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习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50:17
文档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习题

小专题二:常见气体的制备1.下图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2.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B.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撤离水面,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破裂。该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
推荐度:
导读小专题二:常见气体的制备1.下图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2.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B.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撤离水面,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破裂。该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
小专题二:常见气体的制备

1.下图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A )

 

2.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

B.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撤离水面,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

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破裂。该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没有进行预热;

③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

④加热时试管口没加棉花;

⑤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就马上进行收集;

⑥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你认为该同学提出的原因可能正确的是(C)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4.小王利用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O2。你认为小王(C)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O2,因为O2能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O2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O2

5.下列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A )

A.石灰石和稀盐酸        B.石灰石和浓盐酸

C.碳酸钠和稀盐酸        D.石灰石和稀硫酸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固定仪器;③熄灭酒精灯;④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C)

A.煅烧石灰石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D.碳在氧气中燃烧

8.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和氯酸钾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它们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B.它们制取氧气的反应有两个需要加热,有一个在常温下即可进行

C.它们制取氧气时均需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它们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9.如图是实验室一些常见的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D)

A.甲装置既可以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

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

10.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B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可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代替石灰石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盐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11.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C)

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

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

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

12.若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氧气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目的是: 防止漏气而收集到不纯气体 。

(2)伸入发生装置里的导管不宜过长的原因是 防止气体不易排出 。

(3)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

(4)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5)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 使试管预热 。

(6)收集氧气的集气瓶应盖好 毛玻璃片 ,正放在实验桌上。

(7)实验结束后,若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导管 。

13.实验室常采用分解H2O2的水溶液(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

(1)写出用分解H2O2的水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2)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导管,b 集气瓶 。

②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C (填字母,下同);

A.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

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③如果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最好选用 排水集气法 收集;

④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 。

A.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

B.换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锥形瓶

14.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和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是长颈漏斗。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在装置A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粉末状大理石的原因是粉末状大理石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的速度太快,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装置A、B、C都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但装置C与前两者相比较,装置C的优势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乙酸钠固体和氢氧化钠固取甲烷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在实验室制取较纯净的甲烷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DF(填字母)。

(5)若用装置D制取氧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如果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填“a”或“b”)端导入。反应前后催化剂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大(“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15.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如下表:

制取氧气制取二氧化碳
(1)仪器 a的名称是 试管  

(2)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为:2KMnO4K2MnO4

+MnO2+O2↑

(3)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1)仪器 b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    CaCl2+H2O+CO2↑  

(3)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6.在某省中学化学创新实验调演中,设计了“氢氧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利用氢气与氧气的发生装置制取并储存纯净气体于气球中,A瓶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催化作用,B瓶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2)通过玻璃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管口处无火焰;

②关闭K1,打开K2,通入氢气,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

③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答案合理即可)。

17.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为①和②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 水槽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或C (填序号,下同),若要收集较干燥的二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D 。

(3)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做了如图G所示的实验: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4)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据此我们推测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质是 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

(5)实验室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时,装置B、C均可用作发生装置,相对于装置B来说,装置C具有 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的优点,图中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有 E或F (填序号)。

文档

人教版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制备习题

小专题二:常见气体的制备1.下图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2.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双手紧握试管B.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撤离水面,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3.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试管破裂。该同学认真分析后认为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