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 〕变量上进行的。
A. 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2、全国性常模,样本量要在〔 〕之间。
A.1000-2022 B. 2022-3000 C. 3000-4000 D. 4000-5000
3、区分度的取值范围介于〔 〕
A.-0.50~0.50 B.-1.00~1.00 C.-10.00~10.00 D.-15.00~15.00
4、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了3题,6岁组通过了2题,7岁组通过了1题,其智龄为〔 〕。
A. 4岁3个月 B.4岁6个月
C. 5岁 D.5岁2个月
5、信度的估量方法中,以下哪一种属于内部一致性效度
A、重测信度 B、分半信度 C、评分者信度 D、复本信度
6、某选择题的难度△值14,则该题难度值所对应的Z值为
A、0.25 B、-0.25 C、0.3 D-0.3
7、〔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常模团体 C.受测人群 D.样本
8、甲被试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测验中言语智商为102,操作智商为110。已知两个分数都是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的标准分数。假设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87和0.88,那么,甲被试的操作智商〔 〕于言语智商。
A.显著高 B. 不显著高 C. 等 D.低
9、在标准化心理测验中,测查了所要测验内容的技术指标是〔 〕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10、1916年出版的《斯坦福—比内量表》,第—次使用了〔 〕
A.智力水平 B.智力年龄 C.智力商数 D.离差智商
二、辨析题〔每题3分,共30分〕:
1、了解了测验的原始分数,就能对个人的测验结果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2、一个好的测验必须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较低的外表效度。
3、量表是具有确定距离和参照点的数字连续体。
4、T分数的平均值为50,标准差为15。
5、测量信度高是效度高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6、全部的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分数后,其原始的分布状态不变
7、首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卡特尔
8、常模团体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其常模团体的母体就是常模总体。
9、在能力倾向测验中常用的效标是等级评定。
10、成绩测验是测量某种知识、技能训练结果的测验,它属于典型行为测验。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工程难度
2、测验误差
3、常模参照实验
4、重测信度
5、区分度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1、已知16个人参加一次测验,在奇数和偶数题上得分情况如下,请估量该套测验的信度。
| 人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 奇数x | 32 | 40 | 42 | 28 | 35 | 30 | 41 | 28 | 32 | 34 | 26 | 34 | 36 | 25 | 40 | 41 |
| 偶数y | 31 | 39 | 45 | 30 | 40 | 29 | 39 | 30 | 32 | 30 | 30 | 40 | 36 | 26 | 40 | 42 |
五、简答题〔每题10,共30分〕:
1、心理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2、确定常模团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测验信度的种类及其使用条件。
答案:
一:1、B 2、B 3、B 4、C 5、B 6、A 7、B 8、B 9、B 10、C
二:
1、错。只有将原始分数转换成导出分数之后才能对测验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2、错。要求较高内容效度,但不同类型测验要求不同的外表效度,需要尽最大努力答复的要求具有较高外表效度,需要尽可能按自己实际情况答复的要求具有较低外表效度。
3、错误。量表是具有确定单位和参照点的数字连续体
4、错误,标准差为10。
5、对。因为测量的信度只受到随机误差或非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而测量效度会同时受到随机误差和系统测量误差的影响
6、对。因为全部的原始分数转换为便准分数都线性转换,所以分布状态不变
7、错。首先倡导测验运动的是高尔顿
8、错。常模团体的母体指常模样本。
9、错。在能力倾向测验中常用的效标是特别训练成绩。
10、错。最正确行为测验是以测量被试的最正确行为表现为目的。典型行为测验的目的不在测量被试能力的上下,而是测量其是否具备某种(或某些)典型行为。成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知识、技能的开展水平的测定,属于最正确行为测验,即要测量出被测者的最好水平。
三:
1、难度:题目的难易程度。
2、测量误差:在测量过程中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因素所产生的一种不精确或者不一致的现象或者效应。
3、常模参照实验:通过测试将被试个体的心理开展水平与某一特定群体的心里开展水平相比拟,从而确定被试个体心理开展水平在这一特定群体中的相对地位的测验。
4、重测信度:同一个测量工具在两个不同时间对同一组被试施测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5、区分度:指题目对被试特质差异的区分能力。
四:
1、算的奇数的方差S²x=30,偶数方差S²y=31.18,总的方差S²n=115.80
∴RX=2×〔1-〕
=0.94
2、第四题 16÷80=0.2
第八题 48÷80=0.6
五:
1、A、确定测验目的
B、制定编题方案
C、编辑测验工程
D、预测与工程分析
E、合成测验
F测验标准化
G鉴定测验
H编写测验说明书
2、A、总体小时,抽取总体;总体大时,抽取代表性样本。必须介绍一下总体。
B、对抽取的方法、过程、时间、地点、样本容量都应描述一下
C、常模团体必须是即时的、新的、尽量大。
3、
1 重测信度 2分
使用条件: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的个体心理特质在时间上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存在明显的联系效应和遗忘效应的,且在两次施测间隔期间不应该进行特意的训练和培训,以保证重测信度反映的是随机因素的影响效应
2 复本信度 2分
使用条件:要构造出两份或两份以上的平行测验,需要合理的时间安排,在测验时,测验者应尽量在测试结果汇报中,详尽的说明两次测试时间的间隔、测试顺序安排、测试过程中被试的有关测验经历等
3 内部一致性信度
A分半信度 2分
使用条件:通常是在测验只能测验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而且要求被试在两半得分平均数和方差相等
B库德—理查森信度 1分
使用条件:只要求测验对一批被试测试一次,且只能针对1、0记分题
C克龙Alpha系数 1分
使用条件:只要求测验对一批被试测试一次
4 评分者信度 2分
使用条件:一般在对主观题进行性都估量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