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常见天气系统的高考题(2012—2014)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7:36
文档

关于常见天气系统的高考题(2012—2014)

(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4、气旋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答案】4、D5、B【解析】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而④发源于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选D。5、北太平洋地域形成副热带高气压,
推荐度:
导读(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4、气旋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答案】4、D5、B【解析】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而④发源于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选D。5、北太平洋地域形成副热带高气压,
(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

4、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答案】4、D 5、B

【解析】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而④发源于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选D。

5、北太平洋地域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受其影响,从高压流向低压,影响着气旋④的移动路径;而极地东风位于高纬度地区,北赤道暖流位于赤道附近,且对大气的运动影响最小,故选B。

(2014江苏卷地理)图3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答案】5、B 6、C

【解析】5、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内乙地位于蒙古国境内,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少,沙源丰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容易发生沙尘暴,故选B。

6、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气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地位于冷锋锋线钱,所以锋面过境时,M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时气温较低、风力增强、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气压升高,故答案选C。

(2014上海卷)(十)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读图,回答问题。

23.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答案】:A

【解析】: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势均力敌”,故选A.

24.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A. 阴雨连绵 B. 风和日丽 C. 晴雨无常 D. 暖锋

【答案】:B

【解析】:锋面雨的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在暖气团控制下,故天气晴朗,选B。

.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

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 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

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 D.局地气流下沉增温

【答案】4.D。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影响气候的非地带性因素”,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试题难度:中等偏难。

【解题思路】从题干文字信息有一个关键词“背风坡”,可见这是一个小尺度的,因背风坡焚风(干热风)效应导致的局地增温现象。

【知识拓展】虽然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但阿尔卑斯山北坡有来自于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湿润气流,降水量大,雪线低;南坡因阿尔卑斯山的山体走向及比利牛斯、亚平宁山脉对西风的阻挡,降水相对较少,雪线高。

 (2013高考题北京卷)图4 (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4(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答案】6.B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难。

【解题思路】根据等压线疏密情况判断,②比①的等压线密集,所以②比①的风速大,故A 选项错误;①接近高压中心,为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③为低压中心,为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故B项正确;读等压线数值,②比③气压高,故C选项错误;④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④比②的气温高,故D项错误。

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答案】7.A

【命题立意】本题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和“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试题难度:易。

【解题思路】锋面通过④地时应刮偏西风,从图中可以看出12点之前为偏西风,故A正确。

城市、人口等)

二、综合题

(2013高考题安徽卷).(21分)图12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11分)

【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 有高压中心 等压线稀疏 气压梯度小 中部偏北气压低 有低压中心 等压线密集 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命题立意】运用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考查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

考点定位:等压线判读  自然灾害的分类及成因

【解题思路】(1)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系上角度分别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2) 沙尘暴形成条件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物质源基础;不稳定的热力条件。另外前期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是沙尘暴形成的特殊的天气背景;地面冷锋的形成与发展等。 

(2012·江苏地理5)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题。 

16.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高压脊控制                B. 锋面活动 

C. 反气旋过境                D. 热带气旋影响 

【答案】:B

解析:春夏之交在我国华南地区会出现的降水多为锋面雨。选项中A、C天气系统控制一般不会出现降水,D选项中热带气旋常出现在夏秋季节。

(2012·海南地理)图6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7~19题。

17、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答案】A

【解析】大致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阿拉善高原,甲地因地制宜种植枣树,区域环境应该是干旱,所以枣树因耐旱,选A. 

18、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答案】D

 【解析】既然枣树耐旱,考虑到海拔在2000—3000米,应该是冬半年冷锋(寒潮)影响势力范围,就应该考虑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冻害。(内陆台风影响不到,降水较少,洪涝可能小),选D.

19、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答案】A

【解析】考查区域特点,考虑到甲地小枣品质优良:含糖量高,主要是光照强和气温日较差大,利用积累糖分而品质优良。选A. 

(2012·大纲全国卷)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20~21题。

20.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信息“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又根据图中的比例尺,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的西侧,通过绘制风向的方法:先绘制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且垂直等于线的气压梯度力,然后右偏,即可看出此时吹东南风。(即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东南侧,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垂直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偏,则可知甲地主要吹东南风。)

21.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答案】:C

【解析】30~48小时之间,甲地刚好位于图中低压槽中,故应该有降水天气,选择A错;又因为该地是长江流域,不可能有沙尘暴天气,选项D错;该处为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阴雨雪、降温天气现象,不可能出现暖锋或准静止锋引起的“连绵的阴雨天气”,选项B错;根据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可知,甲地在此期间处于低压(槽)控制,气流向中心辐合上升,夏初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甲地可能经历强对流降雨天气。

(2012·山东文综4、)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22题。

22.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本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由题目中“连续性降水”可知应该是暖锋降水而且靠近气旋中心的位置最易降水。故选③点。

(2012·新课标全国卷4、5)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23题。

23.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

【答案】:D

【解析】考查流域暴雨与洪峰相关性,间接考查某天气系统过境时,流域水文特点的变化。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文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④地。 

文档

关于常见天气系统的高考题(2012—2014)

(2014年北京卷)图3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第4、5题。4、气旋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答案】4、D5、B【解析】4、①位于大西洋,不会影响南亚地区;②从西南向东北移动;③是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而④发源于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属于太平洋热带洋面,故选D。5、北太平洋地域形成副热带高气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