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个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上的拉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零
B . 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 物体一定受到了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D .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2、如图所示,,分别是甲、乙两小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先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线,根据图线可以判断
A、两车在时再次相遇
B、甲、乙两小车运动时,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两车在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图线交点对应的时刻两车相遇
3、“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所示。“神舟十号”飞船经点火变轨在轨道上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交会对接形成联接体,联接体仍在轨道上运行。由此可知
A、“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大于“神舟十号”在轨道上运行的角速度
B、“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的向心速度大于“神舟十号”在轨道上运行的向心速度
C、对接以后,“神舟十号”的运行周期与轨道运行周期相等
D、对接以后“神舟十号”的机械能比在原轨道上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机械能大
4、如图,、是粗糙水平传送带的两个端点,物体每次滑上端时的瞬时速度相等,当传送带不动时,物体到达端后作平抛运动,撞在斜面上的点,则
A、若传送带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一定撞在斜面上点的下方
B、若传送带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一定撞在斜面上的点
C、若传送带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一定撞在斜面上点的上方
D、若传送带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物体一定撞在斜面上的点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两特例叠放在竖直轻质弹簧上保持静止后,弹簧被压缩了,现用大小等于的恒力竖直向上拉,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时(为重力加速度)
A、弹簧的劲度系数等于
B、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的距离等于时,与刚好分离
C、与刚分离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
D、从开始运动到与刚分离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一直增大
6、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波中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列波沿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B、这列波沿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
C、时刻,质点向上振动
D、至的时间内,质点的运动路程为
7、一倾角为的斜劈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放在斜劈上恰好能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物体施加斜向下且与竖直方向成的力,如图所示,斜劈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仍沿斜劈匀速下滑
B、力作用前后,物体与斜劈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C、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大小为零
D、地面斜劈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8分
8、实验题(17分)
(1)在下面括号内列举的科学家中,对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有贡献的有
。(安培、牛顿、焦耳、第谷、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开普勒、法拉第、伽利略)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从纸带上可求出计数点对应的速率 ,要使偶然误差最小,根据纸带可求出加速度表达式为 (以上各空涉及的物理量用题中字母表示)
(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单摆的周期和摆长的关系”实验中,误将摆球直径作为半径求得摆长,其他操作均正确。
如果该同学直接利用测得的摆长和周期值代入单摆周期公式算出重力加速度数值,则测量值与当地真实的重力加速度数值相比 (填答案)
A、偏大 、相等 、偏小
如图乙所示,如果该同学将测得的各组周期和摆长数据在T2-l坐标中描点连线,则所得直线应为图中、、三条直线中的 。
由图像可知,摆球的半径= ;当地重力加速度= 。(值保留3位有效数字)
9、(15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规定:黄灯刚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继续通行,没有越过停止线的不得通行,停车时不得越过停止线,违者将被扣6分,并处20至200元罚款。我国一般城市路口红灯变亮之前绿灯和黄灯各有3s的闪烁时间。
某天,小雨驾车将通过泸州市主干道某交通信号灯路口时,当车到停止线的距离时(前面无车辆),车速为,看到绿灯刚好开始闪烁。在下面两种处理方式中均不计驾驶员反应时间,求解:
(1)若她立即采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方式刹车,要能使车停在停止线以内,加速度至少多大;
(2)若她立即采用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加速抢信号灯的方式通过,但发现信号灯变为黄灯时,车仍未到达停止线,小雨又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匀减速制动,在红灯亮时,请判断能否停在停止线内。
10、(17分)如图所示是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运动的示意图,图中AB是长为200m的水平路面,BC是半径为25m的一小段圆弧,在B点与水平路面平滑连接,CDE是一段曲面。运动员和摩托车总质量m=200kg,从A点开始运动员驾驶摩托车以恒定功率由静止开始行驶,(且到达E点前功率始终保持恒定),在AB段直线行驶时所受摩擦阻力恒为100N,到B点前的某处摩托车已达到最大速度匀速行驶。到B点时对圆弧轨道B点的压力为5200N,再经10s的时间通过坡面到达E点时,立即关闭发动机后水平飞出。已知坡顶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5m,落地点与E点的水平距离,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求:
(1)摩托车行驶时的恒定功率;
(2)摩托车从A到B经过的时间;
(3)摩托车在B点到E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
11、(19分)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B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A轻放到木板B的右端,A物块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物志A与木板B的质量均为1kg,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时物块刚好与木板的速度相等。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求:
(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放上木板瞬间,木板的速度;
(3)从t=0时刻到木板刚停止运动时,物块与木板之间由于摩擦产生的热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