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21:56:23
文档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D.是否有代谢能力【解析】高等动物激素是由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而植物激素则没有专门的器官来分泌,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所产生的。【答案】A2.在黑暗条件下,细胞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调节叶绿素
推荐度:
导读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D.是否有代谢能力【解析】高等动物激素是由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而植物激素则没有专门的器官来分泌,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所产生的。【答案】A2.在黑暗条件下,细胞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调节叶绿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

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

C.是否微量、高效

D.是否有代谢能力

【解析】 高等动物激素是由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而植物激素则没有专门的器官来分泌,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所产生的。

【答案】 A

2.在黑暗条件下,细胞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素能(  )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解析】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素若被降解,则其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反之,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则叶片变黄将可延缓。

【答案】 A

3.(2016·镇江高二测试)在温带地区的秋末冬初,树叶纷纷降落,与此生物现象密切相关的激素是(  )

①赤霉素 ②乙烯 ③细胞素 ④脱落酸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秋末冬初,叶片衰老脱落,与乙烯和脱落酸有关。

【答案】 D

4.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水果等的种植中已有较多应用,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桃可提高产量

B.一定浓度的2,4­D可促进插条生根

C.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D.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解析】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但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却抑制果实发育;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乙烯利可促进果实成熟,一般不影响果实的品质。

【答案】 A

5.植物的果实从开始发育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主要由下列哪些激素共同起作用(  )

①萘乙酸 ②生长素   ③2,4­D   ④细胞素 ⑤乙烯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 植物果实发育过程中需细胞素促进细胞和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在果实发育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乙烯的催熟作用,使果实成熟。萘乙酸和2,4­D为人工制造的生长素类似物,在正常发育中,植物是不需要的,故答案为D。

【答案】 D

6.下列生产实践活动中,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的是(  )

A.脱落酸用于打破种子休眠

B.2,4­D用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乙烯用于果实催熟

D.细胞素用于蔬菜保鲜

【解析】 脱落酸抑制细胞,不能打破种子休眠,打破种子休眠的是赤霉素。

【答案】 A

7.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解析】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不同,如生长素产生于幼根、幼芽及发育着的种子,作用于植物的茎、果实、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等;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前体物质;幼嫩的根尖既有生长素又有细胞素,促进细胞生长;生长素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增高会抑制生长素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答案】 D

8.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素    D.赤霉素、乙烯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脱落酸具有抑制细胞、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刚刚成熟的种子内具有大量的脱落酸,不能萌发,经低温处理后脱落酸逐渐减少,且有大量的赤霉素生成,所以低温处理后的种子才能萌发。结合题图可知a为赤霉素,b为脱落酸。

【答案】 A

9.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细胞素处理侧芽,可增强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

B.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素的温水浸泡种子

C.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会诱导产生少量乙烯,有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

D.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表土,可以抑制杂草的滋生

【解析】 细胞素能促进细胞,生长素的是促进细胞伸长,在顶端优势现象中,用细胞素处理侧芽,可促进其细胞而生长,A项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B项正确;高浓度的2,4­D可抑制植物生长,D项正确;相对密闭环境中,O2浓度低,CO2浓度高,植物呼吸作用弱,乙烯产生少,有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C项正确。

【答案】 A

10.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________关系。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块茎收获后也存在类似的休眠现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发可以使用上图中的________处理。但在生产上人们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类激素的类似物,因为该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图中________密切相关,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2) 

(3)→

【答案】 (1)拮抗   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   (2)赤霉素或细胞素   在植物体内不易降解,效果稳定   (3)脱落酸   脱落酸在高温条件下容易降解(或破坏),解除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能力提升]

11.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如下表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组别
顶芽摘除保留保留
细胞素(浸泡浓度)

0 ppm2 ppm0 ppm

A.细胞素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并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解析】 对比甲组和丙组可知,顶芽的存在能抑制侧芽的生长,故B、C错误;对比乙组与丙组可知,使用细胞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顶端优势,因此细胞素与侧芽生长有关,故A正确、D错误。

【答案】 A

1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植物激素及NAA的作用模式图,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乙、丙都是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

B.甲、乙都可促进果实成熟

C.乙、丙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D.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解析】 由题图可以判断甲是脱落酸,乙是赤霉素,丙是生长素。脱落酸、赤霉素、生长素都是非蛋白质的小分子有机物。赤霉素、生长素在促进生长方面有协同作用,而脱落酸、赤霉素在种子休眠、促进生长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答案】 B

13.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

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

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

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 激素A应为赤霉素,激素B应为乙烯,A错误;由题图可知,a浓度抑制生长,b浓度促进生长,根据生长素两重性的作用特点可知,a浓度高于b浓度,B正确;激素A和B的作用效果是相反的,属于拮抗关系,C正确;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需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D正确。

【答案】 A

14.每年的7月~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树外围的果实测定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

(1)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主要取决于果肉细胞________的增加和细胞________的增大。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

①在7月29日~9月27日期间,果实内________含量下降,可导致成熟期果肉细胞的________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

②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果实内________和________的含量增加,同时测得果实中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断增多,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由此推测上述激素含量的增加,可能促进了________的生成,从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3)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苹果果实的成熟是________的结果。

【解析】 (1)通过细胞数目的增加和细胞体积的增大,苹果果实体积增大。(2)由题图可知,在7月29日~9月27日,由于细胞素含量下降,果肉细胞的有丝减弱,果实体积增大减缓。在9月7日~9月17日期间,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增加,由“果实的颜色和口味(成熟度)也会发生变化”,可知这两种激素的增加促进了使果实成熟的激素的生成,该激素应该是乙烯。(3)通过题图信息可知,苹果果实的成熟是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素等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 (1)数量   体积   (2)①细胞素    ②脱落酸   生长素   乙烯 (3)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作用)

15.科学家在研究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时,做了如下实验:取棉花幼苗植株一棵,剪去叶片留下叶柄(如图所示),并在切口A、B处分别滴加不同的溶液,然后将所有处理的材料插在培养皿的湿砂中,24小时后,定期用镊子轻碰叶柄,观察叶柄是否脱落,并记录叶柄脱落时间。

(1)脱落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植物激素,主要作用是________细胞,促进________的衰老和脱落,在将要________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

(2)实验中需剪去幼苗叶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在A处滴加的溶液是一定浓度的________溶液,B处滴加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滴加的量要_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4天后,观察发现,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叶柄脱落。但改用乙烯利(具有与乙烯相同的生理效应)重复本实验时,发现不需施加外力,叶柄可自然脱落。这说明在促进植物器官(叶片)脱落方面,乙烯的作用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落酸的作用。

(5)实验证明,细胞素有延缓叶片衰老(即保绿)作用,而乙烯则能加速叶片的衰老。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这一结论,则至少需要设置________组实验。

【解析】 (1)脱落酸在将要脱落的组织器官中含量较多,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

(2)因幼叶产生的生长素、细胞素能抑制脱落酸的作用,所以为防止这两种激素的干扰,实验前需剪去叶片。

(3)实验变量是是否有脱落酸,因此,实验组(A)滴加脱落酸,而对照组(B)应滴加等量的蒸馏水。

(4)分析题设,滴加乙烯的叶柄可自然脱落,说明乙烯促进叶柄脱落的作用强于脱落酸。

(5)根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应分别设置施加细胞素、施加等量乙烯和不施加任何激素(或施加等量蒸馏水)的三组实验。

【答案】 (1)抑制 叶和果实 脱落

(2)幼叶产生的生长素和细胞素等植物激素能抑制脱落酸的作用

(3)脱落酸溶液 蒸馏水 相等(或等量)

(4)大于

(5)三

16.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室温、

保湿(甲)

4 ℃、

保湿(乙)

4 ℃、

水浸(丙 )

4 ℃、

干燥(丁)

种子萌发

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发率

(%)

010098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和生物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四种预处理方法形成了两组对照,甲、乙两组自变量为温度,乙、丙、丁三组自变量为水,由最终萌发率可知,在4 ℃、保湿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第二组测定的两种激素的含量中,由于甲、丁激素A的含量高,乙、丙激素B的含量高,说明促进种子萌发的是激素B,抑制种子萌发的是激素A。要验证激素A对白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且自变量为激素A的有无,思路如下:因种皮中含有激素A,所以事先要剥离白菜种子的种皮;然后均分为两组,一组用激素A处理,另一组用蒸馏水对照;因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结果和结论必须是唯一的且对应一致,所以结果应为用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萌发率低,结论应为激素A对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

【答案】 (1)低温 水分(或4 ℃保湿、4 ℃水浸)

(2)激素A 

(3)②分别用激素A水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其中蒸馏水处理为对照

③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的发芽率 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组 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文档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资料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A.有无特定分泌腺体B.是否种类多样和特异性高C.是否微量、高效D.是否有代谢能力【解析】高等动物激素是由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而植物激素则没有专门的器官来分泌,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所产生的。【答案】A2.在黑暗条件下,细胞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调节叶绿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