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
56.蜜蜂在发现了一处较远的,但蜜源丰富.含糖量很高的蜜源,回巢的动作是( ) A.跳8字舞,舞蹈的次数较多,动物的强度较大
B.跳圆形舞,舞蹈的次数较多,动物的强度较大
C.跳8字舞,舞蹈的次数较少,动物的强度较小
D.跳圆形舞,舞蹈的次数较少,动物的强度较小
57.下列实例中,属于动物定向行为的是( )
A.雄蛾通过触角感受雌性的性外激素B.蚂蚁利用分泌物而觅食
C.大麻哈鱼利用水的电波而洄游D.蝙蝠利用超声波而飞翔以避它物
58.某同学将孵化同壳的鸭卵若干只分成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与母鸭隔离孵化,给甲组展示一可移动大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给乙组暴露在一只猫的周围,同时也放母鸭叫的录音;丙组仍与母鸭同处,实验持续若干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组在本实验中均可称为实验组
B.乙组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但不发出猫叫声
C.由于本能,甲组将尾随气球而移动
D.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研究鸭后天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59.在英格兰某地区曾发生一只大山雀一次碰巧弄破了牛奶瓶盖子,并因此而饮到了牛奶,由此,它学会了“偷”饮牛奶的方法。不久,这一地区的其它大山雀中也再现了“偷”饮牛奶的行为。其它大山雀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印随学习B.模仿学习C.本能行为D.判断和推理
60.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随学习使母子之间建立亲子关系,有利于本物种基因的传播和保护本物种基因库
B.由母亲抚育幼仔,有利于本物种基因的传播和保护本物种基因库
C.在捕食行为中,捕食所获得的能量往往要多于捕食行为所消耗的能量
D.雄性个体为求偶而激烈斗争,甚至死亡,不利于本物种基因的传播和基因库的稳定
61.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
A.水体富营养化B.酸雨C.温室效应D.臭氧层破坏
62.下列循环途径属于生物循环的是( )
A.钾在植物――微生物――土壤――植物之间的循环
B.碳在植物――燃烧――二氧化碳――植物之间的循环
C.氮通过生物固氮和反硝化作用在植物――土壤――大气之间的循环
D.磷在植物――微生物――土壤――水体――海鸟――鸟粪――植物之间的循环
63.下列可以作为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是( )
A.氧气测定法B.CO2测定法
C.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D.叶绿素测定法
.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板状根.裸芽.茎花现象明显,无明显季相交替的生态系统是( ) A.雨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65.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牿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
A.物种数量B.物种生物量C.物种的体积D.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66.下列哪一种情况,生物数量金字塔是倒置的( )。
A.几平方米的草地上生活着几只蝗虫B.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着一只老虎
C.几十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生活着数十只田鼠 D.一株玉米上生活着几千只蝗虫
67.r-对策生物的主要特点是( )
A.体型小B.体型大C.生殖力强D.生殖力弱
68.玉米与豆类间作,其关系属于( )
A.偏利作用B.互利共生C.原始协作D.共栖作用
69.地球上碳最大的储存库是( )
A.大气层B.海洋C.岩石圈D.化石燃料
70.生态系统中,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 )
A.有机物燃烧B.沉积C.反硝化D.挥发
71.在一个有植物――雷鸟――猛禽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失了全部猛禽,雷鸟的种群数量就会( )
A.缓慢上升B.迅速上升C.仍保持相对稳定D.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72.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人池塘中捞起10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3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有这种鱼有( )条
A.10000 B.30000 C.300 D.3000
73.从裸岩开始的群落演替会依次经历下列哪些阶段( )
A.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
B.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
C.灌木群落阶段→乔木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
D.乔木群落阶段→苔藓植物群落阶段→草本植物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
74.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是( )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成丛分布D.群集分布
75.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温带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这种现象可以用( )解释。
A.贝格曼规律B.阿仑规律C.谢尔福德规律D.高斯假说
2011年
56. 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主要与下列哪一生态因子有关()
A. 温度
B. 食物
C. 湿度
D. 光
57.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 贝格曼法则
B. 阿伦法则
C. 李比希定律
D. 谢尔福德定律
58. 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 250kg左右
B. 350kg左右
C. 500kg左右
D. 大于500kg
59. 逻辑斯蒂方程中,当1= N/K时,种群()
A. 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
B. 种群增长速度趋于零
C. 增种群增长的数量已接近极限
D. 种群数量不变
60. 两个不同物种之间共生,对一方有益,但对另一方无害的关系称为()
A. 寄生
B. 附生
C. 互利共生
D. 偏利共生
61. 影响种群个体的分布格局的因素有()
A. 种群特征
B. 种群关系
C. 种群中个体的寿命
D. 环境条件
62. 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
A. 环境条件
B. 种内和种间关系
C. 种群分布格局类型
D. 种群繁殖特性
63. 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A. 物种数量
B. 物种生物量
C. 物种的体积
D. 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
. 以下哪种对策者通常出现在群落演替的早期系列()
A. r-K连续体
B. K-选择者
C. r-选择者
D. S-选择者
65. 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次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是()
A. 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 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 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 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66. 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 云杉. 冷杉. 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
A. 雨林
B. 季雨林
C. 落叶阔叶林
D. 北方针叶林
67. 酸雨是由于哪些物质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氧化作用,并和水汽结合而形成的()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一氧化氮
68. 在食物链中,从一级传向另一级的能量最终()
A. 消散在环境中
B. 导致更大量的分解者
C. 进入另一条食物链
D. 重新循环到分解者
69. 下列测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方法中,直接测定方法是()
A. 黑白瓶法
B. 叶绿素测定法C. 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
D. 收割法
70.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 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下降
C. 保持相对稳定
D. 上升后又下降
71. 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的筑巢,并将鸟的动作详细记录,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综合法
D. 摄像法
72. 下列关于动物攻击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
B. 攻击行为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
C. 攻击行为都有身体的直接接触
D. 公鸡的争斗就是一个实例
73. 下列行为中属于传递信息的是()
A. 雌蛾分泌性激素
B. 工蜂跳8字舞
C. 蟑螂昼伏夜出
D. 鸟类的鸣叫
74. 下列各组动物的行为中都属于先天性定型行为的一组是()
A. 鱼类的趋光性、蛙的搔扒反射、蚯蚓走T形迷宫、大山雀偷饮牛奶
B. 蛙的搔扒反射、蜘蛛织网、蚂蚁做巢、鸟类迁徙
C. 蜜蜂采蜜、鱼类洄游、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昆虫的趋光性
D. 鸟类迁徙、幼小黑猩猩从洞穴中取出白蚁、涡虫受到光照刺激后产生身体收缩
75. 在孵卵时期,卡拉鹦鹉总是打斗不赢紫鹦鹉而弃巢飞去,其原因是()
A. 卡拉鹦鹉个体小
B. 卡拉鹦鹉在孵卵时期体力不够
C. 已经形成卡拉鹦鹉的一种遗传机制
D. 季节变化导致食物不足
2012年
56.(单选)Allen规律描述的是( )
A.动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B.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C.动物对高湿环境的适应D.动物对光作用的适应
57.(单选)一块草地上有若干小老鼠,研究人员利用随机置放的陷阱抓到了20只,分别坐上不会脱落的记号后放回原地。3天后,再次进行捕捉,结果共捉到15只,其中只有5只身上有先前所做的记号。估计这块草地上有小老鼠的只数( )
A.30 B.60 C.100 D.150
58.(单选)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仅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或头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捕食B.竞争C.共生D.寄生
59.(单选)种群的增长速度经常用下面的逻辑斯特增长方程表示:dN/dt=rN(K-N)/K。方程中N是个体数量,r是内禀增长率,K是环境负荷量。根据此方程,种群中个体的平衡数量将决定于( ) A.只有r B.只有K C.r和K D.N和K
60.(单选)下面哪种情况,生物数量金字塔是倒置的( )
A.几平方米的草地生活着几只蝗虫
B.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着一只老虎
C.几十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生活着数十只田鼠
D.一株玉米上生活着几千只蝗虫
61.(多选)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描述能量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流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生态金字塔顶部的消费者生态效率最高
B.约有10%的能量可以从一个营养级进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量中
C.在每一个营养级可利用的能量中有10%以热的形式或在细胞呼吸中散失
D.只有25%的能量可以从一个营养级进入下一个营养级
62.(多选)当食草动物从未超载的天然草场上移走后,该草场会发生( )
A.植物竞争强度增加B.植物竞争强度降低
C.植物种类增加D.植物种类降低
63.(单选)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 )
A.信息少B.稳定性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链简单
.(单选)在生态演替中,下列哪一种情况是最不可能发生的( )
A.在生态演替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变化
B.物种总数起始增多,然后趋于稳定C.在初始阶段之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总量下降
D.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有机质总量增加
65.(单选)下列各项中,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农田中的全部动、植物和微生物B.黄河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态环境
C.竹林中的全部熊猫和他们的食物D.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
66.(单选)根据森林层次和各枝叶茂盛度可预测鸟类多样性,对于鸟类生活,植被的( )比物种组成更为重要。
A.分层结构B.面积大小C.是否落叶D.茂盛程度
67.(单选)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初级生产力B.生物量C.生物多样性D.次级生产力
68.(单选)下列各项中,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措施是(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物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
C.增加物种数目D.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进程
69.(多选)在过去的10年里,大气中的CO2浓度逐渐增加,下列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砍伐热带雨林B.燃烧化石燃料
C.大量使用汽车作为交通工具D.世界范围内初级生产量增加
70.(多选)新热带界包括整个南美、中美和西印度群岛,本界拥有的动物包括( ) A.贫齿目B.有袋目C.翼手目D.长鼻目
71.(单选)三刺鱼在繁殖季节,雄鱼对腹面红色的各种模型奋力攻击,对腹面不是红色的鱼形模型反而无反应。这种行为属于( )
A.习惯化B.固定动作格局C.敏感化D.经典条件反射72.(单选)银鸥幼鸟显示的鲜红的大嘴对它的亲鸟有特殊功用,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超长刺激信号B.信号刺激C.确认雏鸟的标志 D.抑制攻击
73.(单选)训练鸽子在每天上午10点钟从一个取食器中取食,取食时只要啄一个机关就能得到食物。此后将这些鸽子向东经方向运送到60°到P地。在这一新地点,它们会在当地时间几点钟去啄取食器的机关( )
A.上午10点B.上午4点C.下午4点D.下午2点
74.(单选)把一只饥饿的棕色鼠放在一个关闭的金属盒中,盒中有一个食物和一个释放食物的杠杆。如此鼠可随机地在盒中跑动,直到它偶然碰到杠杆并释放食物。此鼠很快就学会了当它需要食物时就去碰杠杆,这属于( )
A.印记B.习惯化C.敏感作用D.试错学习
75.(单选)一种萤火虫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来吸引雄虫,那么该萤火虫的行为意义可能是( )
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
C.诱骗这雄虫以取食D.对不同种雄虫表示友好
2013年
56.(多选)种群繁衍是动物行为的目的之一,所以动物往往具抚育行为,下列符合抚育行为的是()。
A.哺乳动物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B.母兽遇敌口叼幼仔行走
C.亲鸟以呜叫声给雏鸟以学音示范D.长臂猿之间常呼号以示位置
57.(单选)为建立赛加羚羊的行为谱,研究者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对一组羚羊的行为逐个进行观察记录,这是行为学研究的哪一种取样方法()。
A.连续取样B.扫描取样C.目标取样D.行为取样
58.(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A.母野鸭奋起追逐老鹰B.大山雀撕开奶瓶盖偷食牛奶
C.园丁鸟用鲜花、浆果和彩色玻璃碎块装饰自己的小庭院
D.大山雀撕取桦树皮做窝
59.(单选)蜜蜂跳“8”字形舞的行为,与()关系大。
A.食源的距离B.食源的方向C.食物的丰富度 D.招集蜂群数量60.(单选)完全符合本能行为的是()。
A.地蜂筑巢、鸟怕稻草人B.幼蛇像成蛇捕食、小鼠获奖走迷宫
C.幼蛙捕虫、海兔逃跑海星D.海鸥幼雏求食、狮子捕食
61.(单选)海洋植物和高山植物的分布均有分层现象,而沙漠地区上生长的植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水 B.温度、先照、水 C.水、温度、光照 D.光照、水、温度62.(单选)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
C.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D.人口男女性别比例
63.(多选)某岛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A.捕食B.竞争C.寄生D.共生
.(单选)63题中,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65.(单选)63中,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66.(多选)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但并不一定出现新的物种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实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彤成的标志
D.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67.(多选)以下各项中,随着生物群集(群落)的消长(演替)而改变的是()。
A.气候B.能量流动C.物种组成D.生物间的交互作用68.(单选)对两种一年生昆虫调查后发现,第一年甲昆虫种群数量为m、乙昆虫种群数量为n。如果甲昆虫每年的增长率保持为0.3,乙昆虫每年的丫值保持为0.8,则第三年时,甲、乙的种群数量分别为()。
A.0.009m,0.n B.1.69m,3.24n
C.0.09m,3.24n D.1.69m,0.n
69.(多选)关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
B.高温多雨,分解者的活动旺盛
C.土壤中积累的有机物比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多
D.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
70.(单选)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蛇、鹰、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4000kJ。如果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5%,那么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分别是()。
A.540 kJ和81 kJ B.36000 kJ和960 kJ
C.24000 kJ和960 kJ D.960 kJ和192kJ
71.(单选)在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子,2/5
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猛头鹰体重增加20g,最少要消耗植物()。
A.600g B.900g C. 600g D.5600g
72.(单选)右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
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73.(多选)下列属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措施的是()。
A.适当增加生物的种类,使营养结构复杂化
B.保护和发展植被,实行适度开采
C.控锗污染物的排放D.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植物
74.(多选)扑来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致影响当地原生物种的生存,就称为入侵种。下列有关入侵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能影响本地生物群集(群落)的生态平衡
B.可能与本地种互相杂交而改变本地种的基因组成
C.可能与生态系中相同生态地位的本地种互相竞争,并排挤本地种的生存
D.该物种由于生育环境改变,可能受强烈天择(自然选择)作用而迅速演化成新的物种75.(单选)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
A.对于琴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开采及买卖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劫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2014年
56.(多选)雄刺鱼的腹部到了繁殖季节会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在繁殖季节,雄刺鱼之间会相互攻击,下列能够引起雄刺鱼攻击行为的模型是()
A.鱼形、无红腹 B.鱼形、有红腹C.木块、底部红D.木块、底部不红
57.(多选)把刚生出的松鼠进行隔离饲养,发育到一定年龄就能表现出藏种子的能力,这说明松鼠藏种子的行为是()
A.先天性行为B.遗传决定的C.学习行为D.折中行为
58.(单选)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动物一般选择的婚配制度是()
A.一雄一雌制 B.一雄多雌制C.一雌多雄制D.自由交配
59(单选)一个可食物种模拟一个不可食物种的现象,称为()
A.贝茨拟态B.缪勒拟态C.警戒色D.拟态集团
60.(单选)被捕食动物为了生存,总是具有反捕食策略,下列不属于动物的反捕食策略的是()A.猫在排大便后,总是掩埋自己的粪便B.东方铃蟾遇到敌害口足朝上,露出腹部
C.英国桦尺蠖的工业黑化D.王蝶具有艳丽的色斑
61.(单选)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主要与下列哪一生态因子有关?()
A.温度B.食物C.湿度D.光
62.(单选)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C.利比西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
63.(单选)同学们在海边的岩滩上随机捕捉了20只海螳螂,用漆标记后,放回原地。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进行捕捉,捉到的15海螳螂身上,只有5有标记,据此,我们可以大致推断这片岩滩上海螳螂的种群数量是()
A.30 B.60 C.100 D.150
.(单选)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
A.随和分布B.均匀分布C.聚群分布D.泊松分布
65.(单选)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 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左右D.大于500kg左右66.(单选)逻辑斯蒂方程中,当1=N/K时,种群()
A.种群增长近似指数增长 B.种群增长速度趋于零
C.种群增长的数量已接近极限 D.种群数量不变
67.(单选)在北半球,从赤道北上可能依此遇到的地带性森林分别为()
A.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 B.雨林、落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
C.雨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 D.雨林、常绿林、落叶林和针叶林
68.(单选)在生物群落中,判断一个物种是否为优势种的主要依据是()
A.物种数量 B.物种生物量C.物种的体积D.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69.(单选)旱生演替系列的先锋群落是()
A.草本群落B.苔藓群落C.大型真菌群落D.地衣群落
70.(单选)种类组成贫乏,乔木以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的生态系统是()A.雨林B.季雨林C.落叶阔叶林D.北方针叶林
71.(单选)酸雨形成时由于()在强光照射下进行光化学氧化作用,并和水汽结合形成的。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72.(多选)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有()
A.收获量测定法B.氧气测定法C.二氧化碳测定法 D.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法73.(多选)大型种子无法有效地被风传布,除非靠水传布或依靠动物来散布,下列可作为种子扩散者的有()
A.啮齿动物B.蝙蝠C.鸟 D.蚂蚁
74.(单选)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来大
D.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75.(多选)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包含丰富度和均匀度两层含义B.种类越多,多样性越高
C.以遗传多样性为基础D.香农-指数是描述其的指标之一
2015年
56.(单选)鲑鱼回到自己生长的小河中产卵的行为是( )
A.直觉B.嗅觉印随C.习惯化D.条件反射
57.(单选)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母狼在哺乳期失去幼子后能哺育人的婴儿 B.被蜜蜂蛰过的猕猴不再取食蜂蜜
C.自暨豚能进行表演D.幼猩猩用沾水的树枝从洞穴中取食白蚁
58.(单选)对于食蜜鸟来说,夏季来临意味着食物更加丰富,它们将开始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据此,你认为从春季到夏季.再到雏乌出窝,食蜜乌亲体的取食领域会(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不变D.不确定
59.(单选)大海鸥的红嘴对它的小海鸥有特殊的功用,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超常刺激B.刺激信号C.抑制攻击D.确认双亲的标记
60.(单选)某山谷在冬季有斑蝶类聚集过冬的情形。其中有数种青斑蝶,其幼虫以多种有毒植物为食,其毒素也在其体内积累。在同一栖息地还生存有一种斑风蝶,其斑纹与青斑蝶相似,但幼虫则以无毒植物为食。下列是某学生对青斑蝶
和斑凤蝶的观察结果,错误的是( )
A.青斑蝶的数量少于斑凤蝶B.青斑蝶和斑凤蝶飞翔缓慢
C.各种青斑蝶会因相互拟态而彼此斑纹相似 D.青斑蝶色彩鲜艳
61.(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温度生态效应的是( )
A.非洲肺鱼在自制的泥茧中夏眠
B.在年平均温度低于20℃的水域,珊瑚无法生存
C.比目鱼在越冬场所集群,互相积累在一起
D.青蛙钻到淤泥下冬眠
62.(多选)某岛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
A.寄生B.竞争C.捕食D.共生
63.(多选)杜鹃将卵产在多种鸟的巢里,与寄主的卵颜色很相似,且小杜鹃孵出后也类似寄主的雏鸟,使寄主无法分辨,进而抚养这些冒牌的幼鸟。这种现象称为( )
A.贝茨拟态B.韦斯曼氏拟态C.巢寄生D.类寄生
.(单选)为调查某地麻雀的种群密度,捕获30只鸟,其中麻雀5只,做标志后放回自然界。次年又捕获30只鸟,其中有标志的麻雀2只,没有标志的麻雀6只。则此地区麻雀种群个体数约为( )
A.15只B.20只C.45只D.75只65.(单选)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B.若某种群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aa的个体占6%,则A基因的频率是56%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趋势可根据其年龄组成预测
66.(单选)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发生的条件是( )
A.资源有限B.资源无限C.没有环境阻力D.没有种内种间的竞争67.(单选)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中不经历( )
A.沉水植物阶段B.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C.沼泽植物阶段D.富营养化阶段
68.(单选)一个生态演替的顶级群落的典型特征是( )
A.生态系统相对稳定B.生物量的增长达到最大
C.植物与动物的物种数量持续快速增长D.每一年的生态系统净生产量都不同
69.(单选)下列生态系统中,生产力最低的是( )
A.海岸红树林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温带阔叶林生态系统
70.(多选)形成热带地区树种的多样性高的机制是( )
A.环境异质性高B.植食动物和病原体对普通物种影响大
C.中度干扰多D.树种竞争排除经历时间长
71.(多选)从河流的源头向河流的下游依次取样,水样的水质参数增加的有( )
A.水温B.含氧量和矿质养分的量
C.浊度和沉积物的量D.水流流速
72.(多选)分析以下信息:研究者在水深3000多米的海洋底部的一块鲸鱼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蠕虫。这两种蠕虫无消化器官,它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深入到死鲸骨髓里吸取营养,其中的细菌将骨中的脂肪转变成糖供给蠕虫。根据这些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有( )
A.这是一个相对的生态系统,其能量起始端是太阳能
B.这是一个腐生生物群落,其所有成员均属于分解者
C.这构成了一个腐生食物链,其顶端营养级就是蠕虫
D.蠕虫无消化器官是对深海环境的适应
73.(单选)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N可以维持250千克产量,K可以维持350千克产量,P可以维持500千克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
A.约250千克B.约350千克C.约500千克D.大于500千克
74.(单选)外来种引进后若能在野外大量繁殖,以至影响当地原生物种的生存,就称为入侵种。下列有关入侵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能影响本地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
B.可能与本地种互相杂交而改变本地种的基因组成
C.可能与生态系统中相同生态地位的本地种互相竞争,并排挤本地种的生存
D.该物种由于生存环境改变,可能受强烈选择作用而迅速演化成新的物种
75.(单选)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 ) ①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③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④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⑤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⑥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016年
56.(单选)下列属于栖息在北极的动物适应生存的行为表现的是( )
A.昼伏夜出B.穴居C.冬眠D.群居
57.(单选)傍晚时在我们头上形成的蚊柱属于以下哪一种行为( )
A.集体攻击B.求偶展示C.领域竞争D.集中觅食
58.(单选)一种蟹能准确地掌握海水涨落的时间出来活动,这是一种( )
A.昼夜节律行为B.潮汐节律行为C.季节节律行为D.迁徙行为
59.(多选)动物的顿悟学习行为( )
A.与过去的经历和经验无关
B.是根据以前的经历和经验改进眼前的行为表现C.越是高等动物越发达,人类最发达
D.动物因以前解决过类似问题而快速解决眼前一个现实问题,这是顿悟的典例
60.(单选)在繁殖季节,个体小的雄鸟对同类的鸣唱反应强烈,它们会靠近播放类似鸣唱录音的设备,并将回应播放的录音而发出鸣叫,通过这一技术可以确定( )
A.个体小的鸟傻,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B.个体小的鸟聪明,它们会接近任何陌生的声音
C.鸣唱是领域行为的刺激物D.鸟类的聚群行为
61.(单选)温度对卵的孵化影响很大,下面那种情况下卵的孵化期最短( )
A.在适温范围的下限温度B.在适温范围的上限温度
C.一直保护在适温范围D.在室温范围内温度有些波动
62.(单选)豆蟹生活在牡蛎的外套腔内,这种现象属于( )
A.偏利共生B.互利共生C.竞争D.原始合作
63.(单选)以下是关于保护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色是所有生物适应生存所具备的体色 B.只有被捕食者才具有保护色C.只有捕食者才具有保护色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可能具有保护色.(多选)有关生物种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是同一个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B.种群内的个体共有一个基因库C.种群占有一定的分布区D.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65.(单选)r-对策是主要将能量用于( )的生态对策
A.生长B.生殖C.竞争D.维持
66.(单选)检查种群的内分布型时,当方差与均值相等时,即A2/m=1时,该种群属于以下那种分布( )
A.均匀型分布B.成群型分布C.随机型分布D.随机与均匀型分布67.(单选)在动物种群密度测定的常见的方法中,不属于相对密度测定法的是( )
A.粪堆计数法B.鸣叫计数法C.标志重捕法D.毛皮收购记录法68.(多选)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C.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69.(单选)下列有关食物链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是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的个体越来越大
D.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70.(单选)下列生态系统中,总初级生产量最高的是( )
A.温带草原B.热带草原C.温带常绿阔叶林D.热带雨林
71.(单选)下列有关生态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数量相等B.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相等
C.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相等
D.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相对平衡和稳定
72.(单选)下列选项中,生物数量金字塔倒置的是( )
A.几平方米的草地生活着几只蝗虫B.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活着一只老虎
C.几十平方公里的草原上生活着数十只田鼠 D.一株玉米上生活着几千只蝗虫
73.(多选)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何处理才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 )
A.施肥B.加入适当的捕食动物
C.增加体型大的五中的个体数量D.减少其中数量最多的物种个体数
74.(单选)下列对地区外来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来种可以强化本土物种的竞争力
B.外来种是经由人为引进,并在引进后成功繁殖的物种
C.迁移性的鸟类多属于外来种
D.外来种可能导致本土物种的灭绝75.(单选)热带地区拥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的演化是由热带地区开始,因而就时间而言,热带地区较有机会演化出不同的物种B.热带地区气候稳定,生产量最高,因而就食物链能量转换的角度而言,能够提供较长食物链中各阶层的能量来源
C.热带地区的水平及垂直栖息地的多样性高,因而可以提供各种对栖息地不同需求动物的安身立命之处
D.热带地区过去陆续有欧美国家的殖民者与移民,不断引入外来种,因而增加了当地的物种丰富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