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程项目 | 主持人 | ||
| 会议地点 | 会议时间 | ||
| 参加人员 | |||
| 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本合同段路堤墙施工即将开始,为规范施工和保证质量,现进行技术交底如下: 一、强制性技术要求: 1、测量放样恢复路基中线,精确测定挡土墙基底主轴线和起讫点两端的衔接是否顺适,测定的重要控制桩应有护桩,并至少由2~3组组成,以便相互核对,确保精度。 2、挡土墙基底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如基坑开挖达不到设计要求,必须进行换填增设砂砾、碎石垫层或其变更措施。挡土墙厚度、稳定性以及基底顺层岩稳定应进行必要的验算,随地质条件变化及时变更设计。 3、施工前作好地面排水工作,在松软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不宜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前发生土体坍塌,应采用跳槽开挖,分段砌筑的方法施工。 4、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面线可大致适顺,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矫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满足图纸要求。 5、墙基础直接置于天然地基上时,应先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同意后,方可开始砌筑。当有渗透水时,及时排除,以免基础在砂浆初凝前遭水侵害。 6、墙基础为软弱土层,不能保证图纸要求强度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加宽基础或其他措施,浸水或近河路基挡土墙基础的设置深度,必须符合图纸规定,且小于冲刷线0.5米。 7、当墙基础设置在岩石的横坡上时,清除表面风化层,并作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于2:1,台阶宽度不得小于0.5米。 8、沿墙长度方向地面有纵坡时,沿纵向按图纸要求作成台阶。 9、砌筑基础的第一层时,如基底为基岩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表面加以清洗、湿润,座浆砌筑。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须将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10、砌体应分层座浆砌筑,错缝砌筑,砌筑上层时,不应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砌体砌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沟缝。砂浆采用机械拌和,重量法控制配合比。 11、施工段的分段位置设在伸缩缝和沉降缝之处,在地质条件变化处,设置沉降缝,伸缩发缝沉降缝 同步考虑,各段水平缝应一致;分段砌筑时,相临段的高差不宜超过1.2m。 | |||
施工技术交底
| 工程项目 | 主持人 | ||
| 会议地点 | 会议时间 | ||
| 参加人员 | |||
| 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12、挡土墙与结构物连接在一起,施工时将结构物在挡土墙背后断开并设沉降缝,在结构物两侧适当位置设置沉降缝,结构物上方挡土墙有意砌筑成拱,及结构物和挡墙如发生变形也互不影响。 13、墙体的沉降缝、伸缩缝、防水层、泄水孔,均须符合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 14、挡土墙可视范围内均统一采用C25混凝土预制块进行砌筑,事先应根据长度和高度进行预制块层数及砌缝设计。 15、沟缝时应挂线统一沟缝,成缝与路基标高平行。 16、墙址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及时回填夯实,并作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墙背回填须待砂浆强度达到70%以上时进行,当墙背地面横坡陡于1:5时,先挖台阶,回填时逐层夯实,勿使墙身受到较大影响。 二、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作好地面排水工作,在松软地层或坡积层地段,基坑不得全段开挖,以免在挡土墙完工以前发生土体坍滑,必须采用跳槽开挖、及时分段砌筑的办法施工。 2、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基础与设计要求有出入,应根据情况上报监理调整设计。 3、挡土墙的底部、顶部和墙面外层,宜选用较整齐的大块石砌筑。 4、墙址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 5、挡墙应错缝砌筑。 6、墙背回填需待砂浆强度达70%以上方可进行,墙背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应逐层填筑,逐层夯实。夯实时应注意勿使墙身受较大冲击影响。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挖台阶,然后再回填。 7、石料、水泥砼或水泥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序及技术要求: 1、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2、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座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座浆砌筑。 | |||
施工技术交底
| 工程项目 | 主持人 | ||
| 会议地点 | 会议时间 | ||
| 参加人员 | |||
| 施工技术交底内容: 3、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按设计段落长度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宜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沉降缝要求铅垂贯通,缝宽一致,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4、各砌层应先砌外侧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露面砌块为砼预制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外露面镶面种类应符合设计规定。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砌体外露面预制块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5、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用小石子混凝土塞竖缝时,应以扁铁捣实。 6、砌筑上层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7、泄水孔在立面布置要求彼此间错,泄水孔的流水面要求有斜坡并不得由阻塞现象。 8、不得在已砌筑好的砌体上加工或过多堆放石料。 四、浆砌片石的技术要求 1、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2、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 3、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五、混凝土预制块的技术要求 砌筑前,应先计算层数,选好料,砌筑时应严格控制平面位置和高度。镶面石应一顺一丁排列,砌缝应横平竖直。砌缝宽度,当为粗料石时不应大于20mm,当为混凝土砌块时不应大于10mm;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mm,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宜有竖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