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项/汇总)
学校名称: 评估时间: 年 月 日
| 评估指标及内涵 | 分值 | 记录 | 得分 | |
| A 综合管理 | 35+6 | |||
| " A1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 ■ | (1)学校建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机构,校长担任机构负责人, 1分 (2)学校设立语言文字工作办事机构并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分 (3)学校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常规管理的内容,有明确要求,1分;相关制度落实,2分 (4)学校获国家级或省、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增加2分 (5)学校有教职工获国家级或省、市级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增加1分 | " 5+3 | ||
A2学校重视师生员工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 ■ | " (1)学校领导普通话测试达标,2分;有1人未达标,不得分▲ (2)专任教师100%普通话达到规定等级,4分;每少10%,扣1分▲ (3)其他职工80%普通话达到规定等级,2分;每少10%,扣0.5分▲ (4)学校常年开设语言文字方面的校本课程,2分 (5)非师范院校开设普通话选修课,增加1分 | 10+1 | ||
| 评估指标及内涵 | 分值 | 记录 | 得分 | ||||||
| " A3学校用语用字环境良好 ●■ | (1)学校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用字符合要求,2分;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扣0.5分▲● (2)学校的公告栏、宣传栏、板报、墙报、电子屏幕及办公室环境等处用字规范,2分;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扣0.2分▲● (3)校办刊物、网站等处用字规范,2分;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扣0.2分▲■ (4)学校设立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标语牌,1分● (5)营造富有特色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氛围,增加2分 | " 7+2 | |||||||
A4学校各部门用语用字规范 ●■ | (1)学校校级领导在工作中使用普通话,3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3分▲● (2)学校中层干部在工作中使用普通话,2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1分▲● (3)学校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使用普通话,4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0.5分▲● (4)学校各部门用字规范,4分■:公文文头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扣0.5分▲;正文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扣0.2分▲;其他文字材料标题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扣0.2分▲;正文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扣0.1分▲ | 13 | |||||||
| B 教师用语用字 | 30+11 | ||||||||
| B1 普通话成为教师的教学语言 ⊙ |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5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1分▲ (2)教师在辅导答疑中使用普通话,2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1分▲ | 7 | |||||||
| 评估指标及内涵 | 分值 | 记录 | 得分 | ||||||
| B2 普通话成为教师的校园语言 ● | (1)教师与学生之间交谈使用普通话,4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1分▲ (2)教职工之间交谈使用普通话,4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1分▲ | " 8 | |||||||
B3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用语用字规范 ★■ | (1)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5分;根据问卷和座谈情况,每少10%,扣1分▲★ (2)板书、教案、试卷等用字符合要求,2分;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因教学需要除外),扣0.2分▲★■ (3)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用字符合要求,2分;每出现一处不规范情况(因教学需要除外),扣0.2分▲■ | 9 | |||||||
B4 教师用语用字起带头作用 ■ | (1)普通话口语教师普通话水平100%达到一级乙等,2分;有1人未达标,不得分▲;有达到一级甲等者,增加1分 (2)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100%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3分;每少10%,扣1分▲;100%达到一级乙等及以上,增加2分 (3)教师积极参加经典诗文诵读活动,1分 (4)教师参加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比赛,获国家级或省、市级荣誉奖,增加2分 | 6+5 | |||||||
| 评估指标及内涵 | 分值 | 记录 | 得分 | ||||||
| B 教师用语用字 | 30+11 | ||||||||
| " B5 教师坚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 | (1)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有成果(以正式出版的著作、教材,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的论文,省级及以上获奖证书为准),增加2分 (2)承担省级及以上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课题(以相关部门立项通知为准),增加2分 (3)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方面(语音识别、软件开发、语料库建设等)有成果,增 加2分 | " +6 | |||||||
| C 学生用语用字 | 25+5 | ||||||||
C1普通话成为学生的课堂语言 ⊙ |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使用普通话,3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扣0.5分▲ | 3 | |||||||
C2普通话成为学生的校园语言 ● | (1)学生之间交谈使用普通话,4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 扣0.5分▲ (2)学生与教职工交谈使用普通话,4分;检查中发现1人次未说普通话, 扣0.5分▲ (3)学校广播站播音员普通话水平100%达到一级乙等,2分;现场测查,1人不达标,扣1分▲;2人及以上不达标,不得分▲ | 10 | |||||||
| 评估指标及内涵 | 分值 | 记录 | 得分 | ||||||
| C 学生用语用字 | 25+5 | ||||||||
| " C3学生掌握规定数量的规范汉字 ★ | 学生能够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 能够正确书写所学汉字,5分;根据问卷和座谈情况,每少10%,扣1分▲ | " 5 | |||||||
C4学生具有相应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 | (1)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100%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2分;每少10%,扣1分▲ (2)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毕业生80%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3分;每少10%,扣1分▲ (3)学生积极参加经典诗文诵读活动,2分;学生在此项活动中多次获市州级及以上荣誉奖,增加1分 (4)学生参加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比赛, 获国家级或省、市州级荣誉奖,增加2分 (5)有语言文字方面的学生社团组织并常年开展活动,增加2分 | 7+5 | |||||||
| D宣传咨询服务 | 10+3 | ||||||||
| D1有经常性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活动 ■ | (1)有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并长期发挥作用,2分 (2)每学期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2分 | 4 | |||||||
| 评估指标及内涵 | 分值 | 记录 | 得分 | ||||||
| D宣传咨询服务 | 10+3 | ||||||||
| " D2“推普周”期间开展专题活动 ■ | (1)连续三年“推普周”活动落实,2分;每缺少一年的活动资料,扣1分 (2)“推普周”活动社会影响大、有特色,增加2分 | " 2+2 | |||||||
D3为当地企业或社区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 | (1)主动为当地企业或社区提供语言文字方面的实际帮助,2分 (2)开展语言文字方面的家校联系活动,2分 (3)宣传咨询服务影响大,社会效益明显,增加1分 | 4+1 | |||||||
| 评估得分 | 基本分: 加分: 总分: | ||||||||
1. ■项目原则上由查看档案专家负责统计;●项目原则上由查看环境专家负责统计;★项目原则上由座谈问卷专家负责统计;⊙项目原则上由听课的专家负责统计。▲项目为累计扣分项目。
2.教学用语,中小学、幼儿园每校随机听3~6课(附带检查板书,听课情况要有记录)。
3.通过座谈和问卷抽查师生用语用字能力。教师每所学校10人(兼顾各学科);学生每所学校20人(小学三至六年级各5人,初一、初二或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各10人,中专、高校人选兼顾各年级、各专业)。
4.公文抽查本年度的顺号文,有发文权的学校每校5份;校刊(报)高校为必查项目,每所学校1份;试卷每所学校抽查10份;教案每所学校抽查10本;作业评语每所学校抽查作文5本、其他作业5本(高校、幼儿园除外)。
5.所有加分项的分值均不得拆解;是否加分由评估组专家集体讨论决定。
6.分项表由评估专家签字,汇总表由评估组组长和评估专家共同签字。
评估专家(签字)
评估组组长(签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