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研究与开发的意义
“研究与开发”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0号
B、第12号
C、第13号
D、第14号
二、研究与开发的主要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中要求企业至少应关注的风险为(2分)
A、3个方面
B、4个方面
C、5个方面
D、6个方面
三、控制风险的主要措施(2)
重大研究项目立项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决策(2分)
A、对
B、错
三、控制风险的主要措施(3)
企业应强制与核心研究人员签订严格的符合企业最高利益要求的保密协议(2分)
A、对
B、错
下列不属于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中的会计控制范围的是(2分)
A、对研究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论证
B、对研究项目的保密控制
C、确认与计量研究支出
D、及时披露研究项目的预算执行信息
第二讲 第11号---工程项目
一、工程项目及其主要流程
“工程项目”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0号
B、第11号
C、第12号
D、第13号
工程项目的业务流程通常包括立项、招标、造价、建设及验收等(2分)
A、对
B、错
二、工程项目的主要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中要求企业至少应关注的风险为(2分)
A、3个方面
B、4个方面
C、5个方面
D、6个方面
三、控制项目风险的主要措施(2)
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参与项目决策(2分)
A、对
B、错
四、工程项目的会计控制
下列关于“工程项目”的内控行为不正确的是(2分)
A、工程项目一般应当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
B、重大工程项目的立项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集体审议批准
C、企业不可以将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项目总承包单位
D、财会部门应参与对工程概预算的审核
第三讲 第12号---担保业务
一、担保业务的范围及控制目的
“担保业务”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0号
B、第11号
C、第12号
D、第13号
“担保业务”应用指引的内容一共包括(2分)
A、三章十五条
B、四章十七条
C、五章十
D、六章十九条
三、主要风险控制点及管控措施(1)
审核担保申请人提出的担保申请时不必重点关注的内容是(2分)
A、担保申请人是否属于可以提供担保的对象
B、担保申请人整体实力、经营状况、信用水平的情况
C、担保申请人申请资料的完备翔实情况
D、担保申请人政治关联与背景
三、主要风险控制点及管控措施(2)
上市公司的所有对外担保均应经股东大会批准(2分)
A、对
B、错
下列不属于“担保业务”指引明确的不得提供担保的情形的是(2分)
A、担保申请人与本企业已经发生过担保纠纷且仍未妥善解决的
B、担保申请人第一次向本企业提出担保要求的
C、担保申请人财务状况恶化且经营风险较大的
D、担保申请人因面临法律诉讼且可能承担较大赔偿责任的
三、主要风险控制点及管控措施(4)
财会部门应建立担保事项台账,详细记录担保对象、金额、期限、用于抵押和质押的物品或权利以及其他有关事项(2分)
A、对
B、错
三、主要风险控制点及管控措施(5)
下列关于“担保业务”的内控行为不正确的是(2分)
A、上市公司的所有对外担保通过董事会审议
B、流程控制是担保业务控制的重要方法之一
C、被担保人要求变更担保事项的,企业可从简调查评估与审批
D、财会部门应按规定合理确认与计量担保业务的预计负债和损失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中要求企业至少应关注的风险为(2分)
A、3个方面
B、4个方面
C、5个方面
D、6个方面
第四讲 第13号---业务外包
一、业务外包及主要控制内容
“外包业务”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1号
B、第12号
C、第13号
D、第14号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对外承接包揽业务活动的统称(2分)
A、对
B、错
二、至少应关注的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外包业务”中要求企业至少应关注的风险为(2分)
A、3个方面
B、4个方面
C、5个方面
D、6个方面
三、控制业务外包风险的方略(1)
按外包业务内控规范指引的要求不适合外包的业务是(2分)
A、重大外包业务
B、资信调查
C、核心业务
D、物业管理
三、控制业务外包风险的方略(2)
下列“外包业务”内控行为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2分)
A、将部分资信调查业务外包
B、将物业管理业务外包
C、将核心性业务外包
D、将部分客户服务业务外包
第五讲 第14号---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与目的
“财务报告”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1号
B、第12号
C、第13号
D、第14号
“财务报告”应用指引的内容一共包括(2分)
A、三章十七条
B、四章二十条
C、五章二十二条
D、六章二十四条
二、财务报告的主要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要求至少应关注的风险为(2分)
A、3个方面
B、4个方面
C、5个方面
D、6个方面
三、如何控制编制风险(1)
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2分)
A、对
B、错
三、如何控制编制风险(2)
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季报的对外报送时限是季度结束后的(2分)
A、6天
B、1个月
C、2个月
D、4个月
四、如何控制的对外提供风险
企业编制完成的财务报告除应加盖公章外,还应由企业负责人、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名或盖章(2分)
A、对
B、错
五、如何控制使用风险
下列关于“财务报告”的内控行为正确的是(2分)
A、总会计师是财务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B、规定的有关人员在编制完成的财务报告中必须既签名又盖章
C、编制完成的财务报告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
D、只有上市公司编制的财务报告才应经注册会计师审计
下列不属于财务报告分析利用风险控制的举措的是(2分)
A、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
B、吸收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财务分析会议
C、在财务报告后附送审计报告
D、财务分析报告及时传递给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级
第六讲 第15号---全面预算
一、全面预算的意义与内容
“全面预算”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4号
B、第15号
C、第16号
D、第17号
“全面预算”应用指引的内容一共包括(2分)
A、三章十六条
B、四章十七条
C、五章十
D、六章十九条
三、控制全面预算风险的方略(1)
与健全预算管理要求不相匹配的举措是(2分)
A、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
B、将财务部门确定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机构
C、将各责任中心确定为全面预算的执行单位
D、将审计委员会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
三、控制全面预算风险的方略(2)
企业全面预算业务的基本流程一般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三个阶段(2分)
A、对
B、错
三、控制全面预算风险的方略(3)
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是(2分)
A、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
B、左右结合、自上而下,逐级分解
C、上下结合、各自为政、逐级分解
D、左右结合、自下而上,逐级平衡
三、控制全面预算风险的方略(4)
下列关于“全面预算”的内控行为不正确的是(2分)
A、预算管理工作机构一般设在财会部门
B、企业应当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C、预算编制阶段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下达等具体环节
D、企业应当在预算年度开始后的四个月内完成全面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
第七讲 第16号---合同管理
一、合同管理的内容与目的
合同管理从大的方面可以划分为合同订立阶段和合同履行阶段(2分)
A、对
B、错
“合同管理”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4号
B、第15号
C、第16号
D、第17号
二、合同管理的主要风险(1)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中要求企业至少应关注的风险为(2分)
A、3个方面
B、4个方面
C、5个方面
D、6个方面
三、控制合同风险的方略(3)
未按合同条款履约或应签订书面合同而未签订的,财会部门有权拒绝付款,但无向企业有关负责人报告义务(2分)
A、对
B、错
第八讲 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一、内部信息传递的意义
“内部信息传递”应用指引的内容一共包括(2分)
A、三章十二条
B、四章十五条
C、五章十七条
D、六章十
“内部信息传递”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5号
B、第16号
C、第17号
D、第18号
二、内部信息传递的主要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中要求企业至少应关注的风险为(2分)
A、3个方面
B、4个方面
C、5个方面
D、6个方面
三、控制风险的主要措施
为控制内部报告的使用风险,企业应定期对内部报告的形成与使用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关注内部报告的(2分)
A、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B、简洁性、及时性和稳健性
C、明晰性、及时性和谨慎性
D、安全性、重要性和及时性
内部信息要求传递通畅且及时,但也应设定不同信息的密级及传递范围,防范商业秘密的外泄(2分)
A、对
B、错
第九讲 第18号---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及其内容
“信息系统”应用指引的内容一共包括(2分)
A、三章十五条
B、四章十六条
C、五章十七条
D、六章十
“信息系统”属于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的(2分)
A、第15号
B、第16号
C、第17号
D、第18号
二、信息系统的主要风险
下列不属于企业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至少应当关注的风险是(2分)
A、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风险
B、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的风险
C、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漏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风险
D、内部报告系统缺失、功能不健全、内容不完整,可能影响生产经营有序运行的风险
三、控制信息系统风险的方略(2)
企业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设置操作日志功能,确保操作的可审计性(2分)
A、对
B、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