生1在做题过程中,计算能力较强,习惯较好,能借助平时老师教的方法口算,口算正确率高。

从与三名学生的访谈内容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口算时认为提高口算和估算能力对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有帮助,并且可以发现,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有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但笔者初步认为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在口算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学生有把口算与笔算相互混淆,进行“笔算式”口算的现象。另外学生在进行口算时,在保证口算速度的同时并不能保证高正确率,在保证高正确率的情况下又会出现由于时间紧而心理紧张口算出错的情况,笔者认为这是没有正确掌握口算技巧和方法的原因。

二、小学口算教学问题分析

(一)教师访谈

为了进一步了解口算教学现状,分析口算教学问题,笔者对本次测试的一位数学老师进行了访谈。

笔:这次测试印象最深的几点感受是什么?

师:这次六年级口算测试,我发现学生失误多,正确率低。通过访谈,我认为学生计算失误除了在有关计算的概念的理解、掌握等方面不够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因素。第一,审题不细致导。比如:看错数字、看错符号。“0.24×0.8=2”这个题出错高,很多学生粗心大意,习惯性的想到“0.25×0.8=2”就急急忙忙的写答案;第二,受强成分因素的影响。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学生受到题目某些数据特征和某些运算符号的影响,产生心理错觉,引起计算失误。比如:“100-54+46”这道题,很多学生的答案就等于0; 第三,做题时情绪不稳定。比如“8×0.45÷40”这道题,有的学生看题目外形过繁,数据较大,所以空着不做。当学生对题目产生排斥心理的时候,就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从而不认真审题,更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的算法;第四,学生注意力分配差。有些学生进取心强,好表现,不求质,只求快,结果丢三落四。例如:“1.2-0.4+0.18”这道题,有学生算“1.2-0.4”时得出答案等于0.7,导致最后结果等于0.88;最后,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有些学生不将小数点对齐,而是将小数末位对齐,很显然是受到了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影响,而产生了负迁移的现象。比如“68.4-0.26=67.14”,这种失误的原因是习惯了整数加减法运算法则中的“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有些学生受到整数减法运算法则的干扰,不管题目后面的小数部分是几,够不够减,一律先退位。

(二)口算教学问题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和对学生口算现状的测试以及与学生和一线教师的访谈,笔者分析出现阶段小学数学口算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口算方法把握不准

(1)不重视口算方法教学

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教师只是把口算作为笔算教学的基础,反正学生会计算就行,至于学生学不学口算的方法,并不重要,忽视口算的隐性价值,对口算方法教学不够重视,指导力度不够。

(2)受应试教育影响,“笔算式”口算现象严重

    现在对学生测试方式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对测试的时间不作要求,口算只有一个结果,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口算也可以笔算完成,为了取得好成绩,老师甚至要求学生用笔算完成,从客观上使得学生产生惰性,因此学生喜欢在草稿本或桌子上打草稿,从而导致“笔算式”口算。一些教师认为,口算的方法与笔算相类似,在进行口算时,头脑中应出现“笔算竖式的表象”,这种错误的认识必然导致教师在相应的口算教学中也引导学生用这种“笔算化”的口算方法。而这种“与笔算过程一致的口算方法”,即凭借辅助的口算方法,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算方法。用笔算思路来做口算题,那么,即使把它视作是口算的一种方法,但充其量也不过是多种口算方法中一种相对呆板的、程序式的方法。学生用这种方法做口算,虽也能得到正确结果,丢掉的却是更有价值的思维锻炼过程,而长期使用这种方法做口算,那对于他们心智技能的发展和其它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是影响甚大。

2.口算训练不当

(1)训练方式单一

    主要表现在当教师在进行口算教学时,训练方式并不单调乏味,但过于单一。在口算练习题的呈现方式上,一般是利用实物投影,或者是卡片,或者是书本中现有的练习题,或者是自己制作的练习卡,呈现方式不多,学生不免感到厌烦。有些老师为了寻求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上插入一些自认为有趣的小游戏,但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喜好,所以并没有引起学生丝毫的兴趣;另外,在日常口算训练方面,教师几乎全是一种形式,视算,这种练习形式只是利用了官感中的视觉,长此以往,学生不免感到疲劳和厌烦,不利于学生日常口算能力的训练。

(2)练习要求不明确

    现在,大部分的口算练习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学生进行每一段练习过后,会让其填上“完成时间”,“完成情况”,这实际上是强调了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的完成速度和正确率。而很多教师却恰恰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此熟视无睹。这样漫无目的的只顾完成练习,训练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口算能力根本没有多大提升。

(3)只注重量的积累

    许多教师在口算训练中容易犯同样一个毛病,即很注重量的积累。他们认为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做练习,“量变”达到“质变”。而事实上,学生被过多的练习压得喘不过气,一味盲目地做题,机械性地练习只会让学生养成不动脑筋去思考的坏毛病,因此,尽管练习量增加,但效果却是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厌烦情绪。

(4)过分注重口算方法多样化

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还可以怎么算?”成了口算教学中教师问得最多的一句话之一。在口算教学中,教师为了追求算法多样化,尽量多的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题目的方法,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口算。这样看上去很民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事实上,却没有及时的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分析、评价,造成了一些学生口算方法不当但却仍然坚持自我,这样实际上是降低了学生学习口算的效率,另外,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小学口算教学策略

    口算能力的正确培养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为此,教师应在正确认识口算的实质、地位、价值、特点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现阶段口算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试从激趣,导法,活练三个方面探讨小学口算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口算教学提供教学建议。

(一)激趣,使学生想算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人做任何事当他感兴趣时,便有了最大的内驱力,尤其对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而口算是机械的、枯燥乏味的,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旦无味,就会使学生产生疲倦心理,课堂上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等,时间一长学生对口算学习就没有了兴趣,因而在低年级的口算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寓口算教学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1.树立一些榜样,让孩子触动

孩子都有好胜心。在口算练习中,每次都表扬一些速度较快、正确率较高或者进步很大的学生,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下一次练习时也朝他们靠拢,希望能赶上甚至超越他们。

    案例: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第一课时前,老师提出和同学们玩玩拍手游戏,要求加起来等于10的。拍了三次,老师发现有一个同学每次都是第一个对上口令的,速度很快,节奏也很正确。马上表扬了他,并说:"小朋友们都很聪明,你能赶上某某吗?"其他同学马上来了信心,卯足了劲准备和他比一比。接下去拍手的时候,速度快的同学明显多了,老师及时表扬了他们的进步。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学生的注意力也很集中,口算的速度和正确性都很不错。

2.给一些机会,让孩子成功

每个班里肯定有一些对口算感到非常困难的学生,每次口算比赛他们都是最后几个,往往时间到了还没有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错误一大堆。越是慢、错的多,越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口算就是不行,因此也越来越讨厌口算。教师要多留意这些孩子,"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稍有进步了,要马上进行表扬,多表扬他几次,听到的表扬声多了,自信心也渐渐恢复了,自然而然会喜欢口算,口算的能力也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案例:班里有个孩子口算一记时就变得紧张,往往要坐在那里老半天才开始练习,人家全部做完了,他才刚刚完成了一半。面对这种情况,应先从心理上转变孩子,每次记时不论速度有否进步,告诉孩子的总是比上一次进步了一,两秒,这样的谎言,竟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口算果然就快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3.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比如让学生自己出题,让一个小组的同学出题,另一小组的同学回答。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又比如组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孩子其实都非常要强,不论做什么,都想争个第一。因此在练习课本上的题目时,老师组织小组之间展开比赛,看哪个小组的口算速度最快,正确率最高。这样孩子们在比赛时,会比平时更用心,会比平时仔细十倍、百倍检查自己的答案。单纯而枯燥的学习变得富有激情和活力,会让孩子们大脑活跃,信心百倍,更能在班级里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好氛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玩的乐趣,又使知识得到巩固,还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导法,使学生会算

1.教会算理

    一年级初期口算的最大误区是学生不注重对算理的理解,只是记忆性地接受算式的得数。走出这个误区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1)直观操作,明确算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教学中采用直观手段,理解算理,在理解的基本上逐步抽象、概括出口算方法。[9]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边想、边说、边摆来优化儿童的思维过程。[4]在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规范操作程序,使学生在操作、表述、观察、思考的训练过程中,脑、口、手等多种感官都动起来,为操作过程上升到口算方法,建立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抽象、概括出口算方法。

    案例:教学九加几这一课时,不要急于把现成的"凑十法"灌输给学生,而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审视问题。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学具、实物,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会摆一摆学具,找出答案,有的学生扳扳手指数数,还有的学生用"凑十法"来计算,只要是通过动脑动手得到的方法,都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但是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我们还应将学生多样化的算法进行比较,进行优选,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凑十法"计算进位加法比较简便,从而对这一种方法产生心理认同,这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不仅学会了口算方法,而且帮助他们加深了对算理的理解。

(2)借助"说理",理解算理。

抓好说理训练,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口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边口算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为什么这样算","还有什么简便方法","从这题中你学会了什么"等问题。做到一题一得,照顾全体学生,这样做对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提高计算能力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口算训练要注重算法的指导。但是口算训练毕竟不同于计算法则的新授,算法的指导应选择典型题目,以学生讲为主,抓住主要环节,点到为止。[5]

    案例: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上课一开始先出示"13-8=?",问学生"13-8等于几呢?""等于5。"又问:"是怎样想出来的?""做减法,想加法。"再鼓励学生:"能不能想出另外的口算方法呢?"在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归纳出不同的退位减法,并要求学生就不同的方法加强说理训练,以提高口算的速度。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这样一种算法模式后,老师可以再出示一些类似的题进行口述训练,强化算理,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2.运用简便算法

    口算教学应当使小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6]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逐步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运用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的口算方法合理灵活。

(1)想"数的组成"来口算

    学了2-10各数的组成后,学生可以通过熟记这些数的组成来进行口算。如:5+3=(  )因为:8可以组成5和3,所以5和3合起来就是8;又如:7-5=(  )因为:2和5可以组成7,由于7是总数,减去其中的一部分5,还剩另一部分2,这样看算式,想组成,就能很快的算出得数。

(2)添数算加法

    如:计算6+3=(  ),教学生把加数6记在心里,接着添数3个就是得数9,一般把大的一个数记在心里,添小的一个数,如:2+8=(  ),把8记在心里,添数2个就是10。

(3)用"凑十法"口算

    例如4+5+6=?启发学生说出思考过程,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总结出用"凑十法"口算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这样借助"比较",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的口算方法就合理灵活,速度快结果也准确。

(三)活练,使学生善算

1.丰富形式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浅表性决定了口算教学需要较大的训练量,学生思维无意注意的优势性决定了口算教学需要多样的训练形式。老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更换教学手段,用新颖多样的口算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口算、听算结合练

视算和听算是口算训练的两种基本形式。视算是利用卡片、小黑板、实物投影仪等媒体让学生通过眼看、脑算,再说出得数。而听算是利用磁带或教师直接口述算式来让学生通过耳听、脑记并计算,再说出得数。听算的难度比视算大。训练中,将视算与听算结合起来交替进行,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和积极的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听算成绩的分析反馈口算的熟练程度,帮助教师把握训练进度。

(2)采用多种形式练

一年级经常化的口算训练,学生往往感到机械乏味,没有兴趣。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避免产生厌倦情绪,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竞赛性训练,如:小组夺红旗,给优胜者小红花,奖励实物等;(2)逆向性思维训练,如:( )=7+1、( )=5-0或"对口令" 、"猜数"等;(3)活动性游戏,如: "找朋友"、"小白鸽送信" "摘苹果"等;(4)接力游戏:"开火车"、"口算接力" 、"分组接力"等。对于训练形式的选择,还应注意三个原则:一是根据口算的内容和目的来选择形式;二是动静搭配,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三是要求学生在回答正确的前提下力求迅速。

2.设计坡度

    练习题的设计要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应非常注意学生的口算训练,一节课一般安排两次口算练习。第一次在新课前进行,为新课的教学打基础;第二次在巩固练习中。在学生进行基本练习后让学生看卡片(或书上的口算题)口算,并能说出计算过程。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又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促进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具体看课堂练习的情况而定,如果大家程度差不多,基本上都能掌握的,可以采用大家一起做一起练的方法;学习程度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对掌握情况不佳的学生进行练习。[11]

    同时,还应注意初练和活练相结合。初练,是在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进行的初步练习。这时的练习,重点是要求计算正确,不强求计算的速度。练习时应注意:1.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些习题,使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机会,逐步掌握计算方法;2.让学生适当地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3.练习中要采取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练,是在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口算之后进行的经常性练习。在每节课前,要根据新课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安排口算练习,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习题,灵活地使用口算方法,使计算合理、灵活、迅速,进而达到教学目的。

    选择口算题时尤其要注意:容易混淆的口算题对比练。教师平时要注重分析比较,如:15-6与16-5,28-2与28-20等进行这种对比练习,不仅巩固口算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经常出错的口算题反复练。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中,学生对有关"7"的计算经常出错,如4+3、7-5等,其原因是初入学的儿童在生活中对数是"7"的物体接触较少,除丰富的感性认识外,应加强练习,较小数加较大数比较大数加较小数易错,如2+9,3+8等,相邻两个加数相加,或者减数与差是相邻的数容易出错:7+8、6+7、11-5等,以上几类题应重点练。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渐渐体验出7+5、6+6、7+6、7+7……,用推导法更快,而9+5、9+4、9+6、8+3、8+5……则用凑十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验和创新机会。

    

总之,口算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时,必须扎实地抓好"知识--训练--技能的各个环节。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练习形式多样化,练习题目层次化,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习的机会,巩固和深化口算知识。[10]根据口算训练重点,要选取较为典型的口算题,计算后再让学生说出算理,这样把学生想的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有利于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12]计算中常用数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基本口算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还要利用数字特征和运算关系,自觉的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通过深入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本次研究,对学生口算学习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得出一些结论,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怎样训练以锻炼学生在口算过程中的心理素质。

(二)教师在口算教学过程中怎样教学使学生能够合理的运用口算技巧口算。

 (三)对于口算的算理的进一步研究。

 

附录一

口算测试题

      班级:______        姓名:              成绩:       

       

 17-9=               87-10=          0.125×8=           41×50÷5=

 6+12=                68-23=         0.48÷0.8=         105-5×2+3=

 9-0=            68.4-0.26=         0.3÷0.01=       (105-5)×2+3=  

 15+1=       1.2-0.4+0.18=           25×400=       52+25-52+25=

 8+7=             98.5-4.4=            1.4÷2=       105-5×(2+3)=

 3-3+5=              84-65=            4÷0.5=       105-(5×2+3)= 

 6-4+2=          58-34+14=          60÷4÷5=          100+100×0=

 12-3+5=      100-54+46=       8×0.45÷40=         50+90÷2×3=

 19-9-2=      95.3-4.3+2.0=        0.75÷0.25=       (50+90)÷2×3=  

 7-4+2=      .3+3.4-4.7=         0.75×100=       50+90÷(2×3)=   

        

         

    

附录二(学生访谈)

生1:男,六(1)班学生,40题全对。学习能力较强,习惯较好,理解力较好,但速度较慢。

笔:你觉得口算难吗?

生1:不难

笔:在口算的过程中,你是怎样算的呢?看一眼就能得出答案吗?

生1:大部分的题看一眼就能得出答案,少数的几个题,需要想一下,或者用笔在草稿纸上算一下。

笔:“0.125×8”这道题你是怎么算的?

生1:我已经很熟悉125×8=1000,所以很容易得出这道题的答案等于1。

笔:那为什么你的速度比别人慢得多呢?

生1:我每次做作业都是边做边检查,所以动作很慢。但是,我一般做了的都会全对!因为我每次都是想好了才做!口算题比平时的简单,所以这次我完成得比平时要快!

笔:平时老师上课的时候会进行口算的练习吗?

生1:会,基本上每天数学课之前,老师会有一个口算练习的时间。

笔:你觉得对你做题有用吗?

生1:有,125×8=1000 就是我在平时练习的时候记住的。   

生2:男,六(2)班学生,正确26题,学习能力差,理解力很差,平时不爱动脑筋,思想不容易集中。

笔:你觉得口算难吗?

生2:不难

笔:那为什么错了这么多呢?

生2:我也不知道,我做的很快,做完后我以为基本上都对了。

笔:“68-23”这道题为什么会错?

生2:我把题看错了!我以为是加法!

笔:平时有检查作业的习惯吗?

生2:我……

笔:老师平时有口算训练吗?

生2:有,每天都有。平时做题老师要求我们4分钟要做100个题。

笔:做得完吗?

生2:刚开始做不完,到后面就做得很快了,可是每次我都错很多,还被老师骂。

生3:女,六(3)班学生,正确35题,学习能力较强,习惯不是很好,理解力较强,但是比较懒,动作慢。

笔:你觉得口算难吗?

生3:不难

笔:为什么会错“100-54+46”?

生3:我看了一眼题,觉得54+46=100,前面有个被减数是100,所以很快就得出答案等于0。

笔:平时有检查作业的习惯吗?

生3:我每次做题时间都不够!

笔:为什么时间会不够呢?

生3:很多题我都需要在草稿纸上算一下才能得出答案。

笔:可是老师要求的是口算。

生3:我只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行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3-102

[2] 张晓霞、马岷兴、张奠宙《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的测试及计算教学研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05)56-57.

[3] 张晓霞、马岷兴、张奠宙《小学生数学基本计算技能的测试及计算教学研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05)110-115.

[4] 张奠宙.中国数学双基教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7一128.

[5] 张文涛.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10:35-36

[6] 聂风梓.浅谈学生计算错误原因和纠正[J].辽宁教育,1995,n:40一41.

[7] 高亚兵.对小学生计算粗心现象的心理学研究[J].浙江教育学报,2003,l:11-17

[8] 杨亮.谈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8一69.

[9] 王英.口算练习与儿童计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1999,2:26一27.

[10] 梅芳.关于关于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7.

[11] 黄毕年.小学生计算的心理障碍与对策[J].教育科学论坛,1995,4:26一28.

[12]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3-115

[13] 陈向明.林小英主编.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4] 张奠宙.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刍议[DB/OL]

[15] 张敏.小学数学估算能力的元认知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文档

口算问题分析

小学数学口算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泥溪镇月波小学连伟摘要: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初步建立数感。本研究通过对宜宾市一所小学120名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小学生和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在新课程环境下,小学生口算学习中存在审题不仔细,用笔算的方法做口算,口算速度慢等学习问题。而部分数学教师在口算教学时,有训练方式单一、练习要求不明确、只注重量的积累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教学问题。本文拟以以提高学生口算技能为重点,针对学生口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