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 姓名
1.(2012江苏扬州)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 (A或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
2.(201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3.(2012四川眉山)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小祝感到皮肤比较凉,是因为酒精 , 热的缘故;
4.(2012湖北恩施州)(2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________
5.(2012吉林)如图5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 成水蒸气,又遇冷 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6.(2012吉林)根据图15所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 热,温度却保持在 ℃不变,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 态。
7.(2012黑龙江呼和浩特)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
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填物态变化名称 )
8.(2012湖南株洲)今年春季,徐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 )
9.(2012四川凉山)看图回答:上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 (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 ℃
10.(2012湖北襄阳)小宇同学用如图6—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6—乙所示。请你回答:
(1)图6—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6—乙中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3)图6—乙中 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
二、选择题
1.(2012四川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2.(2012四川宜宾)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
A.铁块变成铁水 B.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冒汗”
C.霜的形成 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
3.(2012贵州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 )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4.(2012四川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以下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天空中的雨滴下落到路面,形成了积水
B.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大量的盐
C.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铁链
D.为了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司机常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酒精
5.(2012四川)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C.水有少部分凝固 ( )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6.(2012湖北恩施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
7.(2012江西南昌)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 )
8.(2012南昌)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5所示,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得是( )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企鹅妈妈:不对,这么冷是因为没有热
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
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9.(2012河北)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汽”
10.(2012湖北黄冈)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T2一定是物质的熔点
D.T2可能是物质的沸点也可能是物质的熔点
11.(2012济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D.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12.(2012山东日照)“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汽化和液化 B.汽化和升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熔化 ( )
13.(2012东营)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4.(2012湖南娄底)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的是( )
15.(2012湖北咸宁) 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3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16.(2012哈尔滨)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17.(2012玉林)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冬天早晨地上的霜 秋天花叶上的露珠
C.江面弥漫的大雾 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18.(2012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 B.升华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
19.(2012沈阳)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2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20.(2012徐州)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A.液化 .沸腾 .凝固 .蒸发
21.(2012包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
B.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
C.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们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1.(2012山东日照)学校实验小组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中,根据测得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4所示的图象,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热温度 。
2.(2012湖北咸宁)小明同学用如图15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2012南宁)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96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_________A
图.(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有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98℃.(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不变(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液化形成的.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答案
一、填空:1 A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2、热胀冷缩 37.8、3、汽化 吸热
4、91、小水珠、5、汽化、液化、6、吸热、0、固液共存状态、7、熔化、8、液化、
9、A 80、10、92 DE EF
二、选择题、1、C、2、D、3、D、4、A、5、D、6、B、7、A、8、D、9、C、
10、D、11、B、12、C、13、B、14、D、15、C、16、B、17、A、18、B、19、D
20、D、21、C
三、实验探究题
1、0 吸 保持不变、
2、(1)晶体、固液共存状态、⑵ 98 低于
3(1)96;A;(2)98;(3)吸收;不变;
(4)液化.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