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基坑明排降水方案(完成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53:11
文档

基坑明排降水方案(完成版)

基坑明排降⽔⽅案(完成版)降⽔施⼯⽅案批准:审核:编制:⼆O⼀三年四⽉⽬录1.⼯程概况(1)1.1⼯程基本情况(1)1.2⼯程地质条件(1)2.⽓候及⽔⽂地质条件(2)3.明排降⽔⽅案(2)3.1.明排、集⽔井布设及做法(2)4.施⼯准备及部署(5)4.1施⼯准备(5)4.2施⼯部署(5)5.组织机构及⼈员配备(5)6.保证⼯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6)6.1安全管理(6)6.2降⽔⼯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6)7.⼯程⼯期⽬标及保证⼯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7)7.1⼯程⼯期⽬标(7)7.2
推荐度:
导读基坑明排降⽔⽅案(完成版)降⽔施⼯⽅案批准:审核:编制:⼆O⼀三年四⽉⽬录1.⼯程概况(1)1.1⼯程基本情况(1)1.2⼯程地质条件(1)2.⽓候及⽔⽂地质条件(2)3.明排降⽔⽅案(2)3.1.明排、集⽔井布设及做法(2)4.施⼯准备及部署(5)4.1施⼯准备(5)4.2施⼯部署(5)5.组织机构及⼈员配备(5)6.保证⼯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6)6.1安全管理(6)6.2降⽔⼯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6)7.⼯程⼯期⽬标及保证⼯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7)7.1⼯程⼯期⽬标(7)7.2
基坑明排降⽔⽅案(完成版)

降⽔施⼯⽅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O⼀三年四⽉

⽬录

1.⼯程概况 (1)

1.1⼯程基本情况 (1)

1.2⼯程地质条件 (1)

2.⽓候及⽔⽂地质条件 (2)

3.明排降⽔⽅案 (2)

3.1.明排、集⽔井布设及做法 (2)

4.施⼯准备及部署 (5)

4.1施⼯准备 (5)

4.2施⼯部署 (5)

5.组织机构及⼈员配备 (5)

6.保证⼯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6)

6.1安全管理 (6)

6.2降⽔⼯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6)

7.⼯程⼯期⽬标及保证⼯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7)

7.1⼯程⼯期⽬标 (7)

7.2保证⼯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7)

8.⼯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7)

9.⼯程成品保护措施 (8)

10.⽂明施⼯ (8)

1.⼯程概况

1.1⼯程基本情况

1.2⼯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地层具体组成如下:

本⼯程原地貌形态⾃东向西倾斜,地⾯标⾼15.54—22.03m,地貌类型为剥蚀缓坡—剥蚀堆积缓坡。⼯程地质条件:场区第四系厚度⼩到中等,主要由全新统⼈⼯填⼟层、上更新统洪冲积层组成,基岩主要为燕⼭晚期粗粒花岗岩、穿插分布细粒花岗岩岩脉和煌斑岩岩脉。现场区各岩⼟层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学性质如下:

第(1)层杂、素填⼟:⼴泛分布,该层厚度0.60-3.70⽶,松散、稍湿,以回填粘性⼟及粗砂为主,场区北侧以回填碎⽯、建筑垃圾为主状态,Φ150,frb=10kPa;

第(11)层粉质粘⼟: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区北侧,层厚0.90-5.20⽶,黄褐⾊-褐黄⾊,可塑-硬塑,见少量铁锰氧化物,⼲强度较⾼,韧性⼀般。粘聚⼒C=25.6kPa,内摩擦⾓Φ=13.70,frb=50kPa;第(12)层粗砾砂东北⾓有分布,层厚0.80—3.30,黄褐⾊,饱和,中密-密实,以长⽯、⽯英粗颗粒、碎⽯为主,含10%-20%左右粘性⼟,呈胶结状,级配较好,磨圆⼀般,等效内摩擦⾓ΦK=300;frb=80kPa;

第(16)上层:强风化花岗岩上亚带,该层场区分布⼴泛,黄褐⾊-浅⾁红⾊,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岩体极其破碎,岩芯松散呈粗砾砂状,等效内摩擦⾓Φ=450,frb=150kPa;

第(16)下层:强风化花岗岩下压带,该层场区分布⼴泛,⾁红⾊,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岩体极其破碎,岩芯呈⾓粒-碎块状,⼿掰易碎。等效内摩擦

⾓Φ=500,frb=180kPa;

第(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等效内摩擦⾓Φ=550,frb=300kPa;

2.⽓候及⽔⽂地质条件

本⼯程所在地属于温带季风⼤陆性⽓候,夏季凉爽,冬季温暖。青岛市1951年以来的⽓象统计资料表明:年平均⽓温13.8℃,最⾼⽓温32℃,最⼤降⾬量1272.7mm,年平均相对湿度68%,⾬季主要集中在6~8⽉,年平均降⾬量为714 mm。

场区赋存地下⽔,地下⽔类型主要为第四系上层滞⽔及岩基裂隙⽔,其中上层滞⽔主要赋存于填⼟层中,基岩裂隙⽔主要以层状、带状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带、岩脉旁侧裂隙密集发育带中。根据青岛地区凿井抽⽔试验资料,基岩风华裂隙⽔单井涌⽔量⼀般⼩于20m3/⽇。

3.明排降⽔⽅案

本设计主要以建筑物落地平⾯展开,本⼯程据现场踏察及地勘揭⽰:场区内稳定⽔位埋藏浅,含⽔层厚度较厚,渗透系数较⼤;根据设计要求,采取集⽔明排降⽔。

3.1.明排、集⽔井布设及做法

本⼯程降⽔⾯积约为8000㎡,根据现场探坑⽔位实际情况,地下⽔稳定⽔位标⾼为14.04m-17.56m,基础基底标⾼为10.701-11.96m,当降⽔标⾼低于基础底500mm时,能够满⾜实际施⼯降⽔要求。

底板混凝⼟未浇筑完成前,在现场设置四个集⽔坑,每个尺⼨2000长*2000宽*1000深,根据现场爆破情况,在基坑东侧有两个爆破超深区域可作为集⽔坑使⽤,集⽔坑内设置潜⽔泵排⽔,如图1。

现场基础标⾼西低东⾼,底板浇筑完成后,排⽔沟设置在基坑四周,排⽔沟尺⼨为300*300,设置4个集⽔坑,集⽔坑宽长深尺⼨分别为500×1000×1500mm,集⽔坑内⽔泵采⽤污⽔泵进⾏排⽔,集⽔坑布置以及排⽔明沟做法、集⽔井做法如图所⽰,如不能满⾜降⽔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增加。集⽔坑和排⽔沟离开基础外边线≥500mm。排⽔沟东西⽅向按基底坡度放坡,南北⽅向坡度为0.1~0.2%,沟底⾯应⽐基坑底低0.5m。如图2。

当基坑挖⾄设计标⾼时,集⽔井底宜铺约0.3m厚的碎⽯滤层。排⽔设备采⽤WQ40-16-4污⽔泵。

排⽔管线通⾄厕所附近市政污⽔接⼝,排⽔管线铺设过程中经过过道⼝,过道⼝处采⽤预埋直径200mm过道管,防⽌车辆⾏⾛损坏管线。

集⽔坑及排⽔沟布置图1

集⽔坑及排⽔沟布置图2

集⽔明排做法⽰意图

3.2附加盲沟排⽔

对于渗透率较低,周边集⽔坑达不到排⽔要求时,在基坑内根据现场实际存⽔量挖盲沟排⽔,盲沟宽200,深200,内填⽯⼦,盲沟上覆盖⼟⼯布,避免混凝⼟灌⼊盲沟,影响排⽔效果。

3.3防洪排⽔

⾬季时,最⼤降⽔量按每⼩时降⽔16mm计算,现场每⼩时存⽔128⽴⽅,采⽤两台5.5KWΦ160⽔泵抽⽔,保证基坑不被积⽔长时间浸泡。

4.施⼯准备及部署

4.1施⼯准备

1.技术⼯作准备

1.1 对设计和施⼯⽅案进⼀步调整,并进⾏技术交底,指导施⼯。

1.2 组织施⼯管理⼈员认真学习施⼯图纸和设计⽅案,掌握施⼯特点,复核需要采⽤的新技术,同时审查加⼯定货有何特殊要求。

1.3 组织所有技术⼈员认真学习新规范、新规程、积极推⼴应⽤建设部推⼴的新技术。

1.4 认真学习监理规程,积极配合监理单位⼯作,保证各项⼯作顺利进⾏。

1.5 进⾏成本控制,制定设备、材料的供料计划,科学编制施⼯预算。

1.6 采⽤项⽬法施⼯,合理安排⼯序的搭接。

4.2施⼯部署

1.在进⾏施⼯准备期间,即组织施⼯⼈员、材料及机具等进场就位,施⼯临⽔、临电、临时设施布置,对施⼯⼈员进⾏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教育。

2.⼯程结束时向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提交竣⼯报告,进⾏整体⼯程质量验收并移交完整的竣⼯资料。

5.组织机构及⼈员配备

6.保证⼯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6.1安全管理

1.严格执⾏国家及有关施⼯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办法。

2. 进出场要戴安全帽。

3. 建⽴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场教育,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作教育研讨会,增强安全意识,务使安全⼯作落到实处。

4.编制安全措施,设计和购置安全设施。

5. 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安全⼯作⽂字交底,双⽅认可,坚持特殊⼯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等。

6. 加强管理⼈员的安全考核,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6.2降⽔⼯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1.⽔泵应放在⽔深不得⼩于0.5m的⽔中使⽤,不得在含泥砂的⽔中使⽤。

2.⽔泵放⼊⽔中,或提出⽔⾯,应先切断电源,严禁拉拽⽔泵电缆或出⽔管。

3.⽔泵应装设接零保护、漏电保护装置。

4.⽔泵起动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4.1⽔管是否结扎牢固。

4.2放⽓、放⽔、注油等螺塞均应旋紧。

4.3叶轮和进⽔节应⽆杂物。

4.4电缆绝缘良好。

5.接通电源后先试运转,检查旋转⽅向是否正确,在⽔外运转时间,不得超地5mm。

6.经常注意⽔位变化,叶轮中⼼⾄⽔⾯距离应在0.5~3m间,泵体不得陷⼊污泥或露出⽔⾯,电缆不可与井壁,池壁相擦。

7.新泵或新换密封圈,在使⽤50h后,应旋开放⽔封⼝塞,检查⽔、油的泄露量,查出原因予以排除,以后每⽉检查⼀次,更换润滑油。

8. 施⼯现场应配备发电设备,正式抽⽔后⼲线不得停电停泵。

9. 定期检查电缆密封的可靠性,以防磨损后⽔沿电缆芯渗⼊电机内,影响正常运转。

10. 遵守安全⽤电规定,严禁带电作业。

11. 降⽔期间,必须24h有专职值班。

12. ⽔泵电缆不得有接头、破损,以防漏电。

7.⼯程⼯期⽬标及保证⼯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7.1⼯程⼯期⽬标

满⾜总体施⼯要求。

7.2保证⼯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1.项⽬部对⼯程质量及施⼯过程按照《项⽬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保证措施》、《劳务素质保证措施》、《质量管理程序》、《采购要素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检验,试验计划》、《成品保护措施》、《经济保护措施》、《合同保证措施》严格控制。本⼯程将严格按照⼯作程序开展各项⼯作,对各⼯序的⼯作质量严格把关;全⾯实⾏计划控制,制定阶段性⼯期⽬标,严格执⾏关键线路⼯期,以⼩节点保⼤节点,对⼯期进⾏动态管理,确保阶段⽬标得以完成。根据施⼯中出现的影响关键线路的因素,及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并及时将计划进⾏调整,再按照调整后的关键线路组织实施。从⽽使施⼯在经常变化的资源投⼊及不可见因素的动态影响下,始终能够对⼯期进⾏纠正及控制。严格按计划管理,定期召开由各配属队伍参加的⼯程例会,解决施⼯中出现的各种⽭盾。这样就能保证整个⼯程的⼯期,避免了盲⽬性,做到⼼中有数。

2.在项⽬部成⽴特别⼩组,积极和设计配合,了解设计意图,解决施⼯过程中图纸表达不清或需要及时修改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我项⽬补充详图设计能⼒,为⼯程顺利进⾏创造条件。

8.⼯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1.降⽔时对于周围在抽⽔影响半径范围内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等建⽴好标⾼观测系统并准备好防⽌沉降的措施

2.排⽔必须持续到回填⼟回填完成。

3.抽⽔过程中注意施⼯⽤电,抽⽔泵必须实⾏⼀机⼀闸⼀保护,特别在⾬季注意⽤电巡察。

4.在井点管四周灌砂滤料后应⽴即洗井,⼀般在清理孔内泥浆后⽤活塞洗井或⽤泥浆冲清⽔与拉活塞相结合洗井,借以破坏深井孔壁泥⽪并把附近⼟层内遗留下来的泥浆吸

出,然后⽴即单井试抽使附近⼟层内未洗净的泥浆依靠地下⽔不断向井内流动⽽清洗出来。

5.井点使⽤时基坑周围井点应对称同时抽⽔,使⽔径差控制在要求限度内。

6.潜⽔泵在运⾏时应经常观测⽔位变化情况检查电缆线是否和井壁相碰,以防磨损后⽔沿电缆芯渗⼊电动机内,同时还须定期检查密封的可靠性以保证正常运转。

9.⼯程成品保护措施

1.集⽔井和排⽔沟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完成后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塌⽅和堵塞⽔泵。

2.降⽔时应有专⼈值班,定期或不定期巡察防⽌停电或其他外界因素破坏降⽔。

10.⽂明施⼯

1.合理进⾏施⼯现场的平⾯布置,做到计划⽤料,使现场材料堆放降到最低值,保证场内道路通畅。

2. 运输散装材料时,车厢后封闭,避免撒落。

3. 夜间灯具集中照射,避免灯光扰民。

4.成井过程中,所产⽣的泥浆不要随处乱溅,保持环境清洁。

文档

基坑明排降水方案(完成版)

基坑明排降⽔⽅案(完成版)降⽔施⼯⽅案批准:审核:编制:⼆O⼀三年四⽉⽬录1.⼯程概况(1)1.1⼯程基本情况(1)1.2⼯程地质条件(1)2.⽓候及⽔⽂地质条件(2)3.明排降⽔⽅案(2)3.1.明排、集⽔井布设及做法(2)4.施⼯准备及部署(5)4.1施⼯准备(5)4.2施⼯部署(5)5.组织机构及⼈员配备(5)6.保证⼯程安全的技术与组织措施(6)6.1安全管理(6)6.2降⽔⼯程安全保证的技术与组织措施(6)7.⼯程⼯期⽬标及保证⼯期的技术与组织措施(7)7.1⼯程⼯期⽬标(7)7.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