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2运动的描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9:28
文档

1.2运动的描述

1.2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学过程一、
推荐度:
导读1.2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学过程一、
1.2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

一、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二、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

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三、参照物

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描述物体的运动,要确定一个标准,与这个标准比较,描述物体怎样运动。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人们把它叫做参照物。

学生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笔盒,推动课本使它沿桌面缓缓移动,让学生思考问题:

选取课桌作标准,笔盒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运动)

选取课本作标准,笔盒、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笔盒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

选取笔盒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课桌是运动的,课本是静止的)

讨论:描述物体的是运动和静止,与所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也不一样。

由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常用地面作参照物。

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

(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以行驶的火车作为参照物,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与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位置关系随作为参照物的火车的行驶而发生变化,觉得观察者所乘坐的火车发生了运动。)

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出的问题:

行人看路上行驶的汽车,通常是以路面或路边不动的建筑物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汽车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所以观察者就觉得汽车在运动;

车上的司机看乘客觉得他不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相对于汽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觉得乘客不动。

在行驶的汽车上看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观察者往往习惯于以汽车为参照物,相对于汽车,路边的行人和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与汽车的距离越来越大,所以,观察者就觉得行人和自行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四、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

2.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怎样选择参照物?

文档

1.2运动的描述

1.2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教学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学过程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