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傲秋霜看利刃
——中华剑道学习心得
从小的时候起,我就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无比的热爱。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在大学体育课中正好有中华剑道这一项。于是在大二分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选了它,并且幸运地也被它选中了。我与中华剑道这一年的缘分就此开始。
剑带有浓郁的中国风,是中国传统兵器中最有灵气的一种。并且,剑象征着一种文化。剑是崇拜,剑是王道,剑是侠气。剑让人感到它的厚重,它的内涵,仿佛回到了遥远的过去,在历史的长河中御剑飞行。剑术,顾名思义为用剑的方法和技巧。剑术一般分为“站剑”和“行剑”两大类别。“站剑”一般指持剑者立身一处,沉稳而似雕塑,动则迅速敏捷;而“行剑”则相对显得停顿较少,动作连续不断,均匀而有韧性。同时剑还有长穗、短穗之分。剑穗的作用是舞动以 惑敌,演练时显得龙飞凤舞,形象优美。尤其长穗,随剑飘舞,更显神妙。
剑本身凝聚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古代的现实生活中,剑的作用更远远超越了它最初作为兵器的功能,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意识、道德标准和人生理想,即为剑道。有诗云:浩气千年剑一柄,直向人间问不平。剑在文化人的眼里,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艺品,已成为一种精神与人格的象征。论剑也是说道,也是论当今的人文精神。手握中华剑,正气满乾坤。在人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那种不计名利、亲密友善的人性和伸张正义、见义勇为的品格正在追逐实利中逐渐消失,甚至受到了贬损,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与轧压不断加剧。虚伪代替了真诚,卑鄙代替了高尚,冷酷代替了温情。在这种情况下,倡导重塑人格,弘扬人文精神,无疑是对人的灵魂一种拯救。宝剑属于古典吉祥器物,是众所周知的我国传统吉祥物品之一;在传统礼仪和易经风水学上,宝剑常作为佩带、馈赠、收藏,悬挂、摆放、陈列,既用以显示高雅与品位,也用于挡灾、化煞、聚气、祈福。
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大家是什么都不懂,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剑,好奇感压倒了练习带来的疲乏。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演示,从握剑的姿势到舞剑的基本动作再到复杂的组合动作,每一举一动都讲解得仔细而到位。老师英姿飒爽的表演让我们对中华剑的崇拜不断增加,可是那些在老师那里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让我们做来却不容易,常常是自认为很标准的动作在外人看来却简直跟耍猴似的。老师说,要想做得优美就要多练习。于是,操场上就经常能看到我们红色的剑穗飘飞的身影。天女散花、风摆荷叶、腾云驾雾、双龙戏珠……这些美丽的名字在我们不懈的练习下终于变得生动起来。而当美丽的剑舞配上缠绵悱恻的《梅花三弄》时,中华文化的精髓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至坚的剑在流水般的音乐中变得温柔了,那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在这里却像美人倩丽的眼眸,散发出无尽的魅力。
一年的学习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的心里都有很多的不舍。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不仅是学会了用剑的方法,锻炼了身体,更是体会到了中华剑道以柔克刚的精髓和美丽。它教给我们的东西不仅仅是一套舞剑的套路,更是精神层面的锻炼和修养。此外,老师的教学和为人也给了我深刻的感染。年近五十岁的老师运动起来比我们这些二十岁的青年还灵活,一举一动都爽快利落,言谈中却很幽默和蔼,非常平易近人,给我们的体育课增加了不少乐趣。
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习远没有结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还会继续练习学到的这些东西,有机会的话也会继续深造。能有这个机会学习中华剑道这种中华传统文化是我的幸运。在此,我也想真诚的说一句:谢谢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