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武昌区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7:13
文档

武昌区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K-39Cl-35.5Mn-55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推荐度:
导读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K-39Cl-35.5Mn-55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K-39  Cl-35.5  Mn-55  Ag-108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如无答题卡黑色签字笔直接填在答题卷的表中)。

3.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世博会前期,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可作为混凝剂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B.世博停车场安装催化光解设施,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x反应生成无毒气体

C.世博会期间用“玉米塑料”餐盒替代传统塑料餐盒,是为了防止带来白色污染

D.倡导人们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放热和熵增加的反应,就更易自发进行

B.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中的阴、阳离子浓度都减小

C.对某可逆反应而言,其平衡常数K值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

D.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 mol/L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

3.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
AMgCl2溶液中加入浓氨水,出现白色沉淀

碱性:NH3·H2O > Mg(OH)2

B用pH试纸测得CH3COONH4溶液的pH=7

CH3COONH4不能水解

C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 

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几乎不存在氢键

D将SO2气体通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4.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

A.Na+的电子排布图:

B.Na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Na ] 3s1

C.钾原子的基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H2O电子式为: 

5.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ΔH=2×(-57.3) kJ/mol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 反应的ΔH=+2×283.0kJ/mol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6.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 Y(g) 2 Z(g)+a Q(g)。2 min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3 mol/(L·min)

7.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

C.加水稀释2倍后,醋酸溶液的pH变化程度大

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8.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剂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是

A.NH3·H2O         B.NaOH         C.Na2CO3            D.MgCO3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石灰水反应:HCO3- + Ca2+ + OH-=CaCO3↓ + H2O

B.鸡蛋壳在醋酸溶液中溶解有气泡产生:CaCO3+2H+=Ca2++H2O+CO2↑

C.电解CuSO4溶液:2Cu2+ + 2H2O     2Cu + O2↑+ 4H+

D.亚钠水溶液显碱性:NO2-+H2OHNO2+OH-

10.MOH强碱溶液和等体积、等浓度的HA弱酸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11.已知反应N2(g)+3H2(g) 2NH3(g);ΔH<0,向某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3充入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右图是某物理量(Y)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Y可以是

A.N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的压强      

D.H2的体积分数

12.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锌铜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C.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D.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纯铜作阳极

1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H2O、NH3、CH4分子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轨道类型  

B.P、S、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C.N、O、F电负性依次增大                            

D.Na、K、Rb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

14.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寒冷季节能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①HUr(尿酸)+H2OUr— (尿酸根离子)+H3O+;②Ur— (aq)+Na+ (aq)   NaUr(s)。下列对反应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ΔH<0                 B.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反应的ΔH>0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5.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

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

C.2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

16.已知某温度下AgCl(s)的溶度积常数Ksp=1×10-10。在该温度下,向50 mL 0.018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50 mL 0.02 mol/L的盐酸,生成沉淀(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gCl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沉淀生成后,溶液中Ag+的浓度1×10-5 mol/L

C.沉淀生成后,溶液的pH为2

D.沉淀生成后,溶液中NO3-的浓度1.8×10-2 mol/L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试题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本卷共6大题,共52分。

17.(8分)

现对0.1 mol/L的纯碱溶液进行相关研究。

(1)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                               。

 (2)由上测得纯碱溶液呈碱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对溶液进行分析,写出了以下四个关系式。请你判断:在正确的关系式后面打“”,在错误的后面写出正确的关系式。

    ① c()=   2[c()+c(HCO) ]:                                         ;

② c()+c(H+)=  2  c()+c(HCO)+c(OH-):                             ;

③ c(OH-)=    c(H+)+c(HCO) +c():                                  ;

④ c()>c()>c(OH-)>c(HCO) :                                   。

18.(10分)

有A、B、C、D、W五种元素。W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B原子最外层中有两个未成对的电子;C元素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生成一种盐;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能与B形成DB2、DB3常见化合物。根据以上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元素名称:A            。

(2)C元素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          ,分子中的化学键       (填“有”或“无”)极性,其分子为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比较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用元素符号表示),A、B、C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低                (用化学式表示)。

(4)写出D元素原子基态时的电子排布式                      ,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5)W元素+2价离子的水溶液呈现天蓝色,是该离子与水分子通过        键形成的            (填化学式)而显示出的颜色。

19.(8分)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研究和有效地开发新能源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 H2(g)+1/2O2(g) =H2O(g)  ΔH=-241.8 kJ/mol   

② C(s)+1/2O2(g) =CO(g)  ΔH=-110.5 kJ/moL  

则水煤气能源的制取原理:C(s)+H2O(g)=H2(g)+CO (g)  ΔH=       kJ/moL

(2)研究活化能对于能源技术的革新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请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① 图中反应的ΔH=             kJ/mol(用含有E1、E2代数式表示)。

②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 = H2O(g)  ΔH=-241.8 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

③ 图中虚线()与实线() 对于同一反应具有的意义:

                                                                      。

20.(8分)

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kJ/mol,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4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mol/(L·min)。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3)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 mol CO2和4 mol H2

(4)如果在相同的容器中事先充入1 mol CH3OH和1 mol H2O,为了使反应达到的化

学平衡和上述一样,则起始还需加入H2的物质的量为              。

21.(11分)

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和石墨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两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_______棒,乙池中的________棒。

②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

①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池中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属于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③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在乙池石墨电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乙池转移0.02 mol e-后停止实验,池中溶液体积是200 mL,则溶液混合匀后的pH=_______。

22.(7分)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的值。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得知: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2MnO4-+5H2C2O4+6H+    2Mn2++10CO2↑+8H2O。该组同学利用该反应原理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

① 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实验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待测草酸溶液体积(mL)

0.1000 mol/LKMnO4标准溶液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
第一次25.000.0010.02

第二次25.000.2211.32

第三次25.001.5611.54
请回答:

(1)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可以是                       。

(3)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

(4)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化学答题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
题号910111213141516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17.(8分)

(1)                                                                                                 。

 (2)                                                

(3)①                                              

②                                              

③                                              

④                                              

18.(10分)

(1)            

(2)                                             

(3)                                                    

(4)                                                    

(5)                                   

19.(8分)

(1)ΔH=       kJ/moL

(2)①ΔH=             kJ/mol

②              kJ/mol。

③                                                                                                。

20.(8分)

(1)v(H2)=              mol/(L·min)

(2)                              

(3)              

(4)              

21.(11分)

(1)①                            

②                                              

(2)①                                              

②                    

③                                              

④pH=_______

22.(7分)

(1)      

(2)                                                                 

(3)x=                  

(4)①                 

②                 

文档

武昌区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K-39Cl-35.5Mn-55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