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9:48
文档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从选词、篇章连贯性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阐述两个译本各自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得失。标签:选词篇章连贯语言风格差异《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所创作的六部完整小说里最优秀的一部。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傲慢与偏见》,译林出版社,2007)。英国著名小说家
推荐度:
导读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从选词、篇章连贯性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阐述两个译本各自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得失。标签:选词篇章连贯语言风格差异《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所创作的六部完整小说里最优秀的一部。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傲慢与偏见》,译林出版社,2007)。英国著名小说家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

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从选词、篇章连贯性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阐述两个译本各自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得失。

标签:选词 篇章连贯 语言风格 差异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所创作的六部完整小说里最优秀的一部。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傲慢与偏见》,译林出版社,2007)。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将其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

作者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不论是伊丽莎白、达西这些值得肯定的人物,还是韦克汉姆、柯林斯这类遭到挖苦讽刺的人物,作者都写得真实动人。同时,奥斯丁凝练的语言和幽默讽刺的对话艺术,烘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市面上见到的有王科一、孙致礼、王晋华、罗良功、谢红等人的译本。其中相对较早并有较大影响力的是王科一(以下简称王)和孙致礼(以下简称孙)的中译本。笔者在研读这两个译本时,发现它们在选词、篇章连贯性、语言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一、选词方面

译者在翻译时,词汇的选择非常重要。选词不仅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应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1)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王: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孙致礼: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此句为Jane Austen《傲慢与偏见》里最为经典的一句话,作者运用反讽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婚姻观,同时也为文章的喜剧性埋下伏笔。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选择恰当的词汇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王译本中,译者加上了“凡是”一词,更加突出了原文的讽刺和夸张意味,同时又照应了“举世公认的真理”这一说法。对于文章中的fortune一词,王翻译为“财产”,孙译为通俗的“钱”;王译“需要”而孙译“要”。从文章的选词来讲,两者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不论是王译采用了双音节词还是孙译的单音节词,两者都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义。

(2)This is invitation enough. 

王:这句话足够鼓励她讲下去了。

孙:这句话足以逗引太太讲下去了。

班内特太太听说尼日斐花园被一位有钱的单身汉买下来,于是兴奋地跑来告诉丈夫,结果丈夫不予理睬。于是不耐烦起来。丈夫说了一句“既然你要说给我听,我听听也无妨”,这对于嫁女心切、每遇到一个“有钱的单身汉”便将其视为自己某位女儿的“合法财产”的班内特太太来讲,无疑是巨大的鼓舞。王用“鼓励”一词,孙采用“逗引”一词,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原文的意义。但我们认为,根据班内特特先生和太太的性格来判断,孙译“逗引”更为合适。因为班内特太太本身并不缺乏说话的勇气,只是先生不太感兴趣而已,因此,先生的一句话正好满足了太太谈话的欲望。因此,“逗引”极好地表现了太太的性格,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文章的内容。

二、篇章连贯性方面 

我们在译本时,应特别注意篇章的连贯和衔接。英语重形合,注重结构的严谨,在翻译时,应当在准确传达原文意义的前提下,尽量地再现原文的连贯性,实现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

(3)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wives of such a man may be 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rhood,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 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that he is considered as the rightful property of some of other their daughters.

王: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不完全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孙:这条真理还真够深入人心的,每逢这样的单身汉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的人家尽管对他的心思想法一无所知,却把他视为自己某一个女儿的合法财产。

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的意思是通过一个由however引导的主从复合句,同时so…that用在主句中使行文更加紧凑。在汉语译文中,王以“这样的单身汉”开头,并且使用连接词“虽然”“可是”“既然”“因此”来实现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连贯。而在孙的译文中,孙以“这条真理”开头,并使用“每逢”“尽管”“却”,达到了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连贯。

(4)Mr. Bennet was among the earliest of those who waited on Mr. Bingley. He had always intended to visit him,though to the last always assuring his wife that he should not go; and till the evening after the visit was paid,she had no knowledge of it.

王:班内特先生尽管在自己太太面前自始至终都说是不想去拜访彬格莱先生,事实上一直都打算去拜访他,而且还是跟第一批人一起去拜访他的。等到他去拜访过后,当天晚上太太才知道事情。

孙:贝内特是最先拜访宾利先生的人儿之一。本来,他早就打算去拜访他,可在太太面前却始终咬定不想去。直到拜访后的当天晚上,贝内特太太才知道实情。 

对照原文,显然孙的译法更为接近原文,而且与王的译法相比,更加简洁明了。孙依照原文行文,同时借用了汉语中“本来”“可”“直到……才”等连词,把班内特先生故意向太太隐瞒拜访彬格莱的意思表露无疑。

翻译不仅仅是语义的传达,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当考虑篇章、段落及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连贯,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更加明白流畅,再现原文的神韵。

三、语言风格方面

自国内出现翻译理论以来,关于风格的争论就从未停止。对风格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刘宓庆(1999)指出:“所谓风格主要指作家及不同流派的语言变异及总体风貌,及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高健(1995)则认为:“风格是一作品区别于其它作品的品性、气质、神情和风韵。”《傲慢与偏见》的突出特点是剧情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清丽流畅。尤其是作者善于用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得对话既鲜明生动又极富个性。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也应当注意语言的运用,把原文清丽流畅的风格表达出来。

(5)“They have none of them much to recommend them.”

王:她们没有哪一个值得夸奖的。

孙:她们哪一个也没有多少好称道的。

 上句是班内特太太在讨论自己哪个女儿会嫁给彬格莱时的谈话。从小说的语言风格及班内特先生古怪的性格来看,孙译更为口语化,符合原文的简洁明快的特点。

四、结束语

总的来讲,王、孙两种译本都力求在信息及风格方面传达原文的气势和精神。但是,我们认为,王科一的译本相对于孙致礼的译本来讲,无论是在选词、篇章连贯还是语言风格的传达方面,都要稍微逊色一些。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不仅要做到忠实于原文的内容,还应该忠实于原文的风格,做到形神兼备。

参考文献:

[1]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L[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高 健.翻译中的风格问题[J].外国语,1995,(3).

[3]杨自俭 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4]孙致礼.傲慢与偏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5]王科一.傲慢与偏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刘慧玲,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档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

从语言角度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的两个汉译本进行了比较,从选词、篇章连贯性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阐述两个译本各自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得失。标签:选词篇章连贯语言风格差异《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丁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所创作的六部完整小说里最优秀的一部。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认为:最近一百多年以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傲慢与偏见》,译林出版社,2007)。英国著名小说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