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工程学院《砌体结构》
课程设计
某砌体结构四层教学楼设计
**** *****
学 号: ************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1341班
专业课程: 砌体结构
**** *****
2016 年6月26日
某砌体结构四层教学楼设计
一、设计资料
本人学号************,根据任务书所选数据为: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学号倒数第一位为2,选取值为1.4
C-D轴线房间进深:学号倒数第二位为2,选取值为5200mm
二层以上层高值:学号倒数第三位为1,选取值为3100mm
1.某砌体结构四层教学楼设计,其平面图、剖面图如附图所示。
图1 教学楼建筑平面图
(一层外纵墙厚370,其他墙体厚240;二、三、四层墙厚均为240)
图2 一、二层窗间墙示意图
图3 教学楼剖面
2.荷载:
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0 kN/m2
该地区基本风压力0.45 kN/m2
墙体自重标准值
240mm厚墙体自重:5.24 kN/m2 (按墙面计)
370mm厚墙体自重:7.71 kN/m2 (按墙面计)
500mm厚墙体自重:10.52 kN/m2 (按墙面计)
铝合金玻璃窗自重:0.4 kN/m2 (按墙面计)
3.材料:
屋盖、楼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一、二层墙体采用MU25烧结普通砖和M10砂浆砌筑,三、四层墙体采用MU20轻骨料混凝土砌块M7.5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各层墙厚如图所示。图中梁L-1截面为250mm×500mm,两端伸入墙内190mm,窗洞尺寸为1800mm×2100mm,门洞尺寸为900mm×2400mm及1200mm×2400mm。
4.屋面构造层做法:
35mm厚配筋细石混凝土板
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
40mm厚防水珍珠岩;
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抹灰。
5.楼面构造层做法:
大理石面层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抹平
其他所需未知材料容重可参阅《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或网络搜寻自行查找。
二、选择合理的承重方案
本设计为砌体结构四层教学楼设计,而纵横墙承重方案适用于教学楼等建筑,且纵横墙承重方案房屋平面布置较灵活,房间可以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很好地满足教学功能,故本设计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
三、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本房屋的屋盖、楼盖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属第一类屋盖和楼盖;横墙的最大间距为,因此本房屋属于刚性方案。
本房屋中的横墙也符合刚性方案房屋对横墙的要求。
四、墙体高厚比验算
1.外纵墙高厚比验算
取D轴线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外纵墙进行高厚比验算。对于三、四层外纵墙,,,查表5-4,。
相邻窗间墙间距s=3.6m,则
三、四层墙的砂浆强度等级为M7.5,查表5-5,[β]=26。
一、二层墙的砂浆强度等级为M10,查表5-5,[β]=26。
考虑窗洞的影响,。
三,四外纵墙的实际高厚比,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层外纵墙,属带壁柱墙,其几何特征为:
S=10.8m>2H=6.2m,查表5-4,
整片墙的高厚比
,满足要求。
验算壁柱间墙时,S=3.6m>H=3.1m,查表5-4 :
壁柱间墙的高厚比,亦满足要求。
对于一层外纵墙,,查表5-4:
一层外纵墙的实际高厚比,满足要求。
2.内纵墙高厚比验算
C轴线上横墙间距最大的一段内纵墙上开有两个门洞,,大于上述0.8,故不必验算便可知三、四层内纵墙高厚比符合要求。
对于一层内纵墙:
,满足要求。
二层内纵墙的计算高度比一层内纵墙的小,显然其高厚比亦能满足要求,不必再验算。
3.横墙高厚比验算
横墙厚度为240mm,墙长s=5.4m和5.2m,且墙上无洞口,其允许高厚比较纵墙的允许高厚比有利,不必再验算。
五、承载力验算
(一)荷载资料
1.屋面荷载标准值
35mm厚配筋细石混凝土板
三毡四油沥青防水卷材
40mm厚防水珍珠岩
20mm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粉刷
屋面荷载合计
| 屋面活荷载(上人) | |
| 2.楼面荷载标准值 大理石面层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120mm厚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15mm厚板底抹平 楼面恒载合计 楼面活荷载 | |
| 3.墙体荷载标准值 240mm厚墙体自重 370mm厚墙体自重 500mm厚墙体自重 铝合金玻璃窗自重 |
|
| 4.屋面梁、楼面梁自重标准值 |
(二)纵墙承载力计算
1.选取计算单元
该房屋有内、外纵墙,D轴墙较A轴墙不利。对于B、C轴内纵墙,走廊楼面传来的荷载,虽使内纵墙上的竖向压力有所增加,但梁(板)支承处墙体轴向力的偏心距却有所减少,且内纵墙上的洞口宽度较外纵墙上的小。因此,可只在D轴取一个开间的外纵墙为计算单元,其受荷面积为(按理需扣除一部分墙体的面积,这里仍近似地以轴线尺寸计算)。
2.确定计算截面
通常每层墙的控制截面位于墙顶部梁(或板)底面(如截面1-1)和墙底底面(如截面2-2)处。在截面1-1等处,梁(板)传来的支承压力产生的弯矩最大,且为梁(板)墙支承处,其偏心受压和局部受压均不利。在截面2-2等处,则承受的轴心压力最大。
本房屋中第四层和第三层墙体所采用的砖、砂浆强度等级和墙厚虽相同,但轴心力的偏心距不同;第一层和第二层墙体的墙厚不同,因此需对截面1-1~截面8-8的承载力分别进行计算。
3.荷载计算
取一个计算单元,作用于纵墙的荷载标准值如下:
屋面恒荷载:
女儿墙自重(厚240mm,高900mm,双面粉刷):
二、三、四层楼面恒荷载:
屋面活荷载:
二、三、四层楼面活荷载:
三、四层墙体和窗自重:
二层墙体(包括壁柱)和窗自重:
一层墙体和窗自重:
KN
4.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
(1)第四层
第四层截面1-1处:
由屋面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应考虑两种内力组合
三、四层墙体采用MU20轻骨料混凝土砌块M7.5砂浆砌筑,查表2-4,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一二层墙体采用MU25烧结普通砖和M10砂浆砌筑,查表2-3,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屋(楼)面梁端均设有刚性垫块,由公式(3-50)和表3-8,
取,,此时刚性垫块上表面处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b为
第四层截面2-2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2)第三层
第三层截面3-3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查表3-5,,由公式得
查表3-5,,由公式得
第三层截面4-4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自重之和:
(3)第二层
第二层截面5-5处:
轴向力为轴向荷载N4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由表3-5,,由公式得:
由表3-5,,由公式得:
第二层截面6-6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N5与本层墙体自重之和:
(4)第一层
第一层截面7-7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N6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
查表3-5,,由公式得:
查表3-5,,由公式得:
第一层截面8-8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墙体自重之和:
5.第四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第四层截面1-1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
第二组内力:
对于第一组内力有
查表3-4,,按公式有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有
查表3-3,,按公式3-16有
,亦满足要求
(2)四层截面2-2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内力:
第二组内力:
查表3-3,,按公式有
,满足要求
(3)梁端支撑处(截面1-1)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梁端设置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
垫块面积
第一组内力:
按,查表3-4,。同时
按公式(3-25)有
按公式有
,满足要求。
对于第二组内力,由于相等,梁端反力非常接近,因此采用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承压力的要求。
6.第三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4-1。
表5-1 第三层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
| 项 目 | 第一组内力 | 第二组内力 | ||
| 截面 | 截面 | |||
| 3-3 | 4-4 | 3-3 | 4-4 | |
| 216.14 | 266.62 | 228.76 | 285.55 | |
| 25 | 0 | 24 | 0 | |
| 0.10 | _ | 0.10 | _ | |
| 120 | _ | 120 | _ | |
| 0.21 | _ | 0.21 | _ | |
| 13.3 | 13.3 | 13.3 | 13.3 | |
| 0.574 | 0.7 | 0.574 | 0.7 | |
| 0.432>0.3 | 0.432>0.3 | 0.432>0.3 | 0.432>0.3 | |
| 2.39 | 2.39 | 2.39 | 2.39 | |
| 592.6>216.14 | 784.0>266.62 | 592.6>228.76 | 784.0>285.55 | |
| 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 | |||
梁端设置尺寸为的预制预制刚性垫块。
第一组内力:
垫块面积:
按查表3-4,。同时
,
,满足要求。
第二组内力 ,
第二组内力与上组内力相比,基本相等,而梁端反力却小些,这对局部受压有利,因此采用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部承载力的要求。
7.第二层间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4-2。
表5-2 第二层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
| 项目 | 第一组内力 | 第二组内力 | ||
| 截面 | 截面 | |||
| 5-5 | 6-6 | 5-5 | 6-6 | |
| 327.85 | 384.21 | 350.82 | 414.23 | |
| 12 | 0 | 9 | 0 | |
| 12/329=0.036 | _ | 9/329=0.027 | _ | |
| 221 | _ | 221 | _ | |
| 12/221=0.054 | _ | 9/221=0.041 | _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 0.762 | 0.870 | 0.792 | 0.870 | |
| 0.5126 | 0.5126 | 0.5126 | 0.5126 | |
| 2.98 | 2.98 | 2.98 | 2.98 | |
| 11.0>327.85 | 1329.0>384.21 | 1209.8>350.82 | 1329.0>414.23 | |
| 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 | |||
梁端设置尺寸为的刚性垫块
第一组内力:
按查表3-4,。同时(只计算壁柱面积),并取,则按公式有
承载力的要求
第二组内力:
采用上述刚性垫块时
e=65.27/166.25=0.061m
e/h=0.061/0.37=0.16
按
因此,采用的预制刚性垫块可满足局部受压承载力要求。
8.第一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窗前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列于表4-3。
表5-3 第一层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结果
| 项目 | 第一组内力 | 第二组内力 | ||
| 截面 | 截面 | |||
| 7-7 | 8-8 | 7-7 | 8-8 | |
| 445.44 | 584.57 | 479.50 | 636.02 | |
| 10 | 0 | 11 | 0 | |
| 10/3700.027 | _ | 11/3700.030 | _ | |
| 212 | _ | 212 | _ | |
| 0.047 | _ | 0.052 | _ | |
| 13.0 | 13.0 | 13.0 | 13.0 | |
| 0.721 | 0.795 | 0.714 | 0.795 | |
| 0.666 | 0.666 | 0.666 | 0.666 | |
| 2.98 | 2.98 | 2.98 | 2.98 | |
| /KN | 1431.0>445.44 | 1577.8>584.57 | 1417.1>479.50 | 1577.8>636.02 |
| 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 | |||
(三) 横墙承载力计算
以3轴线上的横墙为例,横墙上承受由屋面和楼面传来的均布荷载,可取1m宽的横墙进行计算,其受力面积为。由于该横墙为轴心受压构件,随着墙体材料,墙体高度不同,可只验算第三层的截面4-4,第二层的截面6-6以及第一层的截面8-8的承载力
(1)荷载计算
取一个计算单元,作用于横墙的荷载标准值如下:
屋面恒荷载:
屋面活荷载:
二、三、四层楼面恒荷载:
二、三、四层楼面活荷载:
二、三、四墙体自重:
一层墙体自重:
(2)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①第三层截面4-4处
轴向力包括屋面荷载、第四层楼面荷载和第三、四层墙体自重。
N4(1)=1.2×(15.41+11.74+2×18.86)+1.4×(7.2+5.04)=94.98kN/m
N4(2)=1.35×(15.41+11.74+2×18.86)+1.0×(7.2+5.04)=99.81kN/m
②第二层截面6—6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N4和第三层楼面荷载及第二层墙体自重之和。
N6(1)=94.98+1.2×(11.74+18.86)+1.4×5.04=138.76kN/m
N6(2)=99.81+1.35×(11.74+18.86)+1.0×5.04=146.16kN/m
③第一层截面8—8处
轴向力为上述荷载N6和第二层楼面荷载及第一层墙体自重之和。
N8(1)=138.76+1.2×(11.74+25.68)+1.4×5.04=190.72kN/m
N8(2)=146.16+1.35×(11.74+25.68)+1.0×5.04=201.72kN/m
(四)横墙承载力验算
1.三层截面4—4
e/h=0,H(=3.1) β=H0/h=2.70/0.24=11.30,查表3-4,=0.838同时A=1×0.24=0.24m2
按公式(3-16)有
fA=0.838×2.39×0.24×103=480.67kN>99.81kN,满足要求。
2.二层截面6—6
e/h=0,β=10,查表3-4,=0.870,按公式有
fA=0.870×2.98×0.24×103=622.22kN>140.62kN,满足要求。
3.一层截面8—8
e/h=0,H(=4.9) β=H0/h=3.06/0.24=12.75,查表3-4,=0.81
按公式(3-16)有
fA=0.81×2.98×0.24×103=579.31kN>194.21kN,满足要求。
上述验算结果表明,该横墙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显然其他横墙的承载力均不必验算
六、梁受力及配筋计算
(一)梁L-1
已知梁L-1的截面尺寸,设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由混凝土强度和钢筋等级查表可得,,,,,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假设箍筋直径为8mm,下部纵向受拉钢筋为一层,直径为22mm,则,取整,则。
1.荷载计算
屋面恒荷载和屋面梁自重合计,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该教学楼C-D轴线房间进深5.2m。
(1)由可变荷载控制作用时:
永久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
(2)由永久荷载控制作用时:
永久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
2.验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则荷载总设计值取 。将L-1视为简支梁,弯矩设计值按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即最大弯矩值
截面抵抗矩系数:
<,可以。
截面纵向受拉钢筋最大截面面积:
选用418,,L-1配筋图见图4所示,验算在b=250mm宽度内能否放的下:<,可以放下。
图4 L-1配筋图
验算最小配筋率:
,
>,则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
故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3.验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支座边缘处剪力最大,剪力设计值:
验算截面尺寸:
,,属于厚腹梁,,应满足:
,截面符合要求。
箍筋按热轧HPB300级钢筋()。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故按构造配置箍筋即可,采用双肢箍筋,实有:
,满足要求。
验算最小配箍率:
,满足
故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构造,另放置214,架立筋选用214。
(二)梁L-2
已知梁L-2的截面尺寸,设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由混凝土强度和钢筋等级查表可得,,,,,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假设箍筋直径为8mm,下部纵向受拉钢筋为一层,直径为22mm,则,取整,则。
1.荷载计算
屋面恒荷载和屋面梁自重合计,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该教学楼A-B轴线房间进深5.4m。
(1)由可变荷载控制作用时:
永久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
(2)由永久荷载控制作用时:
永久荷载设计值
可变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
2.验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则荷载总设计值取 。将L-2视为简支梁,弯矩设计值按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即最大弯矩值
截面抵抗矩系数:
<,可以。
截面纵向受拉钢筋最大截面面积:
选用322,,L-2配筋图见图5所示,验算在b=250mm宽度内能否放的下:<,可以放下。
图5 L-2配筋图
验算最小配筋率:
,
>,则最小配筋率满足要求。
故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满足要求。
3.验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支座边缘处剪力最大,剪力设计值:
验算截面尺寸:
,,属于厚腹梁,,应满足:
,截面符合要求。
箍筋按热轧HPB300级钢筋()。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需按计算配置箍筋。
只配箍筋不配弯起钢筋:
采用双肢箍筋,实有:
,满足要求。
验算最小配箍率:
,满足
故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要求。为了满足构造,另放置214,架立筋选用214。
七、绘制施工图
按照建筑结构制图要求绘制剖面图平面图以及建筑详图,见所附图纸。
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