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安
全
管
理
方
案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3月目录
一、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2)
1、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2)
2、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2)
3、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3)
4、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3)
二、机械管理制度 (8)
三、消防措施 (9)
四、保卫工作措施 (10)
附: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消防保卫管理领导小组名单现场安全管理组织设计
一、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国家明文规定厂长、经理在“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1.2 明确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
1.3 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预防是针对生产特点,有效地控制不安全因素,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4 坚持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工程开工到竣工交付和全部生产过程、全部的生产时间和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2、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做到群管成网。安全管理网络如下:
3、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的经常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通过执行制度,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现场的主要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3.1 安全技术交底制
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书面交底。
3.2定期安全活动制
项目部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总结上阶段安全工作,交代下一步安全工作重点和注意事项,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3.3 脚手架施工方案审批制和脚手搭设验收制。做好分段施工分段验收,脚手每10m高做好书面验收记录,对不合格的脚手架不得投入使用。
3.4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实行验收制。
3.5 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
项目部定期组织对临电、安全防护、机械设备、消防、环卫等方面的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必须定措施、定人、定时整改,整改合格后做好消项记录。
3.6 特殊工种实行年审制。
3.7持证上岗制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时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教育率达到100%。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信号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合格的证件后方可允许操作,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3.8动火申请制
凡电焊、氧气焊、防水卷材烘烤等动火作业,经申请同意后施工。
3.9 危急情况停工制
对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和险情时,可以立即停工,后报项目经理处理。
3.10 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和事故报告制
3.11安全管理负责制
要有各级安全管理负责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管理决策层对每个大的施工阶段要分析安全难点和管理难点,以采取必要的对策。
4、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针对本工程为大面积建筑施工,其高处作业多、施工机械多、用电作业多和动火频繁的施工特点,做好以下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4.1安全生产教育
通过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以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
4.1.1对新工人进行入场“三级”安全教育。
4.1.2贯彻国家、地方的安全法规及对安全的有关规章制度。
4.1.3学习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做到正确使用“三宝”。
4.1.4 适时安全教育:做好季节性、加班加点和突击性施工的安全教育。
4.2 防止高空坠落
防止高空坠落是高处安全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二是防止物的不安全状态。防止高空坠落的措施如下:
4.2.1搭好脚手架,张好安全网
搭好脚手、张好安全网是造就了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条件。脚手架施工方案应通过审定,从技术上保证脚手架结构的安全性,然后按方案搭设,经验收合格后使用。安全网是安全的“三宝”之一,其材质、搭设宽度、高度、角度、距离等都要符合规定。
本高层住宅工程外部安全网搭设要求:首层处搭设双层6M宽安全网,向上每不超过4层,向外搭3m宽的安全网。并从首层向上的安全挑网,隔层另加一层密目网。
4.2.2 做好“四口”即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的防护;做
好“五临”即阳台临边、楼层临边、屋面周边、斜道边、料台边的防护。洞口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防护。
4.2.3 及时作好电梯井口栅门固定及井内每隔两层设置安全网。
4.2.4 高空作业必须佩挂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
4.2.5 风力大于六级、大雾天必须停止高空作业。
4.3 防止物体坠落措施
高空坠落任何物体,可能造成对人员的伤害或其他的损失,主要防止措施如下:
4.3.1 施工入口处、通道口、施工电梯处均要搭好双层满铺木板(50mm
厚)的防护棚。
4.3.2 脚手架跳板上不允许随意放置扣件、U形卡、钢筋、钢管等物体。
4.3.3 未经采取有效措施,未经安全部门批准,不得在外脚手架上、下立体作业。
4.3.4 吊运物料的捆绑、吊笼吊钩等必须符合要求,经信号工确认合格后指挥起吊,严防空中“散花”。
4.3.5 经常检查吊具、绳索、大模吊钩的安全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3.6 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4.4 防止触电
本工程由于电气设备多、移动性大,临时用电线多、导电物体也多的特点,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如下:
4.4.1 电气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4.2机电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4.4.3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有可靠的接零和接地。
4.4.4埋地电缆做好安全标识;移动电缆的绝缘性必须良好,移动机电设备的导电部分没有裸露现象。
4.4.5电气设备的漏电保护装置必须有效可靠。电动机械应一机一闸,有闸刀箱,箱能防雨且能上锁。
4.4.6照明、行灯电压按不同地点、环境采用相应的安全电压。
4.4.7手持式电动工具应装设额定工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其他施工用电方面应遵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程》(GB50194-93)和《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的规定。
4.5 防止坍塌事故
本工程主要防止基坑边坡的坍塌,防止事故的措施为:
4.5.1严禁人员在陡坡下休息。
4.5.2定期测量护坡是否有位移,并经常检查基坑四周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坡等现象,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4.5.3在基坑上口四周做1000宽的散水,砌200mm高的挡水墙,防止
雨水侵入基坑,以免造成坍方。
4.6 防止机械伤害
本工程使用施工机械较多,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使用机械时应严格遵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主要机械使用时采取以下方面的安全措施。
4.6.1塔吊使用主要安全措施
对塔吊的地基进行认真的扦探并符合设计承载能力要求外,其使用的主要安全措施如下:
①塔吊装、顶和拆作业,必须是有资质单位和有证操作人员。安、顶、拆按照原厂的规定和安全要求进行。
②塔吊的“四限位、两保险”必须齐全、可靠。安全部门和信号工经常检查吊具、绳索的磨损程度,安全部门做好检查记录。
③塔吊附着的建筑物其受力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④当风力达四级以上时不得安、顶和拆卸作业。
⑤相邻塔吊交叉作业时,转臂间的垂直高差≥5.0 m,且其中一台的臂端距另一台转臂上跑车的最小距离≥5.0 m。措施是每台转臂上装有明显的跑车定位标记,以避免两转臂交叉时发生碰撞现象。
⑥夜间施工时塔吊的转臂上装有灯光和指示信号,以保证一定的能见度和促进操作人员的安全警惕性。
⑦塔吊起吊料具时要派责任心强的有证信号工指挥,不得无人指挥和随便派人指挥。
⑧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吊运的料具时严禁在操作人员密集的上空进行运转。
4.6.2砼泵送的主要安全措施
①泵车操作工必须是经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严禁无证操作。
②泵管的质量应符合要求,对已经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准使用,以防爆管伤人。
③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转弯处必须设置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要严。
④泵车料斗内的砼保持40 cm的高度,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堵管或较大的气锤声。
⑤泵车安全阀必须完好,泵送时先试送,注意观察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工作正常后加大行程。在砼坍落度较小和开始起动时使用短行程。检修时必须卸压后进行。
⑥当发生堵管现象时,立即将泵机反转把砼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行程泵送,如仍然堵管,则必须经拆管排堵处理后开车,不得强行加压泵送,以防发生炸管或管尾甩伤人等事故。
⑦砼浇筑结束前用压力水压泵时,泵管口前面严禁站人。
4.6.3砂轮机的安全使用
①开机前检查砂轮罩、砂轮片是否完好,旋转方向是否正确。对有裂纹的砂轮严禁使用。
②操作人员必须站在砂轮片运转切线方向的傍侧。
用砂轮片切割时压力不宜过大,切割件固定必须牢固。切忌使用劣质砂轮片。
4.6.4施工电梯的安全使用
①施工电梯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施工电梯的防坠装置必须灵敏可靠,并在规定检测有效时间内。
②门上设置的机电连锁装置必须有效,这样可避免了施工人员误入吊笼运行范围内,造成人身危险。
③楼层与施工电梯间必须装防护门,楼层防护门应及时关闭。
④防止乘员、货物的偏载,严禁超载。风力六级以上时停止使用。
⑤距施工电梯基础边缘5m范围内不得挖沟、开槽。
⑥司机应随时注意呼叫信号,遇有紧急呼叫必须立即停车,查清原因后妥善处理。
⑦电梯运行到最上、最下层时必须操作按钮停车,严禁依靠限位开关停车。
⑧停止运行后将所有控制扳到停止点上(零位),切断电源,将电源控制箱和围栏防门锁好。
4.7 防止煤气中毒
4.7.1现场保温生火和室内烤火要防止煤气中毒,门窗不得过度密封,
应留一定的透气孔。
4.7.2 现场生火炉时,必须有专人经常检查司炉人员及通风情况,以防
万一。
二、机械管理制度
1、根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及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机械部分),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评分,每月不少于一次。
2、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和台帐,各种资料齐全、数据准确。
3、塔吊的基础施工和安装、拆除符合原厂规定,施工前要有书面交底,资料齐全,经验收合格后方准立塔。
4、立塔后对塔吊进行全面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使用前对塔吊司机、信号指挥工进行书面交底。
5、塔吊的安全装置(力矩器、超高限位、超重限位、变幅限位、行走限位和吊钩防脱钩保险),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6、塔吊司机、信号指挥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抵制违章作业的命令,坚持“十不吊”的原则。
7、信号指挥工必须佩带特殊的明显标志,全过程专职从事信号指挥工作,严禁兼挂职和兼职其他工作。经常检查吊索具的使用情况,监督挂钩工对被吊物的捆绑情况,并选择确定好吊运路线。
8、中小型机械,如:搅拌机、木工机械、钢筋机械、室外电梯、翻斗车等,在现场内安装、使用时,必须搭设防砸、防雨的专用棚。
9、搅拌机的设置及按照符合规定,料斗行程限位、启动装置、离合器、制动、保险链(销)等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维修保养、清理时,先切断电源,并设专人监护。
10、蛙式打夯机使用前定向开关做绝缘电阻测试,使用操作人员实验防护用品,操作手柄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
11、氧气、乙炔瓶的存放处悬挂明显标志和警告牌,有防晒措施,使用时两瓶的工作间距处不小于5m,两瓶距施焊点等间距不小于10m。
12、木工圆盘锯的盘及转动部分防护罩和分料器,凡长度小于50cm,厚度大于锯盘半径的木料,严禁使用园盘锯。
13、木工平刨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被刨木料的厚度不小于3cm,长度不小于40cm,若小于此尺寸时要用压板或压棍推进,厚度在 1.5cm,长度在25cm以下的木料,不得在平刨上加工。
14、钢筋加工机械(切断机、弯曲机)正确使用,不准超过机械性能允许范围加工或切断材料,各种防护装置齐全可靠,检修和移动时先切断电源。
15、砂轮机、砂轮切割机使用定向开关,设置不小于180度的防护罩和牢固的工作托架。
16、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处悬挂操作规程牌、警告和负责人牌,落实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规定,专人负责。
三、消防措施
1、消防安全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成立义务消防队,由义务消防队队长、报警负责人、现场保护组长、抢救组长组成。
3、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消防带、消防水池、砂箱等。严禁动用防火器材,违者按破坏消防设施处理。
4、施工现场设置环行道路,保持畅通无阻。
5、工地设置专用消防泵,设电源线路。
6、对义务消防员训练有素,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救”。
7、职工宿舍、仓库等建房材料均用石棉瓦、水泥钢丝网板等不燃材料搭设。
冬期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阻燃型。
8、禁止用电炉做饭、烤火,必须使用专用电器设备进行炊事或采暖。
9、严格执行施工用火申请制,有动火证、消防设施方能动火作业。动火时,
派专人看护。
10、不允许乱拉私接电源线。
11、易燃物品专库存储,距其它建筑物20m以上。
12、现场设有明显的防火标志,促进职工防火意识。
13、定期对职工进行防火教育,建好防火工作档案。
四、保卫工作措施
1、成立治安保卫领导小组。
2、工地设门卫值班室,夜间除保安人员外,由管理人轮流值班巡逻护场,重点是仓库、木工棚、办公室、配电室、大型机械设备。
3、扣件、V形卡、小型工具等妥善保管,防止被盗。
4、围墙高度为2.20 m。
5、摸清职工及外聘民工人员的基本思想状况,做好治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节假日、发工资日是易发案时间,要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盗窃案件。
7、严禁、酗酒、传播淫秽物品和打架斗殴。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张正新
副组长:陆云香卞海明
组员:陆军吴敏李忠华王飞虎孙锦江许钢波曹小龙徐卫冲
消防保卫管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张正新
副组长:陆云香卞海明
组员:陆军黄海鲲李忠华
吴云飞王飞虎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