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行业、企业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日益更新,为了解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掌
握市场动态,全面推进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
转型。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项目建设小组深入市内外和省内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达到一定的
样本数,分析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职业岗位群,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规格定位,并以
此为基础,寻求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匹配的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伙伴,探讨校企合作模式,
同时为后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一、调研目的
(一)市场需求分析。
为了提高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使之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为行业、企业提供更多人
才,对相关研读的基础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走访多地,对数控加
工行业、企业、中、高职学校中有广泛影响力的典型企业和院校开展调研活动。
(二)明确专业定位。
调研行业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企业调研数据,调研兄弟院校开展数控加工技术相
关专业的办学方向与课程体系、实验实训环境建设等,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定位和制定数控技术
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培养。
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面向什么领域,从事
什么岗位,具备什么能力,要兼顾就业与升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岗位能力分析。
基于明确专业定位后,寻找与目标、规格定位匹配的合作伙伴,探讨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调研
市内外和省内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并达到一定的样本数,分析本专业相关岗位能力要求、岗
位工作流程。
二、调研对象
调研对象为企业、行业、院校、在校生、毕业生。
三、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围绕企业基本情况、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中职毕业生所需专业技能基本情况、中职
毕业生现就业岗位及工作部门要求、企业对学校职业素养及社会能力培养要求、企业岗位需求、中
职毕业生职业技能发展基本情况、中职毕业生就业经历、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工作任务、行业专
家、在校学生学习情况等,具体内容如下:
(1)调研工作岗位。
主要通过问卷的形式,调研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所涉及的工作岗位及
工作职责。
(2)调研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采访企业岗位人员、召集企'业专家座谈会、电话采访等多种形式,明确数控技术应
用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
(3)调研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岗位能力要求。
分析具备每一种技能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及内容,以及调研专家对掌握这些知识的有效学习方
法的建议。
(4)调研员工所需职业素质。
通过问卷、采访人事部门、企业主,了解企业对招聘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调查企业职业发展
较成功人士, 了解数控加工相关岗位人员所需职业核心素质。
(5)调研学生反馈意见。
通过与毕业学生、在校学生交流和问卷调查,了解对课程的学习情况,了解学校所教知识在企
业应用情况,了解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了解在校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
四、调研分析
围绕以下8个问题进行分析。
(1)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量?
(2)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主要行业?
(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
(4)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应主要岗位?
(5)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拥有以下哪些素质要求?
(6)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拥有以下哪些知识要求?
(7)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需拥有以下哪些能力要求?
(8)在校生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主要专业技能课程(钳工工艺与技能、CAD/CAM技术应用、
数控车、铳加工技能)的接受情况?
五、调研结论
(一)市场需求量大。
从调查情况来看,数控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是大的。数控专业人才也是本地区的紧缺人才,增强
智能制造办学方向,拓展机器人操作与运用的专业。设置本专业是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近年
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人才,受到了用人企业欢迎。做到了企业,学生,家
长满意。并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二)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面向机械制造领域,从事绘图、操作、检测等岗位工作,具备设
备操作、机床日常维护、CAD/CAM软件的应用、加工质量检测、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等能力和良
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兼顾就业与升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
技能型人才。
(三)企业十分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要求学生首先具备很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其次才是较强的技能,企业纷纷表示,没有良
好职业道德的学生,即使技术再好,企业也不会录用。
具体素质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初学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9.具有劳动意识、国防意识和健体意识。
1().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一定的艺术修养。
(四)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岗位知识和能力要求。
知识要求:具备识读与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
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
技能,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具体知识要求如下:
1.具备识读与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2.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
3.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具备解决本专业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具备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6.具备操作和使用普通机床(车床、铳床)的初步能力。
7.具备操作和使用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
8.具备基本的数控机床的维护能力。
9.能进行CAD/CAM软件的基本操作。
10.具备对机械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1.熟悉常用数控车床和数控铳床(加工中心)结构、种类,具备操作使用常用数控车床的初步
能力。
2.掌握数控车削和数控铳削(加工中心)加工的工艺分析与编程技术,达到数控车铳加工职业
技能等级和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的技能水平。
3.初步具备数控车床和数控铳床(加工中心)的维护能力。
4.掌握机械测量的基本知识。
5.掌握数控设备安装与调试的相关知识。
6.会操作常用数控设备,能进行数控设备的精度检测。
7.能够对常用零件进行测绘,达到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初级证书的技能水平。
六、调研运用
根据所调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整理,制定出数控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工作任务与职业卤位能力
分析表,以此为导向,分析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应获得的技能等级证书与所学主要课程,如下
表3、表4、表5。
表3:工作任务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
| 工作项目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 1 .识读图样 | 1.1.识读零件图 | 1.1.1 .看懂各种零件材料的符号表达 |
| 1.12能看懂图纸中文信息栏要求 | ||
| 1.1.3 .会使用CAD绘图 | ||
| 1.14能判断加工是否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 ||
| 1.14能读懂形位公差、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公差 | ||
| 1.1.5.能看懂第一视角图纸 | ||
| 1.2.识读装配图 | 121 .能读懂装配公差、配合要求 | |
| 122.能了解每个零件的装配位置 | ||
| 1.3.识读工艺图 | L3.L能看懂工艺图纸要求 | |
| 2.制定工艺与工 艺开发 | 2.1.审查图纸 | 2.1』能看懂三视图 |
| 2.1.2.能识别常用材料 | ||
| 2.2.制定加工工步 | 2.2.1.能根据图纸要求制定零件的加工步骤、流程 | |
| 2.2.2.能根据零件材料选用刀具和切削参数 | ||
| 2.2.3.了解机床的行程、载重等相关技术参数 | ||
| 2.24能根据零件形状选择夹具 | ||
| 2.3.优化加工工艺 | 2.3.1.能根据零件的加工质量调整加工工艺、切削参数 | |
| 2.3.2能判断加工过程合理性 | ||
| 3.选用及磨削刀 具 | 3.1.挑选合适刀具 | 3.1.1.能认识车削常用刀具 |
| 3.12能按工件的要求选择适合加工的刀具 | ||
| 3.2.磨制刀具 | 3.2.1能安全操作砂轮机 | |
| 3.22能根据刀具材料选择砂轮类型 | ||
| 3.2.3.能检测刀具是否合格 | ||
| 3.3.维护刀具 | 3.3.1.懂得刀具的正确摆放 | |
| 3.3.2.懂得刀柄、夹头的正确保养 | ||
| 3.3.3 ,懂得刀具的日常维护 |
| 化程序 | 4.1.手动编程 | 4.1.1 .能熟练操作车床或铳床数控系统 |
| 4.12能够识记程式指令代码 | ||
| 4.1.3.能够编写简单零件加工程序 | ||
| 4.14会使用简单宏程序 |
| 4.1.5.能够选用常用刀具在加工不同材料、不同产品精 度要求时的加工参数 | ||
| 4.1.6.能够判断刀具装夹长短与刚性 | ||
| 4.2.软件编程 | 4.2.1.会使用一种数控程序自动编程软件完成简单零件 的造型 | |
| 4.22会进行加工设置和机床后置处理 | ||
| 423能生成G代码 | ||
| 424会使用网络传输软件 | ||
| 5.操作数控车床 或铳床 | 5.1.工装夹具的选用、 工件装夹 | 5.1.1.能根据工艺安排正确选择工装夹具 |
| 5.12能安装、使用工装夹具 | ||
| 5.1.3.能判定工装、夹具是否合格 | ||
| 5.2装夹刀具及对刀 | 521.会安全装夹刀具 | |
| 5.22会使用机内对刀 | ||
| 5.2.3.会使用刀具补偿 | ||
| 5.3调整加工参数 | 5.3.1.熟悉机床加工代码、能看懂程序 | |
| 532.会修改加工参数 | ||
| 5.3.3.会调用程式 | ||
| 5.4加工操作 | 5.4.1.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 |
| 5.42会正确开、关车床或铳床 | ||
| 5.4.3.能正确手动输入程序 | ||
| 5.4.4.能正确调用加工程序 | ||
| 5.4.5.能加工出合格零件 | ||
| 5.4.6.能判断加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
| 6.检测零件 | 6.1.检测表面质量 | 6.1.L会判断工件外观不良 |
| 6.1.2.会判断工件表面粗糙度 | ||
| 6.2.选择测量工具 | 621.会看懂图样的精度要求 | |
| 622.能根据工件精度选用测量方法 | ||
| 623.能根据工件尺寸正确选择测量工具 | ||
| 63使用测量工具 | 6.3.1.能正确使用内径千分尺、千分表、卡尺、塞规、 螺纹规等常用量具 | |
| 6.32能保养测量工具 | ||
| 7.保养设备 | 7.1.设备点、定检 | 7.1.1.能看懂各种压力表 |
| 7.12能够正确定期加注润滑油、润滑脂 | ||
| 7.1.3.能完成设备日常清洁 | ||
| 7.2.记录日常情况 | 721.会填写日常情况表 | |
| 722.会填写设备工作日志 | ||
| 7.3.记录、反馈异常情 况 | 7.3.1.能描述异常情况 | |
| 7.32能及时反馈异常情况 |
| 序号 | 职业岗位 | 要求证书类型 | 等级 |
| 1 | 数控加工岗位 | 数控车铳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多轴数控加 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1+x初级 |
| 2 | 质量检测岗位 | ||
| 3 | 绘图设计岗位 | 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1+x初级 |
| 岗位名称 | 对接主要技能课程 | 对接主要理论课程 |
| 数控加工岗位 | 数控车、铳工技能训练 | 金属加工与实训 |
| 质量检测岗位 | 测绘技术 |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
| 绘图设计岗位 | CAD/CAM技术应用 |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 |
(一)优化培养模式
开展多途径校企合作,校企互动,共同参与。学校和企业互派专业能手,共同对学生的技能培
养进行有效指导,共同开展技术探讨和项目研究,以“识岗训练''、"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多个
时段、多种形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形成“分段践学”的培养模式。
(二)优化课程改革
课程中加强学生操作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与专业素养。课程中结合国内外行业发展
情况,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学习,如智能追溯、柔性显示等。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建立
教学资源库,让课程来源于企业,内容来源于生产任务和工作内容。
(三)优化师资结构
专业教师进行专兼结合,在培养专业负责人的过程中,要积极聘请兼职教师到校授课与实训指
导,每年又要选派专业教师企业实践与专业培训,了解企业的需求,学习企业新技术、新工艺。
(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高,不能简单的通过课堂教学完成,应该通过校外见习、教学实习、社会
调查等教室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高。要培养有较强纪律观念、事业心、责任
感、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使学生将来成为优秀的员工。
(五)不断改革创新
科技进步迅速,新兴技术不断涌现,除基础课程外,一些专业课程已经远远落后岗位需求,课
程设置对岗位需求变化的反应缓慢。加强机器人、3D打印等技术的学习和培养,应推动一线技能课
教师走出去,让他们首先能跟上岗位需求,并以此推动课程的合理设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