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1、狐狸和乌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
3.再朗读课文,思考: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4.让学生质疑问难。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②汇报
2.学习第2、3自然段。
①狐狸是怎样发现乌鸦的肉的?又是怎样想把肉弄到手的?请轻声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②谁愿意说一说思考的结果?
③哪句话写乌鸦心里高兴?找出来读一读。它高兴什么?
④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它想到了什么?是从哪句话上看出来的?
3.学习第4-7自然段。
①狐狸是怎样哄骗乌鸦的肉的?数数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说什么?
②指名读狐狸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问?
③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漂亮的话,使得乌鸦竟得意地唱起歌来?
④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结果。
四、感悟寓意,想象创新。
1.请说一说学习本课后的想法。
2.同学们,乌鸦被骗走肉后它会怎样想?你们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话?
3.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1、狐狸和乌鸦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能感受原奉承话常驻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3、会给简单的句子加上逗号。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正确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
教学难点:
1、能读出狐狸的不同语气;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2、抓关键词句体会,朗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二、读议课文2-3自然段
是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是围绕着一片肉而展开的。
1、出示图片:谁能看图说说乌鸦和狐狸对这片肉各有什么表现?(让生自由说)
2、文中哪几自然段就在写这幅图意?(2-3)自由读2-3自然段,想想分别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3、练习朗读。
三、精读4-7自然段
乌鸦想保住肉,而狐狸却想骗取这片肉,它们各有什么表现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家最想读的部分4-7自然段。
1、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习提纲学习讨论。
小组学习提纲
(1)读读4-7自然段,用“--”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反应。
(2)议一议,你对这只狐狸有什么看法,并说明理由。你对这只乌鸦又有什么看法呢?
(3)想想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话应该怎么读,并试着读一读。
2、集体反馈。
3、引出结果。正因为乌鸦爱听好话,所以它嘴里的肉就“掉”了下来,反被狐狸“叼”走了。(掉、叼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板书:掉 叼
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分角色朗读。
四、表演课本剧。
1、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三人,进行试演。
2、指名三人上台表演,其余当观众评议。
五、练习
A:1、加标点:
“您好( )亲爱的乌鸦( )”
“亲爱的乌鸦( )您的孩子好吗( )”
“您的羽毛真漂亮( )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唱几句吧( ) ”
2、自己再编三句狐狸讨好乌鸦的话。
B:只做第(1)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