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审单位:
业主代表: 东北监理公司: 东北院:
梁板混凝土施工防裂缝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9957m2,其建筑平面布局是直径120米构成的圆形,按现行国家规范为超长结构,应设置温度缝,但因使用功能和建筑布局的要求,该工程未设温度伸缩缝,因此在平面设计上设置6道后浇带,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注一个月后采用C30混凝土浇注。同时又增加梁板内贯通钢筋的配置以抵抗温度的影响。
为减少梁板施工过程中产生结构温度裂缝的可能性,特制定如下措施,以在混凝土浇注前、浇注中及浇注后得到更好的过程予控。
二、混凝土原材料使用问题方面
1.进场的混凝土用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必须按要求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据设计要求混凝土用水泥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在这个问题上采用了由业主提供的本溪产“长白牌”矿渣硅酸盐水泥,根《建材手册》得知水泥品种中水化热较低的材质应首选矿渣硅酸盐水泥,所以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在材料方面已得到解决。
3.在混凝土浇注前,首先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复试合格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材料送试验室做梁板施工所需要的C40、C30、C25混凝土试配,合格后报送现场监理部审核,同意后方可开盘。
4.粗骨料问题上根据2002年3月21日设计院下发的设计号为“E3.01—18-2第1号”设计修改(补充)通知单要求将原设计的碎石改为卵石骨料.所以在梁板结构施工中拟根据业主、设计要求采用粒径为5~31.5mm的卵石骨料,并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含泥量.
5.细骨料的使用上必须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中粗砂材料的含泥量.
6.掺加外加剂的问题上:在浇注混凝土前得不到设计、业主的任何其它书面通知的情况下我司将严格依据设计图纸施工。但由于本工程不采用商品混凝土,也不采用泵送,所以在外加剂的使用上不再考虑采用复合型外加剂(含泵送剂),而是根据设计要求相应采用混凝土高效减水剂、膨胀剂,但高效减水剂、膨胀剂的品种与掺量应由设计方确认。
三、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1作业条件:
1.1施工前认真组织,做到每次开盘前准备充分,各种原材料的材质复试齐全,钢筋接头的试验合格,
1.2完成钢筋隐检工作,并办理隐检记录,检查支铁、垫块、注意保护层厚度,核实结构予埋件、水、电管线、盒、槽、予留孔洞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
1.3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加固是否可靠,各种连接件是否牢固,办理予检记录。
1.4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杂物,在模板上设孔以清理杂物。
1.5塔吊调试能正常运转使用。
1.6浇筑砼用的架子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1.7工程部专业责任师施工前的安全、质量技术三级交底交底到位,防止出现浇注过程中的诸如下雨等因素的暂停而导致施工缝留置错误等不必要的质量隐患。
1.8《砼浇筑灌申请书》(见附表)已被批准。
1.9签署专业联检单。
1.10夜间施工配备好足够的夜间照明设备。
2.控制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和入模温度
根据相应的合同文件要求,本工程施工用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所以在现场搅拌过程中有必要对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和入模温度进行控制。
由于梁板结构施工期间大部分集中在常温下进行,何况混凝土所用砂、石为附近浑河产,现厂随用随进,表面温度上不会出现太高的可能性,即使在夏季太阳直射下外部表面砂、石温度较高,但经过从地下60多米深的地下水混合搅拌后由于热量的及时传递,混凝土的出罐及入模温度也应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所以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和入模温度不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
3.严格控制现场自搅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
3.1混凝土开盘前,根据监理单位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将每方混凝土中水泥、砂、石、外加剂、水等用量折算成每罐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石、外加剂、水等用量,并将各自材料的质量及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标注在特制的配合比标牌上,悬挂于搅拌员及上料人员容易看到的地方,以便于根据配比上料与搅拌。
3.2搅拌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
3.3为便于现场更好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予控过程中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办法,在常规要求的一搅拌机一地镑的情况下采用一搅拌机两地磅,使砂、石粗细骨料分别计量,目的是分别更好的控制砂(细骨料)、卵石(粗骨料)的每罐重量;
3.4水泥由于采用袋装便于计量,设专人或专组控制水泥的每罐用量;
3.5外加剂方面由于掺加量较少,搅拌过程中也设专人计量;
3.6搅拌用水根据折算后的每罐混凝土用水量,经持证的专职操作人员调整后由搅拌机自动控制计量。
4.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塌落度
混凝土现场搅拌过程中,严格执行混凝土塌落度测试制度,做到搅拌机旁放置塌落度测试筒随时待查,并做到每个流水段现场抽测不少于四次,每次开盘或每个台班现场抽测不少于两次,并将实测的塌落度值详细记录在特别编制的《塌落度现场测试记录》(见附表)中,目的是加强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保证现搅混凝土的塌落度在试验配合比允许范围之内。
5.混凝土开盘前要充分润湿梁板模板,以防止梁板模板过度吸水而导致混凝土在初凝过程中水份急剧散失,进而影响梁板混凝土的质量。
6.梁板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采用振捣棒和振动平台分别振捣密实。为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过振或漏振现象所有振捣人员必须经过现场培训后由经理部统一办理“浇捣员”专业工种证件,归工程部专业责任师负责管理,为便于进一步质量,管理工程部专业责任师根据每个浇捣人员浇捣的部位拆模后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的好坏进行质量评比,根据评比结果给予适当的奖惩。
7.浇灌完毕后泌水的清理与表面抹压处理。
浇灌完成后及时采用木搓子或刮杠及时将挤出后的泌水排出然后进行如下工序:
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第二遍抹压:当混凝土面层开始凝结,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木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此时要注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第三遍抹压:当混凝土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木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抹压平整,然后做表面扫毛处理,注意抹压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四、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设专人审核
梁板混凝土在达到终凝后应及时撒水养护,至表面湿润为止,前两天每隔2~3小时撤水一次,以后每天洒水三次,至少连续养护7天后。
为防止水分的过度散失,增加养护效果,拟利用现场木材加工时产生的木屑,撒于待养护的混凝土表面然后适当浇水养护,这样不仅避免了水分流失,又可以在保证混凝土表面润湿的前提下减少了浇水次数,同时又增强了养护效果。
砼施工流程图
钢筋检查表
●钢筋隐检表
●钢筋绑扎允许偏差表
试块取样
施工记录
分包单位
●劳动力组织
●施工准备
砼浇罐申请书
养护
测试坍落度
检查
检查
工程部
●任务落实
●施工组织
经理部工程部
浇筑
施工准备
施工方案
劳动力组织
现场搅拌
模板检查
●模板质量评定表
通过
上报
通过
通过
通过
浇筑时间
砼实际量
浇筑时间
砼实际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