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0年山东春考语文模拟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52:10
文档

2020年山东春考语文模拟题

2020年山东春考语文模拟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独出新裁的方式,带领我们翱游于知识的海洋;闲暇时,她时而与我们谈笑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谆谆教诲,一直铭刻在我心中。A.B.C.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阿根
推荐度:
导读2020年山东春考语文模拟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独出新裁的方式,带领我们翱游于知识的海洋;闲暇时,她时而与我们谈笑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谆谆教诲,一直铭刻在我心中。A.B.C.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阿根
2020年山东春考语文模拟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    )

A  溺爱       亲昵       匿名      无法比拟

B  汲取       觊觎       社稷      放荡不羁

C  痊愈       鬈曲       颧骨      得鱼忘筌

D  纨绔       挽回       蜿蜒      莞尔一笑

2.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

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独出新裁的方式,带领我们翱游于知识的海洋;闲暇时,她时而与我们谈笑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谆谆教诲,一直铭刻在我心中。

A.      B.      C.        D.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

    阿根廷队凭借这个颇有       的进球夺得了这届大赛的冠军。

          只能作出这样的一个发现,        已经是幸福的了。

A.  截至    争议    即使    也      B.  截至    异议    既然    就

C.  截止    争议    既然    就      D.  截止    异议    即使    也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 在田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蔬菜(如韭菜、大葱)的叶子是直立的。

B. 可能因为年龄小,以前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C. 为促进同学们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我校计划在5月25日举行以《我爱我》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日活动。

D. 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李亮感到很迷茫。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即将举行,球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绿茵场上大显身手。

   B.  分别多年后,他们竟然在巴黎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激动。

   C.  某些同学总是对上课玩手机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打扰别人就行了。

   D.  这家企业经过改革创新,扭亏为盈,取得了急功近利的效果。

6.  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

   A.  这次全国技能大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特别紧张了。

   B.  电视台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激发了人们认汉字、写汉字的兴趣。

   C.  《时间去哪儿了》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在全国广泛引起了反响。

   D.  我终于想明白他为什么对我横眉冷对的原因了。

7.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恰当的是(    )

      不要以为“不能言而不言”是多容易的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社会上鸡毛蒜皮之事,             ,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暴其短。

   A.  议论纷纷,说个不停,往往引爆口舌之战

   B.  议论纷纷,往往说个不停,引爆口舌之战

   C.  往往议论纷纷,引爆口舌之战,说个不停

   D.  往往引爆口舌之战,议论纷纷,说个不停

8.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

   A.  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B.  唯有风可以肆无忌惮游刃有余地穿过荆棘和竹篱笆。

   C.  我国当代文坛涌现出许多80后作家,像韩寒、郭敬明等。

   D.  她依偎在母亲的身边,诉说着,轻轻地诉说着,深情地诉说着……

9.  下列对作家、作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和《项链》的作者国籍相同。

   B.  《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和《红高粱》的作者莫言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C.  《致大海》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都属于爱情诗。

   D.  《窦娥冤》和《威尼斯商人》都属于悲剧。

10.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的“六义”。

   B.   元杂剧角色中的“末”又称“花脸”,扮演的是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

   C.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用来陈述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D.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婵娟”代指月亮,“布衣”代指平民。

11.  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条据是便条和单据的总称。单据也是一种便条,但适用范围仅限于钱、财、物方面。

   B.  启事既可以写在纸上张贴出去,也可以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发布。

   C.  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用以表达主题和创意的语言文字部分。

   D.  简报又称“动态”“简讯”“工作通讯”“内部参考”等,是一种公开发行的小报。

12.   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饮  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A.  前六句以众草衬托青松,以连林衬托独树,突出表现了孤松卓然傲立的风姿。

   B.  “提壶”两句写诗人一边饮酒抚松,一边远望,把诗人与孤松直观地联系起来。

   C.  最后两句诗人慨叹自己难以挣脱世俗尘网的束缚,过着一种空虚无聊的生活。

   D.  诗中的青松象征着诗人不向权贵低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

二、(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自从地球上出现海洋,深海便处于黑暗、高压和低温之中,亘古不变。

与被阳光照耀到的海面完全不同,大海深处没有日夜和四季之分,有的只是永远的冰冷和漆黑。究其原因,是因为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很快被上层海水所吸收。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90-770纳米之间,其中波长为622-770纳为的红色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完全吸收。然后是597-622纳米的橙色光,577-597纳米的黄色光和492-577纳米的绿色光陆续消失。到了水深300米处,只剩下455-492纳米的蓝靛色光和390-455纳米的紫色光还依稀存在。继续向下,即使海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米处,紫色光也彻底消失。再往下就 在只有永远的黑暗了。

没有了光照,深海也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与此同时,北冰洋和南极周围冷冰冰的海水却源源不断地沉入深海。虽然墨西哥湾暖流流过深海,许多海底火山口和热泉也会带来不少温暖,但对于约占地球表面一半的深海而言,这些热量实在是杯水车薪。因此,全球的深海大都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1℃。

至于海底的压力,水深每增加10米,就增加0.96个大气压。马里亚那海沟深1.1万米,该处的压力接近1100个大气压,也就是说那里每平方厘米的压力超过1吨。即使在水深3000米处,压力也已经达到288千克/平方厘米。换句话说,所有存在于深海之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乍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

不过能揽瓷器活儿的,必有金刚钻。深海生物之所以能够悠然自得来去自由,一是因为其表皮或体膜渗透性良好,体内组织充满了水份,使体内外的压力平衡;二是因为其肌肉和纤维组织柔韧而富有弹性,抵消了强大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可以把刚性的金属破坏,却不能把橡胶板压碎,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依靠鱼鳔在水中浮沉的鱼类如果急速上升,会导致组织膨胀破裂乃至死亡。潜水员在水中如果上升过快则会得潜水病甚至氮中毒,所以他们必须进高压舱缓慢减压。然而同是温血哺乳动物的鲸却为何可以急速升潜自如?至今无人能对此给出合理解释。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是(    )

   A.  其中波长为622-770纳为的红色光在海面下不足百米处就被完全吸收。

   B.  继续向下,即使海水非常清澈,在水深不足600米处,紫色光也彻底消失。

   C.  因此,全球的深海大都冰冷刺骨,水温只有0-1℃。

   D.  没有了光照,深海也就失去了太阳的热量供给。

14.  下列对第2段中关于海水吸收可见光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  可见光的波长越长,照射进海里的距离越长。

   B.  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可见光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C.  深海海底,没有可见光。

   D.  在可见光中,红色光最先被海水完全吸收,紫色光最后消失。

15.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墨西哥湾暖流,海底火山口和热泉对深海水温的变化有显著影响。

   B.  所有存在于深海之中的物体或生物,都必须承受288千克/平方厘米的压力。

   C.  深海生物能来去自由,是因其身体特质既能使体内外的压力平衡,又能抵消强大压力。

   D.  由于深海压力巨大,人们至今没有弄清鲸为何可以急速升潜自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科学的头脑

   我们常常听见有人说,现今的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现今的世界不但让电灯、电话、轮船、火车、无线电、飞机--这些都是科学的发明--把我们的生活情形改变了,就是我们的一言一动,思想行为,也免不了受到科学的支配。换一句话说,做现今世界的人,必须有科学的头脑,不管你是科学家不是科学家。

怎样才可以养成科学的头脑呢?第一要注重事实。平常的人总是以耳为目,人云亦云。有科学头脑的人便不然,他必定要考查一件事情的实在。如古书说:“燕太子丹朝于秦,秦王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乌白头,马生角,乃得归。’当此之时,天地佑之,日为再中,天为雨粟,乌头白,马角生。”这一类的话,显非事实,若不加考查,信以为真,便是没有科学的头脑。现今社会上还有许多奇怪的传说,如鬼可以照相,孔子耶稣可以降乱,甚至义和拳的法术可以使炮不能伤身之类,只要拿事实来考查一下,便可以不攻自破。事实是科学的根基,注重事实,便是养成科学的头脑的第一条件。

第二要了解关系。天地间事物,总有一个因果的关系,不明白这个关系,要求无因之果,或是因果错误,便是迷信。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因果的关系是很明白的。不过在稍稍复杂的情形之下,我们就往往不明白关系的所在。譬如有了疾病,不请医生而求佑于神道;希望后嗣繁荣,不注重教育而乞灵于风水。殊不知神道与疾病,风水与后嗣的繁荣,都没有什么关系的。科学是寻出事物关系的学问,能事事求出一个真正的关系,便是养成科学的头脑的第二条件。

第三要精密正确。平常人叙述一件事情,最喜欢用“大概”、“差不多”一类的词语。有科学头脑的人,则必用一定的数字来代表确实的量度。问你现在是什么时候,你必须看一看表,说现在是十二点三十分—-如能说秒更好--不能说大概是十二点吧。问你的身长几何,你必须回答一公尺五十二公分--如能说点几更好--不能说大概一百五十二公分吧。正确是一步不能放松的。许多科学的发明,都是从细微的比较中得来。所以精密与正确,也是养成科学头脑的必要条件。

第四是力求透彻。凡做一件事,必须考虑周详;研究一种学问,必要寻根究底,这就是所谓透彻。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都是成功的蟊贼,更不能算科学的头脑。

以上四点,仅仅是个人日常生活上的几种习惯,平淡无奇的,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他们却是养成科学头脑的必要条件。从来大科学家研究科学,没有不是依赖它们而成功的。  

16.  文章第二段列举了一些反面事例进行论证,其目的是(    )

    A.  充分证明不注重事实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B.  说明中国古书上有很多不真实的记载

C.  说明现今社会存在着很多奇怪的传说

D.  充分证明注重事实对养成科学头脑有重要意义

17.  关于本文的写作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结构规整紧凑,思路条理清晰       B.  论证过程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

C.  语言雅俗结合,语气自然亲切       D.  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

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本文主要从具有科学头脑的必要性和必要条件两方面来论述。

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形象地说明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C.  与具有科学头脑的人相比,平常人不会用数字来说明事物。

D.  注重事实、了解关系、精密正确和力求透彻是科学家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本大题共四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高才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19.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衡少善属文        连缀,指写作     B.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曾经

  C.  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地征召         D.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眼睛

20.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虽才高于世         比              B.   因以讽谏          用

  C.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他,代指张衡    D.   十年乃成          就

21.  下列句子不是倒装句的是(    )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B.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张衡经常游玩,但因其天资聪颖,所以仍能通五经,贯六艺。

  B. 张衡文学、政治才能极高,又深得皇帝赏识,所以仕途很顺利。

  C. 张衡总是举止从容,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

  D. 张衡痛恨宦官专权,与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后遭到排挤。

               

23.  将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24.  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任选三句)(3分)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2)                    ,俟我于城隅。

   (3)落红不是无情物,                   。

   (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

   (5)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25.  某校团委计划在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组织全校团干部去儿童福利院开展“爱心陪伴”    

活动。请据此写一份通知,要求格式规范,内容简洁,有关内容可以虚拟。(4分)

26.  在语文课上,老师正组织同学们就“如何看待文言文学习”的问题展开讨论。郑磊同学认为,文言文远离现代生活,文字生涩难懂,缺乏现实意义,没有必要学习。课代表则不这样认为。请站在课代表的立场,发表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3分)

27.  在微博、微信里,很多人用图片配上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或看法。请从以下图片中任选一幅,并为其配上文字。要求符合图片传达的意思,不超过50字。(3分)

五、(本大题共五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2题。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 迅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气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

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帐!”那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的说。

“可不是吗……”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注] 本篇选自鲁迅的《野草》。头钱:旧社会提供场所的人向参与者抽取一定数额的钱,叫做头钱,也称“抽头”。侍候的人,有时也可从中分得若干。

28.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奴才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诉说了自己悲惨的生活处境。

29.  文章用象征和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奴才、聪明人和傻子三个截然不同的人物,表现了 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和国民性的深刻认识,这三个人对待奴才的悲惨生活分别抱有怎样          的态度?用简要的语句加以概括。

30.  文章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语言极富个性化。试从文中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

31.  “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和“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地回答他”两句中的“似的”能否去掉?为什么?

32.  文章的结尾似乎解决了奴才的问题,奴才也高兴起来。你认为这是一个结局吗?     

为什么?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CBABABDCBBDC
题号131415161718
答案DACDBC
题号19202122
答案DDAC
23.(2分)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 ,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

   [评分标准]译出大意得1分,译对“逾侈”得1分。

24.(3分)

(1)仲尼厄而作《春秋》        (2)静女其姝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雨打风吹去

(5)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文档

2020年山东春考语文模拟题

2020年山东春考语文模拟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溺爱亲昵匿名无法比拟B汲取觊觎社稷放荡不羁C痊愈鬈曲颧骨得鱼忘筌D纨绔挽回蜿蜒莞尔一笑2.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记忆中,王老师总是以独出新裁的方式,带领我们翱游于知识的海洋;闲暇时,她时而与我们谈笑风声,时而与我们语重心长。如今,我们虽已毕业多年,但王老师的谆谆教诲,一直铭刻在我心中。A.B.C.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昨天,微电影《无翼鸟》的点击量已经达到了10万次。阿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