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沱河大桥
| 钢板围堰施工步骤及安全措施 |
复核:张怀超
上海先科桥梁隧道检测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2-9-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围堰施工应用于陈四楼线DK35+553沱河大桥桥墩加固。围堰施工我单位采用方案是:2号墩和5号墩因水位浅,所以我们采用土围堰;3号墩、4号墩因水位较深所以采用钢板围堰《围堰施工图》。围堰施工对桥面火车行驶无任何影响。
二、土带围堰施工工序:
1、围堰的顶宽在开挖基坑后应不小于3.5米,外侧坡度不陡于1:2,内侧坡度不陡于1:1。
技术措施:
1、测量放样,确定围堰需要填筑的位置。
2、土方填筑:用挖掘机清楚现场杂草及整平施工现场。对土袋围堰填土位置进行初步填筑。
3、堆码土袋:为了防止冲刷和渗水在桥墩基坑内外分别堆码两层土袋,土袋内装的填充物为:粘土或砂粘土。堆码自岸边向中间进行,河岸两侧对称施工。
4、开挖基坑:1号墩和6号墩采用挖掘机开挖(挖到与承台有10cm处再用人工挖至承台表面),2号墩、5号墩挖机挖到距承台1m位置时(用人工挖至承台表面)。3号墩,4号墩采用钢围堰,围堰里污泥利用抽泥机和高压水一直抽至承台(高压水冲不动的采用人工清理)。堆土在安全距离范围外面。开挖设置专人指挥并控制开挖深度,以满足施工要求为止。
5、排水:基坊四个角设置排水坑,先用四台8寸水泵将水抽干,少量渗水用4台2寸水泵排出,保证承台在干态下施工。
6、包筑施工。
7、拆除围堰:包柱施工完成后,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抵抗冲刷要求后,即可拆除围堰。拆除围堰时,用挖掘机由河内方向向河岸方向依次挖除,挖除时应开挖至原河床的位置,防止因开挖不到位而淤塞河流。
三、土带围堰安全措施:
1、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不经培训或无证者,不得进行上岗操作。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疲劳作业及酒后作业。
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关于施工进度和工期的要求。
其它要求:针对本技术交底实行三级交底制度,要落实到工班组。
采用施工图纸:设计院设计图纸
四、钢板围堰施工工序:
1、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钢板围堰加工;
2、采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3、墩台顶部安装受力支架;
4、安装钢板围堰:钢板围堰我们将其加工成L形,将其利用墩台顶部安装受力架慢慢从水里托运至3或4号墩承台位置,将两个L行钢板吊起并围住墩后焊接成一个整体,待焊接完成(钢板围堰加固完成)便将其慢慢(均匀沉降)放置水下直至水底污泥。
5、加固钢板围堰:钢板围堰里面加肋(竖向加槽钢,横向加工字钢)。
6、按照要求抽水,检测钢板围堰的密封性能;
7、开挖至设计高程
8、包柱施工;
9、钢板围堰拆除:将钢板围堰切割后直接用大型机械吊除(吊除时应注意墩帽、桥梁安全)
五、质量标准:
1、钢板桩插打和就位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2、钢板桩围堰刚度、强度及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3、钢板桩围堰桩尖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4、经过整修或焊接的钢板桩应作锁口通过试验。
5、钢板桩接长时,采取螺母接长,相邻钢板桩接头上下错开2m以上。
技术措施:
1、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定位测量→导线框安装→钢板桩吊装就位→插打钢板桩→围堰内清基→安装模板→墩台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模板→拔出钢板桩。
2、详细对钢板桩进行检查、丈量、分类、编号,且对其做通过试验。
3、进行定位测量,水中导框距岸边或已成墩(或施工便桥)较远者,用前方交会法定位。导框采用在工厂或现场分段制作,在平台上组装,固定在定位桩上。
4、将钢板桩运至指定位置,然后运用两个吊钩的吊起和放下,使钢
板桩成垂直状态,脱出小钩,移向安插位置,插入已就位的钢板桩锁口中。
5、围堰内清基:用人工进行开挖,射水配合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四台八寸水泵将水抽干。并在围堰对四个角设置排水坑用4台2寸水泵进行排水。
6、浇筑封底混凝土: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围堰内的水抽干后及时进行值筋及立模板的施工,尽快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30级,宽度为20m。
7、混凝土养护:采用洒水覆盖的方法进行养护。
8、拆除钢板围堰:拆除钢板围堰进行下一工作面施工直到施工完毕。
六、安全措施:
1、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不经培训或无证者,不得进行上岗操作。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施工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疲劳作业及酒后作业。
3、在围堰内作业,遇有洪水暴涨或漏水渗入不能控制时,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
4、设专人负责日常检查和养护工作,在使用索道时设专人给信号,避免人多时乱指挥,出现安全事故。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1、凡从事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凡不适宜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此项工作(如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等);严禁操作人员以绳索或起重机作为梯子上下,不应在未固定的脚手架上工作,不应在不稳定的结构上通
2、高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安全网,栏杆等安全设施,以防止工人、工具或物体、材料坠落。
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带安全用具,并且连接牢靠稳固。高空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精干,腰间系安全带,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
4、对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交底和安全培训。架子工、结构安装工等高空、悬空作业人员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高空操作时严禁高空抛物。
5、高空作业的设备、材料、小型机械应堆放平稳,不可堆放在临边附近,也不可妨碍通行,传递物料时不能抛掷。堆放牢靠,风吹不易滑落。
6、高空作业同其他作业交叉施工时必须有专人负责协调作业顺序,以防意外。
7、双层作业或靠近交通要道作业时,应设置隔离措施;夜间进行高处作时,必须有照明设备,楼梯空洞等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
8、高空作业附近有高压线时,保持安全有困难时,应先停用或采取可靠防护措施;高处作业区域的风力为六级(包括六级)以上时应停止工作。
9、高空作业所用的脚手架、扣件、吊篮等用具,必须经过技术鉴定检验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10、采用脚手架施工按要规范搭设脚手架,铺设好脚手板,高空支架应设附墙点,确保架子自身稳定、可靠。脚手架及爬架上均应栏杆,按要求堆载。
11、高空起重作业手势正确,信号清楚,禁止用钢丝绳吊兜氧气、乙炔等危险品。
12、高空作业人员上下班要依次上下,不得拥挤。下班前需安排专人检查作业面是否留安全隐患,要关闭各电源及氧气、乙炔阀门,并清理现场。
13、非高空作业人员不得在高空作业区域内逗留、参观,以防止高空坠物伤人。
防汛安全保证措施
1、在调度室设防汛办,在汛期时负责每天与当地气象、水文等有关部门进行联系,获取有关气象、汛情等情报资料,作出科学的预测分析,为防洪、防汛工作的抉策、实施提供充分依据。合理安排工序,最大限度地减少汛期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2、对生活区、库房、电线路架设、变配电位置,物料机具摆放、现场道路等设施进行周密的安排布置,达到防洪、防塌滑坡、防雷击的要求。
3、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组成抗洪抢险队,配置必需的抢险器材和物资,警钟常鸣,常抓不懈,随时应急处理突发事件。
4、在雨季、汛期来临前,对施工现场的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支架、钢筋加工棚等进行重点加固,并做好防潮处理。
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关于施工进度和工期的要求。
其它要求:针对本技术交底实行三级交底制度,要落实到工班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