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淘股吧]
以下内容均为摘录:
1、正极材料:
目前,全球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生产厂商来自于美国的Valence、A123和天津斯特兰。两家美国公司合计产能在1000吨左右,生产基地都在中国,但都不对国内客户提供电池材料。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今年上半年,新建产能达产后,斯特兰将具备2000吨/年的产能,成为全球第一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同时计划在2010年将产能扩张到4000吨/年。
此外,烟台卓能、北京锂先锋、苏州恒正、北大先行、合肥国轩、深圳贝特瑞、新乡华鑫、新乡创佳等公司都在从事磷酸铁锂材料的生产,但产能难与斯特兰相比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2、负极材料
与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较低,而且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行业前三甲企业是深圳贝特瑞、上海杉杉、长沙海容,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深圳贝特瑞是中国宝安(000009)控股55%的子公司,是国内锂电池碳负极材料标准制定者。其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价格为6万元/吨左右,市场占有率高达80%,居全球第二。客户包括松下、日立、三星、TCL、比亚迪等130多家厂商。
2008年,贝特瑞收购了天津铁诚公司,使其碳负极材料成本下降30%。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杉杉股份(600884)是贝特瑞的一大竞争对手。杉杉股份在1999年开始涉足电池负极材料时采用CMS(中间相炭微球)技术,之后为降低成本转用人工石墨和天然石墨,此后,因为电池循环放电次数不高,又回到了CMS的技术上。目前,杉杉股份的CMS价格每吨在10万元以上,年产能为1200吨。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3、电解液
电解液是影响锂电池性能又一重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的12%左右,毛利率接近40%。目前国内电池生产商电解液配套也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除杉杉股份外,国内主要生产电解液的企业还有华荣化工、珠海赛纬电子、天津金牛、汕头金光、广州天赐等10余家。年生产能力都在千吨级以上,可满足我国目前的锂电池生产需要,并有部分出口。其中,华荣化工、珠海赛纬电子定位高端市场,其他企业只能做中低端市场。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一个软肋是,电解液主要原材料为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其生产成本为10万元/吨,售价为40万元/吨,毛利率高达75%,国内却没有企业能够生产。目前市场被关东电化学工业、SUTERAKEMIFA、森田化学等几家日本企业垄断。
4、隔膜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隔膜是锂电材料中技术壁垒最高的一种高附加值材料,毛利率维持在70%以上,占锂电池成本的20%-30%。隔膜价格居高不下,也是影响锂电池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能生产隔膜的企业仅有星源科技、金辉高科两家技术相对成熟,市场供应量严重不足,大部分依赖进口,市场主要被日本旭化成工业、东燃化学,及美国Celgard把持。隔膜具有典型的“高技术、高资本”特点,而且项目周期很长,投资风险较大,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并不高。
5、上游碳酸锂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中国的锂资源储量仅次于智利、阿根廷。其中,矿业(000762)拥有的扎布耶盐湖是世界第三大锂资源盐湖,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富锂低镁的优质碳酸盐型盐湖。
但不幸的是,目前全球碳酸锂产能严重过剩。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国内方面,中信设计产能2万吨,远期目标3.5万吨;矿业设计产能1万吨,远期目标3万吨;青海锂业和盐湖集团设计产能分别为1万吨。仅此计算,国内现有产能已达5万吨,远期潜在产能8万吨。
6、展望
我国小功率锂电池早已产业化,形成上下游结合的完整产业链,电池产品超过世界市场的1/3,与日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我国有相对富饶的锂矿资源,还有制造成本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完全有可能迅速赶超日韩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一点感想
锂电池的整个产业链,现在只有隔膜和六氟磷酸锂是软肋,其中技术难度最高的隔膜也有2家国内企业可以小规模生产,相信六氟磷酸锂的生产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http://www.cchere.com/article/2095039
中国的锂电池产业从无到有,短短十几年基本做到了基本配套完整,技术水平和国际水平不相上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产业链上的进步。
当梦想照耀现实时,中国的锂电池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第20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31 只看该作者(-1) 】
磷酸铁锂
[淘股吧]
功能用途
磷酸铁锂电极材料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性能
1.高能量密度,其理论比容量为170mAh/g,产品实际比容量可超过140 mAh/g(0.2C, 25°C);
2.安全性,是目前最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3.寿命长。在100%DOD条件下,可以充放电2000次以上; (原因:磷酸铁锂晶格稳定性好,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对晶格的影响不大,故而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存在的不足是电子离子传到率差,不适宜大电流的充放电,在应用方面受阻。解决方法:在电极表面包覆导电材料、掺杂进行电极改性。)
4.记忆效应;
5.充电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可以使用大倍率充电,最快可在1小时内将电池充满。
国内国际磷酸铁锂材料生产商:
国内:天津斯特兰 北大先行 湖南瑞翔 苏州恒正其中天津斯特兰现在材料稳定批量产业化生产 北大先行小批量生产 国际:加拿大Phostech、美国Valence、美国A123、日本sony. 其中A123规模最大且得到美国的大力资助。
新颖性及特点
磷酸铁锂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厂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国外美国Valence(威能)公司和A123(高博),国内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等。其特点是放电容量大,价格低廉,无毒性,不造成环境污染。世界各国正竞相实现产业化生产。
但是其振实密度低,影响电容量。
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为活法,产品指标不稳定。磷酸铁锂的比表面积是很重要的参数。磷酸铁锂的比表面积检测数据只有采用BET方法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国内目前有很多仪器只能做直接对比法的检测,现在国内也被淘汰了。目前国内外比表面积测试统一采用多点BET法,国内外制定出来的比表面积测定标准都是以BET测试方法为基础的,请参看我国国家标准(GB/T 19587-2004)-气体吸附BET原理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的方法。比表面积检测其实是比较耗费时间的工作,由于样品吸附能力的不同,有些样品的测试可能需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如果测试过程没有实现完全自动化,那测试人员就时刻都不能离开,并且要高度集中,观察仪表盘,操控旋钮,稍不留神就会导致测试过程的失败,这会浪费测试人员很多的宝贵时间。真正完全自动化智能化比表面积测试仪产品,才符合测试仪器行业的国际标准,同类国际产品全部是完全自动化的,人工操作的仪器国外早已经淘汰。真正完全自动化智能化比表面积分析仪产品,将测试人员从重复的机械式操作中出来,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工作强度,培训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完全自动化智能化比表面积测定仪产品,大大降低了人为操作导致的误差,提高测试精度。F-Sorb 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是真正能够实现BET法检测功能的仪器(兼备直接对比法),更重要的F-Sorb 2400比表面积测试仪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完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比表面积检测设备,其测试结果与国际一致性很高,稳定性也很好,同时减少人为误差,提高测试结果精确性。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正负极材料,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事,国内开发出大容量磷酸铁锂电池是2005年7月。其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穿刺不爆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做出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更易串联使用。以满足电动车频繁充放电的需要。具有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寿命长等优点,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正极材料。
本项目属于高新技术项目中功能性能源材料的开发,是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支持的领域。
国内最大天津斯特兰情况
从02年从事磷酸铁锂研发,04年中试,05年批量化工业生产,当前每月生产能力为60吨。月销量在50吨左右,占当前中国60%市场。公司最近又投资4000万进行扩产。计划明年2月份到140吨,年产量2000吨。
当前主要客户为:比亚迪股份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在批量使用。
[第21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ddzp 2009-03-29 19:33 只看该作者(-1) 】
xkl
[第22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34 只看该作者(-1) 】
www.stockstar.com 2009-2-25 13:03:20 樊恺郁 日信证券
[淘股吧]
【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投资要点
前言:在我们上一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度研究报告中,通过对各种电池的性能的对比,明确指出磷酸铁锂电池是未来车用动力蓄电池的最主要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也对目前国内外磷酸铁锂电池产业的竞争及供需情况进行了分析。磷酸铁锂作为一种新型的电池正极材料,其成本占到整个电池成本的40%左右,无疑具有光明的前景。在本篇报告中,我们通过对磷酸铁锂电池各个应用领域的详细测算,对未来磷酸铁锂行业的市场规模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使投资者对我们面对磷酸铁锂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酸铁锂是引发锂电行业的一种新新材料,磷酸铁锂电池是锂电池行业发展的最前沿。磷酸铁锂电池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助力车、发电储能装置等各个领域。
我们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代步车4个领域的电池需求进行测算,保守的按照10-20%的渗透率计算,磷酸铁锂电池全球的市场规模就达到280亿元,磷酸铁锂的需求量达到6万吨。2008年全球磷酸铁锂的产能约为1万吨,实际产量为5000吨,下游需求是当前产能的10倍以上。根据磷酸铁锂的领先企业A123的测算,2010年,全球磷酸铁锂的供给缺口达到10万吨。
磷酸铁锂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国内的企业普遍存在资金、技术、人员、经验及客户认同等诸多问题。我们将重点跟踪杉杉股份(600884),公司是目前A股市场中,唯一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公司,公司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拥有完整的电池材料产品体系和稳定的客户群体,具备成为这一新兴行业领军企业的潜力,我们也将持续关注公司后续的规划及发展。
[第23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35 只看该作者(-1) 】
我国磷酸铁锂的托拉斯(垄断)
2009-02-25
比亚迪双模电动车F3DM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为锂电池商用化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一判断,众多专家一致看好磷酸铁锂在我国的产业化运用。杉杉股份目前的锂电业务涵盖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它是目前我国唯一掌握磷酸铁锂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关于这点,21日记者再次从杉杉股份处获得证实。
[第24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36 只看该作者(-1) 】
比亚迪亟待购买“铁电池”专利?
[淘股吧]
作者:博苑 2009-3-16 13:53:00 发表于:博客中国
在新近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宣称搭载了铁动力电池的比亚迪DM双模电动汽车赢得不少眼球,但有消息说,比亚迪具有核心技术的“铁电池”其实并没有获
得专利使用权。对此,比亚迪公关部经理王建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未正面澄清质疑,只是表示该公司“推出新能源车的计划没有改变”。
此次北京车展上,比亚迪双模电动车F3DM和F6DM,以及纯电动车e6全面亮相,并以其实现了既可充电又可加油的多种能量补充方式而备受关注。据了解,被比亚迪自称为“核武器”的铁动力电池,其实质是磷酸铁锂电池。
记者通过中国知识产权网查阅有关磷酸锂铁专利方面的信息,没有发现比亚迪名列其中。据一匿名业内人士透露,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的拥有者是美国德州大学。而德州大学目前正在与全球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A123 Systems进行专利诉讼,控告其在未获得电池技术授权的情况下制造与销售侵权商品。该人士还认为,这说明比亚迪在高速发展的背后,还是有很多基础功课并没有做扎实。
网上近日也有传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08北京车展期间接受sohu汽车频道‘中国汽车制造业未来发展十年’总经理论坛主持人访谈时承认没有铁电池的专利,比亚迪的铁电池是要向国外的电池专利所有人购买的。”
面对铁电池专利质疑,比亚迪公关部王经理一再顾左右而言他,“在国内,比亚迪是第一个将磷酸铁锂电池运用在汽车上的。同时,我们推出新能源车的计划没有改变。”
来源: 江南时报
[第25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37 只看该作者(-1) 】
杉杉股份 未来锂电行业明星
[淘股吧]
日益加重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使得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对于中国这个石油资源匮乏的国家尤其重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新能源汽车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混合动力汽车,我们认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生产,通过汽车各个功能模块的发展与组合逐步推动汽车动力化,从只具备自动启停、怠速关机功能的“微混合”、以并联式混合动力发动机为主体的“轻混合”和以混联式为特征的“全混合”,随着设备功率的逐步提高,最终过渡到串联式“可充电混合”,最终实现纯电动汽车产业化。
混合动力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在于车载动力蓄电池的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是未来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动力蓄电池发展的最主要方向,掌握磷酸铁锂及磷酸铁锂电池生产技术的企业将在未来行业大发展中充分受益。
通过对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产业链:金属原材料、车载动力蓄电池材料及电池生产以及混合动力汽车三个环节的分析,我们认为,车载动力蓄电池材料和电池生产厂家将最终受益。2010年磷酸铁锂将出现爆发性增长,掌握相关技术的生产企业将成为潜在受益者。
寻找未来锂电行业的明星企业,我们首次关注杉杉股份(600884)。公司作为A股中掌握锂离子电池材料核心生产技术的唯一公司,拥有完整的电池产品体系,具备成为未来行业明星企业的基本条件,我们将重点关注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尤其是磷酸铁锂产品的规划及发展。(日信证券)
[第26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38 只看该作者(-1) 】
新能源的新秀
[淘股吧]
说起新能源,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氢能、金属能(锂电池)等等,而时下最热门的当属金属能——锂电池。这不仅仅是因为锂电池的技术取得了突破,更主要是因为世界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巨资参股采用锂电池作为能源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比亚迪(01211HK)公司。不过,从技术角度看,超级储能电容器才是理想的动力电源。表1给出了几种主要储能技术的比较。
表1 几种主要储能方式比较
类别
镍氢电池
锂电池
储能电容器
超导储能装置
性能
镍氢动力电池比功率与锂电池相比小得多,充电时间比锂电池长;有记忆效应。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充电时间5小时以上,无记忆效应。
比功率是电池的10倍以上;充电仅数分钟时间,无记忆效应。
超导线圈储能装置,这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开发应用技术,但其实用阶段尚待时日。无记忆效应。
简评
可用的动力电源
现阶段热门的动力电源
理想的动力电源
可期待的终极储能技术
公司代表
600478
科力元
01211HK
比亚迪
600237
铜峰电子
美国公司
除了以上几种储能技术外,全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 VRB)也是一种新型电能储存和高效转化装置,具有规模大、寿命长、成本低、效率高、无毒无害环境友好特点,适合于在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大规模电能储存和高效转化设备使用。也可作为电网的“移峰填谷”装置和大型通讯系统不间断电源,为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技术支持。该技术将促进能源高科技发展,为能源安全稳定供给提供保障,是欧美、日本等国近年出现的新能源领域前沿技术。这里着重对锂电池、储能电容器及超导储能装置简要介绍。
1 锂电池
锂被誉为“能源金属”。美国是世界上锂电池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锂电池大约有50多年的发展史,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锂电池产品品种最多的国家之一。美国锂电池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二次锂电池(即人们常说的再充电池,或可充电池,或可再充电池)。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全部锂电池品种的安全问题才得到了基本解决,其应用也由军用逐渐大批量地转向民用领域。电池市场专家声称,预计在21世纪美国锂电池将广泛用于民用电器,前景十分看好。
锂离子电池根据其正极材料的不同分为多种,主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其中钴酸锂是目前绝大多数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而其它正极材料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在市场上还没有大量生产。磷酸铁锂也是其中一种锂离子电池。从材料的原理上讲,磷酸铁锂也是一种嵌入/脱嵌过程,这一原理与钴酸锂,锰酸锂完全相同。磷酸铁锂由于具有安全性与循环寿命优势、材料成本的诱惑,正在逐步进入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
1997年A.K.Padhi首次报导磷酸铁锂(LiFePO4)具有脱嵌锂功能。该材料具有橄榄石型磷酸盐类嵌锂材料,LiMPO4(M:Mn,Fe,Co,Ni), 成为很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平台十分平稳,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稳定。同时,该材料无毒、无污染、安全性能好、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是目前电池界竞相开发研究的热点。其缺点主要是导电性差,这个问题是其最关键的问题,但目前已经得到解决:就是添加C或其它导电剂。有的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添加了导电剂,不需要制作电池时添加。实际上材料应该为:LiFePO4/C,这样一个复合材料。第二个缺点是振实密度较低,可以说是磷酸铁锂的最大缺点。这一缺点决定了它在小型电池如手机电池等没有优势。这一缺点在动力电池方面不会突出。因此,磷酸铁锂主要是用来制作动力电池。有资料称其在未来的5年内可能会成镍镉电池的主要替代品,在未来的10年内会成为铅酸电池的有力竞争者,在未来的20年内可能会取代铅酸电池,成为主要的启动电源、UPS电源和后备电源,成为二次电池的老大。
在其产业化方面:国外做得较早的为是美国Valence(威能)公司和A123(高博)公司,这两家公司都在国内(江苏)有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然后采用委托其它电池公司代工生产电池出口。
国内目前已经有很多公司在作测试,研究,小批量试产材料,北大先行,中辉振宇,山西力之源等比较活跃,湖南瑞祥与杉杉公司也在跟进。批量生产电池的企业尚不多,山东海霸能源集团公司宣传较多,有产品上市。在锂电池的锂资源方面,矿业(000762)及中信(000839)都已经具有规模生产的优势。对这两家具有资源优势的公司值得关注。
2储能电容器
储能电容器也可称之为超级电容器,被认为是本世纪最有希望的一种新型绿色能源系统。超极电容器以其足够的优势在现有的储能器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关于超极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也正方兴未艾。如何制备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一个新课题,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创新性。目前国内外都在竞相研制。
美方对超级电容器用于重型卡车、装甲运兵车以及坦克很感兴趣。Maxwell公司正在向oshkosh汽车公司提供PowerCache超级电容器,为美方制造HEMTTLMS概念车,所用的动力就是该公司生产的ProNlse混合电力推进系统。 超级电容器由于具有其他储能器件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通用汽车公司采用超级电容器组成并联电源系统和串联电源系统用在货车和汽车上。与相应的蓄电池组比起来,超级电容器贮能装置重量只有前者的1/3,体积只有前者的一半。将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组合起来,它们的优点可以互补,成为一个极佳的贮能系统,它在大电流以及高低温条件下工作,都会有很长的寿命。
日本日清纺公司计划2009年度将用于向混合动力车等供电的电双层电容器增产7成,2010年度销售额比2008年度增加一倍,达到20亿日元。电双层电容器这种储能电容又称为超高电容器,比传统电容器高出数百倍的电容量,是由碳的电极以及离子液体电解质构成的蓄电装置,需求正不断扩大,日本正全力扩产。
一个完整的超级电容器包含双电极、电解质、集流体、隔离物四个部分。其中,电极材料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的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在四个方面:碳电极材料,金属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电极材料,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以及混合超级电容器。在国内,铜峰电子(600237)在电容器用薄膜和储能电容等特种新型电容器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公司募集资金投资的电力机车电容器等项目前景广阔,全球电力机车公司庞巴迪、阿尔斯通经过小批量试用,近期已与铜峰电子签订三年供货协议。储能电容最终可取代蓄电池,这种新型绿色能源具有性的意义。
铜峰电子已经开发成功混合动力汽车系列电容器,在该领域已经取得先机,正形成规模化生产,公司的电力机车电容器产品已迅速打开国内外市场,通过了欧洲ALSTOM的工厂现场审查,获B级供货商资格,取得了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公司机车电力电容器市场有可能出现爆炸性的增长。电子、电力等与电有关的产品几乎全部都要用到电容器,电容器的市场很大,铜峰电子为国内目前唯一具有电容器用薄膜--金属化薄膜--薄膜电容器一条龙生产格局的企业,“铜峰”牌系列电容器、电工薄膜、金属化薄膜三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电容专用聚丙烯光膜产量更是世界第一。由于公司在储能电容等特种新型电容器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市场前景广阔,铜峰电子将可能成为新型绿色能源的新秀,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该技术的发展。
3 超导储能装置
美国等世界先进工业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重点研究开发超导线圈储能的可行性并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超导线圈可以在超导温度下流过极高电流密度的大电流而不消耗电能,晚间把电网中的交流电转换成低电压大电流的直流电送进储能超导线圈,白天又把超导线圈中的直流大电流转换成普通交流电供给电网。这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开发应用技术,无疑是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种优选措施。在21世纪全球能源日益紧缺的严峻形势下,这种以谷补峰的合理用电技术市场前景日益广阔。这种超导储能装置的发展值得投资者长期关注。
[第27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43 只看该作者(-1) 】
002056 横店东磁:即将产业化的磷酸铁锂公司
[淘股吧]
2008年12月19日,由金华市科学技术局组织,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5项省级新产品:“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磷酸铁锂材料(DMLFP)”、“美国valence公司分公司,扩产)
镇江高博 (美国A123公司分公司,正在建厂扩产)
常州高博 (美国A123公司分公司,正在建厂扩产)
[第28楼]
咖啡卡
加油券0/0
【 · 原创: 海纳百川 2009-03-29 19:48 只看该作者(-1) 】
读书笔记【09年度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全攻略】
[淘股吧]
1、“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当前最具战略投资价值的板块群。
2、德国给太阳能电池提供巨额财政补贴,不仅造就了一代中国首富,而且造就了中国太阳能电池及多晶硅板块的数年大牛神话;现在中国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巨额财政补贴,有望造就新能源汽车及及电池板块的大牛神话。
一、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符合中国国家战略,而且获中国强力推动
1、发展新能源汽车符合中国国家战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临两个严峻问题:一是能源,二是环保。解决能源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节能。能源结构中,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对外依存度过高,不利于中国的。因此,节能的当务之急就是减少石油用量。而石油的最大用量就是汽车,因此,减少汽车的石油用量是重中之中。解决环保的有效办法就是减排。汽车尾气的排放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能够节能,不仅能够减少甚至完全不用石油;而且能够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尾气排放。比如:纯电动汽车,根本就完全不用汽油,而且没有任何尾气排放。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当前有效解决能源与环保的当务之急,而且符合中国的国家战略。
中国在2005-2007年一度利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汽油,但是,燃料乙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三个问题:(1)出现与人争粮;(2)污染问题无法解决;(3)燃料乙醇在生产过程中本身需要大量能量,节能上并不合算。因此,2007年后,中国就已停止燃料乙醇的扩张。
中国已明确指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代表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已成为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调整的制高点。
2、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资深专家、科技部万钢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到2012年,国内有10%新生产的汽车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按届时汽车年产辆为1000万辆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要达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
3、中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巨额财政补贴:2009年2月5日,财政部公布了和科技部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混合动力汽车根据混合程度和燃油经济性分为5档,最高每辆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长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是此次补贴的重点,其中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分别补贴50万元和60万元。
4、行为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2009年2月17日,根据的要求,财政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在京召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会议及试点城市授牌仪式。会议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要求各部门要按照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认真组织,抓紧实施,确保示范推广试点取得成效。要尽快成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领导小组,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要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5、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可行性:中国目前已经生产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多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而且经过较长时间的成功试运行,这充分表明: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未来只是如何进一步改进技术的问题,不存在技术障碍。为什么过去新能源汽车没有推广呢?主要是成本问题,成本过高,售价过高,消费者难于承受。而现在,中国对新能源汽车提供巨额财政补贴,直接补贴给消费者,将新能源汽车高出的部分成本消除,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直接支出成本与普通车接近或者一样,这样就消费者就容易接受了。
中国除了提供巨额财政补贴外,还用行政方式以行为强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理应能够成功。
有人质疑:新能源汽车需要配套的充电设施支持,而建立配套设置是一个长期过程,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国家这次以城市公交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公交车都有停车站,完全可以极低的成本在公交停车站建立配套设置,晚上充电,白天运行。安凯纯电动豪华客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82.5km/h,电池充满电后可以持续行驶300km,电池寿命长达8年。完全能满足城市公交车运行。
6、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前景:我们来看一组最新数据:2009年1月份,中国全国销售汽车73.55万辆,同比下降-14.35%,环比下降-0.83%。各主要汽车厂商公布的1月份销售数据基本都是下降,甚至大幅下降。但唯有一家公司大幅增长,就是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最成功的上市公司比亚迪,2009年一月公司销售汽车24107台,同比增长+79.8%,环比增长+39.7%,同比不仅是增长,而且是翻倍增长。原因何在?因为比亚迪生产的是新能源汽车。比亚迪销售的翻倍增长,充分显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巨大市场前景。
二、“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板块”的成功炒作为“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板块”的炒作提供了良好样板
2005-2008年4年间,持续时间最长的炒作热点是谁?造就一代中国首富的是谁?4年间造就中国A股最大的黑马是谁?答:“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
1、“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板块是2005-2008年持续时间最长的炒作热点。
第一波炒作:2005年1-2月,典型代表有:
600550天威保变:+86%/1个月,同期大盘+10%
第二波炒作:2005年6-10月,典型代表有:
600550天威保变:+215%/4个月,同期大盘+10%
600151航天机电:+211%/4个月
第三波炒作:2006年4-5月,典型代表有:
600151航天机电:+247%/1个月,同期大盘+21%
600220江苏阳光:+222%/1个月
第四波炒作:2007年8-9月,典型代表有:
002006精工科技:+137%/1个月,同期大盘+14%
第五波炒作:2007年12月-2008年3月,典型代表有:
600674川投能源:+209%/5个月,同期大盘-25%
600438通威股份:+147%/3个月,同期大盘-9%
以上看出,过去4年,只要大盘有行情,“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板块就会被拉出来狂炒,甚至在大盘下跌的不利背景下,也能被拉出来狂炒。而且每轮炒作的最大涨幅都是1-2倍,数十倍地跑赢大盘指数。
2、“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板块造就了2005-至今(2009年2月23日)4年来两市最大的黑马:600550天威保变=仍有24倍
600550天威保变从2005年1月21日开始启动,此前一天2005年1月20日的收盘价为5.47元,即启动价为5.47元。其间经过:
(1)2005年8月19日股改除权,10送4;
(2)2007年6月25日除权,10送转10;
(3)2008年6月3日除权,10转8。
从2005年以来的4年间的最高价是2008年5月8日的70.50元,期间经过以上(1)+(2)两次除权,复权后的价格为197.40元,相对于 2005年1月20日启动价5.47元,涨幅为35倍。也就是说,从2005年1月20日-2008年5月8日,天威保变最大涨幅为35倍,而同期大盘涨幅为+203%(从1204点,经过6124点最高点,回到3658点);大盘即使按2007年10月16日的最高点6124点计算,这期间大盘的最大涨幅也只有+408%。而这4年间,两市最大涨幅超过35倍的个股恐怕只有1只,即600739辽宁成大。
我们再来看,天威今天(2009年2月23日)收盘价26.59元,期间经过以上(1)+(2)+(3)三次除权,复权后的价格为134.01元。相对于2005年1月20日的启动价5.47元,涨幅仍有24倍。同期大盘涨幅仅有+91%(从1204点,经过6124点,回到2305点),而天威保变跑赢大盘26倍。
从2005年1月20日至今(2009年2月23日),经过4年时间,两市涨幅最大的黑马唯独600550天威保变一只:涨幅24倍。空前绝后。
3、“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曾经造就了中国一代首富:无锡尚德施正荣
2005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6年1月,其董事长兼CEO施正荣的持股市值一度达到23.13亿美元,合计人民币约186亿元,远超福布斯2005年中国首富荣智健的16.4亿美元与胡润百富榜首富黄光裕的14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一代新首富。
4、“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成功炒作的核心原因:德国施罗德巨额财政补贴
德国施罗德为太阳能发电行业提供巨额财政补贴,启动了德国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巨大需求,造就了中国“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行业过去数年的持续、空前繁荣。但是,中国“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是一头在外,即最终需求在德国,太阳能电池产品最终大部分都输送到德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 是两头都在外,因为起初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小,大部分多晶硅需要从国外进口,然后拿到国内生产组装成太阳能电池,最终又出口到德国。
5、“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与“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比较
(1)行业繁荣的根本原因:两者一样,都是油价过高,能源紧张,同样也都为了环保。
(2)行业繁荣的直接核心原因:
“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是德国为太阳能发电行业提供巨额财政补贴;
“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是中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巨额财政补贴。
(3)行业繁荣中的行为:
“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主要是外需拉动,中国国内支持并不大。
“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主要是内需拉动,中国国内用行政方式支持力度相当大。参见上文分析。
6、“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将是未来十年最大热点。
著名经济学家、博士生导师、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上周末就明确指出:综合各方面信息,新能源汽车将是全球未来十年最大热点。
既然“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将是未来十年最大热点,那么,股市中,就一定会出现若干中长期的、翻数十倍的特大黑马,也会出现翻1-2倍的阶段性黑马,如同过去对“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的成功炒作一样。
那么,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尽快寻找“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板块的潜力黑马,进行战略性建仓,要么为未来阶段性翻1-2倍行情做准备,要么为未来数年翻数十倍行情做准备。谁说在“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板块中,就不会出现第二个能涨24倍的天威保变呢?
三、“新能源汽车及电池”板块个股分析
首先要说明的是,当前国家是以城市公交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突破口,而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没有涉及私家车。所以,我们的择股重点应是:新能源客车。
(一)新能源汽车:主要有3只:000868安凯客车、600166福田汽车、000957中通客车。
代码/名称 流通盘 090224股价
000868安凯客车 17743万股 5.39
600166福田汽车 54780万股 9.56
000957中通客车 20866万股 6.35
(1)000868安凯客车:是新能源客车行业先行者,保持着纯电动客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是最早研制纯电动客车的,也是当前纯电动客车开发品种最齐全,技术相对最成熟的。早在2004年,安凯就首家成功申请纯电动客车国家公告,当时采用的是猛酸锂电池。这批车型随后正式在北京112路上试运行,运行一年多后这批车型的运营效果非常好。近年,安凯推出了一系列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用的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做为动力的纯电动客车。还推出了被称为移动营业厅9.3米长的纯电动客车、12米纯电动豪华客车、11米纯电动公交车和12米的纯电动公交车,与此同时安凯还研制了混合动力客车和氢燃料动力客车等车型。
2009年1月20日,安凯与上海瑞华在合肥举行10台纯电动豪华客车交接仪式。累计实现销量20辆及17辆的订单合同。安凯纯电动豪华客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82.5km/h,电池充满电后可以持续行驶300km,电池寿命长达8年。完全能满足城市公交车运行。
安凯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计划:今年将达到批量化生产的规模;到2011年,安凯客车将建成新能源客车整车生产线;到2012年,安凯客车的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将达到3000台。目前这个项目已被列入2008 年合肥市自主创新重大项目计划,已安排无偿资助资金500万元。
安凯新能源客车对其业绩的影响:安凯主要生产的是纯电动客车,目前纯电动客车根据不同配置,价格在100多万到200多万,如果我们平均按200万元/台计算,3000台全部达产并全部销售后,将产生60亿元的销售收入。2007年该公司全部的主营收入才11亿元,(2008年数据没有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安凯新能源客车项目一切顺利,则未来3年相当于再造6个安凯。对其业绩影响是巨大的。当然,设计产能、实际产量、实际销量都是不同的概念,我们只是按一切顺利前提下推算。
安凯的优势:(1)主要研制纯电动客车,品种最齐全,相对技术最成熟;(2)基数过小,对业绩影响巨大。
安凯的劣势:(1)底子簿,完全依赖新能源客车,成功了,就能获得战略性发展机遇;失败了,也就难有机会了。从某种意义上分析,安凯当务之急理应押宝新能源客车。(2)在获得当地支持方面,合肥不一定比得上北京,毕竟北京市场大。
(2)600166福田汽车:2008年12月28日,福田汽车与北京市公交集团签订了800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及底盘的采购协议,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采购订单。此外,以公司为中心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正式落户福田汽车昌平厂区,占地1000亩,总投资50亿元,具有年产各类替代能源和新能源客车5000辆、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生产能力,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基地。该基地拥有与世界同步的三大绿色能源技术——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已建成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和高效节能发动机四大核心设计制造工程中心。其技术广泛应用于福田生产的大中型客车、MPV、中重卡及轻卡等全系列商用车,其中两个系列已经实现商品化。
福田新能源客车对其业绩的影响:福田主要生产的是混合动力客车,目前混合动力客车根据不同配置,价格在100多万,如果我们平均按150万元/台计算,5000台全部达产并全部销售后,将产生75 亿元的销售收入。2007年该公司全部的主营收入达278亿元,(2008年数据没有出来),也就是说,如果福田新能源客车项目一切顺利,则未来几年相当于仅增加销售收入+30%。
福田的优势:(1)技术潜力最大,依托“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北京市各大科研院所的最新技术;(2)获北京市支持,以上就已经获得了800辆定单。
福田的劣势:从市场炒作分析,福田基数太大,新能源客车对主营收入影响不十分巨大,这方面远远不如安凯。
(3)000957中通客车:是仅随安凯之后最早研发新能源客车的。2006年4月9日,中通客车第一辆混合动力客车成功下线,并于去年12月获得了两项国家“十一五” 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2007年7月,成功中标北京公交集团混合动力公共汽车示范项目。
遗憾的是,目前中通对新能源客车披露的信息不多,外界报道的也很少,笔者无法做定量分析。
(4)000868安凯客车、600166福田汽车、000957中通客车的潜车比较。综合以上分析,安凯:基数小,影响大;福田:基数大,增量小;中通:没有数据,但在纯电动客车方面,中通可能超不过安凯。另一方面,安凯流通盘最小,仅17743万股;中通其次,为20866万股;福田盘子最大,为 54780万股。所以,笔者认为,单纯从市场炒作的比价分析,安凯股价不应比中通低,并有可能与福田较量。
(二)锂动力电池
锂电池可分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电池。钴酸锂电压高,体积小,重要小,但安全性差,在150度以上容易爆炸,最适合做手机电池、电脑电池,但不适合汽车动力电池。最适合做汽车动力电池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因此,并不是所有生产锂电池的公司都能生产汽车动力电池,目前上市公司中生产锂电池的很多,但只有生产汽车锂动力电池的上市公司才能从新能源汽车中受益。
锂电池的产业链:初级锂资源(碳酸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锂电池。凡与这个产业链有关的上市公司,都将从新能源汽车中受益。
目前与汽车锂动力电池相关或沾边的上市公司共有7家:
代码/名称 流通盘 090224收盘价
600884杉杉股份 27903 12.50
000839中信 87008 12.86
000009中国宝安 74602 9.03
000697咸阳偏转 12083 6.10
002056横店东磁 182 12.90
002091江苏国泰 10554 14.60
000973佛塑股份 42775 5.34
生产锂电池,但不生产汽车锂动力电池的上市公司共有5家:
代码/名称 流通盘 090224收盘价
600215长春经开 27946 4.84
000676思达高科 17345 4.09
600076ST华光 35721 2.82
000100TCL集团 251279 4.03
000049德赛电池 7130 9.38
1、600884杉杉股份:看点有二:(1)全国规模最大的锂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国内最大,世界前三甲的正极材料供应商。最有潜力成为未来锂电行业明星企业,拥有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体系,电池材料的收入已经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0%,这是目前上市公司中占比最大的。(2)“磷酸铁锂”,是目前A股市场中,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公司,拥有目前全部4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杉杉对锂电池的开发生产,主要通过6家控股子公司进行:
(1)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控股100%。主要生产特种石墨和锂电负极材料。
(2)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控股98%。主要生产锂离子电子材料及特种碳素材料。其锂电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位列世界前三位。
(3)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控股75%。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中国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商。拥有年产5000 吨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钴酸锂年生产能力为4000吨,锰酸锂500吨。目前产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二元系、镍钴锰三元系、磷酸铁锂等。2007 年钴酸锂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稳稳占据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商地位。2008年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8—10亿元。
(4)东莞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控股100%。主要生产电解液。
(5)长沙杉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控股82%。主要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有钢壳液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几十种动力电池产品。产品材料体系有锰酸锂系列、磷酸亚铁锂系列、三元体系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矿灯、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助力车、电动工具、仪器仪表电源等。
(6)上海杉杉新材料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100%。
上文也提到,此股的另一个看点是“磷酸铁锂”。是目前A股市场中,具备“磷酸铁锂”生产技术并已经实现小规模量产的公司,拥有目前全部4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磷酸铁锂”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全球磷酸铁锂的供给严重不足,2008年全球产能约为1万吨,实际产量只有5000吨左右,实际需求超过产量的 10倍。到2010年,全球磷酸铁锂的实际需求量将达到15万吨,供需缺口将达到10万吨以上。目前全国实现磷酸铁锂批量生产的企业有12家,产能不足 2500吨。目前国内磷酸铁锂的销售价格基本在18-20万元/吨,毛利率达到60-70%,进口的价格在35-40万元/吨。
一方面,“磷酸铁锂”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另一方面,杉杉在“磷酸铁锂”上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其成长前景应引起高度重视。
2、000839中信:涉足锂电池产业链最完整。从初级原料碳酸锂,到正极材料,到最终产品锂电池。
(1)碳酸锂。这是锂电池的最初级原料,青海公司生产,原本是生产钾肥的副产品。规划产能3万吨。2008年碳酸锂产量1123吨,销量7吨。 2009年计划产量3000吨。08年全年国内碳酸锂价格平均在60000元/吨以上,随着碳酸锂需求不断增长,预计09年碳酸锂价格仍可维持在 60000元/吨左右的高价位。公司从盐湖卤水提取碳酸锂的工艺生产成本很低,每吨在20000元以下。利润很好,但当前量小。一旦公司碳酸锂的生产工艺理顺后,一旦3万吨碳酸锂规划产能全部了实现后,公司在碳酸锂上的利润将十分可观。
(2)正极材料。由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信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该公司主要致力于钴酸锂、锰酸锂以及镍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配套高性能氧化物原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3)锂动力电池。由大股东的两家控股子公司“中信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和“中信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是目前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奥运期间以盟固利公司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已配备于部分电动客车。
说明:目前市场大多认为“盟固利”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是错误的。“盟固利”实际是三家公司:“中信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中信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中信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有前者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后二者都是大股东的子公司。当然,不排除未来后二者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
中信还有一个大看点:2月19日,国家发布了《石化振兴规划》,共40个重大项目纳入其中,而上市公司中,唯一只有青海中信100万吨钾镁肥纳入其中。既然被纳入《石化振兴规划》,就一定能获国家或资金支持,否则这个《石化振兴规划》就没有任何意义。青海2008年钾镁肥产量才15万吨,如果借助《石化振兴规划》,充分利用国家的或资金支持,将100万吨钾镁肥项目迅速建成达产,则产量将增加6倍,效益将大大提高。2008年,不少机构将中信的评级降低,主要就是因为100万吨钾镁肥项目建设进度太慢,只要建设进度加快,一定会获得机构认可。 000792盐湖钾肥的100万吨钾肥项目,从2002年年底就开始炒,年年炒,不管大盘牛熊,一路走了7年大牛市,造就一个中长线大牛股。只要中信的100万吨钾镁肥项目建设加快,中信的股价也就有望中长线走牛。
当前,中信的三大业务:有线电视、钾肥、锂电池,除了有线电视外,钾肥和锂电池都是当前市场的主流热点,理应获市场追捧。
3、000009中国宝安。在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上拥有绝对的行业话语权。主要通过2家控股子公司进行。控股55%的贝特瑞公司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碳负极材料标准制定者;也是国内唯一的锂电池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标准制定者,这是一个重大看点。
(1)天骄公司,控股75%。主营的三元正极材料,08年销量居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30-40%。08年三元正极材料产量805吨,销量665 吨;09年保守产能是1400吨,负极材料钛酸锂180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09年6月达产,年产能是150吨。08年销售额1.4个亿,净利润3500 万元;预计09年销售额超购2个亿,净利润大约4000万。
(2)贝特瑞公司,控股55%。是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龙头。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国内第一,市占率80%,全球第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国内第一,目前全球第三。贝特瑞09年碳负极材料产能是6000吨/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是1500吨/年。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用固相法、火热合成法,每吨成本降低到13万,大幅下降后成本只有国际上的一半。毛利率在60%以上。另外,通过哈尔滨宝安公司贝特瑞拥有近10亿吨适合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优质石墨矿产资源,可确保原料的稳定供给。08年贝特瑞销售额1.8个亿,净利润 3000多万。依据产量和价格预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09年预计1170吨,销售额1.8亿元;预计09年全部销售额4-5个亿,10年8-10个亿,同比保持100%增速。另外,贝瑞特已经通过中小板的上市辅导。
说明:每个公司都自称全国排名第一,笔者尚不清楚是如何分类如何排名的。如果从上市公司的综合角度比较,笔者认为,杉杉还是第一,宝安其二,没有数据。宝安两家子公司天骄08年销售额1.4亿+贝特瑞08年销售额 1.8亿=合计3.2亿元。杉杉2008年中期电池材料销售收入就达到4.58亿元,全年有望超过9亿元。杉杉是宝安的3倍,如果宝安按子公司权益法计算就更少了。
4、000697咸阳偏转。控股77.67%的子公司“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开发、制造与销售锂离子电池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年产各类锂离子电池2000万只。产品种类有:小型数码产品的用的系列锂离子电池;锰酸锂系列动力电池;磷酸铁锂(LiFePO4)系列小功率电池;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磷酸铁锂(LiFePO4)系列大功率电池。2007年8月,单体120Ah磷酸铁锂电池开发成功,并成功使用到奥运大巴车。
非常遗憾的是,2008年8月16日,咸阳偏转公告:“经2008年8月13日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同意转让本公司持有的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77.67%股权,转让价格不低于9790 万元;同时授权该公司总经理杨煊坤先生全权办理股权转让事项前期沟通协调工作”。
笔者几天前专门致电咸阳偏转公司,询问“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卖了没有?答复是:(1)还没卖;(2)卖了就要发公告;(3)还是要继续卖。
现在,新能源汽车获国家大力支持,产业环境变了,而“咸阳威力克能源有限公司”已经开发出磷酸铁锂汽车动力电池,并成功使用到奥运大巴车,现在实在没有必要再卖了。当然,卖不卖,决定权在董事会手里。
如果不卖,咸阳偏转的股价近期就可能有一炒,毕竟股价才6元,差不多只有其它锂电池股价的一半,有较好的比价空间。如果还是继续卖,则咸阳偏转在炒作过程中,将面临巨大不确定风险,如果股价炒高后,突然公告已卖,则将相当被动。
5、002056横店东磁。正在研发“磷酸铁锂”材料,但到目前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其比容量目可达130mAh/g,尚未达到理论容量(170mAh/g)。尚未形成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成熟产品。
6、002091江苏国泰: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锂电池电解液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国内最大,行业龙头。电解液产能2500吨/年,2009年在扩改迁完成后,电解液年底有望达到5000吨/年产能,增加1倍。
7、000973佛塑股份:2006年与比亚迪一子公司合资组建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特种电池用离子渗析微孔薄膜,佛塑股份出资额占总资本的55%。
生产与汽车锂动力电池有关的主要就以上7家上市公司。另外还有以下5家上市公司,生产锂电池,但不生产汽车锂动力电池。至于未来会不会生产汽车锂动力电池,尚不知晓。毕竟从生产锂电池过渡到生产汽车锂动力电池,总比一个以前从来没有生产过锂电池公司完全全新地生产汽车锂动力电池更容易。
1、600215长春经开:公司投资12855.32万元用于组建长春经开华软新能源技术公司,建设年产1000万只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产业发展项目。
2、000676思达高科:公司控股90%的深圳银思奇公司是以研发生产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锂离子充电电池和电芯为主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二次化成、分容控制技术,目前已开发出了50多种规模的方型锂离子电池。
3、600076ST华光:公司控股85.37%的潍坊青鸟华光电池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大规模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等环保清洁新能源的研发、生产到电芯研发、生产的企业。公司注册资金2.05亿元,生产能力达到3800万只小型锂离子电池和50万只锂离子动力电池。公司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极板材料项目被国家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4、000100TCL集团:旗下的TCL 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是世界级的锂电池生产研发基地,是国内领先的锂离子电池设计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目前已具备年产6000多万只聚合物锂电池的生产能力,是中国最大的“聚合物锂电池”制造企业,产量是世界前三甲。目前,中国锂电制造企业形成了液态锂电以比亚迪为首,聚合物锂电以TCL电池为首的两大巨头。
5、000049德赛电池:生产锂电池,但不生产汽车锂动力电池。
(三)镍氢电池
从技术角度来看,锂离子电池在某些方面性能优于镍氢动力电池;但从产业角度而言,镍氢电池具有“可靠、稳定、成熟、安全”的特点,这也是电动汽车所必须的条件,另外,镍氢电池还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以及成熟的电池技术支持;在锂离子电池真正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之前,镍氢动力电池无疑仍将占有较大市场份额。据《汽车制造与生产》预测,2020年混合动力汽车(HEV)将占世界汽车总数的50%。2010年前,HEV所用电池将以镍氢电池为主(占80%),至 2020年锂电池等应用比例上升,但镍氢电池仍旧将占50%的市场空间。
生产镍氢电池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两家:
(1)600478科力远:是镍氢镍镉电池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能为镍氢动力电池提供配套原材料的企业。镍氢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的应用,将为公司打开新的业绩增长空间。公司目前有两个在建项目:(一)与超霸集团合资成立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责任公司,首期建设生产线设计产能为 1500台/月电动汽车用电池组。公司预计产品的毛利率不低于40%,2009年3月可试生产,下半年将有产能释放。预计达产后每年将增加营业收入10亿元左右。(二)公司于2008年4月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68亿元用于原有电池产品的增产扩能和新产品开发,项目预计于2010年达产,达产后产能由原来的每天60万只镍电池扩大到每天160万只镍电池。
(2)600872中炬高新:控股66%的子公司“森莱公司”的动力电池项目目前尚未进行批量生产,尚待国家相关部门的验收。森莱公司一直致力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开发,2006年开发的“混合电动轿车用镍氢动力蓄电池组的研发”项目,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被国家列为“863计划现代交通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刚刚颁布,汽车公司尚未同公司签订汽车电池供货合同。一旦国产混合动力汽车在目前较大的补贴力度下实现了销量的快速增长,汽车电池短期内将面临异常严重的供不应求,公司的汽车电池有望实现盈利的爆发式增长。
(四)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虽然前景不错,但目前尚处研发阶段,距市场尚有一段距离。与燃料电池有关的主要有以下5家上市公司:
(1)600846同济科技:参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股权,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具有创新化学结构的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的研制。
(2)600196复星医药:参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目前开发了5个系列的燃料电池产品,建立了全套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制造技术及批量生产的能力和设施。
(3)600104上海汽车: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公司,主要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
(4)600192长城电工: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
(5)000571新大洲:参股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42%。
(五)上游资源
1、000762矿业:拥有锂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扎布耶盐湖20年开采权。每年碳酸锂销量2000吨左右。每吨碳酸铁锂大约需要0.3吨碳酸锂。每辆新型动力汽车需要0.08吨碳酸锂。一旦动力锂电池实现大规模应用,公司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但扎布耶-白银有2000多公里,运距过长,而且扎布耶水电路都不通,基础设施很差,产能提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从资源禀赋来讲,扎布耶是未来最具潜力的碳酸锂产地。
2、000839中信:上文已分析。
3、601168西部矿业:大股东西部矿业集团控股74%的青海锂业,目前3000吨/年碳酸锂装置还在调试中。2009年计划达到2000吨左右的量,未来稳定后扩大到7000吨/年。
4、600197伊力特:参股子公司威仕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磷酸二氢锂,无水高氯酸锂,碳酸铯,硫酸铯,铯及其相关无机盐系列产品以及特有生物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司经营电池级碳酸锂,主要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的生产。
5、600390金瑞科技:国内镍氢电池电极材料氢氧化镍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拥有亚洲最大的四氧化三锰厂和国内最大的电解金属锰生产基地之一,在同行业中具有质量与成本领先地位,国内市场份额保持在60%以上。
此外,与动力电池有关的金属原材料上市公司还有:
600459贵研铂业
600432吉恩镍业
600111包钢稀土
600549厦门钨业
四、结论
1、“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当前最具战略投资价值的板块群。
2、德国给太阳能电池提供巨额财政补贴,不仅造就了一代中国首富,而且造就了中国太阳能电池及多晶硅板块的数年大牛神话;现在中国给新能源汽车提供巨额财政补贴,有望造就新能源汽车及及电池板块的大牛神话。
五、风险提示
1、以上信息及数据全部来源于:上市公司中报、年报、临时公告,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网站,媒体报道,机构报告,部分信息笔者经过核实,部分信息笔者没有来得及核实,如需引用,请务必进一步核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