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学科平台完整
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的依托单位。拥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学士点(涵盖12个二级学科博硕士点),以及1个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和1个农业推广(草业科学领域)专业硕士点。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现有在读本科生1185人,硕士研究生429人,博士研究生49人,博士后13人。
●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3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6人,副高级职称32人。高级职称占42.2%;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人,博硕士教师占87.5%。
●博士生导师16人,硕士生导师31人。
●有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特殊津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和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1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2人、国家自然资源准入评审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农技推广标兵1人、
●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2人、省优秀专家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5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教学名师4人。
三、特色培养方向
2012年招生专业简介
| 专业名称 | 招生计划 | 专业特色 | 培养目标 | |
| 生物科学基地班 | 40人 | 国家理科基地 | 研究型人才。以培养研究生为目标。1/3以上品学兼优学生可推免攻读本校研究生。学生被录取到中国科学院、中事医学科学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大等,以及省内厦门大学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 |
| 生物科学类 | 生物科学 | 170人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应用型人才。下设生态管理与规划设计、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2个方向。 |
| 生物技术 | 省级特色专业 | 应用型人才。下设植物基因与细胞工程、抗体技术与生物药物2个方向。 | ||
| 生物信息 | 校级特色专业 | 开发与应用双栖复合型人才。 | ||
| 生物工程 | 60人 | 应用型人才。下设微生物农药、发酵工程、微生物检测技术、食用菌4个方向。 | ||
| 应用化学 | 60人 | 应用型人才。培养从事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应用;工业、水产养殖业对海水、淡水养殖水体和水生生物污染检测及其化学治理,农药、兽药药残检测;新药物、饲料添加剂和新功能物质的研发与生产应用的专业人才。 | ||
●1门国家精品课程(生态学)
●9门福建省精品课程
●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2个福建省省级特色专业
●2个福建省优秀教学团队
●2个福建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2个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化学)
●福建省教学名师4人
五、教学平台完善
为培养学生服务的研究所(室)有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食用菌品种改良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福建省生态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与地方共建)、海峡西岸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等19个,与和企业共建实习单位20个。
| 实验技能学习 | 科研能力锻炼 | 向大自然学习 |
| 企业实践与实习 | 一技之长服务社会 |
| 2009年学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 2006年学院(党总支)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 2009年学院工会被评为“省先进教工小家”。 | 学院连续两年被为“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
| “七一”重温入党誓词 | “激扬青春跟党走,班班颂歌献给党”歌咏比赛 | 每年与国际菌草培训班学员联欢 | 每年举办运动会 |
| 名师做客“生命论坛”,为大学生活指路引航 | 研究生学术论坛 | 班班篮球比赛 | 班班拔河比赛 |
| “青春讲坛”共享思维盛宴 | 新生辩论赛 | 主持赛 | 演讲比赛 |
●自参加第七届全国“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来,我院学生选手共获得23个奖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为学校2次捧得优胜杯做出应有贡献。学校全国“挑战杯”成绩居历届全国农业院校以及全省第1名,是我校人才培养最具特色的品牌。
| 第九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在复旦大学举行,我院参赛选手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 第十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在南开大学举行,我院参赛选手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 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我院参赛选手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 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我院参赛选手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
部分优秀毕业生简介
| 俞晓敏 2004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美国Illinois大学博士 | 郑斯平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 | 朱炎平 2004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赴英国Newcastle大学博士 | 关春鸿 2004届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美国Kansas州立大学博士 |
| 郑若男 2006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 | 乐黄莺 2002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上海生命科学中心博士 | 刘舟 2004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第九届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及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浙江大学博士 | 王海滨 2007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第十届全国挑战杯一等奖及第六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本校博士生。 |
| 陈彦聪 加拿大UBC大学硕士 | 郑传琦 2009届生物学(基地班)专业毕业生,通过BSK合作项目赴德国波恩大学攻读硕士(同批赴德的有12人) | 林群新 2009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2009级生化专业硕士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作为福建省高校唯一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仪式 | 蔡奎山 2009届生物科学(微生物)毕业生,省优秀学生干部。选调龙海市工作 |
| 赖小敏 2009届生物科学(微生物)毕业生,省三好学生。现为兴利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办销售部主管 | 唐雪峰 2007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2010届生化专业硕士毕业生,全国三好学生。选调石狮宣传部工作 | 廖银武 2007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2010届生化专业硕士毕业生,省优秀学生干部。选调长汀县纪委工作 | 江海英 2010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10级海洋生物学硕士生 |
| 关怡 2011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省三好学生,浙江大学2011级生化专业硕士生。 | 倪翔宇 2011届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生,曾任省副,校学生会。现为世欧地产招商部招商经理。 |
| 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我院教师王宗华教授与BSK教育集团执行总裁Kai-Arne Fiedler(左2)、德国威尔道工程应用技术大学校长aszli Ungvari教授(右2)、德国威尔道应用科技大学Peter Beyerlein教授(左3)洽谈合作培养研究生事宜 2010年该项目开展以来,共有15人赴德国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 |
| 学院每年都派出本科生到公立高校学习交流。 |
●2012届本科毕业生有6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占毕业生数21.42%(其中考取211高校以上有9人,)选调、选聘生进入考核人数36人。
| 何佩茹 2012届生物信息学专业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省优秀学生干部。今年考取厦门大学海洋生物学硕士研究生。 | 张自冠 2012届生物学(理科基地班)专业毕业生,曾获严家显最高奖学金,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二等奖。今年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 | 柯兰兰 2012届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省三好学生。今年保送本校硕士研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