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深入打造和美课堂、践行和美教学法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营造美的教与学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体验学习的快乐,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一、理论学习提高认识1.集体培训每双周的周五下午是全体教师集体培训时间。学校领导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崂山区实验小学推行合作学习实施方案》,让老师们明确实施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带领教师学习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马兰的《合作学习》、刘玉静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等关于合作学习的专著。2.自主学习为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育理念,促进合作学习顺利推行,学校采取了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老师们利用课余时间,自主翻阅报刊、上网学习、研究专著、查阅资料等等,积极学习有关的合作学习的知识,并自觉撰写心得体会。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1.合理分组学校首先打破了课桌的摆放传统,将原有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变成每组6人成“一字型”排列。在组长的带领下,学生给自己的小组创意取名,编写响亮口号,增强组员的凝聚力。2.明确分工组内要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要担任特定的角色。为提高小组成员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定期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班级还定期要进行合作角色互换,实现合理分工,增进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三、立足校本行动研究1.组内研究各教研组结合本组实际及学科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定研究的内容和研讨形式,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指明了方向。隔周一次的组内研讨,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数学组采取了带课研讨的方式,主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综合组教师针对教材编写比较简略的特点,确定从挖掘合作学习内容入手进行研究。组内研究,克服了推行合作学习中的困难,有效推进了合作学习活动。2.专题研讨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如何解决学生上课纪律较乱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等。为了解决这些困惑,学校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学校先后进行了“走进合作我的困惑”“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进行有效评价”“我的模式我的课”“浸润模式,生本课堂”等专题研讨,老师们一起分享合作学习实践中取得的经验,一起研究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大家在实践、研究和反思中不断得到提升。3.专家引领为提高合作学习研究的实效性,学校定期聘请青岛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专家到校指导。专家与课题组老师一起观摩展示课,深入到各个合作学习小组中,对同学们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结合课例探讨小组合作学习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专家的引领,使老师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指导组员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等等,为我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提供了助力。4.课堂历练为提高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学校开展了一系列课例研究。如自荐课、教研课、接力课、师徒同课、名师课堂、带题授课等等,老师们在合作学习研究中不断历练成长。语文组的林伟老师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的执教中,有效地选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点,课堂上学生的小组合作恰到好处、富有实效。英语组刘琳琳老师能够在文本学习中,通过创设情境,恰当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寓教于乐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综合组朱媛媛老师的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她执教的《城市的名片》一课,引领组员之间的有效合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数学组杨安平老师执教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课,通过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生成。教师在课堂历练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四、收获的喜悦1.提炼教学模式为使合作学习走向深入,学校在行动研究中逐渐提炼出和美教学法“四环节十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明确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学期各个教研组根据学校和美教学的基本模式,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逐渐提炼出各学科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实践。教学模式明确了各学科的教学环节,同时详细阐述了各环节中的具体做法,为老师们实行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激活课堂教学学校在推广教学基本模式的同时,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突破点的课堂教学被激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高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个人的思维在集体智慧中得到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幸福。近年来,学校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常态的教学方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呈现灵动之美,教学质量也在全面提升。我们将一路前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让小组合作学习奇葩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