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从了解学生开始》案例分析
1、为什么同样的课,安老师在不同的班级里实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答:因为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风格特征不同,一班学生大部分都是听觉或者听动觉综合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是视觉型或者视听综合型的。而二班的学生中只有8.33%是听觉型的,10.56%是听动综合型的,大部分是视觉型或者是视动综合型的。以前的英语老师也主要是带着学生读课文,让学生背课文,导致一班的学生英语程度比二班强,所以在对故事的理解和猜测上他们占了优势;再者,一班的英语课是第一节,同学们的精神状态很好,能高度集中精神,而二班是第四节课,学生在经过了前三节课的学习,处于疲劳状态,精神不容易集中,加上第三节课又是体育课,学生心还没静下来,难以心平气和地听老师读英语故事。
2、您认为安老师通过查阅试卷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为了得到这些信息,您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答:安老师通过阅试卷得到的信息是:一班学生大部分都是听觉或者听动觉综合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是视觉型或者视听综合型的。而二班的学生中只有8.33%是听觉型的,10.56%是听动综合型的,大部分是视觉型或者是视动综合型的。我认为得到这些信息还可以通过和原来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交谈,或者走访、电话甚至通过网络联系学生家长。
3、安老师用学习风格问卷测试学生们的学习风格,您认为这样做可靠吗?如果您是安老师,您会怎么做?
答:我认为这样做可靠。如果我是安教师,我也会好好地分析,然后根据两班的不同情况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可以选择辅助工作更加切入点。
4、在这个案例里,安老师对学习者哪些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她的分析是否合理?
答:在这个案例里,安老师对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特征与信息技术环境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她的分析很切合实际,我认为非常合理。视觉型的学生习惯从视觉接受学习材料,这样的学生喜欢自己看书、做笔记,或通过电视等视觉媒体提供图像来进行学习,而教师的纯语言讲授不太适合他们,他们对超文本学习环境的表征结构有较好的理解。听觉型的学生偏重听觉刺激,他们对语言、音响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但是这种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对文本和录音形式的信息能够进行良好的加工,达到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在对安老师表示佩服的同时,我为自己不能做到这点而惭愧!
5、除了安老师分析得到的原因外,您认为可能还有哪些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两个班级如此不同的学习结果?
答:除了安老师分析得到的原因外,我认为还有可能是老师对两个班级的关注程度不同,比如无形中对班级有倾向性、特殊原因恰好使该班的教学出现了数节的缺口等原因;另外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不同、学生家庭原因造成的学生心理压力、学生厌学等情况在现在的农村学校是非常普遍存在,这些应该也是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