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四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6:32
文档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四章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反映的是现实的人的需求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观人生观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价值观体现着
推荐度:
导读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反映的是现实的人的需求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观人生观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价值观体现着
思想道德与法治

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

第一节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反映的是现实的人的需求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

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观 人生观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

●价值观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价值观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 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的阶级属性、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富强是促进社会进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标准的根本要求。

民主指的是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的自我身心的有机统一。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自由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是绝大多数人的、实质上的、真正的自由;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自由;是与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平等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平等,是实实在在的平等,是要人人人能够公平行使社会权利、履行社会义务、分享社会成果,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文化上共建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

公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爱国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敬业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本质上是由劳动的重要地位决定的。

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价值规范,是社会存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基石。

友善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友善都是公民应当积极倡导的基础性的价值理念。

3.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意义重大而深远。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导向。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

    建立共同的价值目标。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1.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超越以往一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借鉴了一切人类优秀文化的先进价值,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着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凝聚着中国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的实践经验。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独特优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关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博采众长 兼容并蓄 是中华文明的气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把纳海川的气度广泛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萃取精华、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世界视野、中国气派的价值观。人类是在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中不断进步的,不同时代的人们都提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价值理想。

2.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立场。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国党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    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在经济建设上,推进高质量发展,朝着全体人民的方向稳步迈进;在政治建设上,强调人民当家做主,体现人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人民是文化事业的主体,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在社会发展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3.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实可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也验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可信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而且能够成为真切、具体、广泛的现实。(最真实,最有用,最广泛)

●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的实质。“普世价值”在理论上的虚伪性。西方国家所谓的普世价值并非指人类道德评价 审美评价的普遍性或共性,而是特指资本主义价值观,推行的并不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还是特定的价值观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普世价值”在实践上的虚伪性。

●坚定价值观自信,要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运用马克思主义客观辩证地分析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实质,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价值共识。

第三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扣好人生的扣子

●自觉加强价值观的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于实处用力,做到知行合一,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

文档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第四章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一节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主要反映的是现实的人的需求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在人们的观念体系中并不是孤立的,它与世界观人生观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价值观体现着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