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37:11
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近代史上第一次讨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高潮是在(B)。[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新中国成立[D]戊戌变法2、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B)。[A]400万年[B]170万年[C]80万年[D]5万年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A)。[A]钟繇[B]张华[C]陆机[D]陆云4
推荐度:
导读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近代史上第一次讨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高潮是在(B)。[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新中国成立[D]戊戌变法2、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B)。[A]400万年[B]170万年[C]80万年[D]5万年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A)。[A]钟繇[B]张华[C]陆机[D]陆云4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近代史上第一次讨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高潮是在( B  )。

[A]

 五四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新中国成立

[D] 戊戌变法

2、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B   )。

[A] 

400万年

[B] 170万年[C] 80万年[D] 5万年
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A   )。

[A]

 钟繇

[B] 张华[C] 陆机[D] 陆云

4、中国传统文化以哪个时期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C   )。

[A] 

魏晋[B] 南北朝[C] 唐末[D] 明清
5、秦时通用的文字是( D  )。

[A] 

楷书[B] 金文[C] 甲骨文[D] 小篆
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 (C   )。

[A] 

太师、太傅、太保[B]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 尚书、中书、门下[D] 太尉、太常、太仆
7、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D   )。

[A]

老子[B]庄子[C]墨子[D]孔子
8、现存顾恺之代表绘画作品是(B   )。

[A] 

《洛神赋图卷》[B] 《女史箴图卷》
[C] 《三天女图》[D] 《中兴帝相列像》
9、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 C  )。

[A]

 “治身”

[B] “治人”

[C] “治心”

[D] “治学”

10、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 A  )。

[A]

 载体

[B] 媒体[C]  整体        

[D] 全体

二、【多项选择题】

11、“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ABCD   )。

[A] 

《大学》

[B] 《中庸》

[C]《论语》

[D]《孟子》

12、商周时期的文字主要包括(BD   )。

[A]

 小篆

[B] 甲骨文

[C] 隶书

[D] 金文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确定的历史上五条连接中西文化交流之路,其中包括( ABCD  )。

[A]

 沙漠丝路

[B] 草原丝路

[C] 唐蕃古道

[D] 海上丝路
14、下列水果,是由西域传入我国的是(AD)

[A]

 石榴

[B] 苹果[C] 橘子[D] 葡萄

15、理学文化陷入困境,标志着民族的觉悟程度提高,下列哪些人物的思想在这一时期地位突出( ACD   )。

[A] 

王夫之[B] 朱熹[C] 黄宗羲[D] 顾炎武

三、【判断题】

16、“炎黄子孙”的称谓来自于“炎帝”和“黄帝”之说。(T)        

 17、中国农耕文化肇始于殷商文化。(F  )

18、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领导的正字运动。(T   )

19、西周确定“礼”的目的是使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长期听命于周天子。( T )

20、《史记》的作者是汉初著名的史学家班固。   (F   )

21、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两座高峰,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风格则是沉郁顿挫。 ( T  )

22、王羲之在历史上被推为“书圣”,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 (T 

23、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 T  )

24、《四书章句集注》是由朱熹完成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注释的. ( T  )

25、王夫之最重要的贡献体现在对儒学的推崇和发展上。(F)          

26、朱熹的所讲的“理学”,是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学说。( T  )

27、明末清初一些杰出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科举制的强烈批判者。                                               ( T  )

28、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群体意识,这一意识是由儒家思想所决定。   ( T  )

29、《三国演义》的写法是“七实三虚”。                                   ( T  )

30、《红楼梦》中,能够集中反映曹雪芹对中国文化传统认识的人物是林黛玉。    (F   )

四、【简答题】

五、31、简要说明秦统一之后所推行的整齐制度。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嬴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嬴政统一六国以后,以咸阳为都城,为建立封建主义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

1、政治措施。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确立和地方 的行政机构,在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度,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 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2、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便利 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 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十分有用。3、文化措施。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 用。接着,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现在的楷书,就是 从隶书演化来的。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的控 制。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 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这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 

4、交通措施:大修驰道(从都城咸阳通往各地的交通大道),拆除所有路障,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统一车轨(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全国交通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往来。 

5、军事措施:为了保卫北部边疆,修建、增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使之连成一体,抵抗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通了长江与珠江。使边疆安宁,巩固国家统治。

32.简要说明什么是“五德终始”。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五德”是指五行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种德性。“终始”指“五德”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邹衍常常以这个学说来为历史变迁、皇朝兴衰作解释。后来,皇朝的最高统治者常常自称“奉天承运皇帝”,当中所谓“承运”就是意味着五德终始说的“德”运。

33、中国古代选取人才的方法大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世官制(夏、商、周时期)——察举制(两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之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4、“明末三先生”是指谁?他们的思想各是什么?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有:

一、政治上:反对君主,提倡“人民为主”。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主张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王夫之认为天下的土地不能被君主一人所有,而应当是从事农业的老百姓都有份。

二、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黄宗羲驳斥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文人多研究一些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

三、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新思想命题。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判理学先前宣扬的“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

文档

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近代史上第一次讨论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高潮是在(B)。[A]五四运动[B]洋务运动[C]新中国成立[D]戊戌变法2、1965年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B)。[A]400万年[B]170万年[C]80万年[D]5万年3、三国时期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A)。[A]钟繇[B]张华[C]陆机[D]陆云4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