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6:39
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课题《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2.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1、
推荐度:
导读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课题《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2.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课题《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

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

2.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预习

1、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8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

2、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9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音。

(2)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9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言故事。

3、词语运用

根据两组词语特点,尝试再各写两个。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一个单元的学习又接近尾声了,今天我们要进入到“语文园地二”中,去聊聊天、做做题、写写字、记记词。(板书:语文园地二)

二、交流平台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都蕴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板书:了解寓言故事)

1. 课件出示:“许多寓言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乌鸦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长》……这些故事我读完之后就不会忘。”

(1)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对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不仅仅局限这几个故事,你还可以结合你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说一说。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相机出示预设的回答)

预设:《乌鸦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乌鸦,因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会想办法解决。

预设:《狐假虎威》中,我最讨厌的是狐狸,因为它太狡猾了,竟然连老虎都要骗。

预设:《揠苗助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种田人,因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违背禾苗成长规律的事。

2.课件出示:“寓言故事里蕴含着道理。读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本单元还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1)《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

(2)《美丽的鹿角》告诉我们:并不是美丽的东西就一定是有用的东西,难看的东西有时比美丽的东西更有用。

(3)读了《池子与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劳的人,奋斗不息,才华才可以更好的显现,懒惰只会把才华磨平。

3.课件出示:“读了寓言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读了寓言,让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组内交流,然后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1)比如,读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不劳而获,每日蓬头垢面,沿街乞讨。

(2)读了《池子与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样,创造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4.教师小结:学习寓言,可以使我们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还教育我们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词句段运用

(一)词语仿写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1.    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2.说一说,这两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加以明确:

第一组词语的前面两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是“不”。属于AABC格式。

第二组词语是“无……无……”式的。属于ABAC格式。

3.仿照例词写词语。(出示课件)

像第一组这样的词语还有:   ______   _______

依依不舍  滔滔不绝 孜孜不倦……

像第二组这样“无……无……”式词语有:

无牵无挂 无声无息 无时无刻 无形无色……

(二)句子仿写。

课件出示两个例句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说一说这两句子,都抓住了小鹿和人物的什么方面写的?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第一句,加点的词语是“噘起嘴、皱起眉头”是分别写了小鹿的的动作和神态。

第二句加点的词语“高兴地叫起来”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写的。

(相机板书: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3.照样子,给要求补充填空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态、动作的词语。

生自行在书上完成填空,再全班交流。

相机出示预设:

他攥起拳头,大声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

“这次我终于可以好好地玩儿了!”姐姐手舞足蹈,兴奋地说。

3、出示一个课外的填空题,让学生口头表达。

四、书写提示

(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

1.提前预习:

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8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

2、检查自学

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

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

最——“日”字头,需——“雨”字头

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

(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

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

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需”这三个字。

(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4.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横画多,有的竖画多,要注意每个字的横画和竖画的长短不同,写好间距。

比如“艳”三个横不一样长,中间的最短,最后一笔最长。

(板书: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5.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三点: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3)注意横画、竖画的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不要写得太拥挤。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段落运用

课件出示书上的一则通知

1.读一读这个通知。

2.看一看,通知的格式是怎样的?

同桌讨论,交流如下:

(1)“通知”是题目,居中写。右下角注明下通知的单位和下通知的日期。

(2)正文空两格,写清楚活动具体时间,参加人,地点,事件等。

3.学生在两个选择题中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写一个通知。

师巡视检查,挑选两个学生写的通知进行投影展示,或出示预设好的一则通知,让学生自行对照检查格式是否正确,内容是否清晰流畅。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寓言成语, 自由朗读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开火车朗读

指导学生重点读好这些成语

邯(hán)郸(dān)学步   滥(làn)竽(yú)充数

自相矛(máo)盾(dùn)  杞(qǐ)人忧天

4.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寓言故事成语)(板书:寓言故事成语)

5.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互相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

指名交流对这些寓言的了解。

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可出示相应课件)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比喻自欺欺人。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

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

6. 学生明确这9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完成两个填空题。

7. 你还知道哪些课外的成语,能说一说吗?(生交流)

8. 再次集中出示、朗读9个成语。积累背诵。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寓言的知识,学习了特殊结构的词语,复习运用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学习了通知的格式,练习写通知;练习了书写横画和竖画都很多的字的写法,积累了很多寓言成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二》

了解寓言故事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注意书写好横画、竖画多的字

寓言故事成语

课后反思

文档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课题《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了解寓言这种文体及其作用。2.词句段运用,认识两种格式的词语,练习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会写通知。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画、竖画多的字的写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重点难点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积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语。2.学会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生:预习1、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