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II 卷(非选择题)
1.;()()2:30q x x m +-≤, 若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2:30q x x m +-≤ 则可知2:13,:3P x q x m ≤≤-≤≤,又因为p 是q 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考点:集合的关系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集合的思想来判定充分条件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2.命题p :函数2
()24f x x ax =++有零点;
命题q :函数()(32)x f x a =-是增函数, 若命题p q ∧是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2a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由于命题p :函数2()24f x x ax =++有零点;则可知判别式241602,2a a a ∆=-≥∴≥≤-或,对于命题q :函数()(32)x f x a =-是增函数, 则可知3-2a>1,a<1,由于命题p q ∧是真命题,则说明p,q 都是真命题,则可知参数a 的范围是2a ≤-
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值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方程的解以及函数单调性的运用,属于基础题。
3.已知集合{}2|230A x x x =--≥,{}|||1B x x a =-<,U R =.
(1)当3a =时,求A B ;
(2)若U A C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34A B x x =≤<。 (2)02a ≤≤。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
|31A x x x =≥≤-或,{}|11B x a x a =-<<+。 4分
(1)3a =时,{}|24B x x =<<, ∴{}|34A B x x =≤<。 8分
(2)因为U A C B ⊆,所以1311a a +≤-≥-且,解之得02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2a ≤≤。 14分
考点: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运算,不等式组的解法。
点评:中档题,讨论集合的关系、进行集合的运算,往往需要首先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确定集合的元素,往往成为考查的一个重点。本题较为典型。
4.已知a >0且1≠a ,命题P :函数),0()1(log +∞+=在x y a 内单调递减; 命题Q :曲线x x a x y 与1)32(2+-+=轴交于不同的两点.
如果“P\\/Q ”为真且“P/\\Q ”为假,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试题分析:解:0a > 且1a ≠
∴命题P 为真时⇔01a <<
命题P 为假时⇔ 1a
>
命题Q 为真时⇔
()22340,a ∆=--
> 且0,1,a a >≠ 命题Q 且
1a ≠ 由“P Q ∨”为真且“P Q ∧”为假,知P 、Q 有且只有一个正确。
(1):P 正确,且Q
不正确⇔
(2
):P 不正确,且Q 正确⇔
综上,a
考点:命题
点评:两个命题p、q的且命题p q ∧为真,当且仅当p和q都为真;两个命题p、q的或命题p q ∨为假,当且仅当p和q都为假。
5
,若A B A
=⋂,求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试题分析
:,
.
B A A B A ⊆∴=⋂, , 则⎩⎨⎧≤+-≥-3
222a a ,解得:}{10≤≤a a 考点:集合的运算,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点评:中档题,首先通过解不等式,明确集合的元素,根据A B A =⋂,得到
B A A B A ⊆∴=⋂, ,建立a 的不等式组。
6.已知{}2230,A x x x x R =--≤∈,{}22240,B x x mx m x R =-+-≤∈
(1)若[]1,3A B =,求实数m 的值;
(2)若R A C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323,m m m -=⎧=⎨+≥⎩;(2)5m >,或3m <-
【解析】
试题分析:{|13}A x x =-≤≤,{|22}B x m x m =-≤≤+
(1)∵[1,3]A B ⋂=,∴21323,m m m -=⎧=⎨+≥⎩
(2){|2,2}R C B x x m x m =<->+或∵R A C B ⊆,∴23m ->,或21m +<- ∴5m >,或3m <-
考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不等式的解法。
点评:常见题,本题综合考查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不等式的解法,解题过程中,注意区间端点处的包含与否。
7.已知命题),0(012:,:2
2>≥-+-≤-a a x x q x p 若非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10,030a a
a a -≥-⎧⎪+≤∴<≤⎨⎪>⎩
. 【解析】
试题分析:{}
:46,10,2,|10,2p x x x A x x x ⌝->><-=><-或或 {}22:2101,1,|1,1q x x a x a x a B x x a x a -+-≥≥+≤-=≥+≤-,或记或
而,p q A
⌝⇒∴B ,即12110,030a a a a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的概念,命题及其否定,简单不等式(组)的解法。 点评:中档题,涉及充要条件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综合性,可从“定义”“等价关系”“集合关系法”入手加以判断。本题利用“集合关系法”。
8.已知命题p 命题q :2(0,),40x mx x ∃∈+∞+-=.
若“p 且q ”为真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3x ∈,11m ∴->,即0m <. 5分 又由240mx x +-=,0x >,得 244(x x -= 由题意, 10分 由“p 且q ”为真命题,知p 和q 都是真命题, 所以,符合题意的m 的取值范围是 -14分 考点:命题真值
点评:解决的关键是利用全程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值来得到参数的范围,属于基础题。
9.设全集R I =,已知集合}0152|{2≤--=x x x A ,集合)}2410(log |{22+-==x x y x B ,.
(Ⅰ)求B A ,)(B C A I ;
(Ⅱ)记集合)(B C A M I =,集合},51|{R a a x a x N ∈-≤≤-=,若M N M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43|{<≤-=x x B A ,}63|{)(≤≤-=x x B C A I
(2) ]2,(--∞ 【解析】
试题分析:解:(Ⅰ)∵集合}0152|{2≤--=x x x A ,)}2410(log |{22+-==x x y x B
∴}53|{≤≤-=x x A , }|{><=x x x B 或 2分 ∴}43|{<≤-=x x B A 4分 }63|{)(≤≤-=x x B C A I 6分
(Ⅱ)由(Ⅰ)知,}63|{)(≤≤-==x x B C A M I
.
又∵M N M = ,∴N M ⊆ 8分
又集合},51|{R a a x a x N ∈-≤≤-= ∴⎩⎨⎧≥--≤-6
531a a ,解得2-≤a 11分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 12分
考点:集合的运算
点评:主要是考查了运用数轴法来准确表示集合的补集和并集的运算,属于基础题。
10.已知集合2{|230,}A x x x x R =--≤∈, 22{|240,}B x x mx m x R =-+-≤∈
(1)若[1,3]A B ⋂=,求实数m 的值;
(2)若R A C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m=3(2) 5m >,或3m <-
【解析】
试题分析:解:{|13}A x x =-≤≤,{|22}B x m x m =-≤≤+ 3分
(1)∵[1,3]A B ⋂=,∴21323,
m m m -=⎧=⎨+≥⎩ 3分 (2){|2,2}R C B x x m x m =<->+或 .1分
∵R A C B ⊆,∴23m ->,或21m +<- .2分
∴5m >,或3m <- 1分
考点:集合的关系和计算
点评:主要是对于含有参数的集合与已知集合的关系以及计算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11.B ={x || x -m |≥1};命题p :x ∈ A ,命题q :x ∈ B ,并且命题p 是命题q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3][7,)-∞-⋃+∞
【解析】
试题分析:先化简集合A
化简集合B ,由|x -m |≥1,解得x ≥ m +1或x ≤ m -1.
所以B ={x | x ≥ m +1或x ≤ m -1}.
因为命题p 是命题q 的充分条件,所以A ⊆B.
所以m +1≤-2或m -1≥6,解得m ≤-3或m ≥7,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7,)-∞-⋃+∞.
考点:充分条件的判断
点评:分条件的运用,解题时注意命题的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间的子集关系之间的联系,将命题间的关系转化为集合的子集关系来解题
12.已知集合A ={x|x 2-2x -3≤0},B ={x|x 2-2mx +m 2-4≤0,x ∈R ,m ∈R}.
(1) 当m=2时,求A B ;
(2) 若A ∩B =[1,3],求实数m 的值;
(3) 若A ⊆∁R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A B={x|-1≤x ≤4} (2) m =3 (3) {m|m >5,或m <-3}
【解析】 试题分析:(1) 当m=2时,B ={x|0≤x ≤4}.1分
∴A B={x|-1≤x ≤4}3分
(2) 由已知得A ={x|-1≤x ≤3},B ={x|m -2≤x ≤m +2}.5分
∵A ∩B =[1,3],∴2123
m m -=⎧⎨+≥⎩7分 ∴m =3. 8分
(3)∁R B ={x|x <m -2或x >m +2},10分
∵A ⊆∁R B ,∴m -2>3或m +2<-1,即m >5或m <-3. 12分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m|m >5,或m <-3}.14分
考点: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即包含关系
点评:集合运算题常借助于数轴,将已知中的集合标注在数轴上,使其满足相应的包含关系,进而确定集合边界值的满足的条件
13,2{|(1)0,}B x x m x m x R =+--<∈. (1)若{|14}A
B x x =-<<,求实数m 的值; (2)若A 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4(2)[]1,5-
【解析】
试题分析:(1()(){}
2{|(1)0,}|10B x x m x m x R x x x m =+--<∈=+-<{|14}A B x x =-<<4m ∴= (2)[]1,5A B A B A m =∴⊆∴∈-
考点:集合的交集并集运算及解不等式
点评:求集合的交集并集常借助与数轴,将所求集合标注在数轴上使其满足已知条件,从而求得参数的范围
14.有下列两个命题:
命题p :对x R ∀∈,210ax ax ++>恒成立。
命题q :函数2()4f x x ax =-在[1,)+∞上单调递增。
若“p q ∨”为真命题,“p ⌝”也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4,8]
(,0)a ∈-∞
【解析】
试题分析:(1)对x R ∀∈,210ax ax ++> 恒成立,当0a =时显然成立;
.
. 当0a ≠时,必有200440a a a a >⎧⇒<<⎨
∆=-<⎩,所以命题:04p a ≤< 函数2()4f x x a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命题:8q a ≤ 由已知:p 假q 真,所以[4,8](,0)a ∈-∞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合命题的概念,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点评:典型题,涉及命题的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p q ∨是真命题,意味着p,q 至少有一是真命题,p ⌝是真命题,p 一定是假命题。 15.设命题p :函数x y a =在R 上单调递增,命题q :不等式210x ax -+>对于x R ∀∈恒成立,若“p q ∧”为假,“p q ∨”为真,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21,2
【解析】
试题分析:∵命题p :函数x y a =在R 上单调递增,∴a>1,
又命题q :不等式210x ax -+>对于x R ∀∈恒成立
△=(-a)2-4<0, ∴-2(1)当p 真,q 假时,有⎩ ⎨⎧≥-≤>2a 2a 1a 或 ,∴.2a ≥ (2) 当p 假,q 真时,有⎩⎨ ⎧<<-≤2a 21a ,∴-2考点: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的真假 点评:“P 或Q ”是真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根据真假表知,P ,Q 之中一真一假,因此有两种情况,要分类讨论 16,命题 2:(21)(1)0q x a x a a -+++≤,若“p q ⌝⇒⌝”为假命题,“q p ⌝⇒⌝ ”为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或1x >, 试卷第8页,总23页 由2(21)(1)0x a x a a -+++≤,得1a x a +≤≤ 因此:q x a ⌝<或1x a >+, 因为p ⌝是q ⌝的必要条件,所以q p ⌝⇒⌝, 考点:命题的真值 点评:解决关键是对于命题的真假判定可以借助于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得到,属于基础题。 17.设命题:p 函 数是R 上的减函数,命题:q 函数()342+-=x x x g ,[]a x ,0∈的值域为[]3,1-,若“p 且q ”为假命题,“p 或q ”为真命 【解析】 试题分析:命题p 真 2分 ∵()()122--=x x g ,画图象可知: 命题q 真42≤≤⇔a 4分 p 且q 为假, 6分 若p 真q 假得, 9分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 10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简易逻辑的综合运用 点评:解决简易逻辑问题的关键是熟练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如判断条件的充要性常用定义法、逆否法、集合法) 18.已知0124:2≤--x x p ,且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试题分析:设01242≤--x x 的解集为[]62,A -= , . . )m ()m x )(m x (2101> ≤-+-的解集为[]m ,m B -=1, 4分 p ⌝是q ⌝充分不必要条件,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6分 B ∴A , ⎩⎨⎧≤-≥-∴6 21m m , 又21>m , 10分 32 1≤<∴m . 12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充要条件的判断 点评:借助于集合知识加以判断,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的P 的必要条件;若P Q =,则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 19.若关于x 的不等式[(3)](2)0x a x a ---<的解集是A ,2ln(32)y x x =-+-的定义域是B ,若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0分) 【答案】2 1≤ a 或2a ≥ 【解析】 试题分析:由232x x -+->0得12x <<,即(1,2)B =, ,A B A A B =∴⊇, (1)若3-a <2a ,即a >1时,A =(3-a ,2a ), (3,2)(1,2)a a -⊇,[来源:学&科&网] 13122a a a >⎧⎪∴-≤⎨⎪≥⎩ 2a ∴≥, (2)若3-a =2a ,即a =1时,A =φ,不合题意; (3)若3-a >2a ,即a <1时,A =(2a ,3-a ), (2,3)(1,2)a a -⊇, 12132a a a <⎧⎪∴≤⎨⎪-≥⎩ , 12a ∴≤, 综上:2 1≤a 或2a ≥.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和集合的关系及应用. 点评:本小题综合考察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对数函数的定义域等,难度不大,但是要注意遇到A B A =时,不要漏掉验证集合A 是空集的情况,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试卷第10页,总23页 的定义域为集合A ,不等式2log (1)1x -≤的解集为集合B . (1)求集合A ,B ; (2)求集合A B ,()R A C B . 【答案】(1) {|1}A x x =≥-,{|13}B x x =<≤ (2) {|1}A B x x ⋃=≥-,(){|11U A C B x x ⋂=-≤≤或3}x > 【解析】 试题分析:解:(1)由10x +≥,得1x ≥-,∴{|1}A x x =≥- 由2log (1)1x -≤,即22log (1)log 2x -≤ 得1012 x x ->⎧⎨-≤⎩,解得13x <≤ ∴{|13}B x x =<≤ (2){|1}A B x x ⋃=≥- ∵{|1U C B x x =≤或3}x > ∴(){|11U A C B x x ⋂=-≤≤或3}x > 考点:函数定义域和不等式的解集 点评:解决的关键是能结合函数定义域以及对数函数单调性来得到不等式的解集,进而得到集合A,B ,然后结合补集和交集的思想来求解,属于基础题。 21.已知条件p : q 若p q ⌝⌝是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22<≤-a 【解析】 2分 依题意可知A ≠⊂B. 4分 (1)当Φ=A 时, ;22,042<<-<-=∆a a 则 7分 (2)当Φ≠A 时, 2-=a 11分 综合得.22<≤-a 12分 考点:本题考查了充要条件的运用 点评:简易逻辑是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命题热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判断命题的真假、四种命题的关系、充要条件的判定等作基础性的考查,题型多以选择、填空题的形 . . 式出现;二是以函数、方程、三角、不等式等知识为载体,结合简易逻辑知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能力 22.(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命题p :实数x 满足03422<+-a ax x ,其中0且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4-≤a 【解析】 …………… 5分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A B ≠∴⊂, ……………………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