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沟通架起心桥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45:57
文档

沟通架起心桥

沟通架起心桥——初中生亲子沟通心理活动课设计【辅导理念】七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期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再完全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因而难免与父母对立冲突。面对冲突,他们缺乏的策略,很多父母面对许多突发问题,常常没有积极应对的策略。因此,有必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孩子和父母进行沟通,找到融洽相处的策略。本课运用团体动力学的辅导理念,以亲子个体感悟为经,以团体互助活动为纬,构建了经纬交互的动态心理辅导课堂。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课,按照四个阶段展开,即团体热身—团体转换—团体行动—团体结
推荐度:
导读沟通架起心桥——初中生亲子沟通心理活动课设计【辅导理念】七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期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再完全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因而难免与父母对立冲突。面对冲突,他们缺乏的策略,很多父母面对许多突发问题,常常没有积极应对的策略。因此,有必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孩子和父母进行沟通,找到融洽相处的策略。本课运用团体动力学的辅导理念,以亲子个体感悟为经,以团体互助活动为纬,构建了经纬交互的动态心理辅导课堂。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课,按照四个阶段展开,即团体热身—团体转换—团体行动—团体结
沟通架起心桥

——初中生亲子沟通心理活动课设计

【辅导理念】

七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期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再完全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因而难免与父母对立冲突。面对冲突,他们缺乏的策略,很多父母面对许多突发问题,常常没有积极应对的策略。因此,有必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孩子和父母进行沟通,找到融洽相处的策略。本课运用团体动力学的辅导理念,以亲子个体感悟为经,以团体互助活动为纬,构建了经纬交互的动态心理辅导课堂。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课,按照四个阶段展开,即团体热身—团体转换—团体行动—团体结束。

【辅导目标】

1.让学生理解与父母产生“代沟”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并与父母产生了观念上的差异。

2.让家长明确伴随年龄的增长,孩子对尊重和爱的需要更加强烈,自己的教育方式应做出及时调整。

【辅导重点】

1.在互动活动和沟通交流中让父母与孩子做出积极内归因,明白亲子关系需要用心呵护。

2.在感悟与体验中找到亲子沟通的有效策略。

【辅导对象】

七年级学生及家长

【辅导过程】

一、团体热身——放松激趣

师:各位同学,各位家长,欢迎你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工作坊。各位家长,今天你们和孩子一起来上课有什么样的感受……(采访两位家长)。各位同学,爸爸妈妈坐在你们身边你们的心情如何……(采访两名学生)。现在,请大家忘记自己的角色、忘记自己的年龄,我们大家都是朋友,父母和孩子更是最亲密的朋友。那么,每个家庭的小朋友请你用最喜欢的方式邀请你的大朋友参与下面的小活动。

游戏“我做你猜”规则:

1.两人参与活动,一人做动作,一人猜词语。

2.做动作者面对投影,猜词者背对投影,可以发出声音,但不能说出词语中任何一个字。

3.每组游戏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内猜出词语最多的两个人获胜。

亲子活动。

师:活动结束了,恭喜获胜组,当然猜出词语少的组也不要气馁,最主要的是我们从活动中获得了快乐!快乐的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信息在单位时间内传递得更加快速和有效?

家长和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大家说的真好,没错,通过双方积极的思考、准确的判断,以及语言、动作的形象表述,信息才能传递的更快更有效。这就是活动的目的所在,它告诉我们双向沟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喜悦和心灵的共鸣。那么,接下来请各位朋友回归到家庭生活中,想一想平时的起居生活中你们是怎样沟通的?

二、团体转换——换位共情

师:同学们,今天明明同学的家长没来参加我们的活动,老师和明明都努力地邀请过他的爸爸妈妈,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来。下面明明想用心理剧的形式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希望大家能帮助他分析一下原因,帮他打开心结。

心理剧:放学路上,明明拿着成绩单暗下决心,这次月考准备的不充分,下次一定努力。推开家门,“爸,明天要开家长会了,这次家长会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参与一个活动,不公布成绩,您和我妈谁去?”爸爸看了一眼成绩单,一通犀利的批评“怎么小刚都排在你前面了?比起小时候,你真是越大越不听话,让你好好复习你不听,打游戏废寝忘食、写作业不认真,……下次月考成绩再下降,就别进家门!”明明夺门而出。

师:请大家帮助明明思考一下,亲子双方分别有什么感受?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学生发言。(教师表示理解、感同身受。同时,将学生提到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板书:如难受、委屈等)。

师:孩子们,你们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我看到好多爸爸妈妈皱起了眉头,你们想听听他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吗?

家长发言。(教师表示理解、充分共情。同时,将家长提到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板书:如恨铁不成钢、担心、着急等)

师小结:大家讨论的非常热烈,看来不仅仅是明明身上存在这样的困惑,好多家庭也曾经或正在经历这样的烦恼。成长是会伴随烦恼的,孩子渐渐长大,他们开始形成对是非的判断,而长期以来的沟通方式在这个时期就显得单一而失去效力,所以,寻找有效的沟通策略,才是亲子关系承受住各种考验的前提。

三、团体行动——内归因探法

师:今天大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这令我特别感动。这正是我们心理健康课所追求的。当然,我更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现在请家长和孩子们分别组成一组,请大家讨论下面的问题。(由于家长与孩子的认知水平不同,故讨论分组进行)。

家长组讨论的问题:当孩子的种种行为让自己不满时,该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而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发言。

师小结: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教育孩子的方式也需要伴随成长而变化。心理学家总结,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合理情绪疗法:简单的举一个例子:目前的困境是“因为他们对我挑剔,所以我不开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将这个困境转换成“他人对我挑剔,我仍然开心,因为……”,这样自己去寻找原因,比如“他人还没有真正了解我,日久见人心”、“他人挑剔我是他人的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等等。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也要学会用这样的方式规劝自己,因为毕竟我们对孩子做的一切都是出于“爱”,这种爱有的时候也需要妥协和让步。

孩子组讨论的问题:请从学习、仪表、社交、卫生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如何做才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生发言。

师小结:1.学习方面:“赶前不赶后”。树立自己的学习榜样。学习内容主动完成,再进行其他活动,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父母想批评也会觉得底气不足。2.仪表方面:父母干涉最激烈的大概是你裙子的长度、奇装异服或你的长头发。你可以把跟你打扮差不多的同学带回家,让父母相信“超短裙”或“长头发”不止你一个,很普遍。3.社交方面:社交本是你的自由。但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保护人。所以,随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他们自然会放心。4.卫生方面:起床叠被,保持房间整洁,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让他们看见,更不要让他们插手打扫你的房间。适当的时候,来个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遍,也捎带打扫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四、团体结束——践行升华

师: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这节课大家都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了解了彼此的心理需要,大家共同走过了一段心路历程,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我们都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那份责任,我们要用尊重、平等、爱来呵护属于我们的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最后请大家仍然用沟通架起心桥。

“走过独木桥”活动规则: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独木桥的一头,桥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宽度,请双方相向而行,相遇时通过积极的沟通,想出有效的办法,最终交换彼此的位置。

想出办法的家庭尝试过桥活动。

师总结:希望所有的朋友记住过桥的瞬间,生活中无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需要提携和关爱,未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矛盾,记住,沟通会让我们架起心桥!

【专家点评】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目标明、思路清、效果佳。这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活动的选择与设计都是为目标服务的。

第一环节:团体热身。团体动力的形成是有一定过程的,“我做你猜”活动,选择了亲子熟知的生活细节,如“洗衣服”、“吃面条”、“拖地板”等,让家长和孩子在做与猜的过程中抛弃了紧张情绪,打开心扉。自然实现了以亲子感悟为经的第一个层次“放松激趣”。

第二环节:团体转换。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亲子沟通必然存在满意与不满意之分,因此,教师将团体动力引导到分享经验和寻求帮助的情境中来,打破让所有人必须直面问题的传统。在心理剧或者沟通与交流中去实现以亲子感悟为经的第二个层次“换位共情”。

第三环节:团体行动。根据家长与孩子的年龄特点,分组探讨亲子沟通策略,教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的介绍,引导家长调整认知,既增加了家长的心理学知识,又打开家长思路,教育孩子要寻找科学的方法;孩子则从内归因加以引导,这样各司其职的深入探讨,目的在于趋近以亲子感悟为经的第三个层次“内归因探法”。

第四环节:团体结束。目的在于给亲子留下难忘的记忆,当面临新矛盾时,希望他们能记住彼此心心相系、共度难关那一刻。用寄希望于实践的方式实现以亲子感悟为经的第四个层次“践行升华”。本课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一个心灵洗礼的过程,轻松氛围中折射着沟通的技巧与智慧。

文档

沟通架起心桥

沟通架起心桥——初中生亲子沟通心理活动课设计【辅导理念】七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心理断乳期,他们开始期望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不再完全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因而难免与父母对立冲突。面对冲突,他们缺乏的策略,很多父母面对许多突发问题,常常没有积极应对的策略。因此,有必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孩子和父母进行沟通,找到融洽相处的策略。本课运用团体动力学的辅导理念,以亲子个体感悟为经,以团体互助活动为纬,构建了经纬交互的动态心理辅导课堂。50分钟的团体辅导活动课,按照四个阶段展开,即团体热身—团体转换—团体行动—团体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