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5:36
文档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合计60分)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A.禅让制B.郡县制C.察举制D.分封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A.宗法
推荐度:
导读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合计60分)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A.禅让制B.郡县制C.察举制D.分封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A.宗法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合计60分)

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分封    

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3.“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

4.《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

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嬴政自称始皇帝

C.在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开创了主义集权制度

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A.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肯定了秦朝的皇帝制度                   D.肯定了秦朝的民族

7.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汉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国并行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孙中山曾对科举制度发表以下看法:“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然若日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科举制之前实行的是察举制            B.科举制度是在唐朝正式建立

C.唐宋至明清的科举考试“不合时用”    D.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9.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11.“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因此成为司法的主人”。这一情景在雅典最早可能出现于

A.雅典城邦建立之初                  B.梭伦改革时期

C.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                D.伯利克里时期

12.伯利克里担任首席执政官期间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下列不属于伯利克里改革内容的是                                     

A.各等级男性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以外的所有官职

B.扩大十将员会的权力,规定首席将军执掌国家军政大权

C.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D.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13.《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 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 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该规定本质上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

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D.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14.“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5.下图所示的是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其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具有随意性

                                   平民斗争的结果

A.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都不属于公民法         

B.《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 

C.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万民法的出现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16.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的选择应为  ① 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 领导的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 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①②③均正确

17. 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评论道:“在选任方面,不管我们的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

A.国王是国家元首                      B.国王“统而不治”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D.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18.恩格斯曾指出:“ ……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导致进行新的斗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        B.《权利法案》颁布     

C.工业      D.1832年议会改革

19.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0. 2009年1月20日中午12时许,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他在美国最高首席大法官罗伯茨的见证下庄严宣誓。誓词大意为:“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职责与美国内容的叙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对立法没有否决权 

B.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总司令 

C.美国联邦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

D.按照规定,美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  

21.在北京时间2007年5月7日凌晨2时左右公布的法国总统选举中,萨科奇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六位总统。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总统产生的途径是

A.众议院选举                          B.参议院选举

C.选民直接选举                        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22.“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这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具有

A.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23.如图所示:臣子对皇上说:“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里,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这样的“安全”局面最早被打破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24.据《星岛日报》报道,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引发中国,轰动全球。与文中“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相关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5.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A.发动金田                      B.定都天京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提出《资政新篇》

26.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 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 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 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动的要求

27.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之战是指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28.右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联军合力让中国巨

人四分五裂”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A.清被迫割让大片领土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          

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29.假如中华仍然存在,今年是多少年?                  

A.101年             B.102年         

 C.103年             D.104年

30.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清朝反动统治被推翻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帝国主义势力遭到打击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使君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32.《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33.德国统一后颁布的保留了浓厚的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34.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中国人民的反抗。

35.辛亥是近代中国重大事件之一,因为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

36.官僚制度是古代中国君主集权制度的重要支撑点,是古代中国极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

24.5%

46.1%

——何怀宏《选举社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方分权”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为实现君主“独制”而推行的地方行政。(2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与秦朝相比,唐朝的宰相制度有何特点?(3分) 

(3)据材料一、二,说明官僚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2分) 

(4)官僚制度中极为重要的是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有人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谈谈你的理解。(3分)

37.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

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     图二:《马关条约》的原件        图三:辛丑各国和约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和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在哪些战争后签订的?(3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分别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的沉沦中进行了哪些英勇斗争?(2分)

(4)为了救亡图存,资产阶级发起辛亥,孙中山为此而领导成立的资产阶级团体和政党分别是什么?(2分)

四、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38.17—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先后走上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请回答:

(1)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英、美、法、德四国确立的法律依据分别是什么?(4分)

(2)上述四国的政体有哪两种基本类型?(2分)从以上四个国家中将两种类型各举一个例子。(2分)

(3)你认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分)

文档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合计60分)1.西周在延续前代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与创新,以便达到“天下归周”、“天下归宗”和“天下归心”的目的。下列与“天下归周”相对应的是A.禅让制B.郡县制C.察举制D.分封2.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对祖先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A.宗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