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电影的发明与初期发展
1.爱德华•幕布里奇于1878年发明了摄影术。
2.卢米埃尔兄弟于15。12.28 拍摄了《墙》、《工厂大门》、《婴儿喝汤》、《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3.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仙女国》、《太空旅行记》、《小红帽》、《灰姑娘》。
4.英国布莱顿学派代表人物及作品:
《老祖母的阅读镜片》(史密斯)、《大吞咽》(威廉逊)、
《中国教会被袭记》(威廉逊)1900年,世界电影史第一部追逐片,给后来的蒙太奇叙事提 供大量灵感。
5.格里菲斯1915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誉为“无时代的杰作",第一个隐喻蒙太奇的运用。
6.二、电影胶片的发明 爱迪生 、狄克逊
7.国际四大电影节:
一、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三、柏林国际电影节:有“金熊奖”和“银熊奖”。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红粉》。
四、法国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 ,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
8.华语获奖情况: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技术奖,成为首部折桂戛纳的华语电影.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评审团大奖,葛优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7年导演王家卫的《春光乍洩》,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最佳艺术成就奖,梁朝伟凭此片荣膺戛纳影帝。
2004年张曼玉以法国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影后桂冠。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评委会大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第一个担任戛纳评委会的华人。
第二章 美国电影
1。 1911年第一本影迷杂志《电影故事杂志》出版上市,标志着电影明星时代的到来.
2。洛杉矶郊外,1920年好莱坞正式建城。
3。玛丽·璧克馥:1929年的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影后。
4。电影先驱:一、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二、麦克·塞纳特开创了“启斯东喜剧":1912。9。23第一部启斯东喜剧《科亨收回一笔欠款》,标志着喜剧学派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美国。
三、查尔斯·卓别林和美国喜剧学派:《流浪汉》《寻子遇仙记》
《淘金记》:影史上的两个经典段落:一是夏洛尔在餐桌上用一对叉子叉在面包上表演的“面包舞”,一是饿疯了的夏洛尔把皮鞋当面条煮着吃,把鞋钉当骨头来允吸。想象力丰富,具具有深刻画面内涵,展示出卓别林惊人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
5.其他电影工作者:欧内斯特·刘别谦“刘别谦手法”。
6.电影制片厂制度的含义:
又译大公司制度,是美国电影历史上出现的一种大公司生产电影的制片模式,其突出特点是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模式,以制片人为主导,强调明星的作用,强调精细分工和规范的流程,并由制片人全权管理。制片厂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启斯东公司的麦克·塞纳特是这一制度的奠基人。
7。制片厂制度的特点:
一、垂直整合 二、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 三、明星制度 四、发行和放映
8美国电影制片公司金刚:
1。派拉蒙2.骆氏/米高梅3。20世纪福克斯4。华纳兄弟5。雷电华6.环球7。哥伦比亚8。联美
9.《海斯法典》总则:
1.不得生产降低观众道德水准的影片,不准将观众的同情导向犯罪、越轨、或罪孽的一边.
2。影片必须呈现只有符合情节与娱乐需求的正确生活水准和主题。
3.影片不可愚弄自然或人类法则和法律,不可对僭越法律的行为有所同情。
1930年3月31日公布,1966年取消,1968年被电影分级制度取代。
10.类型电影:
1.西部片:代表作《关山飞渡》
2.。喜剧片:代表作《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 、《大者》、《淘金记》成为卓别林最高艺术成就的四大经典之作.
3.歌舞片:1927年《爵士歌王》第一部歌舞片,代表作《雨中曲》。
4.恐怖片:代表作:无声片:《巴黎圣母院》有声片:1932年的《木乃伊》。
第一部恐怖片是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魔鬼的城堡》,德国表现主义经典电影《卡里加 里博士》是有史以来第一部有影响力的恐怖片。
20世纪30年代成为美国经典恐怖片的黄金时代。
5.强盗片:第一部强盗片是格里菲斯《猪巷火手》,早期代表作《小凯撒》。
6。超类型影片:指所谓的好莱坞“大片指在制作上投资浩大、场面华丽、明星汇集,并且在票房上要求巨额回报的影片.
代表作:《一个国家的诞生》《党同伐异》
最具轰动的是《乱世佳人》1936维克多·弗莱明导演,主演费雯丽,克拉克·盖博,该片在1939年第12届奥斯卡上获10项提名,得大奖。
11。1946年是好莱坞最兴盛的一年,观众人数达46亿人次,票房收入相当于今天的300亿美元,但从1947年起好莱坞逐渐走向衰落,黄金时代就此落幕。
12.奥逊威尔斯1941年拍摄的《公民凯恩》迈出了电影从古典到现代的第一步.
13.美国电影分级:G、PG、PGB、R、X五级,1990年又把X改为NC17。
第三章 亚洲电影之日本电影
1。 1951,黑泽明《罗生门》
1952,沟口健二《西鹤一代女》威尼斯电影节导演奖
1953,沟口健二《雨月物语》威尼斯电影节获奖
1954,黑泽明《七武士》、沟口健二《山椒大夫》同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
日本电影大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对于民族传统及文化特别“关照"意识,给予了人们以全新的、强烈的视听感受.
2.日本电影主要受美国的影响:
1。日本的电影企业,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按照美国的电影企业组织起来的另外一个电影企业,即围绕着制片厂系统的电影企业。
2.影片的题材和样式同样受到美国电影的影响。a。家庭剧b.喜剧片c.剑戟片,另外还有歌舞片等。
3。20世纪30年代日本电影代表:小津安二郎,是日本无声电影走向最纯和最高艺术形式的 一位艺术家。代表作:《浮草物语》《独生子》。
沟口健二的《浪华悲歌》、《青楼姐妹》这两部被誉为“在日本新出现的现实主义影片”.
小津安二郎和沟口健二两人的创作标志着日本电影的成熟。
4。1946年,木下惠介的《大曾根家的早晨》和黑泽明的《无愧于我们的青春》标志着日本电影艺术家摆脱了美国人所给予他们的指示和主题,去描写普通人的生活,破除了概念化的宣传,使得日本人民在战后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影片。
5。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期:黑泽明、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
6.日本电影新浪潮出现:代表作:大岛渚《日本的夜与雾》、《青春残酷物语》
作品中的两大核心:性、暴力。
7.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
8.宫崎骏《千与千寻》、《龙猫》
9.问题1。黑泽明在日本电影发展中的地位。
问题2.关于日本电影的民族性.
第三章 亚洲电影之韩国电影
1.《春香传》1935年,李明雨,韩国第一部有声片.
2。“映像时代” 团体:何吉训、李昌镐组织,提出“为什么拍电影” “电影为社会做什么”等现实主义主张,为韩国电影迎来新局面。
3。“新电影运动”:以李昌镐、林权泽为代表,直面社会,关注民生,揭露矛盾。最突出的使命是保持民族性,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4.韩国电影类型一:文艺爱情片:例如1《我的野蛮女友》导演:郭在容
2许秦豪 《八月照相馆》沈银河、韩石圭
类型二:帮派片:例如李元钟《我的黑道老婆》
类型三:恐怖片:例如2004年的《笔仙》
类型四:喜剧片:例如2002尹济均导演,任昌丁、河智苑主演《色即是空》
影坛怪杰朴赞郁: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
第四章 苏联电影和巴赞长镜头理论
1.《战舰波将金号》标志着苏联电影学派的兴起。
2。苏联电影学派:
一、库里肖夫效应:阐述同样的镜头因为连接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了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
a.一个男人自左向右走去b。一个女人自右向左走去c.这个男人和女人会面、握手d。一座高大宽敞的白色大厦,面前有宽大的石头台阶e.两人一起走上台阶。
这五个镜头完全是在不同时间、地点拍摄的,但放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却是统一的空间,由统一的空间继而产生了统一的时间联想.
库里肖夫1924年拍摄第一部影片《罢工》。
《战舰波将金号》的五个组成部分:1。人与蛆 2。甲板上的戏剧性场面 3.死者激发人们 4.敖德萨阶梯5。与舰队相遇.
二、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
三、柯静采夫的“奇异演员培养所”:采取最夸张的表演,运用各种特技,还以丑角登场的方式导演了《十月党事件》它是一部直接受先锋派戏剧影响的作品。
四、普多夫金:比喻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例如:解冻的河水与罢工工人的交叉剪辑。
1926年的《母亲》
3.杜甫仁科:乌克兰人,抒情的表现手法是他最突出特点,代表作:《土地》、《兵工厂》。
4.蒙太奇电影理论:
一蒙太奇的含义:把一部影片的各种镜头按某种顺序、某种结构或某种需要连接组织起来,即术语所说的“剪辑”,是电影语言最基本的基础。
二、蒙太奇主要包括:1.叙事蒙太奇 2.艺术蒙太奇3。思维蒙太奇
三、电影在处理时空关系时最主要的两种方式:1“再现时空”2“再造时空”
四、时间的蒙太奇可以表现为:延长和省略
蒙太奇的延长和省略:延长:《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萨阶梯,由原来的2分钟剪辑到10min;省略:《公民凯恩》主人公与第一任妻子6年时间被浓缩在4个相似的镜头中。
五、蒙太奇的类型:
1.巴拉兹:思维蒙太奇、隐喻蒙太奇、诗意蒙太奇、寓意蒙太奇、理性蒙太奇、节奏蒙太奇、形态蒙太奇、主观蒙太奇
2。普多夫金:对比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比拟蒙太奇、同时发展蒙太奇、主题反复出现蒙太奇
3。爱森斯坦:长度蒙太奇、音调蒙太奇、协调蒙太奇、理性蒙太奇
5.安德烈·巴赞(1918-1958)是西方所有电影创作的“精神之父”。
6.世界电影理论史上三个里程碑:
一、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为第一个里程碑
二、以巴赞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美学为第二个里程碑
三、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为第三个里程碑
7。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1。影像的逼真性2。电影时空的完整性3。是影像与现实的被摄对象的同一性。
8. “木乃伊情结” 这一艺术的冲动满足了人类企图通过再现生命来保存生命的欲望。
9.长镜头和景深镜头的优势:
一、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可以避免严格地观众的知觉过程,它是一种潜在的表意形式,注重通过事物的常态和完整的动作揭示动机,保持“透明”和多义的真实;
二、长镜头(镜头-——段落)可以保证事件的时间进程受到尊重,景深镜头能够让观众看到现实空间的全貌和事物的实际联系;
三、连续性拍摄的镜头-—-段落体现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摈弃戏剧的严格符和因果逻辑的省略手法,展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因而更具有真实感。
四、两大电影理论体系比较
(一)艺术史上的继承与发展
(二)美学上的再现与表现
(三)哲学上的理性与反理性
一、中国叙事电影的开始
《庄子试妻》、《难夫难妻》
二、张石川的滑稽短片创作
《劳工之爱情》(标志着中国短故事片创作趋于成熟)《横冲直撞》 (关注镜头)
一、中国长故事片拍摄的经验积累
《黑藉冤魂》
二、中国长故事片开山之作
《阎瑞生》、《粉红骷髅》
三、尝试时期故事片的艺术化倾向
《海誓》
四、“商务”影片继续强调教育功能
《孝妇羹》、《荒山得金》、《莲花落》
五、中国民族电影的基本确立
《孤儿救祖记》
二、郑正秋的编剧、郑正秋的编剧特点?、张石川的导演、包天笑的编剧、洪深的创作
一、“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
二、天一
三、唯美
一、时代对电影经营的影响
一、联华新派对中国电影的初步整合
1.罗佑明的创业
2。孙瑜影片构成“联华”特色
阮玲玉
二、“明星"和“天一”公司的变化
一、统治区的电影
1。武汉阶段 2.重庆阶段(前期)3。重庆阶段(后期)
二、抗日根据地的电影
延安记录片“形象化政论”的风格特点
三、租界区电影
1.“孤岛”地区的电影
2。地区的电影
四、沦陷区的电影
一、故事片创作
《八百壮士》《塞上风云》;《火的洗礼》《长空万里》
《风雪太行》《老百姓万岁》
二、抗战新闻记录片
三、抗战动画片和抗战音乐片
一、“昆仑"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
二、“昆仑”的社会批判影片
费穆《小城之春》艺术成就?
昆仑公司主要风格?
二、电影观念的改变
新的风格样式出现,形成了与电影不同的总体风貌(六点)
一“北影四大帅"的创作
1。水华 《林家铺子》
2.成荫 《南征北战》、《上海姑娘》
3.崔嵬 《小兵张嘎》、《青春之歌》
4.凌子风 《红旗谱》
二、“二谢”及金山的创作
1。谢铁骊 《早春二月》
2。谢添 3.金山
中国电影再探索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电影改革的初步酝酿
2.第二阶段:拯救市场危机的类型片创作以及有关“娱乐片”的争论
3。 第三阶段:中国电影的根本症结和出路探寻
一、谢晋电影的巨大影响力
“谢晋模式”
“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
电影新浪潮的历史经验。
1。新电影的特征。
2.李安
3。举例分析侯孝贤电影创作