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 绍兴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
| 文献综述题目 | 关于绍兴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分析的文献综述 |
| 系 | 经贸系 |
| 专 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姓 名 | 赵超越 |
| 班 级 | 10090812 |
| 学 号 | 109082337 |
| 指导教师 | 李淑贞 |
纺织品出口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为中国创造贸易顺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解决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入WTO以后,中国纺织业更是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但是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出口量开始缩水,还要面对产业结构升级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不容乐观。因而通过对中国纺织业出口现 状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对策,对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及对策理论研究
研究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就要先行分析中国纺织品的贸易竞争力和中国纺织品的比较优势。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他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即“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双方均可节省劳动力,获得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
1.1中国纺织业的优势———比较优势明显
(1) 生产原料充裕。我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纤维资源和正在迅速发展中的化学纤维资源优势, 亚麻是我国的特色资源。我国的棉花产量占世界棉花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居世界首位, 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茧丝生产国, 蚕茧和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
(2) 劳动力成本低廉。虽然2000~2005年, 我国纺织行业人均工资增长了9.43%, 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纺织业相比, 我国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仍处于较低水平。纺织品企业劳工工资的巨大差距使得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拥有了重要的成本优势。
(3) 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我国纺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浙、粤、苏三省。据统计,这三省的纺织工业总值、出口总额、利润总额占全国的百分之五十多。2002年12月,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确定了10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29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的产业集群试点单位。2003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又确定了9个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县)和17个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城(镇) ,浙、粤、苏三省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我国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于上述的比较优势,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加之产业集群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使我国在纺织品出口方面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二、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加深,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贸易越来越频繁,纺织品出口又是中国的重要产业,提高中国纺织品出口竞争力对中国对外贸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在纺织品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从而指明了中国纺织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同其他经济体进行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纺织品出口量减小,出口难度加大
中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国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实施了贸易壁垒或者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还未完全退去,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大大降低。
杨帆 《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中写道:在我国纺织品服装产品遭遇的新型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社会壁垒和特保措施是最主要的形式,它们表现出以下发展特点:首先,这些措施以保护消费者,保护劳工权益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出现,成为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社会心理的一种延伸;其次,这些措施都是以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形式出现,进而加深了这些措施运用的合理性;再者,这些措施往往易于被一国贸易管理当局滥用,形成贸易壁垒,从而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其中,通过对设置配额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表明,二者的存在不仅给进口国带来福利损失,同时,也阻碍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发展,了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量,直接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探讨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实施对进口国产生的影响,进而以此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频频遭到非关税壁垒阻碍的今天,以设置非关税壁垒的方式获得国际贸易中应有的贸易得益是值得我国借鉴的。通过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原因发现,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纺织品服装贸易的出口市场相对集中,长期的贸易顺差,我国欠缺对外贸条款认识的熟悉程度,纺织品服装企业生产技术以及设备的落后,产品品牌附加值不高,缺乏生产创新能力等等,都从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风险。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大国国家利益的驱使,则成为本文探讨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遭遇新型非关税壁垒的国际原因。
2.中国纺织品出口受限于国际经济环境
中国纺织品出口在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额中的总体趋势是增大的,且世界排名一直领先排名第二,落后于欧盟。由于中国加入了WTO世贸组织,欧美等国取消了进口配额大大促进了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出口力度。
田强宝《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除了贸易自由化浪潮外,还有一种浪潮的发展引人注目,即环境保护浪潮。我国加入 WTO 后,关税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逐渐弱化,而绿色贸易壁垒却成为发达国家借以设置贸易障碍的常用形式。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加入 WTO 后遇到的最严重的贸易壁垒问题之一。纺织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很高的行业。我国纺织品出口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近一段时间我国纺织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减弱,出口数量和出口额的增长趋缓,产品积压使许多纺织品出口企业陷入了困境。
三、中国提高纺织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的研究
1.提升纺织品附加值
陈建忠在其作《江苏纺织品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中提到了,江苏纺织品出口企业应尽快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提升出口产品档次,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本省中小企业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走差别化、特色化道路,在不断细分的纺织品中找准定位,走出过去“跑量为主、低价竞销”的恶性循环。鼓励加工贸易向深加工、高增值方向发展,提高制成品比例,能够适当提价,增加附加值。努力开发自主品牌,并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企业应对最有效的是通过环境管理系列标志 IS014000 认证,在纺织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打造自己产品的高品质,增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行市场多元化和贸易方式多元化战略
吴钧在《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提到推行市场多元化和贸易方式多元化战略。我国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这加剧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风险。应在巩固原有主要出口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东欧、南美、中东、南亚、中亚甚至非洲等纺织品出口市场,创建出口市场新格局。我国企业还可以通过建设多元化贸易方式来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如选择一些劳动力价格比较低廉且原材料比较充足的第三国投资设厂,从原来仅仅依靠产品出口转变为以投资设厂、产品出口和技术输出并重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第三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合理规避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
四、总结与启示
长期以来,纺织品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纺织品出口现状有了非常丰富的研究,用了李嘉图比较优势来说明中国具有纺织品生产和销售的比较优势,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现状,并且指明了存在的问题,为中国提高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提出了有力的建议。在中国纺织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矛盾也日益加剧,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强大的竞争力不仅对发达国家而且也对一些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发展中国家构成强大的压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市场会采取一些如特殊保护条款、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壁垒和社会责任标准等更为严厉的进口措施、这将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针对这些突出问题,要适应后配额时代贸易环境的变化,维持中国纺织品贸易的持续发展,无论是、纺织行业,还是纺织生产、出口企业,都应该的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2]杨帆.新型非关税壁垒与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 [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田强宝.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7.
[4]陈建忠.江苏纺织品出口对江苏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
社,2013.
[5]李一文,吴建功.加入WTO 以来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J].当代经济,2008.3(2):21-23.
[6]赵维锋,应志方.后配额时代浙江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探析[J].科技创业刊,2006(8) :121-123.
[7]范桂玉.我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5-8.
[8]冯飞.入世后过渡期我国重点产业竞争力评价[J].新浪财经,2005(3):16-18.
[9]赫佳.中国纺织业出口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2012(1):61-65.
[10]钱江.“后配额”时代纺织品出口遭遇新困难[J].浙江经济,2006(09):36-38.
[11]赵彦云.首都国际竞争力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J].新浪财经,2003(1):71-76.
[12]任晓丽.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
[13]韩真姬.韩国服装业出口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4]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统计年鉴.[D].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4.
[15]倪鹏飞.2005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D].北京:清华大学,2007.
[16]吴钧.入世十年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分析[D].浙江:浙江大学,2013.
[17]金毓.纺织品出口与绍兴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财贸研究 [D].北京:北京大学,2009
[18]葛平怡.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2.
[19]Michael E.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0]Dvid Barboza. Textile Industry Seeks Trade Limits on Chinese[J].NY Times,2003,(6):30-32.
[21]Abbas J.Ali How to manag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 [C].New York:,1992.77- 85.
[22]Dvid Barboza, Textile Industry Seeks Trade Limits on Chinese[N]. New York Times,2003.
[23]Anna Comino, A Dragon in Cheap Clothing: What Lessons can be Learned from the
EU–China Textile Dispute[D].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