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号 22709101 姓名 马逸珂
一.导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的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由此带来的养老问题,尤其是城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传统的家庭养老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的缩小变得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前期推崇的机构养老办法,则由于资源的缺乏和较高的成本无法大规模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居家养老及服务体系的建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并且越来越为大家所关注。而这一方面,南京市的居家养老服务计划,则率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对解决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南京市的老年人口每年保持约5%的速度增长,按照这一增幅,全市老年人口的总数将在2020年达到178.81万人(当时全市总人口数仅为955万)。为了能应对这严峻的局势,南京市有关部门将以制定诸多措施加以反制。而作为目前其中的“明星手段”——居家养老服务,肯定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与实施。因此,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方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状况,包括现行的措施,在广大老年人中影响程度,目前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调查地点是南京市的鼓楼区、玄武区、白下区以及建邺区等四个地区的16个社区;调查人员是我们全班的34名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2个小组负责一个地区;被调查对象包括各地区民政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如老龄办及各社会街道居委会或老年活动中心负责人员),以及随机抽取的属于上述地区的老年人口。
本次调查,收集资料的方法有三:首先,在调查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访谈调查法,对各地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面谈,收集其当地的法规资料,了解当地居家养老服务的总体规模与大致情况(相当于摸底);其次,在调查的第二阶段,是通过问卷调查法,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身份是普通老年人的被调查者进行调查,通过问卷中的信息来反映现行的居家养老服务在老年人中的真实影响情况;最后,在形成论文阶段,通过文献调查法的方式,收集了解本次调查中无法取得的一些数据,并参考前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
本次调查,通过数理统计的方式对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具体如下:
(一)1、将收集来的问卷进行编号录入电脑
2、运用分组归类比较或描述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
(1)分组归类 通过频数分布表或频数分布图
(2)单变量的分析 通过描述统计
(二)编制统计图表或绘制统计图
1、运用柱状图或条形图对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进行更清楚的描述
2、运用饼状图或条形图表现数据间的关系
三.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调查阶段
本次调查共走访共走访鼓楼、建邺、玄武、白下四个地区的民政局老龄办及相关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共计8个单位,收回访谈录8份。由于其结果属于主观性论述,故不再赘述,但在后文的小结与建议中会予以所体现。
(二)问卷调查阶段
调查地点:南京市鼓楼区、玄武区、建邺区、白下区(每个城区抽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社区)
调查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
问卷发放:共发放调查问卷203份,其中有效问卷170份
1.性别
在总共的170名调查对象中,男性为80人;女性为90人,其所占比例如上图,大致符合本市老年人口性别的分布现状。
2.年龄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约为75岁,主要集中在70岁-79岁的区间内
3.文化程度
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分布较平均,但总体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人约占总调查对象的62%,而这一层次老人正是养老服务的难点。
4.身体状况
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23位老人身体非常健康;115位老人身体一般(包含一般与比较健康);32位老人身体状况不理想(包括不太健康与风不健康)。由此可见,居家养老服务不但担负着照料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也可以对占大部分比例的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务,防止其健康状况下降。
5.婚姻状况
| 目前的婚姻状况 | 人数 | 占总人数百分比 | 享受服务人数 | 占其婚姻状况下的百分比 | 
| 已婚(老伴健在) | 94 | 55.29% | 23 | 24.5% | 
| 未婚 | 6 | 3.53% | 5 | 83.3% | 
| 离婚 | 3 | 1.76% | 2 | 66.7% | 
| 丧偶 | 67 | 39.41% | 55 | 82% | 
由上表数据及图例可明显发现,是否与老伴一起生活也是制约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一大因素:在全部170位老人中,与老伴生活在一起的94位老人的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率仅为24.5%;而未与老伴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包括离异、丧偶、未婚)的享受率却高达81.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独居老人由于缺乏生活照料与心理抚慰,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依赖度更大,同时也说明该项服务对于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6.退休前职业
| 退休前职业 | 人数 | 占总人数百分比 | 享受服务人数 | 占该职业人数的百分比 | 
| 商业、服务业人员 | 15 | 8.82% | 7 | 46.67% | 
| 专业技术人员 | 28 | 16.47% | 7 | 25.00% | 
|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 23 | 13.53% | 9 | 39.13% | 
| 工人 | 40 | 23.53% | 24 | 60.00% | 
| 农民 | 27 | 15.88% | 17 | 62.96% | 
| 军人 | 1 | 0.59% | 0 | 0.00% | 
|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 21 | 12.35% | 5 | 23.81% | 
| 其他 | 15 | 8.82% | 14 | 93.33% | 
| 总计 | 170 | 1 | 83 | 48.8% | 
由上表数据可知,、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与其职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最明显的是工人与农民群体,由于其职业退休后保障程度较低,所以由买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员的中享受的比率。而国家机关等事业单位负责人,由于其保障条件较好,因此享受该服务的比例较低;另外,表中所谓的其他职业者,多半是完全没有工作能力,以前就属于低保户类型的困难人员,因此享受此服务的比例更是高达93%。
7.目前的个人收入情况
| 收入金额 | 人数 | 占总人数百分比 | 享受服务的人数 | 占该收入阶层的百分比 | 
| 少于或等于500元 | 21 | 12.35% | 16 | 76.19% | 
| 501~1000元 | 32 | 18.82% | 28 | 87.50% | 
| 1001~2000元 | 61 | 35.88% | 17 | 27.87% | 
| 2001-3000元 | 33 | 19.41% | 17 | 51.52% | 
| 3001元以上 | 23 | 13.53% | 5 | 21.74% | 
| 总计 | 170 | 1 | 83 | 
由图表可见,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经济困难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收入阶层的老人。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部分低收入老人通常属于低保户与困难户,所以其服务通常是由购买,而其他阶层相对生活不太困难,因此通常是自费购买服务,所以其享受率较低。
四.小结与建议
总体而言,南京市的居家养老服务计划执行的还是挺不错的,相较于几年前才开始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这不但在电视台有所报道,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的老年人也对此赞口不绝,说明这真的对于改善民生与老年人生活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但根据我们的走访与调查,也发现了目前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亟待改善,因此,根据调查数据与小组访谈的内容,建议如下:
1.加大供给力度,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缺口。从我们小组在鼓楼区民政局养老办的访谈获悉,每个社区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以350人为标准提供服务的,而本市今年建成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共404个(按照其给出的最大计划),而相较于南京市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无疑仍是杯水车薪。因此我认为目前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应该继续兴建更多的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更需要提高每个社区所能提供服务的人数。
2.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质量与数量。目前,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严重不足。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缺乏相关专业人员,一方面是待遇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从而不能吸引到相关人员加入。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其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扩大招收与培训范围,尽可能多的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要广泛的利用诸如义工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协助,最终形成以专业工作人员为中心,社会慈善力量为辅助的全面服务体系
3.增加财政拨款,设立真正的专项基金账户。其实这个居家养老服务,乃至整个社会保障系统,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学习本专业这么久,年年搞调研,期期谈感想,研究来,研究去,如果没有钱,还不是什么都无法实行。所以想要搞好这项工程,最终还是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专门的基金账户,从财政拨款、慈善以及社会募捐等多方面资金渠道来获取资金。只有资金跟上去了,才能兴建更多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才能招收更多的专业工作者,从而让本项工程更上一个层次。
参考文献:
[1] 《居家养老心理关爱服务的困境与思考——以南京市鼓楼区大方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例》(薛茂云、宗玲)
[2] 《城市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精神赡养》(王进、张晶)
[3] 《社区式居家养老问题与对策》(孙唐水)
[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研究》(李芬)
[5]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任炽越)
[6]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意义》(周绍斌)
[7]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与服务标准研究——以南京玄武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为例》徐峰 周洁 袁芳
[8] 《南京市鼓楼区为“居家养老服务网”建立评估机制》(张勇)
[9] 《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杨春)
要求:
1.字数不少于2000字
2.务必在2012年1月1日前,将电子稿发到我的邮箱:lujinju09@163.com。请注意你的调查报告以你的学号和姓名为文档名。
3.2012年1月5日前将A4纸打印稿,左侧装订(两个钉),放到我逸夫楼的铁皮箱。
4.没有明确要求的请参照毕业论文格式,如页面设置。调查报告不需要封面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